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

“如今朝中大朝,想必各等世家都已趕往,不知是何等盛況?”

長安城,此時徐榮正在感嘆着,一旁的趙雲此時卻是皺着眉頭,不知在想些什麼。

“子龍,這長安城可得好好看一看……”

長安最早是周朝的國都,西周的國都酆京、鎬京;鎬京又被稱之爲酆鎬,酆、鎬本是沿着酆河而修建的兩座頗具規模的城市。

灃水西稱酆京,灃水東稱鎬京,史稱“酆鎬二京”,分別由周文王與周武王營建;不過,將這兩座城市看成一個城市也無不可,只是這兩座城市分別承擔了不同的作用。

酆京在西周後期更多地承擔了祭祀的帶有宗教性的作用,而鎬京則作爲行政中心而存在,西周的首都就是豐鎬兩京。

秦建都咸陽,咸陽是秦孝公十二年商鞅變法後秦國的都城,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都仍在咸陽,當時的秦都咸陽規模宏大,包括渭河兩岸的廣闊地域。

以咸陽爲中心,東迄黃河,西達千、渭河之濱;北起九山和林光宮,南至秦嶺北麓的範圍內,都建有離宮別館。

渭河以北主要有冀闕、咸陽宮、蘭池宮及各具特色的“六國宮殿”;渭河以南有舉世聞名的“阿房宮”,供皇帝遊玩的甘泉宮和上林苑。

渭河穿流於咸陽城的宮殿間,一座寬6丈、長380步的木橋把渭北、渭南聯在一起,咸陽就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

秦末漢初,長安其地時爲秦都咸陽的一個鄉聚,是秦始皇的兄弟長安君的封地,因此被稱爲“長安”。

漢初,高祖劉邦下詔,相國蕭何主持營造都城長安,開啓了漢帝國的宏大基業,自高祖劉邦擊敗項羽,婁敬建議定都關中,但羣臣大多是從東方而來,紛紛反對。

劉邦徵詢張良,張良說:“東周雖然比秦晉兩世好,但雒邑城郭僅數百里,田地太薄,四面都是平地,容易遭受到攻擊;反觀關中有函谷關、隴蜀的沃野千里,南邊有巴蜀的富庶,北邊有胡人畜牧的便利,可以在三面防守,並向東方牽制諸侯,只要握住渭水通運京師,當東方有變,就可以順流而下。正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婁敬說的沒錯。”於是劉邦決意定都長安,並拜婁敬爲郎中,賜劉姓。

高祖五年置長安縣,高祖七年,定都於此;至此,高祖開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宮北側、秦興樂宮的基礎上重修宮殿,命名爲長樂宮。

高祖七年建造了未央宮,同一年由櫟陽城遷都至此,因地處長安鄉,故命名爲長安城;惠帝元年至五年建造城牆。

武帝時設京兆尹治理長安,對長安城進行了大規模擴建,興建北宮、桂宮和明光宮,並在城西擴充了上林苑,開鑿昆明池,建建章宮等。

在西漢的200餘年歷史裡,長安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自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開通商道,長安城成爲連接這片大陸的橋樑、“絲綢之路”的起點,繁盛一時。

全盛時期如平帝元始二年時,城中有九萬戶,數十萬人居住,是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居民衆多的城市;前漢末年王莽執政時期,長安城一度毀於戰火,至仲漢光武帝建國,長安改稱西京。

如今的長安城有12座城門和8條主要街道,城內的宮殿、貴族宅第、官署和宗廟等建築約佔全城的十之六七。

宮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有長樂宮、未央宮、桂宮、北宮和明光宮等;其中未央宮是從惠帝開始的許多皇帝的居住和處理朝政的地方,居民區分佈在城北,劃分爲160個“閭里“。

市場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稱爲“長安九市”,在城西有面積廣大的上林苑,苑內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宮等,在城南有一組王莽時期建造的禮制建築。

漢長安城一改戰國時期大小城相套的格局,把居民區、工商業區和宮殿區集中在一座城市裡,新建的洛都沿用了這一構建體系統。

自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仲漢建立後,雖然以洛邑爲都,但是歷代皇帝也常常前往長安祭祀宗廟。

這座遼闊的都城,自周始,至今千餘年的時間,其中的沉澱,不可細遊一番;所以徐榮才讓趙雲去遊覽一下,不過看着趙雲仍是滿臉愁容,徐榮想了想才說道:“子龍可是擔心那呂布?”

