第五十一章 至尊紅顏

世界上有幾個女人敢這樣

把脆弱當成了堅強

那一夜疾來的風和雨

吹落了滿園的芬芳

世界上有幾個女人敢這樣

將血淚還給世間的兒鄌

繁華一夢化作長河岸

千紅一哭萬妍同悲的絕唱

寸心煉成了鋼

百媚千嬌下火場

她也曾一枝山花笑爛漫

轉身間叱詫九天上

誰說女子不如兒鄌

是誰說柔勝不了剛

看千古風流人物

還有誰獨秀一枝萬年長

楊伊猶記得這首曲子,當年她特別喜歡這個曲子,心想着武曌當年的風華萬代!

如今看着武曌已經俯首在前,心中真是感慨萬千!

能在男兒爲首的時代,唱一曲至尊紅顏,武曌足可以稱之爲千古一帝!

武曌爲武士彠次女;十四歲時,進入李唐後宮,爲唐太宗李世民才人,獲賜號“武媚”,所以又名武媚娘。

唐高宗李治時封昭儀,後爲皇后,尊號“天后”,與李治共同臨朝並稱“二聖”。

李治駕崩後,武曌就基本控制了朝政,先後作爲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的皇太后臨朝稱制。

天授元年,武曌廢黜李唐帝王,自立爲帝,改國號爲周,定都洛陽,稱爲“神都”,建立武周。

後世曾記載武曌在位前後,大肆殺害唐朝宗室,興起“酷吏政治”,不過這點算不上什麼,李旦、李顯兩人可是都沒有被殺,可比不上李世民殺兄殺弟殺侄的狠辣!

而且武曌在位之時“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又勸勉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使得賢才輩出,神龍元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等發動“神龍革命”,擁立唐中宗李顯復辟,迫使武曌退位。

李顯恢復李唐之後,爲武曌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因此武曌又名武則天,同年十一月,武曌崩逝,年八十二。

李顯立刻改稱“則天大聖皇后”,武曌以皇后身份入葬大唐乾陵,其後累諡爲“則天順聖皇后”。

武則天智略過人,兼涉文史,頗有詩才,文學作品有《垂拱集》、《金輪集》,《全唐詩》中存其詩四十六首。

這位卻是當之無愧的至尊紅顏,歷代以來,無一女子能有她這般成就,也無一女子能和她並肩!

“武曌封周王,一應賞賜讓禮部定奪!”

想着這位的功業,雖然在此世武曌並沒有那般大的功績,如今也只是天下有數的高手之一,勢力也不過是三五城而已,這是因爲她面對的是李唐數百年的積累,卻不是自己武周幾十年的時間所能比擬的!

對於這般女子中的英傑,楊伊卻是不吝賞賜!

……

“陛下,鄴城已陷入敵手,天下震動,軍心民心大亂,而娘子關因此被破,隋軍進入我國境了。”看着有些頹廢的李世民,此時長孫無忌高聲說着。

“啊!”李世民這次真正是身軀劇震,這個消息太讓他驚訝了。

顯然,他也知道自己過於失態,鄴城陷落,非戰之罪,他倒是能理解李淵、李隆基等人的想法,這最起碼爲李氏保留了一份宗廟,可是西面的關卡這麼容易就被破了,卻讓他震動!

李孝恭,少沉敏有識量,孫子曰:‘形之,敵必從之。’孝恭縱船江中以疑賊援;又曰:‘禁祥去疑。’孝恭以杯血爲授首之祥,而衆心安;又曰:‘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孝恭使羸兵挑賊,而待以精騎是也。

這是一位能名列百將譜上的頂尖名將,武廟七十二將中他也名列其上;輔佐他的則是戎馬一生,功勳卓著的郭子儀,這兩人聯手,就是面對着李靖,也絕對不弱於他!

可是這纔多長時間就敗了,實是可疑。

李世民此時轉向進軍纔到了滄州,離着燕雲還要幾日的時間,他知道,這訊息不能在軍中傳開,不然這三十萬大軍恐怕立刻就要崩潰!

