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帝王詩

楊伊既然給了他機會,這個奪城的任務,自然也是讓他分一下戰功的,這後勤事務自然就委託他人了,他也不會耽擱的,畢竟關彝領軍已經走了很長時間了,不騎馬的話,可追不上目標。

西縣和沓中的距離並不遠,直線距離也就只有七八十里,不過,都是山路,自然得繞路,不過快馬的話,半個時辰左右也就到了。

此時正是晌午時分,雨過天晴,午後的時光特別悠緩,陽光下,遠處林梢隨風波動,溪水也彷彿靜止了。

張微帶着騎軍此時先趕到了,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縣城,有着護城河,並且已經引進了河水,高十米左右,不算高也不算矮了,吊橋跨臥在護城河上,可見的確花費了些工夫。

城門此時開着,甚至還可以看到,還有人在進出。

“過去吧,速度慢些,不要太快。”張微此時命令左右說着。

“諾!”

於是一行人,不急不徐的策馬上前,很快就出現在城門前二百米之內。

城門處的魏兵此時凝神看去,看見是魏軍的軍服,也只是站起來,一時卻沒有反應過來。

卻是張微在路上已然換了魏人的衣服,不過衣服此時不算是合身,穿的也有些亂,還有就是軍械,基本都沒換,不過這點破綻,算不得什麼。

這是偷城來了,而馬匹速度又是何等之快,就算看似不急不徐的行走,也在幾十個呼吸後,就到了城門前。

“不對!”看門的魏軍中,忽然有人驚覺,高聲喊着:“快,關上城門。”

不過,這時已經晚了,西縣如今被抽調之後,剩下的也才區區百個士兵,城門口更是隻有十多人,這時哪還來得及關門。

張微此時獰笑一聲,猛的策騎衝上,只聽馬一聲嘶叫,就已經衝入了城門,順手一揮,幾道血色飄灑在這處城門。

這一戰也是毫無懸念,大軍既然已經戰敗,賈充貿然抽調西縣駐軍之後,就是城守魏軍反應過來,最終的命運也是如此。

隨着關彝後續大軍佔據西縣,再派騎軍追擊沿途敗潰的魏軍,持續了一日一夜,最終以鍾會臨時募得數千戰兵進駐大散關,稍微對峙之後,此戰算是告一段路了。

三日後,戰事平歇,西縣附近要塞也被佔據,魏人退出了這片據點,這是十年未有之大勝,隨着楊伊回駕綿竹,自然就是慶功祭祖儀式了。

慶功儀式,自是極爲隆重,這也是楊伊第一次踏進錦官城。

如今進城,自然就是再次釐定君臣名分,這錦官城中種種,都得來參拜,這是攜大勝之威,此時楊伊率領三千新軍,其中騎軍一千,步軍兩千,皆是精銳,沿途無人可阻。

而此時,就是遠在南中的霍弋和巴州的姜維,此時也都趕了回來,如今兩人俱是都督職銜,與廖化爲武臣中前三。

楊伊此時縱觀朝堂,如今正是文臣稀少之時,這有亂世重武的原因,也有之前被鄧艾裹挾的原因,導致了此時竟然沒有多少重量級的文臣。

朝堂之上,三公九卿之位,竟然大半空缺,當然,依着楊伊如今改制,這三公九卿之位,其實也不那麼重要了。

這時,城門令諸葛京第一個站起:“陛下英武過人,率軍斬得魏賊大將,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隨着他的表態,隨後有幾人立刻上前,說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是諸葛亮一脈,諸葛亮爲丞相,爲漢國盡忠,自有依附他之人,其後這些資源雖然被繼任者所用,不過至今,丞相一脈,竟然只剩下這一獨苗。

隨後,其餘文臣等,也立刻應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要是譙周仍在,那麼這朝堂之上,恐怕會有些反覆,也可能沒有,畢竟譙周最爲審時度勢。

這片刻之間,文官已經全數表態,衆人把目光看向武將,亂世,自然以武夫爲貴。

這時,廖化第一個上前表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南中都督霍弋此時也上前一步,說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就是隻剩下姜維了,無論楊伊還是殿中衆人,此時都盯着他,只見姜維此時看了一眼楊伊,然後上前說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下面的數十人此時都一同拜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下面這數十人,各有云氣氣數,幾乎匯聚成一片,這三拜九磕之禮,才一拜一磕下去,說時遲,那時快,楊伊只覺得心上被人猛刺一針,劇痛難當,幾乎要大叫一聲,硬壓着下來,卻是渾身一震,神思恍惚!

