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探秘(一)

這一下,除去了潛伏山上的那些魑魅魍魎,卻是清除了內患,但是耗費卻也頗大,最少是衆弟子下山積累的十年外功成空。

扶龍庭就是如此的兇險,道脈傳承至今,得到的經驗其實並不多,畢竟算來,王朝也就秦漢兩代。

秦二世而亡,直接讓陰陽家破滅,並且連累黃老學派各家,最終幾家匯流,成就道家一脈。

數百年的積蓄,道家出張道君,欲建立黃天道廷,然後積累數十年,甲子年起事,趁着大運,一門三道君現世,若非張道君意在黃天道廷,當時恐怕能直接藉着大運,成就陸地神仙之境。

然後黃天道廷大計失敗,反撲之下,以致今日道脈仍舊在承受着當年的因果,要知道道脈本該傳教四方,也有這個能力,可是此時,卻大半力量藏於洞天,實在是因果太重了。

恐怕是再過上數十年,方纔可以行走天下,但是如今大勢有變,卻容不得道脈繼續藏身洞天了。

漢中郡,卻是越來越繁華了,一是要道,隨着官道暢通,並且在不斷的擴展,這本來天險的蜀地山道,終於是有了一條能行車的路了。

當然,這也和石灰的應用有關係,可以和碎石混合進行鋪路,讓山道修築更爲容易,並綿延至漢中郡,又從漢中郡向東和向西兩條大道。

向北的山道如今並未大肆的開始修築,這是進攻路線,但是此時這是防禦路線,這天險的山道,修築之後,那麼魏軍就可順着山道攻來。

還是逐漸的先修築據點,然後再據點後修築山道,據點放以糧草、軍械,魏軍小股來襲,據點就可吞噬,大股來襲,卻是難以打破據點,可以待援軍至。

後方修好的山道可以讓援軍迅速而至,而前方未曾修築的山道卻可阻延魏軍的進攻速度。

若是等着將來進攻時,這些據點還可以守護糧道,轉運糧草,每處據點都是以百人將鎮之,如今在漢中至各處的數條山道(祁山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等)上,都在修築據點,基本上是一月多上一處,陣線在不斷的前移。

在一座綿延3000餘里、迂迴崎嶇、險象環生的山脈中修築的數百上千裡通道,絕對是這個時代的一項大工程。

秦嶺是深刻影響着如今天下的雄偉山脈,是司馬遷口中的“天下之大阻”,秦嶺的阻隔,自然要被“超級工程”給開闢,那麼這些開闢的要道,也必然要被控制。

雖然,炎漢上承兩漢幾百年的底蘊,只是工匠的修築大工程的技術水平已經很高了,但是比着後世的基建水平還是遠不可同日而語。

如今還是隻能靠着天地偉力開闢的那些天然山道上,再努力開闢爲更加便捷的通道。

而在綿延3000餘里的秦嶺山脈中,從西到東,如今在不同時期修築的秦嶺山道有祁山道、連雲道、陳倉道(故道、散關道)、褒斜道、儻駱道(駱穀道)、子午道、峪穀道(庫穀道)、藍武道(武關道、商於山道),這些山道是溝通關隴與漢中、關中與荊襄的通道。

受制於地形和施工水平的影響,秦嶺山道都是沿河谷前進,地形較平緩、河岸寬度大的路段,道路爲和緩的平道;地形陡峻、翻越分水嶺的路段,山道或是大坡度道路,或是由人工由石灰砌築,它們依山就勢向前延伸。

當河谷兩側沒有足夠的河岸,遇到懸崖峭壁之時,就在山崖巖體中鑿方形石洞,插入精鋼所制的脊樑,樑的另一頭再用石灰並磚塊從底部修築柱子,作爲支撐,上面用木板覆蓋。

山道從一開始修築,就是工部的第一項大工程,甚至超過各地的築城工程,隨着牲畜的下發,農閒時間越來越多,各州郡平民無事,又不能去進兵營的也很多,這些人就來做工程活了,工部此時下發的工錢並不高,但是對於以往免費服役的百姓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這山道在楊伊的設想中,是至關重要的,漢家如今的實力,若是過了明年,那麼兩三年內,差不多可以打下關中,到時,自然要遷都於此,那麼和蜀地的聯絡,就是依靠這些山道了。

