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名士

景元五年,魏長安城。

最近的一段時間,漢國頻頻攻伐,自賈充領命前來,和鍾會暗自交鋒,這長安城就不再安靜了。

不過兩個月前,賈充急於獲得成果,想着儘快把鍾會從長安城趕走,意欲在西軍中豎立聲望,於是多方探查,意在領兵侵奪漢沓中之地。

不過其後,鍾會坐視其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也不加提醒,還一驕兵悍將援之,最終,賈充喪失萬餘,並丟失西縣據點。

其後不久,魏大將軍司馬昭爲圖聲望,逼迫荊州刺史鄧艾攻漢,又派司馬倫監軍,然後就是前不久的一戰喪師數萬,東三郡丟失。

其後漢國進駐南鄉郡,直指魏國佔據的華夏中原腹地,而吳國起三路大軍伐魏,聲勢浩大,一時間,天下又進入戰雲密佈的光景中。

不過長安城好多年未曾遭遇戰火了,城裡也還算是安靜,不過這段時間,重要的街道口有着巡兵,盤查偶爾過往的行人,家戶裡燈光昏暗,多上着油燈,卻是女人在紡織。

街道和衚衕裡,有更夫提着小燈籠,敲着銅鑼或梆子。

魏中護軍賈充,正於書房內,思索着事情。

在他面前,放着一物,被收於一錦盒中,他在考慮,是否送出去。

許久,賈充終是下定決心,喚進一個近侍,令其取起桌上這錦盒,說着:“此乃我遞交朝廷的奏表,你速速派人送往大將軍府,不可有誤。”

“諾。”近侍此時垂首恭聲應了。

退下去之後,便尋來一隊五十人,立刻出發,他將奏表呈送給司馬昭。

……

洛邑

魏大將軍司馬昭的車駕浩蕩回府,到了門口時,近衛已經一排半跪,迎接着回來,就和當年的曹操一樣,此時他已經稱晉王了,並加九錫,離篡位也就一步之遙了,而內外也以皇帝威嚴自居了。

司馬昭沒有理會這些,下了車,穿過前園,一直走到後面的一處房間,在一個大椅上坐下,喘了口氣。

司馬昭已然五十近半了,他中等身材,兩鬢和鬍鬚烏黑,眸中炯炯有光,給人一種難以明說的威嚴。

這時,一箇中年人聽到聲音,習慣性把衣袍整了一下,走出值房,他正要小心地向裡走去,恰好一個近侍走了出來。他趕快搶前一步,拱一拱手,小聲問着:“大將軍心情如何?”

近侍沒有說話,只是略點了點頭,二人交錯而過。

這人進了裡面,向着司馬昭跪下去,行了大禮,司馬昭漫不經心的讓他起來,問着:“最近宮廷之中,有什麼消息?”

這人恭謹的回答說着:“皇上又大怒了,摔了幾個杯子,據說是爲了遼東的事。”

司馬昭聞言卻是冷笑,接過來一杯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用嘴脣輕輕咂了一下,若有所思端詳着這一隻杯子,說着:“說來聽聽。”

昌黎郡之事,已然數月了,本來司馬昭以爲曹魏一干宗室,就是找死的事,遣一偏師即可,誰知數月時間,竟然還不能平定。

而時間這麼耽擱下去,恐怕就人心浮動了,畢竟司馬氏如今還未曾篡位,天下間投機者甚多,就是那些司馬氏的死忠,也不可盡信。

就比如那鍾會,世人皆知這是司馬氏的死忠,如今才掌軍兩年多,就有了反意,無非是手中握有實力罷了。

而如今,遼東諸郡,竟然皆有不穩,曹魏宗室者名爲曹恆,如今稱遼王,在遼東諸郡肆虐,朝廷將兵不能及,竟然被其壯大。

其在遼東四郡肆虐,滅國無數,卻是傳遍海上,當然那等小國,也無人在意,只是此人在遼東不斷壯大,竟然獨立一朝,有意欲稱帝之意。

不過曹恆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還是不把朝廷放在眼裡,在征服三韓之後,竟然上表奏稱,功勳卓著,請封遼王,並加九錫。

