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猛文丑一漢當五胡

如今北境,其實也處於防禦最低的時節,自輕易瓦解士族聯盟之後,楊伊就遣關羽驅除遼東郡國不法胡人,那些甘於漢化成爲漢人一分子的自然就一視同仁了。

但是那些部族首領卻多不甘心,關羽從遼東北上,就奉命驅除這些人,此時還有輔軍無數,爲的是這些沿途被驅除的東胡部落的財物。

面對漢軍的北上,鮮卑本來也是極其爲難的,本來是坐山觀虎鬥,漢軍北上驅除烏桓,對於鮮卑人來說,是一件好事,什麼脣亡齒寒的典故,在這茫茫大漠草原上是沒人會在意的。

公孫瓚帶軍連勝烏桓,烏桓主力被重創之後,鮮卑人就準備動手了,當然目標不是漢軍,而是烏桓人,這是很正常的事。

公孫瓚遛着蹋頓,勝了一次,但是未能全勝,因爲屬下士兵疲乏,人數上也弱於烏桓精騎。

士族聯盟被瓦解之後,郭嘉也騰出手來了,此時就可以算計一下草原上的戰事了,察覺到東胡各個部族之間的暗流,就先讓公孫瓚撤軍回來了。

“胡騎!”

郭圖此時驚叫一聲,被俘虜之後,他沒有被處死,當然原因是他的家族沒被誅滅,審配也是有數的,鞠義、郭圖領兵在外,他當然得手下留情了,不過郭圖被罰至軍前聽用,如今正在郭嘉麾下。

“鎮定!”

此時,統率他們這支輕騎的是文丑,郭嘉派了郭圖、鞠義等罪將前來聽用,以功勳洗刷罪名。

文丑有些瞧不起這郭圖,什麼事就大呼小叫的,有損顏面,不過他還是橫着長槊警惕的注視前方,在他們前方,至少五千餘胡騎正如撞上礁石的洪流般向兩旁分開,帶着萬馬奔騰的磅礴氣勢,在空曠的綠色原野上疾馳而過,迅速完成了對他們的包圍,緊接着在他們正前方,一名年輕將領衝出手持長矛躍馬而立。

“爾等還敢來找死不成!”

他大聲吼着,就要喝罵。

他話音剛落,一道紅影劃破空氣,好在他反應極快,而且也有一定心理準備,就在同時一頭撲到了馬下,然後一支巨箭瞬間紮在他的馬背上,長長的箭桿傾斜着沒入戰馬的身體,那戰馬悲鳴一聲載倒在地,那將領沒敢爬起來,就地一滾到了戰馬屍體的後面。

“小崽子,你反應不錯嘛!”

此時文丑控制着戰馬緩緩上前不屑的說道,剛纔那一箭是鞠義所發。

“文丑奉殿下之命前來告訴爾等,犯我大漢天威者,雖遠必誅,之前爾等烏桓屢屢犯我大漢邊境,纔有漢軍出塞以做警示。”

文丑說道這裡,看着此時滿臉憤怒的烏桓人,然後才說道:“漢民被烏桓屢次犯境,死傷恐有萬餘,吾等奉殿下之命,殺烏桓十萬人以做警示,今後望爾等自知,今後不得犯我大漢,否則必將自食惡果,勿謂言之不預!”

文丑說着早就背好的話,大爲爽快,不過對面的蹋頓卻是快被氣死了。

“今殿下得知,爾等部落滅亡在即,有所不忍,得命吾等前來告知,放爾等一條生路。”

“狗賊大言不慚,今天我先拿你祭旗!”