看趙雲點頭,徐榮哈哈一笑,然後道:“子龍兵甲鋒利,一杆龍膽槍,當可稱得上天下之疾,吾這等人還沒憂慮,子龍又何必擔憂?

昨日,吾已收到漢中令張角的來信,漢中之事當可很快平息,到時自會派遣良將前來助陣。”

“這樣就安全多了。”趙雲此時點了點頭說道。

非是他害怕,而是此時涼州雲集了諸多叛賊,韓遂等名士就不比多說了,有這等人在,己方也不可能做出水火等天災攻擊了;倒是戰將,也是如雲如雨,西涼馬氏一族,爲伏波將軍之後,素有勇名,這也罷了,最令趙雲重視的,還是當初在北域之時,評定的那員天下第一,呂布呂奉先。

此人至今,戰績也未曾聞名天下,不過北域衆將,卻無人不重視於他,其他人不知,但是北域卻也和此人幾番交手了,關羽此前,曾被此人阻攔,導致他突陣斬殺董卓未曾見功。

公孫瓚在潁川,未曾留下董卓的軍師李儒,也是因爲此人;黃巾中,倒是多有人和此人交手,皆是驚懼。

“此人之勇,應該是勘破死劫了,而且我沒猜錯的話,任何人只要勘破死劫能力都會出現相當程度的提高。”徐榮此時想了一下,說道,雖然他不以勇武爲先,但是也是一員合格的戰將,對這些還是明瞭的。

趙雲略一思慮,開口說道:“確實如此,能勘破死劫的基本上都是有大魄力,或者絕對信念的人,吾等戰將若是勘破死劫,沒有了心頭最沉重的壓迫,能力出現上漲自然也是理所應當的。”

說到這一點徐榮點了點頭,道:“文士之中,應當也是共同,只是文士之道更爲艱難罷了,得到的好處卻也更多。”

兩人不由得想起郭嘉、陳曦,他們就屬於常人眼中的怪物,精神量不但巨多,而且純粹程度也都達到了一個極致,如果說這個世界有人能不借外力完成郡級天變的話,這兩人就絕對是其中之二了。

“我想我未來應該是能勘破死劫的,不過如今,呂布的強大,還非我能匹敵。”

趙雲此時很自然的承認着自己的不足,北域衆將,他雖然勇武位居前三,卻也不會小視天下人。

“子龍,你在擔心什麼?”徐榮此時皺了皺眉頭問道。

“我總有感覺,將要和呂布會晤,而我打不過呂布,我能清楚的感覺到現在的我和呂布的差距,雖說能全身而退,但是打不過就是打不過,我有一種感覺,就算是有關、張兩位將軍在,我覺得他也可能會全身而退。”趙雲苦笑着說道,冥冥中的感覺,讓他有了這個覺悟,可是要是如此,那麼呂布就算是已經強的不正常了。

正因爲感受到呂布的強大,趙雲纔會覺着這是自己的死劫,越是瞭解呂布,越會覺得對方的強大,正因此趙雲纔會思索如何儘快追趕上呂布。

徐榮此時看着面前的趙雲,他有一種詭異的感覺,趙雲可能缺的不是實力,甚至趙雲的硬實力並不弱於呂布,趙雲好像缺的是別的東西。

“子龍,我覺得你需要的不是勘破死劫。”徐榮思索一番,想起看過的某本書,猛然擡頭,道:“你大概沒有死劫,你缺少一種心態,一種無敵的心態,你覺得呂布和你相比,準確的說他哪一點比你強?”