由於走水路方便,因此此事也就早早傳至朝廷,司馬昭先看了,不置可否,交給了皇帝批閱。

此時的大魏皇帝,其實已是一傀儡般存在,即便是傀儡,亦有少許權利。

皇權在此時,還尚未微弱到可令人徹底無視地步。

司馬昭不斷的吞食着朝廷的權力,欲以自立,但是名義上還是把奏章給皇帝,讓他當個掌印官。

也許是心情不好,也許是司馬昭故意噁心皇帝,這遼東的消息,果然使皇帝大怒,迴轉寢宮,不久之後,寢宮內,便傳來砸物之聲。

這鼎哪怕自己舉不動,但是也不可讓別人問之,哪怕這是自己的兄弟。

皇帝如此,有內侍上前勸慰:“陛下,莫要氣壞了身子呀!”

“你這東西,又能知道些什麼?!”又一件器物被砸於地上,皇帝憤怒的說着:“真是好大膽一羣人!他們這些人,仗着手裡有兵權,皆不把朕放在眼裡!朕纔是這天下之主!他們居然私下互許,把朝廷把朕當成什麼了?混賬!簡直是一羣混賬!”

口中大罵着,手裡不斷朝地上猛擲物件,幸好多數爲金銀器,沒幾件有所損壞。

只這砰砰乓乓聲響,服侍的內侍,都嚇的大氣也不敢出。

皇帝再如何傀儡,殺他們,卻也是不費吹灰之力。

好一會,將心中火折騰夠了,皇帝這才累的坐倒在椅上,面色卻越漸陰沉起來。

如今這大魏朝廷何等局勢,曹奐自是知曉,這天下名義上敬他爲主,但實際上,各行其政的多了去了,也根本就沒有多少人把他這個皇帝看在眼裡!

就是皇室內部,也是不少人恨不得他死了,只是曹奐惜命,傀儡皇帝,也是皇帝,這不是司馬昭還沒篡位嗎?說不定司馬昭想做一個忠臣呢!

就……就像當年漢朝的霍光一樣,所以曹奐一直在謀求廢后,娶上一個司馬氏的貴女。

不過,天下人皆知,他這個曹魏皇帝,看上去還是天下之主,享有四海,卻不過是一個傀儡。

曹奐也是不是幼童,自能明白自己如今處境,可到底還是氣盛,心裡依舊是不甘,他怒吼着:“不批,作這等逆事,還想讓朕批准,不批!”

這人一一稟告着,偷偷打量着司馬昭面部表情和他的端詳茶杯的細微動作。

司馬昭站起來,在房間內來回踱了片刻,失笑說着:“皇上真是還沒有長大啊!”

這人心中思量:“若不是皇帝看似昏庸,喜歡在宮中游戲酒色,又哪會存活?”

不過口中卻連連應是。

司馬昭走了幾步,在案前坐下,展開了一圖,這圖是天下江山畫,當年大漢時名家所作,司馬昭十分稱賞,這時又隨便看了一下,看見上面有着多處大漢皇帝留下的印記,現在又多了一個他個人的陽文朱印,這就是他的野心了。

有段片刻工夫,失笑後,司馬昭默不做聲。

其實,宮廷的情況,他隨時都能夠得到報告,明裡的那些軍將宦官就不說了,還有着諸多暗線,看似是曹奐的心腹,也不僅僅是眼前這人,畢竟皇帝再沒有權利,也有大義名分在內,他豈敢大意。

“宮廷最是要緊,這是皇帝龍駕所在,務必好生做事,不可使小人窺探。”司馬昭平靜的說着。

“請大將軍放心,小的會照看好皇上!”