蹋頓此時,已經爬了起來,他還年輕,加上此時看着漢軍人少,只是數百騎,自然忍受不了屈辱,此時他一揮手,身後騎兵首先發起了衝鋒。

烏桓人這一年被漢軍侵擾,死傷十萬倒也差不多,不過也不只是烏桓人,漢軍對東胡各部族都是一視同仁的。

東胡是以居匈奴以東而得名,自春秋戰國以來,東胡南鄰燕國,後爲燕將秦開所破,遷於西遼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倫河流域。

後來燕築長城以防東胡侵襲,秦末,東胡強盛,其首領甚至曾向匈奴要求名馬、閼氏和土地,後爲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退居烏桓山的一支稱爲烏桓;退居鮮卑山的一支稱鮮卑。

東胡族系包括的部落和民族很多:如東胡、烏桓、鮮卑以及由鮮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禿髮、吐谷渾各部,此外還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室韋、蒙古。

當然,此時的東胡一般是指鮮卑和烏桓,不過也還有一些小部族,漢軍北上,襲殺的主要是烏桓,因爲烏桓人在幽州邊境生活,平時牧養牲畜,貧困時侵擾漢境。

“這胡人果然不識好歹,大家隨我殺!”

文丑絲毫不害怕,他提着長槊,緊接着催動胯下戰馬,以他爲核心五百漢騎此時也都瞬間端起長槍,這是一支重騎兵,鞠義等將在他兩旁,一個雁形陣的陣型逐漸展開,如同利刃一般直刺迎面而來的胡騎。

蹋頓被一再羞辱,此時也上了一匹備用的戰馬,端着長矛直奔過來,雖然被一敗再敗,但是他也不認爲漢將個個都那麼厲害,要知道,他雖然一敗再敗,但是進步卻也是巨大的。

個人成就其實和敵人也是息息相關的,以往蹋頓可是沒什麼敵人的,鮮卑衰落,烏桓一家獨大,蹋頓年紀輕輕就有了戰無不勝的戰績。

但是這戰績在這一年被終結了,甚至是被從天上直接摔落到地上了,然後就是被踐踏,一員員漢將,關羽、張飛、趙雲、徐榮、公孫瓚、張郃、高覽,有些以往只是略聞其名,但是如今遇到,方知漢人勇名的名不虛傳。

不過他不相信所有的漢人都是如此,眼前這大漢看似威武,和以往曾遇到過的那黑麪張飛略微相似,不過他不認爲這人也能有那黑麪張飛的本事。

雖然漢人是要休戰的,鮮卑人要來撿便宜了,不過也得給漢人一個教訓,犯大漢者雖遠必誅,那麼犯烏桓的就能毫髮無損嗎?

這不公平!滿腔憤恨的蹋頓此時就縱馬衝鋒了。

相對衝鋒的騎兵以每秒超過二十米的速度拉近距離,幾乎轉眼之間就撞在一起,兩人照面的瞬間,蹋頓手中長矛直刺文丑的胸前,挾着戰馬高速衝鋒力量的矛頭狠狠撞在了文丑的魚鱗甲上。

就在同時文丑只是略微一側身,蹋頓的矛尖帶着刺耳的劃擦聲從他胸前劃過,而他手中的長槊卻對着蹋頓的腦袋當頭砸下,槊這種武器,是重型的騎兵武器,類似於紅纓槍、斧頭的攻擊武器,和長杆矛類似,槊由硬木製成,分槊柄和槊頭兩部分。

槊柄一般長六尺,槊頭呈圓錘狀,有的頭上還裝有鐵釘若干,有的槊柄尾端裝有鐏,槊鋒刃長達兩尺左右,遠遠長於普通的槍、矛的長度,可用於騎兵持槊衝鋒、又可舞槊橫掃,其主要技法有劈、蓋、截、攔、撩、衝、帶、挑等。

文丑所學未精,不過收拾蹋頓也是綽綽有餘了,只是之前有令,儘量不殺蹋頓的性命,畢竟烏桓人已經夠衰弱了,要是殺了蹋頓,恐怕不合殿下那邊讓東胡人兩敗俱傷的旨意。

蹋頓不知道自己這條命是撿來的,他此時手中持着一面小圓盾,盾牌上舉,不過那蒙着鐵板的盾牌瞬間從中間折起,在蹋頓的慘叫聲中推着他的左臂狠狠撞在自己胸口,就像被一匹奔跑的戰馬撞上般,他噴出一口鮮血跌落馬下。

“不自量力!”

