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江湖事江湖了(2)

李世民是不可能投降了,楊伊此時收回了視線,輕舒了一口氣,她確定了這個結果,統御一城生死決戰,李世民是可以的,哪怕此時城中恐怕有不少異心之人,哪怕經過這兩個月的消耗,但是李世民也還有三十萬的大軍,燕京城中也還有超過百萬的軍民,這般超級大城準備的糧食物資都不會缺少,那就只能拼消耗了!

等待着消耗戰有一個結果,如果不在意戰爭的話,那此時,卻是最好的時節,正是萬物爭奇鬥豔之時,楊伊仍有閒心注意到此時周天的景色。

不過被無數人踐踏過,隋軍又伐木做器,附近已經沒有多少植被了,倒是遠處還有一些精緻能讓人探尋到這燕雲之地的一絲風光!

大戰之中,楊伊的心情還是如此安詳,這是千軍萬馬崩於前,而不動形色,可所謂危難時節生死無懼的將帥之器,她作爲帝王,也得有這一點,大變臨頭,慌亂是一點用也沒有的。

楊伊啞然失笑,恐怕世間也沒有多少人能讓她慌亂了,此時就是列國皆叛,她也有信心再重新收拾;就在這時,三批退下,第四批上,才稍一退下的空隙中,城上突然發出廝殺之聲,以及高喊之聲。

正在攻伐的隋軍都是一停,楊伊略有所思,望了過去。

李靖卻沒有絲毫的猶豫,仍舊讓大軍繼續攻擊,絲毫不停歇,並迅速命令騎軍守備,防止敵軍出城衝擊!

這一波攻伐卻是很容易,直接就攻上了城,如雲的箭矢少了很多,城頭上的廝殺也不斷傳來歡呼聲,李靖見此立刻又讓第五批直接衝上!

這一次直接衝進了城內!

沒有多少時間,消息就傳了過來:“陛下,長孫無忌等人反正,李世民帶領玄甲精騎出逃了。”

楊伊默然,稍等片刻,才說着:“甚好,讓長孫無忌來見朕。”

這其中應該不尋常?

如今唐軍應該是上下一心,不應該會有反叛了,李世民這兩個月來的動作都是在內部的隱患,但凡是稍有異心的應該早就被清除出去了!

怎麼還會讓長孫無忌反叛?長孫無忌應該是李世民屬下最爲忠誠之人了!這可以從他的生平看出:

史載:長孫無忌,字輔機,河南洛陽人,鮮卑族;原爲隋右驍衛將軍長孫晟之子,母親爲北齊樂安王高勱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長孫無忌自幼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成人;其自幼聰明鑑悟,雅有武略,與唐太宗李世民乃是布衣之交,後進而結爲姻親。

李唐晉陽起兵後,長孫無忌前往謁見投效,跟隨李世民征戰四方,成爲心腹謀臣,武德年間,封爲上黨縣公,後參與策劃玄武門之變;貞觀年間,長孫無忌歷任左武侯大將軍,領吏部尚書,拜尚書右僕射,遷司空、司徒兼侍中、檢校中書令,封趙國公,圖形凌煙閣,位列第一。

李世民立儲之爭時,支持外甥李治,後成爲顧命大臣;永徽年間,拜太尉、同平章事,主持修訂《唐律疏議》,殺吳王李恪;後因反對“廢王立武”,在顯慶四年,爲許敬宗所誣,削爵流放黔州,自縊而死;及至上元元年,追復官爵,陪葬昭陵。

由此可見,長孫無忌歷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他身爲貴戚,權重而不專,對大唐皇室忠心耿耿,盡智盡力,爲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這般人物,實在是李世民麾下文臣第一人,怎麼可能投降呢?

沒有多少時間,以長孫無忌爲首,帶着李唐反正的幾個官員,忐忑不安的走進了這座戒備森嚴的高臺,周圍都是甲冑鮮明的大隋禁衛,長孫無忌雖然服帽整齊,端着平常的樣子,但是其實內衣都已經溼透了。

想當初,他貴爲大唐丞相,身爲高官,自然是生殺予奪,現在時勢迫人,己身爲魚肉,怎麼可能不恐懼?

而且他熟讀史書,知道自己這種背主而降者,多受忌諱,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叫他並不是只有自己一人呢?

再說,也爲李唐死過一次了;想着記憶中的那一段往事,雖然只是副本中的一個經歷,但是卻也可以說那就是他本人的一段人生的可能了!

他努力賣命李唐,爲的是什麼;自己的身前身後名,家族的傳承,可是可以預見的到,長孫家並沒有傳承如今的榮耀,甚至李唐皇室都沒有讓長孫家傳承下去!

雖然他長孫無忌曾經貴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卻不能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

長孫家也沒能成爲一個千年世家!

