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炎龍終有飛天時(三)

陳壽頓了一下,又說着:“陛下,吾以爲,現在情況,若是吾國進逼,鍾會這等梟雄,說不定就下了決心,投靠一方,再次匍匐在司馬昭腳下卻是大概率。”

“現在這時,我方鎮之於靜的話,司馬昭年歲不多了,司馬炎之才如何,司馬昭想必也清楚的,也定然沒時間懷柔了,卻會急着壓迫鍾會,那麼此時壓迫之下,往往不肯罷休,這時,投靠吾國的概率反而有六成。”

“如此拖延着時間,轉眼之間就又是一年,以目前得到的訊息而言,司馬昭如今的情況,恐怕也就這一兩年了,以他老邁之身,斷無在冬春時節出兵的可能,這麼就能到了明年四五月,我軍上下已經好整餘暇,兵強馬壯,糧械俱足,這時也不懼來攻。

若是待的明年夏秋,西涼州乃至西域都會被我軍偏師攻下,鍾會定然猶疑,那麼司馬昭很可能出兵壓服之,趁此時,吾軍等候時機,一旦出兵就要首戰能勝,只要損失不大,鍾會必降於吾國。”

“到時候陛下遣上將和魏軍大部決戰於野,只要一勝,司馬昭的老邁,必承擔不了,說不得就一命嗚呼,到時,天下紛亂,陛下可從容取之,雄踞雍涼,天下已在陛下囊中。”

“陛下拔我於微末,受恩如此深重,焉敢不盡力策劃,唯臣見識陋淺,只有此策,還請陛下恕罪。”

說完,陳壽再行一禮。

楊伊仰着臉想一陣,笑着:“鎮之於靜是其一,急者越迫緩者越裕是其二,鷸蚌相爭是其三,首戰必勝促其投靠,又一舉擊潰以定大局……你這話朕越想越是有理,卿之才卻類當年留候之才,的確是洞察如火。”

陳壽的話,讓楊伊想起了當年三國之事。

官渡之戰敗後袁紹病逝,曹操進攻連戰連捷。

曹軍諸將都想不計損失乘勝攻破二袁,可就在此時,先前力主北進的郭嘉卻力排衆議,建議退兵。

卻是袁氏雖敗,但是袁氏雄踞四州之地,底蘊深厚,袁譚和袁尚不和,急着壓迫,他們是親兄弟,一定會聯合抗擊,那時就是打下,曹操也是損失慘重,說不得此戰後,就得多休養生息幾年,而如果暫緩用兵,他們會爆發內訌。

郭嘉建議曹操裝作向南攻擊劉表之勢“以待其變”。

果然曹軍剛回到許都,袁軍生變的消息就已傳來。

曹操乘機回軍北上,將袁譚袁尚各個擊破,因爲郭嘉的妙計,這一仗贏得輕鬆又順利,損失極小,實力損失不大,最終讓曹氏獲得北方霸業之基。

現在這時,也是一樣,急者越迫,緩者越裕,沒有絕對的實力,誰先壓迫鍾會,往往逼着鍾會轉投一方。

想到這裡,楊伊已定了計略,說着:“朕本想派人遊說鍾會,卿看這情況是否還需要?”

“陛下,臣以爲,遊說還是要的,派人去遊說,以高爵厚祿誘之,鍾會才能確定我們的心意,來個左右奉源搖擺不定,若是什麼人都不派,倒使他心中猜忌,說不得心生恐懼。”

此時陳壽又笑說着:“鍾會其人,志大才疏,雖有梟雄之力,卻無有梟雄之心智,只是遊說不必焦急,讓他知道我們的心意就可。”

這樣說着,楊伊點頭說着:“卿連這一層也想到了,果是周詳。”