文丑鄙夷地說了一句,看着蹋頓並沒有滾落在地,像是藏身馬腹之下他也就不在意了,還算這小子逃命的手段多。

蹋頓活了就行了,其餘胡騎可沒資格活,此時文丑直衝進胡騎中,此時手中長槊全力施展,瘋狂地撕碎着所有阻擋在他面前的敵人。

槊這種武器也的確是厲害,只是需求資質,也需要有人教授,不然也不會成爲之後關隴門閥的傳承兵器。

此時長官公主府中,倒是不需要擔心這個,能爲將的,資質都不算差,趙雲等人也都願意教授,而槊法還是楊伊親自指點編寫的,自然是一門神功絕技。

在文丑身後被這種血淋淋的殺戮激起內心野性的鞠義等人,同樣揮舞手中的兵器不停砍殺着胡騎,和那些出身草莽的同僚們相比,從小便是精英化訓練的他們,作戰能力當然更強。

所有漢將手中的武器身上的盔甲,同樣都是精心打造的精品,如果放到一場人數稀少的混戰中,這一點或許並不突出,但當他們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威力立刻顯現。

尤其是他們前方還有一位無敵的戰神,文丑或許在楊伊麾下並不出衆,論武不如關、張、趙三將,論及軍略不如徐榮,論及穩重不如淳于瓊,不過這是和同僚比,和這些胡騎比,他此時就是戰神,無敵的那種。

在文丑的後面,是五百餘漢軍鐵騎,全身重甲甚至連戰馬都配甲的他們,在戰場是相當的兇悍,跟隨着他們信重的將領,在千軍萬馬中縱橫馳騁。

在一片血肉飛濺中,這支強悍的騎兵轉眼間就鑿穿了胡騎雜亂的陣型,在他們後面留下了無數支離破碎的死屍,和漢軍相比,胡騎也有陣,但是卻是極其簡陋,別說是同氣連枝了,就連令行禁止都難以準確的完成,當然簡陋的陣型也比那一擁而上,如同鬥毆般的戰鬥要強。

面對着漢軍,被漢軍鑿穿陣型,胡騎死傷甚多。

而漢軍……

無一陣亡。

實際上布成陣之後,陣中的許多漢騎其實都沒怎麼跟敵人交手,他們絕大多數只是用來給同伴遮擋側翼和後背,在同伴和敵人接戰的時候保護同伴的。

前方的戰將一往無前,撕碎了敵人陣型後,高速衝鋒的騎兵只要前鋒沒被阻擋住,那麼後面很多就是單純跟着衝,再加上這些騎兵都是全身重甲,就算有受傷也不影響戰鬥,所以始終保持着嚴密的隊形,而被文丑那兇悍廝殺方式嚇壞的胡騎,卻絕大多數都在向兩旁逃離,所以最後的結果就是隻用了五百餘的漢軍鐵騎,再加隨行衆將,就像是奇蹟般全部衝出了十倍於己的胡騎之陣。

“兒郎們,隨我再殺一次!”

此時文丑一番廝殺後,卻是性子大發,此時亢奮的吼道。

跟隨着他的那些將領們此時也是同樣的亢奮,這就是戰將的影響力,或者是特質本領了,有的戰將就是這種熱血型的,此時他們的血都在燃燒,這是每一個戰士都夢寐以求的戰鬥,敵人被輕易的衝殺。

此時的漢軍就是想是幻想中的場景一般,區區五百餘的鐵騎以文丑爲尖端,衝過十倍的胡騎之後,並在衝破胡騎陣型後,又迅速掉頭,就像一羣嗜血的猛獸般再次撞向已經被衝亂了的敵人。

而後者此時已經完全失去了迎戰的勇氣,尤其是他們的首領生死不明,整支軍隊的指揮沒有了,雖然一些胡人悍將在拼命吼叫着試圖重新列陣反擊,但卻根本無法阻擋恐懼蔓延造成的混亂,當漢軍的第二輪衝擊到達時,胡騎部分竟然已經開始潰逃,結果又讓他輕鬆貫穿了陣型。

當文丑再次掉頭,準備開始第三輪衝擊的時候,這一支胡騎已經徹底崩潰了。

渾身浴血的文丑,看着此時奔散而逃的胡騎很是無語,這不是想象中的敵人,是己方太強了嗎?