纔到了高臺上,沒有敢面見天顏,他毫不遲疑的就撲的跪下:“罪臣長孫無忌,拜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心中就已經直打鼓了。

“長孫無忌,你何以降?”上面傳下了淡淡的話。

事到臨頭,長孫無忌倒反而鎮靜了下來,他磕了一下頭之後說着:“聖上受天命,無往不勝,已有天下大半,今百萬雄師北伐,浩浩蕩蕩,敢擋者,皆化齏粉;我等知天命,安敢抗之?就算爲城民故,罪臣也要反正而降,罪臣有罪,但是百姓將士無罪,還請聖上恕之。”

果然是能屈能伸,不是簡單的人物,這番話,楊伊雖然不信,但是場面上卻是得表示讚許。

一席話,讓周圍聽者啞口,楊伊又是默然片刻,然後才笑着:“卿知天機,保一城百萬軍民平安,可謂大善,但是爾於我朝並無功勞,自要小心謹慎,勿自誤,以後自有富貴。”

隨後楊伊順手封了一個侯爵之位,謂之安命候,爵位雖貴,但是大隋如今執掌萬里江山,卻是不缺片地安置!

長孫無忌一副大喜之色,連聲說着:“謝陛下,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大隋並不缺一二官員的位置,但是如今卻沒有適合他的位置,這一點長孫無忌也是知道的,畢竟大隋連年科舉,征服諸國,又得了不知多少的人才投靠,可不缺一降官!

長孫無忌想要做官,卻不是短時間的事,不過,能得賞一侯爵,卻也不錯了,大隋的爵位都是實封,侯爵基本上是一鄉之地,一萬戶以上,卻也足夠一家族所用了!

楊伊又說着:“你速回去,協助安撫百姓軍民,軍中武器全部交出收編,糧庫封存查清;恩,李世民雖然抗拒我軍,自是該死,然朕不予追究家小,交由錦衣使者審查,不要多生事端。”

自有臣子此時叩首應着:“是!”

長孫無忌也領命附和,他的妹子是李世民的皇后,不過早就在鄴都都被李淵等人俘虜交由隋人了;李世民身邊也帶着美人和幾個兒子伺候着,不過這次李世民倉惶出逃,自然不可能顧得上家人了,此時這些人都在燕京之中!

長孫無忌的才能是歷史證明過的,其在回城之後不到一個時辰,四門就重新打開,城中再無亂事,而有幾個李唐的官員據說自盡殉國,其餘官員將軍盡都歸降,這裡面也許有點貓膩,但是楊伊此時也不會追究了,等大軍入城,收編安置,一直到第二日,楊伊才入城,下令約束部衆,張榜安民。

這一役,燕京被圍城兩月半左右而破,李世民出奔,城中屯積的糧草輜重盡落入楊伊之手,而隋軍至此也折損約有數萬之數,楊伊下令褒獎諸將士。

功爵晉升,交由兵部、吏部、都督府等部門覈查後儘快賜下,頓時城中歡呼聲不斷!

稍過幾日,又傳來好消息,這是水軍的事情,戚繼光領水師佔據津門之後,立刻又率二十萬水師,攻略渤海沿岸,自西向東至遼東半島,大軍所到,旬月之間,橫掃清國水師,頓時控制了渤海之內。

掌握了整個渤海內的制控權,沿海上千裡的清國各郡,哪裡能處處設防?

眼看抵抗,再無多少意義,就在遼東各郡大恐之時,一道消息傳達而來,這消息震驚了整個天下。

唐帝李世民,不識天時,在唐國全面陷落之際,倉惶出逃,北上進攻山海關,僵持十日,卻在凌晨時,被追擊的隋軍精騎大破,五萬玄甲軍土崩瓦解,李世民戰死。

接到消息,頓時天下大驚,清國更是再無戰意。

楊伊宣旨,定燕京爲隋國北都,燕雲各地以及冀州等地稅賦皆有減免!

大隋的諸多重臣,也立刻奉命北上,三省六部九卿在精銳軍團的護衛下朝着燕京趕來。

“杜相爺,陛下有召。”楊延琪的話,打斷了杜如晦的沉思,此時他正在紫禁城奉天殿外。

燕京的紫禁城,此世諸多宮殿之最,甚至就是洛陽、長安的皇宮也不如這座紫禁城!

奉天殿外面,佈滿御衛,今日指揮統領是楊延琪,雖然與杜如晦非常捻熟,但是非是緊急之時,還是按規矩,通傳之後,然後纔可跨入這座大殿。

入得了大殿之中,裡面倒沒有多少人,楊伊此時,正坐在御位之上,翻看着手中的典章。

楊伊的神情有點疲憊,但是眼神仍舊明亮清澈,坐在龍椅上,仍舊是氣定神閒,一派帝王風範。

杜如晦此時依禮鞠躬問候道:“臣杜如晦,拜見陛下。”

大隋在一般場合已經免了跪禮,也只有大朝、祭祀等場合,還留有跪禮,

“先生快快請起,賜坐。”

杜如晦坐下之後,楊伊卻是想着當年公主府中初見,其時,杜如晦實際上並不是心甘情願而來,而是被楊伊藉着當時大隋的名義和楊廣的惡名強行徵召而來!

如今,煌煌幾十年過去,君臣在此安坐,觀天下大勢,卻是有了不一樣的頓悟!

頓了一頓,杜如晦問着:“陛下,可有行應該行之事?”

