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上庸

漢中羌人大寨。

自打數日之前,張翰以及其師幼子,被李慕父子親自押送至漢中郡城,而李慕父子歸來後,這大寨中便陷入到死寂當中,本來溫和有禮的李氏兄弟幾人,這幾日,都有些喜怒無常。

向來有威嚴的李慕,就更讓下人小心翼翼了。

與如今漢地各城,慶賀大勝的熱鬧喜氣情況正相反,自從得知魏人喪師近萬,漢國收服故土後,漢中羌族的頭人李氏一族此時皆沉默許多。

若是羌人,其實如今漢中以及綿延秦嶺的羌族人,已經和以往的羌人大不相同了,他們稱自己爲氐族人,和羌人以及漢人做出分別。

數十年後,他們將會從秦嶺山脈涌出,妄圖奪取華夏神器,不過如今,漢國未曾寂滅,羌族人的日子可是不好過了。

羌人中,李氏一族雖爲首,但是也不是一言堂,更是像是一個部落聯盟,只是李氏數代,盡皆勇猛,這纔有瞭如今的地位,更是和漢人大族聯姻,實力看似很大。

但這並不意味着,漢國有意對李氏下手的消息便能壓得住,只幾日,整個羌族均已傳開,李家,可能要完蛋了。

一時之間,羌人內部是人心浮動,此時的這些羌人,還未曾有多大的狼子野心,大多也就是一個山大王的夢想了,或者像是以往一樣,被大漢朝招安。

整個羌人中,有着未來規劃期盼的可能也就李氏一家了,而他們這點心思,如今像是已經被揭露了,李慕對於當日,竟然到了漢主面前耀武揚威,卻是十分悔恨!

對於當初,拒絕聯姻,暗中下手,如今思來想去,更是膽顫心驚!

夜已深,寨中李慕的房內,卻燭光仍亮着。

一派沉靜的他,此時正就坐於房內書桌前,面現倦容。

在他面前,展開着一份文書,上面內容,雖然已經不知道讀了幾遍,卻還是觸目驚心,使他感覺好象有劍刺心一樣。

“……東羌獵將李慕頗有勇力,甚得人心,本鎮甚重之,特轉爲上庸郡都尉,可募員隨之,聞君有子年少有爲,吾親上表聖上,特賜正九品治書之職,於翰林院聽用。”

“……任命原平賊校尉羅尚爲護羌校尉……。”

“……任命……。”

“……以上任命,立時生效,速速上任。”

別人或許一時看不出這其中之意,他卻一眼便明瞭,這是漢國方面想要動他們李家的根基了。

只不過,雖然自己已經作出了決斷,但是還有幾分僥倖和試探。

之前就得到這份任命的消息,李慕已經提前用力了;自己的兒子,娶了大族之女爲妻,這怎麼也要給他們李家幾分薄面吧?

如今若是用出財貨,敘上一番情誼,事情是不是能有所轉機,也說不定。

可是這一番用力之後,反而看到各方面都發出了明顯疏遠的政治信號,這可是大事,李家身爲羌族頭人,網羅的黨羽的確盤根錯節,但是並不是固若金湯,一旦上面表示疏遠,那些趨炎附勢的人,只怕立刻會散去大半。

就像是這份文書,他不想去上庸郡,雖然這一郡都尉,是兩千石,不可謂不高,可是如今上庸郡已經被魏人奪走數十年了,只餘下一縣多之地,說是郡尉,可是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縣尉了。

目光落在這文書上,李慕再仔細看了幾遍,心中嘆息不止。

終究還是成了定局。

這時候,門外傳來輕輕釦門聲:“夫君,給你煮了些銀耳粥,趁熱喝些吧。”

夫人的聲音,從外面傳來,他這夫人,是漢中大族張氏之女,如是上朔祖上,也是當年留候之後,和朝中車騎將軍張翼也能扯上一些關係。

李慕這時也覺有些餓了,略將桌上文書收拾一下,方對門外說着:“進來吧。”