他也是北境之人,以往也聽說過匈奴等胡人的兇名,雖然不屑,但還是相當重視的,之前跟隨關羽曾突襲過烏桓大軍,丘力居被一戰斬首,那時烏桓人也沒有這般潰散。

文丑卻不知道,這些時日以來,烏桓人已經被殺怕了,這不同於之前,之前隨着匈奴人的痕跡逐漸消亡,漢人對草原的影響力逐漸衰弱,鮮卑人在幾次和漢軍的交戰中都戰而勝之。

這對東胡人來說,心氣、士氣提升的都很大,而且在幽州,和漢軍交戰,也是互有勝負,逐漸的也將自己提升到和漢人平起平坐的地位了。

年中之時,那時候還是漢軍剛剛出塞,誰也不知道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漢軍能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闖下何等的兇名。

草原之人,畏威而不懷德,所以丘力居死了,他們敢報復,不過隨着漢軍殺戮日盛,他們的心氣也就逐漸被打落下來了,想起了那一漢當五胡的過往了。

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七章 梅莊(3)第十四章 貴人第二十六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五十七章 壽宴(4)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九十九章 心中驚懼又如何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一百三十章 算計(2)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一)第一百七十章 吾當效犬馬之勞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二十章 甄氏第二十四章 極樂淨土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十四章 化清寺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3)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十九章 強收徒弟(3)第五十六章 兩單于各施奇謀 和連欲圖長公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一)第三十二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八章 長生訣-石龍第五十五章 發佈會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七十九章 青州士族遷遼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危機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二十章 汽車人變形第四章 賊王大會(4)第十二章 破城第五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一百八十九章 戰敗第三十五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2)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遊戲公司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4)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八十八章 暗戰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八十六章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四十九章 閆式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第三十二章 天人(1)第五十九章 結盟(1)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一百零四章 主播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三十六章 牛輔第二十八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三十九章 自白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會(3)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一百零五章 皇后第七十八章 美周郎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一百二十章 根源第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五章 蘇拉威西第六章 開門立派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面聖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一)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州攻略(3)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馬同槽食曹魏第九十一章 駕臨
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六十七章 梅莊(3)第十四章 貴人第二十六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五十七章 壽宴(4)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九十九章 心中驚懼又如何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一百三十章 算計(2)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一)第一百七十章 吾當效犬馬之勞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二十章 甄氏第二十四章 極樂淨土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七十一章 荊州(2)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十四章 化清寺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3)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十九章 強收徒弟(3)第五十六章 兩單于各施奇謀 和連欲圖長公主第一百三十九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1)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一)第三十二章 初現端倪第二十八章 長生訣-石龍第五十五章 發佈會第三十三章 東羌獵將第七十九章 青州士族遷遼州第一百八十四章 危機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二十章 汽車人變形第四章 賊王大會(4)第十二章 破城第五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一百八十九章 戰敗第三十五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2)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二十二章 陰魂不散的遊戲公司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4)第四十七章 何氏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八十八章 暗戰第二十九章 賄賂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八十六章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四十九章 閆式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第四十九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4)第三十二章 天人(1)第五十九章 結盟(1)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長第一百零四章 主播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三十六章 牛輔第二十八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六十二章 辯龍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六十章 邵將軍驚聞秘訊 陳子川欲牧遼州第三十九章 自白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八章 我要當教授(1)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會(3)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一百零五章 皇后第七十八章 美周郎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一百二十章 根源第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五章 蘇拉威西第六章 開門立派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一百一十五章 面聖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一)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一百四十一章 荊州攻略(3)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馬同槽食曹魏第九十一章 駕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