上智者謀事,中智者做事,學院培養,也就只能培養中智者,上智還是看天資。

陶基被救出的三日之後,孫皓窮搜建鄴周邊,卻尋之不得,就悍然發出一道命令。

“觀蒼梧陶氏一族,乃是士氏餘孽,陰謀割據,勾結賊匪,諸多罪狀,朕本有意讓其悔過,只是寬裕之下,賊卻無退悔之意,背後怨尤,且有意謀刺與朕,今與以族滅之罪,朕本非嗜殺之人,除陶氏本族十二人之外,與陶氏往來者,若棄之,將逃犯陶基惡行之事舉出,尚可寬恕,不然若被查證,則被陶氏株連,必如此十二人,斬首棄市。”

隨後又發一道命令於衆人:“凡報以逃犯陶基行蹤者,賞千金,予以千石官職,賞爵。”

建鄴城中,陶基妻妾並嫡子庶子等皆被當衆斬首,屍體被拋於城外亂崗,頭顱高掛於廣場處。

城郊的一處道觀。

離城不近,又有着山,非是良田,面積自然很大,周圍種着蒼松以及翠竹,十分幽靜,一座精舍坐落其中,裡面清一色的杉木傢俱,窗明几淨,一塵不染,正中掛着一幅三清圖。

一個道童,爲諸葛鬆斟了茶,恭謹的退了出去。

諸葛鬆喝着茶,看着手裡由眼線傳回來的密報,暗歎這吳王也有梟雄之姿,手段狠辣,殺起人來,真是乾脆。

只是如今道脈已經決定真主,所以諸葛鬆笑了笑,將手上密報撕碎,扔進一旁火盆,漸漸焚成灰燼。

縱橫交州數百年,歷盡沉浮,幾起幾落,甚至稱得上是吳國幾個大族之一的陶氏一族,竟就這樣元氣大傷,若是算來,明面上幾乎一半族人被斬殺。

當政者不再顧忌臉面,撕破面皮之時,所謂的世家,也不過是執政者手中棋子,任由捏攥。

諸葛鬆也是世家庶脈出身,身份是方外之人,所有參與此事的都被送走,自然危險不大,可還是忍不住對這些真正掌權者,起了幾分忌憚。

這次救出陶基,順利和炎漢連接上,不少外門子弟都被恩准入了錦衣衛,據說掌教真人很是欣賞,會恩賞幾人入內門。

“師兄,咱們的人已經與錦衣衛再次接上頭了。”外面傳來腳步聲,說話間,陸肅已是步進來。

諸葛鬆點點頭,問着:“他們怎麼說?”

“已派專人過來,人到後,自會與我們聯繫。”師弟回答的說着。

諸葛鬆微微一笑:“這是對我們不放心呢,怕是陷阱,不過,若非如此謹慎,怕是不放心的,該是我們了。”

“師兄,陶使君的情況可還好?”師弟很是關心此事:“陶家剩餘的人被屠,他已得知此事了吧?會不會出什麼狀況?”

“這是真正的世家主,心性也是了不得,雖是傷心一場,卻很明白情況,並未做出什麼不當行爲。

有如此性情,也難怪能帶着陶家復起,在吳國這麼多年經營,若非吳王出其不意撕破面皮,對陶氏突然下手,陶家未必會如此慘烈。”

只是唏噓一聲而已,諸葛鬆倒並不太在意。

“日前,我已親自去看過陶老使君,藏身處一應俱全,位置又極是隱蔽,只要沒有內奸,吳王的人查不到那裡去。

還有黃左平陪着,談論詩書,下棋……還能忍耐一些時日。

只是要撤離的話,這幾日還是有些困難,只能等那邊錦衣衛人來了消息再做商議了。”