門被推開,一婦人從外面進來,只見她手中有一托盤,上置一小盞香氣四溢的粥,婦人輕移碎步來至他面前,將粥輕輕放下,又將湯勺擺好。

這纔有些憂心的看向李慕,勸慰的說着:“夫君,事務再忙,也要顧及身體。”

張氏乃是李慕續絃之妻,因爲出身大族,年輕雖輕了些,也只是大族庶女,卻很是賢惠,倒讓李慕甚愛之。

“夫人,我知道,這不是最近出了點事嘛……咦,這粥倒是味道很奇特。”端起小盞,輕輕吹一口,潤粥緩緩入口,頓時,一股清香,入了舌尖,將他心中鬱結之氣,頓時驅散。

李慕很是享受的閉上眼,嘆息一聲,睜開眼,看向自己夫人:“這粥,怎和平常銀耳粥不同?”

張氏此時盈盈一笑,說着:“這是二媳婦尋來的方子,說是去火很是有效,我見了,便要了過來,也做了這麼一盞,想讓夫君品嚐一番,若真是可口,以後我讓廚上也學着來做。”

“你們倒是有心了。”妻賢子孝,這倒讓李慕心中漸漸平靜下來。

這粥賣相很是好看,他食慾頓起,便一口吃了。

張氏便站在一旁,見夫君將這粥一口口喝光,這才笑盈盈將碗盞收了去,欲出去,卻被丈夫喚住。

“對了,你今日可曾見到玄休?若是見到他,讓他到我書房一趟,我有事找他。”

“是!”張氏順從應了。

見丈夫不打算歇息,做妻子的,也不好再說什麼,隨後,張氏便退下了。

又過一會,李玄休從外面走入。

“父親,您找孩兒?”

“你過來坐,爲父有事問你。”李慕一指對面那坐位,說着。

“諾!”李玄休在父親面前坐下,卻只敢正襟危坐。

李慕也不去理會,只說着:“玄休,爲父問你,如今之局,你有何感想?”

李玄休沉默片刻,突然撩衣服跪倒在地:“父親,孩兒不孝,是孩兒之過,在閆師父的事上,卻是牽連了父親。”

李慕嘆息着,將愛子從地上扶起,說着:“你怎麼還不明白,這閆式師徒,都心向我李家,只是如今,這時局如此,而他們做事也太急了些,爲父認爲,這事也是無法避免的。”

“只是如今刺史那邊已然命我任上庸郡都尉,吾族也將要遷離漢中腹地,這還罷了,爲父之前不過一東羌獵將,乃是不入流之官,如今爲兩千石,可謂是一步登天,我們大可讓人認爲這是器重,但是那閆式之事,使有眼睛的人都看的出,這是上面對我們李家起了疑心,這纔是最致命之處。”

“畢竟此時,吾家狹小,那些人投注李家,卻也只是趨炎附勢,一見到我們有了危難,就會立刻疏遠我們。”

“你說說,你怎麼樣應對吧!”李慕盯住長子,認真問着。

李玄休心裡就是一涼,心中明白,就是父親在對自己進行考覈,自己雖爲父親所愛,但是成年兄弟卻是幾人,更何況繼母還在,也有所生幼弟,這李家以後,是誰的,卻很難說。

如今看他經營的,各方面都把他看做少主,在這李家看起來,似乎他的繼承權固若金湯,但若不繼續苦心經營,卻隨時可能是爲他人做嫁衣裳。

低下來,略微沉吟,李玄休回答的說着:“父親,大凡之興,不僅僅要恩澤和黨羽,這些趨炎附勢的人不可不有,少了他們就無法成事,但是卻也不是關鍵,現在既然上恩磨礪,這就是秋霜寒打,大浪淘沙。

這時還跟隨我們的人,就是可依重,可重用的忠臣賢臣,我們李家就要與之君臣同心,共圖大業。”

李慕聽着,“嗯”了一聲,說着:“你這點說的還可以,但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我們李家的根本都沒有了,再怎麼樣忠賢,又豈會依附?我們李家怎麼樣度過這個秋霜寒打呢?”