因爲這是李唐的全然失敗,也是歷史上根本性轉折,若是李世民仍舊是統軍去攻安陽,此時恐怕已經變成灰灰了。

於此同時,已經駕臨安陽的楊伊同樣也收到了訊息,鄴城既降,卻是得她親自去了,這也是爲了安撫唐國軍民,表示楊伊的寬厚!

李靖可沒有這個資格,也就是大隋沒有繼承人,才只能楊伊來!

沒想到楊伊纔到安陽,就得了這等好訊息!

努力按捺住沸騰的心情,把目光移往下面,凝望展現着春光的園林,許久,才淡淡的說着:“當時大將,是李孝恭和郭子儀吧,他們的情況怎麼樣?是撤退,還是大軍被破,存者幾何?還有,李靖是駐紮關城,還是立刻進軍?”

問到最後幾句話時,聲音轉爲嚴厲。

“啓稟陛下,李孝恭率軍而退,具體情況不明,但是至少十萬主力猶存,李帥立刻進軍,跟隨而上。”

楊伊緩步而行,走入園林之中,心中閃過無數的想法,突然之間她斷然立住,望向了身後,說着:“諸卿,有何看法?”

楊伊北上而來,也是爲了確定北都位置,確定好之後,肯定要在北都鎮守至少一年時間,朝中部分臣子已經隨駕,當然,三省主官以及六部、九卿都還在東都,隨行的卻是六部的侍郎這一級的官員!

這一級實際上已經是高官了,個個都是學識驚人,楊伊看着這些臣子,等着他們的回答!

兵部右侍郎辛棄疾此時目光閃爍,上前說着:“陛下,臣懷疑李孝恭佯敗?”

“嗯?說下去!”

“啓稟陛下,目前形勢,如果李唐一方繼續和李帥對峙下去,只怕是拖不起的,鄴城已經反正,李孝恭、郭子儀的後路已經被斷,他們若是死守下去,我軍自安陽北上,接收鄴城之後,,必撲向他們大軍背後,給予致命一擊,所以李孝恭只能退。

而且李帥百萬大軍,肯定攻擊的不止一路,李孝恭手上只有二十萬人,種種形勢,李孝恭再耽擱幾日,恐怕立刻就有傾覆之禍。

但是李唐在冀州根基深厚,他若是退,反而可能還有一線生機,臣之淺見,請陛下斧正!”

“李孝恭若是佯敗,只怕冀州各郡縣立刻不穩,諸郡縣就算不立刻反正,也會觀望,不再給予李唐支援,李孝恭豈敢如此?”

楊伊沉聲問着:“就算是佯敗,不明事理的其它軍隊,只怕立刻會崩解,再無戰意。”

辛棄疾立刻解釋着:

“李孝恭和李世民的手中,還有五十萬大軍,這兩支軍若是封閉消息,加上也是嫡系精銳,應不會動搖,或者說,不會立刻動搖,也可以一戰了。”

“五十萬如何對百萬?”楊伊連聲問着。

遲疑了一下,辛棄疾給出了答案:

“還有元蒙騎兵在。”

楊伊想也不想,直接追問着:

“元蒙如今內亂,怎可用兵?”

此時元蒙還要鎮壓旗下各族,甚至是已經鎮壓不住了,各族都不願再朝貢蒙古人了,所以此時元蒙實際上已經把重心重新轉回草原上了,燕雲之地幾乎只剩下漢兵了!

“至少可以用十萬。”辛棄疾想了想,給出了一個數字,元蒙也算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身爲草原上的霸主,前後統治草原數百年,可是草原商的異族最強大的族羣,因此蒙古人雖然如今內憂外困,但是抽調十萬精騎卻還是應該沒問題的。

君臣對句,又快又急,抽絲剝繭之下,立刻把一種可能揭示。

這個結果又如何?