而穿行與山道間、踏過棧道的,到時不僅只是兵馬輜重,還有大山兩側的商賈、鏢隊、平民百姓,以及可能在此流連的文人雅士;秦嶺的交通要衝上,戰事之外,也是人員、物資、文化的交流、溝通要道。

關係着秦嶺大山南北連通的山道,長達1000餘里也是有的,最終山道的長度都在500裡左右及以上,修築這些山道會耗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因此它們無疑是一項大型土木工程。

連接隴地與漢中的是祁山道,起於天水,經祁山最終目的地則是漢中,全長1000餘里,其中部分路線與陳倉道重合。

連接關中與漢中的山道有五條,如果算上連接陳倉道和褒斜道的連雲道,是爲六條。

一是陳倉道,這就是漢中至陳倉的山道,全長1000餘里;二是褒斜道,漢中至眉縣的山道,全長500裡。

褒斜道往東,則是第三條山道,爲儻駱道,起於漢中至關中腹心武功縣的要道,全長近500裡;四則是著名的子午道,它闢爲驛道的時間雖短,但其交通作用卻持續不斷。

秦漢時期,由漢中向京都咸陽或長安輸運物資,多取褒斜道和故道,不取子午道。

高祖劉邦去漢中,派張良燒子午棧道之後,到平帝元始五年時,王莽下令修鑿子午道,並設置子午關。

子午道往東,就爲峪穀道,這條山道如今還只是圖紙,因爲這是起於東三郡的山道,如今修築的條件還不充足。

至於藍武道,其實就是武關所在,如今還被魏人把持在手中。

其實這些山道,大都是早已經開闢,如今只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再進行修築。

華夏人走向文明的過程並不是隔絕的歷程,而是互通有無過程,這其中通道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山再高水再長也能出現通道,秦嶺在怎麼阻隔也擋不住當年先人互通有無的願想,這些通道往往是部族遷徙、軍事征伐、商旅往來的路線。

自西周在渭水南岸分封散國,當時開闢了“周道”,即爲陳倉道;而秦嶺諸道的出現可能還要在西周建立之前,據說周滅商時,有來自巴蜀的族羣參戰。

如此纔有後來的周幽王取褒斜道伐褒國,得一名爲褒姒的美女。

有史以來,秦嶺一直以屏障“自居”,穿越這道南北屏障的山道肯定最爲重要,所以秦嶺山道的昨天多戰事,動盪不安的時期山道上多爲逃難之人,唯有煙雲戰事消散,山道才能成爲商賈不息、行旅往來的溝通之道。

自秦國奪取楚國的漢中,四年後,司馬錯率領秦軍從褒斜道翻越秦嶺,以漢中爲跳板攻入蜀地,秦人在褒斜道的懸崖上“穴山爲孔、插木爲樑、鋪木板聯爲棧閣”,使褒斜道“棧道千里,通於蜀漢”,出現了“使天下皆畏秦”,這爲秦國統一天下積累了充足的物質基礎。

仲漢時的《石門頌》中曾言道“高祖受命,興於漢中,道由子午”,卻是說當年高祖和項王爭霸時,受挫的高祖率其衆走子午道入主漢中,毀來時道路,再燒掉褒斜道,不僅迷惑了項羽,也斷絕關中南下進攻漢中的通道,待休養好生息,大張旗鼓對外宣稱重修褒斜棧道,韓信先派兵攻下下辨,封鎖雍軍進攻漢中的水路,在灌嬰的掩護下,漢軍暗度陳倉打垮章邯,拿下關中要地。