這問題很是嚴酷,李玄休想了一想,就說着:“成事之初,唯在於望也,兒曾讀書,記往昔,當年大漢高祖,屢戰屢起,流落各地,但是名望卻是滿於天下,就算敗落之時,還有着大批人跟隨,最後在五十多歲時才君臨天下,才奠定了大漢這數百年的基業。”

“父親在吾族有賢名,兒子不才,若是能建聲望,卻不必一城一地之得失,到時只要手上有數百兵,就可觀魏蜀相爭,待得時機,或可崛起於縫隙之間。”

這話還是之前閆式所言所說,李玄休是反覆思考,眼界大開,最終確定了自己的志向。

聽完之後,李慕默然,半晌無語,嘆息一聲:“你呀,唉!果然如此!”

李玄休低下頭,一時說不出話來,這野心,也就至親纔可以透漏了,其他人露出隻言片語,卻是非死不可了。

一雙大手,按在他的肩上,聽着父親的話,繼續說着。

“兒子,你的志向,爲父又豈會不明白?萬物初出,三難必至,睽者,天之難,要的是你的眼光;蹇者,地之難,要的是你的心胸;解者,人之難,要的是你的人爲!

爲父之所以問你這些話,不是責備你,而是要堅你之心,愈是艱難,愈要精誠,不經此難,不成龍虎。”

“吾兒,你可知我們的李家的根基?”

“父親……”李玄休猛擡起頭,驚訝的看向父親。

只聽李慕語氣沉重的說着:“現在也是和你交底的時候了。”

李玄休閉住呼吸,等待着。

“汝曾祖李虎,曾隨當年張天師,帶領吾族遷移到了漢中,當時天下已然紛亂,當年吾祖聽聞張天師秘聞,得知此地有龍氣,百年內將會有真龍出,伺候吾族就一直在此經營。

卻是放棄了良多,當年吾族曾有機會,爲當年魏武部將,卻是因此而放棄。

後吾祖喪,入葬七日後,就有着道士前來,和你祖父相談,說我們李家機緣湊巧,天機暗合,已經入葬龍脈,日後必有大貴。

只是龍脈還需天機驅動,必三代後方有潛龍,只是龍氣珍貴,不可浪費,如果提前勃發,於龍脈卻是多有耗費,不利騰飛,因此你祖父開始,就困居此地,只是蓄養聲望,積累陰德。

後你祖父喪,而我繼之。

三代潛龍,你曾祖主持龍運,是一代也,你祖父也是一代也,而我是第三代,吾今觀之,我李家之望就在你身上。

於你這一代,龍氣勃發,正因爲勃發,所以有難,此難歷過,往今以後,無事不吉,但是你的選擇,也決定着我李家的命運,所以我一直嚴於要求你,你可知曉?”

聽聞了這些消息,李玄休終於大悟,原來李家還有這秘聞。

而父親是英才,卻一直表現的中規中矩,自己有野心,曾經也看不起父親小心謹慎之舉動,可現在看來,到底是自己太過稚嫩了,父親是甘於寂寞啊!

若非父親小心做事,以這些年,漢魏兩國相爭,漢數代名臣名將,又豈會容忍李家在這漢中郡立根如此之久?

李玄休的驚訝和感動,落入李慕眼中,這位中年人,再次拍拍兒子肩膀:“玄休,我曾經說過,你是我李家麒麟兒,現在,這話依舊奏效,李家未來,就看你了。不要讓爲父失望。”

“父親,玄休知道了。”李玄休眼圈一紅,差點落下淚來。

李慕又說着:“現在局勢已定,怕是無挽回餘地了,這幾日,就準備遷族事宜,白天爲父已接到通知,那羅尚已經帶着兵將前來了,我們必須在幾日內完成事情。

這是殺戮之刃,其人暴戾,吾等卻只能暫避之,羅氏一族,如今也是勃發,吾也不可得罪!”