趙雲不解的看着徐榮,想着關於呂布的情報,仔細的思考雙方的實力對比,真氣,肯定不是,不管是質還是量趙雲都不會輸;恢復能力,也不是,他的身體也很康健;力量,技巧,速度,胯下寶馬,武器?好像並沒有哪一項明顯輸給呂布,那爲什麼會感覺現在就算是兩個自己也只能擊敗,不能擊傷對方?

對於趙雲的問題,徐榮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越是瞭解趙雲,徐榮越明白趙雲的強大,基本上趙雲在內氣,技巧,戰鬥上表現出來的能力並不遜色於任何人,僅僅是力量上的些微差距,這是先天條件的限制,身材高大自然力量就強上一分,這是先天所限;但是趙雲的速度卻要快不少,這又是一種先天優勢了。

也就是說,單比硬實力,徐榮覺得,趙雲和呂布貌似也就是半斤八兩,但是爲何呂布會是天下第一呢?

如今,在切磋中,趙雲已經在和北域衆將之中,佔據上風了,關羽、張飛、文丑等人,已經默認趙雲爲最強了,但是爲何還比呂布差上一分呢?

就硬實力而言,單比各方面素質趙雲和呂布還真是對半開,但是兩個人的心態有明顯的不同。

徐榮想着,曾經有一次,殿下的一次點評:趙雲屬於科班出身,有着師傅帶領好好教育,從小就是好苗子,童淵一直對於趙雲的天賦非常滿意,但是又帶着華夏特有的謙遜教導趙雲,避免趙雲因爲天賦驚人而狂妄自大:“雲兒啊,你要謙虛,要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要夠謹慎,纔不會被人陰了。”

而呂布屬於天授,打打打,各種打,從小就開始打架,單挑羣架,從九原打到草原,從草原打回幷州,從幷州打到天下!

謙虛?我需要這種東西,你要是能將我打倒,你纔有資格教育我!

謙虛什麼?我就是無敵,不服你們來,管你們是誰,贏得絕對是我,不服,不服就將你打服,你居然不承認我無敵?我今天就讓你明白我爲什麼是無敵!

人應該是需要謙虛的,謙虛一般都是對的,但是呂布這種情況很明顯不合適,要是普通人說自己無敵,絕對會被認爲狂妄自大,但是呂布這種情況,那就是屬於大家再怎麼不高興,也得承認了。

若是按照歷史發展,呂布橫行天下的時候,天下人再怎麼看呂布不順眼,也必須得承認呂布是天下最強的武將,而呂布自己也承認自己天下無敵。

也就有了那一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不管這是狂傲,還是自信,總之呂布只要出場,面對的就是圍攻,他也認同了天下武將對他不守規則的做法,而其他武將毫無顧忌的進行圍攻,實際上也是認可了自己不是對方的對手!

這可能就是天性了;趙雲的心性並不差,甚至可以說是極好!

可惜對比趙雲的實力,趙雲的心性就只能駕馭自己的實力,而不能完全發揮出自己的極限。

同樣在絕對的硬實力之下,相比於呂布那種不知道該說是自信還是自負的心態,趙雲差得就不是一點半點了,畢竟趙雲對自己的定位有一些問題。

徐榮此時的一個提醒讓趙雲愣神,隨後很快他就明白了自身問題出現在什麼地方,不過可惜的是有些事情不是你明白就能做到,要是明白了就做到了,天下會少很多的麻煩。

就像是現在,都知道北域最強,大軍天下無敵,但是就有那些人不服,非要嘗試着做一些不合適的事。

趙雲也不具備呂布那種霸氣,呂布敢指着天下人說,我就是天下無敵,但是換成趙雲,就算是他已經天下無敵了,他也說不出那樣的話,他會很謙虛的告訴別人,關羽張飛還有文丑也和我差不多的,我還需要再努力努力……

這就是性格,心性各方面的問題了,所以外人是沒有辦法讓趙雲變得比呂布更強大,這不現實,要擊敗呂布,趙雲只能靠自己。

此時,呂布正被董卓的舉動所感動,“如今董氏後繼無人,吾闖蕩一生,基業勉強有半分,可後繼無人,奉先驍勇,吾知之,今吾有一請求,奉先可願爲我兒,繼吾之家業。”