“恩,你可以回去了,至於遼東的事,誰叫他惹了皇上大怒呢,只有駁回了。”司馬昭漫不經心的說着。

遼東如今已經是鞭長莫及,而且遼東苦寒,實際上也對朝廷沒有多大意義。

雖然批准了,就讓曹恆多了一層大義的名分,朝廷也多了一分臉面,但是也僅僅如此。

不過曹恆佔據遼東四郡,在他看來甚至不及中原半郡之地,還不是特別引他注意,既然這次遇到皇帝大怒,他也無可無不可的駁回了。

那曹恆狼子野心,已然是反目了,還想做什麼遼王,就自己做一個野王吧!

“是!”這人又叩了一個頭,從地上站起來,畢恭畢敬地退了出去。

……

司馬昭既爲晉王,其意天下人皆知,於是投機者紛紛勸進,不過也有一些人心向曹魏,只是爲了明哲保身,也只能一言不發。

阮籍雖然是朝廷命官,但是此時他一身志向既然無用,這官也就沒有意義,雖然爲堂堂步軍校尉,但是所居也是偏僻簡陋。

白日裡又飲酒以做昏庸之舉,阮籍這時在屋裡歇了一會兒,隨意半躺在被子上,取出了一本書,正在看時,突然之間,外面一陣聲音,就見得兒子阮渾此時怒氣衝衝的回來了。

阮籍此時示意兒子坐了,說着:“怎麼了?”

“父親你可知,遼王之請,已然被駁回,甚至還有着呵斥!”

“什麼?”阮籍這一驚非同小可,站了起來,在房間裡度步而行。

按說,開疆拓土,這是功勳,哪怕曹恆可能是一員逆臣,但是如今仍舊還是曹魏,那麼曹恆所做就沒錯。

“父親,怎麼辦?”阮渾此時眼巴巴的問着。

阮籍此時下炕趿了鞋走出房門,也不說話,一個僕人此時早已看見,忙上前問:“老爺,您要去哪?”

阮籍此時望着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淡然一笑說:“出來透透風!”

說着,帶着兒子,轉腳便出二門。

也就是一家二進的院落了,當然這對貧民來說,仍舊是廣廈,但是對於阮籍來說,卻是囚居。

在外面,哪怕已然是星夜時分了,街道上仍舊繁榮,人來人往,呆着看了半響,阮籍嘆息的說着:“梁園雖好,終非久居之所啊!”

阮渾口上蠕動了一下,卻沒有言聲,等了片刻,阮籍此時說着:“向朝廷辭了官了吧!”

“什麼?”阮渾這一驚,非同小可,如今他父親雖然是名士,但是名士可沒錢,朝廷的俸祿還是阮家主要的收入。

“吾已然飄蕩至今,思來想去,至今卻是一事無成,不能爲一腔忠義而赴死,也不願爲富貴而屈膝。

勉強爲官,卻是毫無所爲,向前向後皆是不敢。

現在還不如把這官辭了,以後就居於山林,說不得還能多活幾年。”

這言語說完,阮渾稍微有些不甘,不過卻也不言,此時仍舊是孝道爲尊,兩漢數百年的以孝爲先,此時尚且未被磨滅,父所言,兒所行就是了。

次日,阮籍直接掛印請賜了,已然帶着家眷趁夜出城了,後來,司馬昭得到消息的時候,也已經很晚了。

畢竟阮籍雖然爲名士,但是在那些掌權者眼中,這些人卻是不值一提,司馬昭也沒有當年司馬懿那般的“寬厚”,更是不在意這些人,得到消息也是幾日之後了,卻是隨意一笑就放開了。