頓了一頓,對如今的局面,李慕也知道只能忍了,又說着:“你幼弟才四五歲,尚且年幼,這等事他也參與不了,我已經準備把他送到中原,那裡有吾家商路所在,我也已經購買了莊園,短時間內不會有問題,以後的事,哎,天機蒼莽,你們兄弟就各憑天命吧!”

這卻是後路了,李慕還是看好魏國,魏國雖然上層有爭端,但是雄踞數州,這底蘊不是漢國所能比擬。

漢國雖然如今大勝一場,但是卻對魏國沒有根本性的威脅,一縣之地的損失,對於魏國而言,算不得什麼。

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十八章 紀律第二十一章 秘境(6)第九十一章 駕臨第二章 華山掌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際空間站第九十九章 心中驚懼又如何第三十二章 車輪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章 秘境(2)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九十六章 核工業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十三章 魔門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五十三章 產業園第七章 張四郎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四十三章 傳鷹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二十七章 金盆洗手(3)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七十九章 攔截第十七章 論劍初始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4)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十六章 滅秦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七章 張四郎第二十八章 斷魂槍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五章 楊公寶庫(2)第一章 彈指驚雷第二十三章 大時代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一百二十四章 川蜀四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二章 在下楊伊(1)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會(2)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二十章 謀算第一百二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第十六章 女王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二十二章 連城訣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二章 一遇風雲便化龍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三章 掌門之爭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五十九章 天師劍第十六章 高麗女第十七章 不速之客五十九章 成功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一百八十二章 薊鎮爭奪戰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一百四十九章 捕獲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五十六章 壽宴(3)第三章 賊王大會(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會(3)第二十三章 蘇明玉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九章 人階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六十四章 孫大帥彎弓射日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四十一章 “高玩”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六章 阿九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六十一章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十五章 血戰第五十二章 賈充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
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十八章 紀律第二十一章 秘境(6)第九十一章 駕臨第二章 華山掌門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第一百三十八章 國際空間站第九十九章 心中驚懼又如何第三十二章 車輪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五十二章 得手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一百六十二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章 秘境(2)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九十六章 核工業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二十四章 萬劍歸宗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十三章 魔門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戰火再起 天下反覆(五)第二十三章 江湖同道(1)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五十三章 產業園第七章 張四郎第四十一章 藏兵第四十三章 傳鷹第一百六十三章 勝負第二十七章 金盆洗手(3)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七十九章 攔截第十七章 論劍初始第三十九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4)第一百七十三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三)第十六章 滅秦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四十五章 李世民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七章 張四郎第二十八章 斷魂槍第七十三章 殺上黑木崖(3)第五章 楊公寶庫(2)第一章 彈指驚雷第二十三章 大時代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一百二十四章 川蜀四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二章 在下楊伊(1)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會(2)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二十章 謀算第一百二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第十六章 女王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二十二章 連城訣第一百六十六章 即將到來的最後一戰第二章 一遇風雲便化龍第五十三章 得手(2)第三章 掌門之爭第六十七章 初戰第五十九章 天師劍第十六章 高麗女第十七章 不速之客五十九章 成功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一百八十二章 薊鎮爭奪戰第七十章 暗流涌動(3)第一百四十九章 捕獲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一百四十五章 荊州攻略(6)第五十六章 壽宴(3)第三章 賊王大會(3)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會(3)第二十三章 蘇明玉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九章 人階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六十四章 孫大帥彎弓射日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四十一章 “高玩”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六章 阿九第六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3)第四十七章 夜襲第六十一章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十五章 血戰第五十二章 賈充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