而在這數十年的魏蜀對峙中,秦嶺就又成了一道軍事分界線,面對巍峨的秦嶺,丞相煞費苦心,從出兵祁山,到星逝五丈原,所經之道見證了炎漢軍在秦嶺面前的掙扎,丞相即使有天妒之才,在崎嶇的秦嶺山道上,因爲糧草轉運不濟,也不得不面對北伐失敗的現實。

四十年前,馬謖失街亭,炎漢軍全線撤退,撤退路上燒燬褒斜道上的棧道;而六年後,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曹爽曾“大發卒六七萬人,從駱谷入”打響了伐蜀之戰,卻也一無所獲,至前年鍾會分別從斜谷、駱谷前行,也是最終功虧一簣。

也是這山道修建未成,魏軍過了山道,也是糧草轉運不及。

這纔有如今炎漢積蓄時間,從而蓄勢以待明年北伐,這卻是蜀地上下的共識,就像是四十年前,都知曉,北伐!

如今炎漢之民,心氣復甦,這漢中郡自然也越加興盛,更沒人畏懼可能會打來的魏人,自然也就逐漸興復了。

如今加寬修建後的街道上還是人來人往,商鋪新開的更是一家接着一家。

這不,又新開了一家酒樓,本來因爲缺糧而禁酒,如今卻已然放開,蜀地之糧,已然數季豐收,加上官方以高價收糧,從魏吳兩國不斷的有商人來賣糧。

漢國不缺糧了,加上官方也不禁止買賣,高價收糧,自然也高價賣出,因爲禁止了免費的徭役,有着工錢,哪怕高價賣糧也基本可以保證溫飽。

若是一家有兩人做工,那麼還能有餘錢,這樣情況下,酒樓也並不會禁止了,卻是讓富裕的百姓,多了花錢的去處。

一家新開的酒樓,菜餚聞名,不知是從哪裡請來的大廚,端的是手藝精湛。

尤其是修建了三層的樓,在此時已然是高樓了,因爲城中,行在中才修建了一棟五層樓,督撫衙門都是四層,這三樓已然算高了,臨街一溜琉璃大窗,臨窗品菜飲酒,自是風雅之極。

每一日,這樓上的客人都是不少。

此時正是正午時分,一處桌上便坐着二人。

這二人相對而坐,面上不顯,心裡卻都有着事情。

“師弟,這段時日下來,對於局勢,對陛下你有何看法?這裡已探查過,並無修行之人,你我說話,不會被外人知,你如實說來便是。”

因爲來的晚了,用過飯都走了,此時兩旁都空着座位,還有的客人離他們也遠,又非是驛站那般人多眼雜的地方,因此不必擔心談話被人所知。

說話的這人是青城道脈派到炎漢的弟子重修,在重修對面坐着的正是重安。

這二人今日無事,於是,出來一轉,恰好走到這處新開的酒樓下,早就聽聞這裡菜做的甚好,於是,上來品嚐一番。

與師兄重修淡然不同,重安這個人,雖是修行人,在性情上卻要烈上一些,不過性情還是直爽,這段時日,在各處的所見所聞,讓他早已明白,這次輔佐炎漢新主,的確是一個正確選擇。

這位炎漢新主,種種奇思妙想,又大肆改制,竟然沒能讓上下反對,這手段就很了不起了,武功上,更是數戰連敗強魏,如今拓土開疆,提振民心,更是了不得。

因此,見師兄問了,便將自己感受如實說來:“陛下自是聖主,按着如今天下之勢,炎漢復起大有機會。”

“你能如此想便好。”重修欣然說道。

重安卻忽然止住筷,猶豫的說着:“有件事,不知師兄你察覺到沒有?驛站中的氣氛最近實是有些怪異。”

“你是說,後院的陶家?”這事,重修知曉。

“是那位陶家小公子,之前多是惱怒,或大放厥詞,如今卻平靜了,不知是否是我多心,總覺得有些事情要發生,或是已然發生了。”

對重安這感覺,重修表示贊同:“可惜吾等不能得知機密,想來,這是上下都還未信任於你我,這些事情,你我都是不知,不如從其他渠道獲得些消息,也好早做準備。”

“我也正有此意……咦,師兄,你看,適才過去那個,是否便是那陶家小公子?”重安忽然一指剛從樓下過去那人。

說着,手一揚,一道光點,已是飛落下去。

重修低頭看過去,點頭:“雖是改易過容,氣息卻正是此人。”

擡頭看向對面師弟:“師弟,你的聽聲蟲,可已附上去?”