孫皓對陶基被救一事,的確怨念極深,不過搜索了半個月,卻沒有任何消息,任何組織都不可能這樣無結果的長期緊張搜索下去,內部人心都自然懈怠了,只得鬆弛了下來。

搜尋半個月未搜到人,又臨近新年了,城中已然不怎麼緊張了。

城門處,對商隊搜索和行人的搜索和限制,也減輕了許多,總不能爲一個逃犯,便毀了建鄴城的正常秩序和貿易。

這就更不用所其他州郡了,最主要的是,陶基已經在漢國露面了,這讓吳王又發了一次怒,可是此時卻也不可和炎漢翻臉,只能殺人泄憤,各地的搜查也都鬆懈了。

過了新年,更是沒有了查驗,兩國之間的貿易也恢復往常了。

武昌鎮,當年孫權在此建都,這也是吳國重鎮,新年過了,天氣也稍微暖了幾分,大街上,行人漸漸多起來。

一支普通商隊,從碼頭朝着武昌行來。

二十餘輛騾車上,卻是裝滿了貨物,數十人護衛着,看樣子也不是弱小的商隊。

這支商隊行到城門處,被吳軍士卒攔下來。

“你們是哪家商隊?出示文書,接受檢查。”小吏對商隊領隊說着。

領隊是個中年男子,是個圓滑人,忙塞一些錢幣過去,同時說着:“爺,我們這是諸葛家的商隊,這是從漢國採來的緊要物資,有些還是貢品。”

“你們幾個,過去看看。”聽到諸葛家,又聽到貢品,門吏收了錢幣,也不再刁難,不過應該做的檢查,還是要走一下過場。

門吏衝着幾人說着,一些士卒走過去,將馬車上檢查一番。

“令君,都是些貨物。”

“恩,看來你們還真是本分商人,好了,過去吧。”門吏衝收了錢,又看商隊是本國士族的,自然也就放行了,商隊領隊一揮手。

商隊緩緩從城中行過,直到再出了城門向南一里路,領隊中年人方長長出一口氣,吩咐的說着:“這裡不要緊了,加快速度。”

“諾。”車輪聲蹄聲響成一片,人聲反倒是沉默下來。

這一支商隊就如同尋常商隊一般,沿途甩賣着所載貨物,最後在建鄴賣完貨物之後,轉向向南。

這是如今商隊常行的路徑,從炎漢採買來貨物,然後發賣在吳國,然後去交州採買糧食,運輸至漢國。

爲此,炎漢早早修築了南中官道,可並行兩輛大車,順暢處,甚至可同行四輛。

一直到採買了糧食,過了交州,進入炎漢境內,這時又是一月時間過去了,進了炎漢關卡,商隊領隊的才吩咐說着:“先暫停一會,原地修整。”

領隊中年人從馬上翻身下來後,招手叫過幾人,向僻靜處走去。

“陶使君,還有黃先生,這一路有所冒犯,還請原諒。”這一隊人中,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夥計,漢吳兩國人都有,還有就是錦衣衛了,領隊中年人就是錦衣衛中一軍候,此時卻對着商隊中的一個老夥計,恭敬有加的說着,還有就是老夥計身邊的那中年人,卻是看着文弱,名義上和那個老夥計是父子。

這老夥計確實是老邁,路上也不大幹活,不過卻是嚮導,從建鄴特意請的,還請了他的兒子。

“這次多虧諸位,老夫才得以撿回一條命來,說什麼冒犯不冒犯,是老夫應該向各位道謝纔是。”

陶基對救了自己性命這羣人,自然非常之感激,若非他們相助,自己早就和家中妻妾一起命喪黃泉了。

錦衣衛軍候此時拱手道:“只是盡一份微薄之力,對未能將其他人救出感到很抱歉……”

聽着提到那些被殺之人,哪怕已經撫平呢傷痛,可陶基面上還是浮現出一絲悲色。

“本就是我陶家行事不密,太過招搖,承蒙搭救,已是運氣,其他人……唉,也許是命該如此。”

嘆口氣之後,陶基眸子裡浮現出一絲殺意:“不過我陶家也不會白白流血。”

說到這裡,就住口不說,如今還不是報復時機,還是看炎漢戰略如何,當今漢主如何。

“陶老不必難過,只要尚有人在,就不怕沒機會,而且這內外,吾等已撒下眼線來,日後若有需要幫助,請與我等聯繫,上面交代過,必會對陶家全力相助。”

“多謝。”此時陶基也是一禮,卻是謝過,雖然知道是上面有命令,但是如何去做,卻是由幹活的人自己掌握分寸了。

還有就是那幾個道士了,雖知對方幫助自己,定有所圖,可與救命之恩相比,這些卻不重要,陶家雖然遭受重創,但是隻需要自己在,那麼大半實力就還仍舊存在,只是失去了一些浮財而已。