不過羣臣跪拜自然也不會看見,就在這時,第二個一拜一磕,楊伊卻感劇痛更烈,頂上雲氣已經炸開,心煩意亂,手腳已經微微顫抖。

第三個一拜一磕而下,楊伊此時只覺得彷彿是三根尖針,往自己的心中猛然刺入,一陣劇痛立使她眼前一黑,幾乎要昏迷過去。

不過,楊伊本身也是非凡,身爲東嶽帝君,這神魂不滅之術自然是有的,所以這刺痛雖是激烈,關鍵是迅雷不及掩耳,沒有想到,才如此明顯,這時她雖然眼前一黑,卻也知道這是關鍵時刻,若是此時失儀,那麼這一切就前功盡棄了!

在亂世,沒有人會把忠心放在一個體弱多病的皇帝身上,太平年間,皇帝什麼樣無所謂,就是體弱多病,只要有着帝王心術,也可操控天下,但是亂世不行,因爲權威尚未深入人心,天下正是爭龍之時。

當下猛的一提精氣神,只聽“轟”的一聲,頂上雲氣翻滾,自身的帝君氣運猛的衝出。

頓時,劇痛消除了大半,清醒了下來,這時羣臣才三拜完畢,只聽上面清清如玉的聲音傳了下來:“衆卿平身!”

“謝陛下。”此時羣臣站了起來,看了上去,只見這位陛下雖然有些臉色蒼白如玉,神態卻落落大方,顯出一股英武之氣,的確有着帝君之姿。

楊伊此時卻是微微而笑,狀極歡暢,直到這時,她這個漢主之位,纔算是真正坐穩了。

定了君臣名分,然後第一步祭祀先祖,表示大漢後繼有人,昭告四方,繼承大漢尚武之風。

此時,這來者賓客中,捧場之人,又有多少人是真心慶賀,多少人是存着心思前來。

拜祖廟時,出了大殿,向裡面行去,天氣晴朗,偶有風至,清爽之極。

楊伊身着冕服,在侍從帶領下,只一會,便到了昭烈皇帝陵前。

殿上人多,現在這裡也同樣人滿爲患,這些都是劉氏的族人,劉氏一脈,自高祖之後,已然爲帝族數百年,自然是綿延天下,當然也沒有什麼特權,不過此時不少族人都在季漢這個漢室僅存之地,此時各脈頭面人物,也都聚集在此,隨着一同祭拜,身爲昭烈皇帝陵墓,這地方極大,可步入此地時,卻聲音甚低。

陵地可非市井場所,這等嚴肅之地,因此人人自律。

儀式很快開始,在這陵中,就不是楊伊主持,而是宗正主持着,此時宗正見人聚的齊全,一聲令下,按照輩分,當然皇帝自然是在前爲中心,不過各脈也按着男左女右的站好了。

只是楊伊這一脈,已經僅剩下她一人,其餘都被鄧艾拿去了,如今被司馬昭在洛邑建府困着。

“諸位,吾族合計四百七十三人齊聚於此,劉氏一門自高祖……之士輩出……今日列祖列宗在上,有……再興家業,這是大事,特以祭祀!”

宗正說話完畢,此時楊伊爲首到了陵前,由宗正主持帶領大家祭祀了祖宗,跪拜之後,這纔出場。

最後,還唸了一篇駢四儷六的祭文,並且分成二份,一份點燃,一份恭謹的寄放在神案上,這就是告之祖先。

而楊伊再上前磕頭行禮,祭祀完畢,磕頭時,此時還有絲絲紫氣漂浮而來,雖然不是很多,但是也是祖先的庇佑了,這就意味着,如今祖脈這方面,也認了她爲皇帝了。

隨後,又進行了一些祭祀,進行的很是繁瑣,足足忙了一個時辰。

在祭祀後,這場很是隆重的儀式活動纔算是正式結束。

下面族人中,有不忿者,有嫉妒者,有欣然者。

不管那些觀禮人想法如何,楊伊這身份,已成定局,大典舉辦的很是圓滿,待儀式結束後,這錦官城內,已是一片喜氣洋洋。

下面,就是賜宴的時間了。

晌午時分,上百席陳列在大殿,極盡豐盛,雖然這時大部分人已然是飢腸轆轆了,但是向陛下敬酒後,才能開動。

這酒席也有規矩,諸有身份的皇族外戚等爲一圈,勳貴一圈,實權官員和大將,又是一圈,下面就是附帶的地方名士了。

只見酒到中席,文官武將,都上前賀詞,武將還好,這些文官都攪盡腦汁,上了一些華章,製造些熱鬧的氣氛。

此時楊伊遍觀衆臣,卻是感慨,這如今漢國,文教方面卻是弱了點,這詩詞上,就沒有傑出之人。

詩歌是可是文學的靈魂,在封建社會中,詩歌無處不在,許多帝王亦好詩歌,留下不少名篇。

首先從項羽說起,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號西楚霸王。

留有《垓下歌》一篇: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經過的四年的楚漢戰爭,項羽兵敗垓下。英雄末路,想到自己曾經英雄蓋世,最後卻落得這樣一個下場,是命運不眷顧他罷了。項羽又是多情的,在英雄末路之時,他擔心的是他所愛的女子將要走向何方?