楊伊停住了腳步,搖了搖頭,說着:“其實李孝恭真敗和佯敗並無區別,真敗也好,佯敗也好,現在局勢如此,李唐也只有不得不行險,以求奇兵得勝的果實,因此元蒙出兵,勢在必然,甚至就是滿清,肯定也至少會援助十萬之數,這兩國之主都是聰明人,怎麼能不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

雖然推測出來了可能有的三國聯軍,但是楊伊卻像是絲毫沒有擔心,她對李靖信任的很,就算李靖輕忽大意(這實際上不可能),還有副帥岳飛等人!

而且,楊伊也還有後手,也就是戚繼光在登州的數十萬軍了,此時恐怕已經整訓完畢,可能已經在船上了!

“李世民當時如果不先攻宋,而是渡江擊滿清,當時滿清諸王爭位,多爾袞殺得人頭滾滾,這時,李世民只要分派偏師,只怕李唐如今已經佔據遼東之地了,甚至南北齊攻,元蒙也只能讓出燕雲之地,這一旦連成一片,李唐可是進可攻,退可守,如今局面就不會如此了!”

楊伊訴說着李世民的功過,可能李世民瞧不上遼東苦寒之地,卻不知這片土地上卻是也能養活萬萬軍民,只看清國,幾經折騰,國力仍舊比着元蒙絲毫不顯頹勢,就知道這片土地的豐饒了!

這也是李世民當年的戰略失誤了,宋國佔據的青州、徐州之地,的確是天下精華之地,而宋國又以“弱”聞名,李世民先攻宋也算是有緣由的!

只是大宋雖弱,卻也有一干名將,甚至比着歷代以來的名將絲毫不弱的名將,將門更是衆多,而大宋禁軍也是天下步軍中的魁首!

……

“陛下,臣弟請罪……”

燕京,李世民立刻上前扶起跪地的李孝恭,口中說道:“此非戰之罪,何罪之有?”

說着,他又看向羣臣,說道:“如今我大唐已經佔據燕雲之地,蒙古人已經默認了,還派來援兵十萬,清國早幾日也派來了十五萬的援軍,如今河間郡王率十三萬兵順利轉進,寡人甚是欣慰!”

“此時,楊隋雖然擁兵百萬,但是進入我國境內,卻是要城城分兵,能臨陣前的恐怕也就五十萬了,卻是敵弱我強……”

李世民一通分析,激勵的盟友和自己的部下一陣歡呼,彷彿都已經看到李靖折戟沉沙的場面了!

朝會鼓勵完畢之後,看着士氣高昂,李世民立刻吩咐各將回營操練準備,畢竟李靖追擊的很急,李孝恭既然到了,李靖恐怕也不遠了!

“其實寡人只有一條路,無論怎麼樣,寡人必須迎戰,寡人也只有這一個機會,雖然入主燕雲,但是畢竟元蒙在此經營了不知多少年了,卻是不可不防;此戰,我軍若勝,元蒙就是爲了得一屏障,也只能默認朕佔據燕雲了;可是……”

李世民沒有繼續說下去,他沒說敗了的後果,敗了的後果恐怕就是李唐就此隕滅!

他此時已經收到情報,楊隋此時兵分幾路,李靖百萬大軍幾乎未分散,楊隋另有人負責各城接收以及治安維護!

最主要的是,他已經得知,楊伊已經入主鄴都,並封賞李淵爲唐王,李隆基爲唐國公,其餘李唐的“中堅”各有封賞!

五姓七家,大唐的貴族中堅,這幾家中代代都有人在朝中任高官,中低層官員更是不計其數,影響着李唐的江山安危,武周代唐,這幾家的袖手旁觀可是功不可沒!

士族不忠於任何一個王朝,而是忠誠於自家,王朝衰滅,士族不滅,所以世上有千年的世家,卻沒有千年的王朝!

李世民自然是知道這一點的,但是他卻無法,殺了這些士族,卻有另一批士族頂上,當初他出鄴城之時,已近下狠手殺了一批了,可是卻是絲毫用也沒有,據說他纔剛剛出城,城中的那些人就開始動作了!

他出鄴城三日之後,鄴城已經改姓楊了,那時候,就是他帶着數十萬的大軍重新回去,也沒有用了!