當爹,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什麼侮辱的事,能成爲大人物的兒子、繼承人,這是一件好事,特別對於呂布這並無家世的人來說,雖然憑藉着自己的本事,可能也會獲得自己想要的一切,但是那至少還需要十年二十年的奮鬥,如今,好像是輕易的就能獲得這一切,呂布感動的有些迷惘了。

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一百三十四章 搜索引擎第七十四章 長壽第十章 楊公寶庫(6)第八十八章 漢水血未休(四)第二十七章 朝堂召見第五十章 滅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四十二章 在下楊伊(1)第十七章 論劍初始第一百三十章 算計(2)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動(1)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六十八章 厭煩第二章 戰起第七十九章 青州士族遷遼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十四章 再次出發第二十七章 朝堂召見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八章 賊王大會(8)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二十章 論劍(4)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六十九章 天機(4)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五十九章 邵將軍磨礪鋒芒 神秘女口吐秘辛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八十一章 吾皇駕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荊州攻略(5)第三十一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九十二章 漢水血未休(八)第五十章 潰退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七章 張四郎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六十九章 匈奴第十章 我要當教授(3)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會(2)第五章 退學第十二章 封山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四十八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3)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十七章 練兵第十七章 衝突(2)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二十四章 極樂淨土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五十七章 鄰居(1)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七章 賊王大會(7)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三十二章 青囊書第十九章 論劍(3)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攻略(4)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四十八章 唐門第三十七章 斬將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九十一章 駕臨第五十四章 依韻第五章 謀算第四十一章 種辿第十六章 秘境(2)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九十一章 駕臨第六十四章第五十六章 壽宴(3)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二章 和親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八十章 分手第一百零七章 AI足球第七十章 名士第九章 回憶(1)
第三十八章 燕狂徒第一百三十四章 搜索引擎第七十四章 長壽第十章 楊公寶庫(6)第八十八章 漢水血未休(四)第二十七章 朝堂召見第五十章 滅門第一百八十八章 死戰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四十二章 在下楊伊(1)第十七章 論劍初始第一百三十章 算計(2)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六十八章 暗流涌動(1)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4)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六十八章 厭煩第二章 戰起第七十九章 青州士族遷遼州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六)第十四章 再次出發第二十七章 朝堂召見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八章 賊王大會(8)第一百零八章 皇宮守衛戰第七章 軍事會議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二十章 論劍(4)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六十九章 天機(4)第二章 隋國公主第五十九章 邵將軍磨礪鋒芒 神秘女口吐秘辛第十九章 電梯故障第八十一章 吾皇駕到第一百四十四章 荊州攻略(5)第三十一章 白馬銀槍趙子龍第九十二章 漢水血未休(八)第五十章 潰退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七章 張四郎第四十八章 威脅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六十九章 匈奴第十章 我要當教授(3)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會(2)第五章 退學第十二章 封山第一章 賊王大會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四十八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3)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十七章 練兵第十七章 衝突(2)第五十九章 劍出華山第二十四章 極樂淨土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五十七章 鄰居(1)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一百三十九章 巨石如雷破萬軍(一)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五十五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2)第七章 賊王大會(7)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三十八章 第一次玩家戰爭(3)第三十二章 青囊書第十九章 論劍(3)第一百四十二章 荊州攻略(4)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四十九章 寇仲第五十三章 趙德言四十八章 唐門第三十七章 斬將第四十五章 金狼第四十二章 青龍會(7)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二十九章 震驚第九十一章 駕臨第五十四章 依韻第五章 謀算第四十一章 種辿第十六章 秘境(2)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第二十八章 軍功授爵第九十一章 駕臨第六十四章第五十六章 壽宴(3)第三十六章 青龍會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書第二章 和親第十六章 薔薇劍燕南飛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八十章 分手第一百零七章 AI足球第七十章 名士第九章 回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