“師兄安心,已是附上去,雖此蠱蟲很是稀有,此時用到,卻應有些價值。”

“那就好,此物卻是隨意用不得,被皇朝龍氣眷顧之人用不得,更不得用於修行人及大氣相者身上,普通人用之又着實可惜,倒是難得一用。”重修嘆的說着。

“蠱蟲已跟上,陶家公子,已獨自一人,去了青樓,莫非只是消遣?”接下來傳回消息,讓二人有些意外。

事情很快便有了新進展。

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八十九章 邁步星空(3)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二章 東嶽帝君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章 時無英雄第二十一章 寶藏第十三章 救援第一百三十四章 死戰第二十六章 鋼鐵俠第三十八章 華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二十六章 抉擇第六十九章 再敗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二十一章 論劍(5)第十一章 山賊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九章 黃巾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十九章 論劍(2)第十三章 魔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符第三十九章 自白第十章 震撼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二章 和親第三十四章 陳玄風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三章 男人的榮耀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二十四章 國戰開幕第一百一十三章 降維打擊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二章 東嶽帝君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捕獲第五十一章 拒絕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十八章 下山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十三章 魔門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二十章 謀算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六十六章 天機第十六章 秘境(2)第十章 楊公寶庫(6)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二十九章 各出奇招第三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三章 掌門之爭第三十章 兵器譜(2)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七章 王允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三)第二章 不一樣的世界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五十四章 西縣第六章 開門立派第四章 暗夜籌謀第四十六章 準備第三十五章 楊過第三十五章 鋼鐵俠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九章 人階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二章 京中亂常侍密謀第一百八十章 大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四十四章(回山)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移動支付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十七章 衝突(2)第十二章 緣由第六十五章 攔截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二)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
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八十九章 邁步星空(3)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二章 東嶽帝君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八章 時無英雄第二十一章 寶藏第十三章 救援第一百三十四章 死戰第二十六章 鋼鐵俠第三十八章 華山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二十六章 抉擇第六十九章 再敗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二十一章 論劍(5)第十一章 山賊第五十五章 敗退第九章 黃巾第一百六十八章 斬來使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十九章 論劍(2)第十三章 魔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生死符第三十九章 自白第十章 震撼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二章 和親第三十四章 陳玄風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三章 男人的榮耀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二十四章 國戰開幕第一百一十三章 降維打擊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二十三章 皇宮夜戰第二章 東嶽帝君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捕獲第五十一章 拒絕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十八章 下山第三十五章 人中呂布第十三章 魔門第七十二章 勸進第十一章 送舍利於楊廣第一百九十三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四)第二十章 謀算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2)九十四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上)第六十六章 天機第十六章 秘境(2)第十章 楊公寶庫(6)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二十九章 各出奇招第三十四章 大勢已成第十六章 江湖軼事第三章 掌門之爭第三十章 兵器譜(2)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一百五十章第五十二章 江湖事江湖了(1)第七章 王允第四十章 青龍會(5)第三十四章 北伐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三)第二章 不一樣的世界第三十一章 刺王第五十四章 西縣第六章 開門立派第四章 暗夜籌謀第四十六章 準備第三十五章 楊過第三十五章 鋼鐵俠第一百一十八章 生活大爆炸第九章 人階第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二章 京中亂常侍密謀第一百八十章 大勝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一百六十七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五)第四十六章 見義勇爲者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四十四章(回山)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二十九章 長生訣-雙龍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一百三十一章 移動支付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十七章 衝突(2)第十二章 緣由第六十五章 攔截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二)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