人在是最重要的,主要是建鄴的人手損失,像是其他地方的,都藏的早,蒼梧的陶家,更是及時的舉族捨棄錢財田地等等,直接奔赴漢國。

想必如今也在漢國安家了,以後蒼梧陶氏可能就會換一個郡望了。

這時候,一陣馬蹄聲,由遠及近。

陶基身邊的錦衣衛軍候此時凝聽片刻,低聲說着:“陶老使君,這是吾國之軍來接了,接下來就由他們護送你至南中,其餘善後之事就由吾處理了,還有黃先生,可和陶老使君一起行走。”

陶基再次謝過,黃蒙此時也謝過,終於踏上漢國土地了,此後就是炎漢人了,稍微有些感慨。

聽得耳邊輕聲提醒,陶基此時向這炎漢官道上望去,只見一陣塵土飛揚後,有數十騎奔馳到面前,這十數騎,是一羣穿着甲的,人馬俱着甲。

第三十章 比劍第五十三章 戰爭持續中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業4.0第十章 桃花源(1)第九十章 駕臨(2)第十二章 暗夜第六章 開戰第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十一章 青龍會(6)第九十二章 南華第五十八章 鄰居(2)第六十六章 梅莊(2)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四十二章 殲滅第九十五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中)第六十三章 武道宗師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六十章 結盟(2)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三章 袁氏女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四)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三十九章 玩家交易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六十三章 李文優預謀青州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八十一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二)第五十一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6)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二十章 謀算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三十七章 斬首第一百一十八章 漢神宗第十三章 救援第四十章 埋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二十五章 論劍(9)第三十章 兵器譜(2)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六十五章 攔截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十三章 底牌第九章 人階第十九章 論劍(2)五十九章 成功第三十七章 搬家路途第五十四章 依韻第三十三章 孫十萬第五十九章 結盟(1)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業4.0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二十九章 暗謀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一章 封神榜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七十六章 新員工第六十五章 東三郡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七十八章 進退維谷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二章 不一樣的世界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三十章 薛衣人第六十章 曇花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二十五章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五十一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6)第六十一章第二章 天香第七十九章 天下震動(一)第四十九章 進展第六十三章 武道宗師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七十七章劉景升牧守荊州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一百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遊戲公司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四十一章 種辿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馬同槽食曹魏
第三十章 比劍第五十三章 戰爭持續中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業4.0第十章 桃花源(1)第九十章 駕臨(2)第十二章 暗夜第六章 開戰第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十一章 青龍會(6)第九十二章 南華第五十八章 鄰居(2)第六十六章 梅莊(2)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四十二章 殲滅第九十五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中)第六十三章 武道宗師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四十五章 開封說書人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六十章 結盟(2)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三章 袁氏女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四)第一百零一章 神道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一百零三章 尋龍點穴第三十九章 玩家交易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四章 楊公寶庫(1)第六十三章 李文優預謀青州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八十一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二)第五十一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6)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二十章 謀算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三十七章 斬首第一百一十八章 漢神宗第十三章 救援第四十章 埋伏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二十五章 論劍(9)第三十章 兵器譜(2)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六十五章 攔截第一百二十一章 京東方第十三章 底牌第九章 人階第十九章 論劍(2)五十九章 成功第三十七章 搬家路途第五十四章 依韻第三十三章 孫十萬第五十九章 結盟(1)第一百二十八章 工業4.0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四十三章 洪七公第二十九章 暗謀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一章 封神榜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七十六章 新員工第六十五章 東三郡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第一百三十二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二)第七十八章 進退維谷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二章 不一樣的世界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一)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三十章 薛衣人第六十章 曇花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二十五章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五十一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6)第六十一章第二章 天香第七十九章 天下震動(一)第四十九章 進展第六十三章 武道宗師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七十七章劉景升牧守荊州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十一章 桃花源(2)第一百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遊戲公司第七十八章 笑傲江湖(2)第四十一章 種辿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馬同槽食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