本來司馬昭還有意派人去追上這阮籍,殺了最好,只是其時,一封來自長安的奏摺到了他手裡,讓他爲之一驚。

賈充的奏摺,說了鍾會的所作所爲,把喪師的責任全部推給了鍾會,當然,這不是第一封了,而是第七封奏摺了。

請罪的奏摺一直在發,但是這一封是言之有物的,把一些個如今被漢國俘虜的魏將,並轉身投效漢國,確實列了證據,這些人的家眷也都沒了。

直接把如今這一系列的失敗,全都推給了鍾會,這信確實讓司馬昭又驚又怒,但是思來想去,卻感覺滿是棘手。

鍾會可不是寒門,無人幫襯,而且如今也是掌軍統帥之將,怎麼可能會被一言而奪。

司馬昭也不想逼反鍾會,畢竟這還是一支標杆,司馬氏篡位,並不是司馬氏很強大,而是團結了諸多的士族,達成了默契。

比如取弘農楊氏之女,各種接親,還有就是讓渡利益種種,這纔有了篡位之機,但是司馬昭想做這個皇位更穩一些,也就是更名正言順一些。

所以他本意是滅蜀漢之後,再奪皇位,但是如今局勢,別說滅漢了,蜀漢新皇即位後,咄咄逼人之勢,卻是令他驚惶!

雖然幾經問訊,確定如今蜀漢的皇帝,竟然是一女子,可是這卻絲毫不能解決眼前的局面,蜀漢進戰東三郡,進而入南鄉郡,逼近南陽郡,另一面有奪取襄陽郡之意,這種局面下,幾乎有當年蜀漢劉備最盛之勢了。

第三十章 兵器譜(2)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一百七十章 吾當效犬馬之勞第七章 張四郎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一百零六章 漫展(2)第二十七章 朝堂召見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二十四章 秘境(9)第四十三章 進取第四章 選擇第九十六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下)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六章 女皇(2)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二十四章 江湖同道(2)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九十二章 邁步星空(6)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會(3)第五十五章 壽宴(2)五十九章 成功第十六章 女王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二十章 金龍幫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三十九章 遇挫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四十九章 紫薇軟劍第六十二章 朝政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報應四十九章 初戰第三章 溫青(1)第十七章 冀州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十二章 桃花源(3)第十二章 封山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三十四章 星空Starry switch第六十八章 一級警戒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一百四十三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二)第三十七章 天地之劍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三章 天香掌門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三十四章 進化第十七章 衝突(2)第二十三章 論劍(7)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五十四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1)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二十章 戰陣第一百七十章 爲何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七十五章 蘇拉威西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九章 戰敗第二十一章 魯妙子第七十四章 長壽第一百六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錢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琴瑟和鳴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十九章 流民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三十五章 親至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
第三十章 兵器譜(2)第六十章 晉升(五千字大章)第一百七十章 吾當效犬馬之勞第七章 張四郎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第四十章 玩家籌謀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九十一章 邁步星空(5)第二十四章 爲難第一百三十六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一)第一百零六章 漫展(2)第二十七章 朝堂召見第五十五章 施妙計兩胡爭鋒第二十四章 秘境(9)第四十三章 進取第四章 選擇第九十六章 大將軍身死洛邑 董仲穎號令三軍(下)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一百七十一章 國事家事天下事(一)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七十六章 女皇(2)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三十七章 火熱第二十四章 江湖同道(2)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四)第九十二章 邁步星空(6)第一百二十六章 朝會(3)第五十五章 壽宴(2)五十九章 成功第十六章 女王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二十章 金龍幫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三十九章 遇挫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四十九章 紫薇軟劍第六十二章 朝政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報應四十九章 初戰第三章 溫青(1)第十七章 冀州第六章 危急時刻第十二章 桃花源(3)第十二章 封山第四十七章 真天子第三十四章 星空Starry switch第六十八章 一級警戒第六十一章 竟陵第一百四十三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二)第三十七章 天地之劍第十七章 九華大佛第三章 天香掌門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六章 無雙無對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五十五章 獎賞第三十四章 進化第十七章 衝突(2)第二十三章 論劍(7)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一百四十六章 荊州攻略(7)第五十四章 天下誰人不識君(1)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四十八章 顏良文丑第一百四十五章 緣由第二十章 戰陣第一百七十章 爲何第十九章 孟府宴客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九十六章 戰休顧往事(一)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七十五章 蘇拉威西第六十七章 朱公偉逃出生天第九章 戰敗第二十一章 魯妙子第七十四章 長壽第一百六十五章 賠了夫人又折錢第八十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琴瑟和鳴第十章 一舉兩得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十九章 流民第九十二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3)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三十五章 親至第一百零二章 道是修士最無情第九十一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