“你說是傳徼遼東,以及命水師艦船沿海而上?”楊伊淡淡的說着。

“正是,如今唐國既滅,那麼元蒙和滿清也就再也無法挽回了,這點大家都清楚,天下人也清楚,因此此時,滿清各地恐怕再無戰意,陛下一旨一徼,就可使得大部歸順,就算有個別人頑抗,大軍一到,也變齏粉。”

“山海關,實際上就是最關鍵的點,李將軍既然已經取得這個點,大軍進入遼東就可維持整個糧草運輸線,如此,滿清雖有遼東,卻也是冢中枯骨;天下已經徹底定了。”

杜如晦說着,自己也是感慨不已,當年何曾想到會有如今之盛況?

當年君臣初見,卻並不是完全相諧,楊伊當初也只是一隋國公主,雖然楊伊當初有理想、有能力,但是卻是一女子之身,還是在大隋已經被楊廣折騰的奄奄一息的時候!

沒想短短几年時間,拒突厥、李閥之後,竟然順而整治天下,再興大隋!

之後整理江山,進入主世界,和列國名將名相在一個舞臺上論勝!

最終走到了今日,秦、漢、晉、唐、宋、明等國皆已消失在這個舞臺上,元、清兩國也是冢中枯骨,沒有多少時日了!

楊伊默然無話,許久才說着:“到現在,我才真正相信,天下已經落在朕之手中,就算是那些千古一帝,卻也無法阻擋朕統一天下的腳步,至此,朕纔算是得以圓滿。”

這時,天下公認,無論何人都沒有資格和算得上白手起家,短短數十年間,就讓如今列國臣服的楊伊相比,杜如晦此時又說着:“還請陛下稍等幾年,再大舉北上,統一天下。”

“朕明白,朕如果立刻北上,只怕就有可能導致當年苻堅淝水之戰的後果,畢竟如今數百萬軍民征戰這些時日,資糧消耗甚大,如今恐怕難以一次削平北方,打敗元蒙、滿清,只有等過得幾年,新收郡縣安置,精兵練成,民心安定,纔可北上。”楊伊說到這個,卻極是清醒。

她自然知道如今大隋的底線所在,雖然滅大唐看似容易,但是打天下容易,治理卻難,如今天下更是不知道有多少勢力在等着大隋一敗了!

世家、門派、學派等等!

第二十七章 金盆洗手(3)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二十八章 斷魂槍第二十九章 暗謀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六十章 英豪盡出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四十五章 華山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八十章 韓世忠第三十二章 天魔琴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降維打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一章 麟州楊氏第三章 爭鬥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貶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八章 貂蟬第二十一章第七章 張四郎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十一章 掌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二十七章 楊琳第一百零五章 漫展(1)第四十二章 臆想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七十三章 豐城第三十三章 天人(2)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段式射擊第十五章 閉關第八十四章 獨孤閥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四十五章 華山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三十五章 鋼鐵俠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十四章 賊王大會(11)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八十七章 漢天子生財有道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一百二十九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五)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局勢第二十二章 昭雪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五十九章 晉升(1)第四十四章 在下楊伊(3)第四十一章 論道第二十章 囚禁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三十七章 天地之劍第三十五章 彈指神通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二十四章 極樂淨土第八十二章 笑傲江湖 再開徵程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四十二章 舉秀才不知書第一百一十九章 破滅(2)第十章 神仙?第十五章 驚言第七十章 奧黑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五十八章 江湖事江湖了(終)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十四章 五美(2)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七十六章 新員工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二十五章 金盆洗手(1)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
第二十七章 金盆洗手(3)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二十八章 斷魂槍第二十九章 暗謀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六十章 英豪盡出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四十五章 華山第六十八章 天機(3)第八十章 韓世忠第三十二章 天魔琴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一百一十三章 降維打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一章 麟州楊氏第三章 爭鬥第三十四章 吾皇萬歲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褒一貶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八章 貂蟬第二十一章第七章 張四郎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第十一章 掌門第一百七十四章 陣仗第二十七章 楊琳第一百零五章 漫展(1)第四十二章 臆想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七十三章 豐城第三十三章 天人(2)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一百七十九章 分段式射擊第十五章 閉關第八十四章 獨孤閥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四十五章 華山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三十五章 鋼鐵俠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十四章 賊王大會(11)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病牀前尤畏死第八十七章 漢天子生財有道第六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一百二十九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五)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八十五章 漢皇忽病重 荊州傳急報第一百二十三章 局勢第二十二章 昭雪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五十九章 晉升(1)第四十四章 在下楊伊(3)第四十一章 論道第二十章 囚禁第五十三章 冬至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五十七章 陳慶之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三十七章 天地之劍第三十五章 彈指神通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二十三章 殺胡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二十四章 極樂淨土第八十二章 笑傲江湖 再開徵程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四十二章 舉秀才不知書第一百一十九章 破滅(2)第十章 神仙?第十五章 驚言第七十章 奧黑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五十八章 江湖事江湖了(終)第四十七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2)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十四章 五美(2)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七十六章 新員工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二十五章 金盆洗手(1)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