當然還有漢高祖劉邦了;留下有《大風歌》一篇: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是當年,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劉邦親征,很快就平定了這場戰爭;彼時,劉邦順路回到家鄉沛縣,昔日好友、尊長、晚輩共聚一堂,盡興歡飲。

還有武帝劉徹;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留下有《秋風辭》一篇: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魏武帝曹操也是傑出文人,留下有千古名篇: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爲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首《短歌行》據說是曹操南征孫權時途中所作,這首詩將曹操內心對時光易逝,求賢若渴的心理描寫的淋漓盡致,其中一句“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不可謂不霸氣,將曹操一代梟雄的氣質全然顯露了出來。

魏文帝曹丕也有詩篇留下:

《燕歌行二首·其一》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爲霜。

羣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

明月皎皎照我牀,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則是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此對後世七言詩的創作有很大影響。

千年之後的明代胡應麟說:“子桓《燕歌》二首,開千古妙境。”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思念在遠方作客的丈夫,全詩語言清麗,情致委婉,音節和諧,把人物情感表現得纏綿緋惻,悽婉動人。

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一百八十七章 澤州第八十八章 襄水畔戰雲密佈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第三十五章 兵器譜第五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十七章 梁山好漢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六十九章 匈奴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一百七十章 吾當效犬馬之勞第一百三十九章 荊州攻略(1)第六十五章 裴元紹進退失措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四十六章 追殺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十九章 江湖醜聞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四十二章 殲滅第十章 我要當教授(3)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五章 隻言片語第三十一章 金盆洗手(7)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2)第六十章 曇花第二十九章 兵器譜(1)第一百零七章 AI足球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二十一章 寶藏第三十一章 天龍八音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四十六章 孫吳曹魏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八十一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二)第三十章 薛衣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捕獲第十八章 秘境(3)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八十九章 偷襲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十二章 恁餘滄海第二十五章 金盆洗手(1)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四十二章 回山(2)第三十章 藏寶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十四章 鄴城第十八章 開戰第九十二章 邁步星空(6)第八十章 天津橋頭第二十六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十二章 粉墨登場第二十八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五章 楊公寶庫(2)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三十章 混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第八十五章 星空 Galaxy S2發佈會(1)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五章 謀算第一百一十章 奇遇第三十章 開啓(2)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四十九章 進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五)第九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十一)第五章 冶兒第七十章 名士第十章 立文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五十章 海上決戰第五十一章 拒絕第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五十七章 上庸
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一百八十七章 澤州第八十八章 襄水畔戰雲密佈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第三十五章 兵器譜第五第二章 賊王大會(2)第五十七章 關雲長勢不可擋 張翼德戰陣無雙第三十七章 青龍會(2)第十七章 梁山好漢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六十九章 匈奴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一百七十章 吾當效犬馬之勞第一百三十九章 荊州攻略(1)第六十五章 裴元紹進退失措第一百一十九章 晶片工廠第四十六章 追殺第三十三章 黑風雙煞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十九章 江湖醜聞第六十三章 刺客第四十二章 殲滅第十章 我要當教授(3)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八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一)第五章 隻言片語第三十一章 金盆洗手(7)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2)第六十章 曇花第二十九章 兵器譜(1)第一百零七章 AI足球第四十六章 百曉生和孔雀翎第三十四章 笑傲江湖(2)第二十一章 寶藏第三十一章 天龍八音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四十六章 孫吳曹魏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一百四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6)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三十八章 九品第八十一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二)第三十章 薛衣人第一百四十九章 捕獲第十八章 秘境(3)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八十九章 偷襲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一百一十六章 仁德之名不可棄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四十四章 小場景第十二章 恁餘滄海第二十五章 金盆洗手(1)第五十七章第一百二十一章 傳國玉璽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第五十八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五十八章 壽宴 (5)第四十二章 回山(2)第三十章 藏寶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十四章 鄴城第十八章 開戰第九十二章 邁步星空(6)第八十章 天津橋頭第二十六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十二章 粉墨登場第二十八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五章 楊公寶庫(2)第一百一十七章 洗地第一百七十九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六)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三十章 混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午門第八十五章 星空 Galaxy S2發佈會(1)第九十七章 湘西第五章 謀算第一百一十章 奇遇第三十章 開啓(2)第三十四章 武將之戰第四十九章 進展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命在漢不在夷(五)第九十五章 漢水血未休(十一)第五章 冶兒第七十章 名士第十章 立文道第一百六十九章 勝一第五十章 海上決戰第五十一章 拒絕第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三十七章 勝敗第五十七章 上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