這也逼得他繞道燕雲,可是如今戰略目標雖然達成,但是他卻是仍舊一點信心也沒,楊隋如今堂堂正正之勢壓下,他憑着燕雲這裡的這幾十萬被忽悠着的唐、元、清三國聯軍能擋得住嗎?

李靖會給他機會嗎?

李世民此時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早早就派出各種密探,挑撥、散佈謠言等等陰謀都在用着,刺殺、下毒各種手段都試過!

可是李靖卻是絲毫沒有受影響,楊伊更是絲毫不見有猜忌,全權讓李靖掌握着百萬大軍!

李唐的生機在哪裡?

……

“武媚娘見過陛下!”

柔弱?

這是武曌此時給楊伊的感覺,但是楊伊卻知道,這位除她之外,可以算是當世女子中的第一人,怎麼也不可能是一個弱者!

第五十七章 上庸第一百五十八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一百零四章 主播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六十七章 梅莊(3)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十七章 秘境(3)第一百三十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三)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章 名與器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七十八章 妖道(二)第五十二章 收穫第二十八章 比武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1)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七章 決戰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九十二章 漢水血未休(八)第一百五十二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三)第四十二章 舉秀才不知書第九章 黃巾第四十一章 “高玩”第四十九章 紫薇軟劍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三十三章 天人(2)第八十一章 皇甫嵩鎮守襄陽 孫將軍圖謀荊州第二十七章 靈氣復甦第三十九章 論道第六十八章 一級警戒第三十二章 賞功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八十一章 皇甫嵩鎮守襄陽 孫將軍圖謀荊州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二十章 甄氏第十三章 紛亂第七十二章 大戰又起(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聞噩訊紛紛來(一)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聞噩訊紛紛來(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九章 黃巾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二十七章 靈氣復甦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五章 楊公寶庫(2)第四十六章 後路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八十九章 漢水血未休(五)第二十七章 江湖見聞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八十四章 天子居深宮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六十章 結盟(2)第三十四章 進化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九十二章 南華第四十七章 懲戒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四十四章 驚豔第一百五十一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二)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九十六章 核工業第十三章 回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十三章 底牌第四章 黃巾第一百六十章 戰備第二十一章 魯妙子第十四章 化清寺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二章 漢水血未休(八)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六章 阿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
第五十七章 上庸第一百五十八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一百零四章 主播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六十七章 梅莊(3)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十七章 秘境(3)第一百三十章 落幕第一百二十七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三)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章 名與器第十一章 天生郭奉孝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七十八章 妖道(二)第五十二章 收穫第二十八章 比武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1)第三十五章 成漢第七章 決戰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九十二章 漢水血未休(八)第一百五十二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三)第四十二章 舉秀才不知書第九章 黃巾第四十一章 “高玩”第四十九章 紫薇軟劍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三十三章 天人(2)第八十一章 皇甫嵩鎮守襄陽 孫將軍圖謀荊州第二十七章 靈氣復甦第三十九章 論道第六十八章 一級警戒第三十二章 賞功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八十一章 皇甫嵩鎮守襄陽 孫將軍圖謀荊州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二十章 甄氏第十三章 紛亂第七十二章 大戰又起(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聞噩訊紛紛來(一)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聞噩訊紛紛來(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九章 黃巾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點第二十七章 靈氣復甦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五章 楊公寶庫(2)第四十六章 後路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一百五十三章 成才第八十九章 漢水血未休(五)第二十七章 江湖見聞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八十四章 天子居深宮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六十章 結盟(2)第三十四章 進化第五十四章 江湖事江湖了(3)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九十二章 南華第四十七章 懲戒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六十六章 黃漢升單騎踏營第四十四章 驚豔第一百五十一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二)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九十六章 核工業第十三章 回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五)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十三章 底牌第四章 黃巾第一百六十章 戰備第二十一章 魯妙子第十四章 化清寺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十四章 對峙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九十二章 漢水血未休(八)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六章 阿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