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何遂高千慮一失

“天下豈有萬年的帝王?豈有長生不死的帝王?”

大漢王朝京師,一處府邸中,有人在鼓動着說着,此時這暗室之中,數人圍坐,卻都沉默不言。

……

旬月之前,張燕行之洛邑,看着這遼闊的大漢帝都,終於有了高山仰止的感覺。

以往,是做爲反賊,作爲征服者看待這座城池的,對大漢王朝一直有着偏見存在,如今幾經磨難之後,方知何爲皇朝,此時看着大漢京師,卻有了不一樣的感覺,心中的固壘也有了幾分鬆動,這表示着他的技藝很可能會更進一步,此時雖然想要長嘯一番慶祝,卻也未曾魯莽,因爲他這次來,其實只是護衛,主事之人是太平道聖女張寧。

很順利的進入了洛邑,雖然有檢查,不過他們一行,早有準備,加上看着都是豪富之家,頗有底氣,也不會被人刻意爲難,畢竟誰知道這家背後是什麼人呢,這天下,利慾薰心之人也不會那麼多!

按着指示,此時駕車慢慢的行着,到了一處酒肆,車停下,張寧和張燕下車,在酒肆左近的一處宅院停下,吩咐人收拾宅院,張寧則是一直在耳房等着,過了一會,喚來張燕,然後指着此時左近的那處酒肆中的一人,讓張燕觀看。

“你看是那人嗎?”張寧忽然問了一句,她不是張寧,而是馬小玲,不過被張角情懷所感,又覺得漢軍殺戮嚴重,所以決定全力扶助張角,這次之行,就負有重任。

張燕看向她說的那人,此人一張方臉,身材魁梧,看着有些彪悍,年齡約莫也就三四十歲,張燕認得此人,是大將軍何進的總要幕屬之一,侍御史耿鄙。

侍御史,秦置,漢沿設,在御史大夫之下,如果朝官的高級官員犯法,一般由侍御史報告御史中丞然後上報給皇帝。

低級官員(侍御史一般負責朝官)可以直接彈劾,或者會集體彈劾。

侍御史受命御史中丞,接受公卿奏事,舉劾非法;有時受命執行辦案、鎮壓農民起義等任務,號爲“繡衣直指”。

宣帝曾召侍御史二人治書,後乃專設治書侍御史,侍御史分掌令曹、印曹、供曹、尉馬曹、乘曹。

侍御史掌糾興舉百官、入閤承詔、知推(推舉)彈(彈舉)公廨(知公廨事)、雜事(御史臺中其他各事)等事,以知雜事最忙。

這可是朝中重要崗位之一,再進一步,就是九卿了,此位之重要可見一斑,耿鄙得何進之信重從中可看出一二。

大將軍何進,位在三公之上,是漢室萬石大吏其一,如今權傾洛邑,以外戚身份,名義上掌天下兵馬,和宦官爭鋒,當然,士族是他的同盟。

何進幕屬之中,士族之人良多,耿鄙是得用的之一,此人文武兼備,何進可是準備大用的。

不過此時貪財,張燕對其的畫像特意記憶過,此時稍微一想,自然認得此人。

張寧(馬小玲)聽了他的介紹,卻是緩緩點頭,看來黃巾果然有天命在,這可真是意外驚喜!

想到之前,張角謀劃和吩咐的事,只覺得每一句都帶着深意,到了洛邑,果然就見得正主,這讓她佩服不已。

“難道修道之人,還真的能有操縱天命方面的力量?”

“又或者是黃天的作用?”

張寧心裡一動,吩咐人駕車,她繞過酒肆,路過瞬間,就用上了張角囑咐過的符紙,一道青煙消散,張寧也不知道這道符紙的功效,雖然這些時日一直在苦學,但是對於浩瀚道法,也不是一時之功。

“喲,這位老哥也是來喝酒?”耿鄙此時,卻是稍顯鬱悶,大將軍得知那位殿下的消息之後,很是發了一番火,連他都被牽連了,他原本只冷淡喝茶,突然覺得呆坐很無聊,竟有一搭沒一搭和正好走過去的張燕攀談起來。

張燕微微一怔,卻也沒有多驚慌,鎮定的笑道:“是呀,聽說這裡的酒不錯,某從河東而來,特來品嚐,只是酒肆繁忙,空位偏少,能否拼座。”

“你倒是有見識的,也罷,就暫且坐下吧。”

耿鄙此時,稍微打量了一下張燕,看他一表人才,心中好感多了不少,這卻是正常的,出門在外,別人又不知你的底細,第一印象自然是靠面貌了。

這要是換了五大三粗的張牛角來,哪怕本事遠勝張燕,霸氣外露,恐怕耿鄙還得鄙視他一番。

耿鄙自視甚高,因爲自身文武全才,對武夫瞧不起他們不通文墨,對文士瞧不起他們身體羸弱,張燕能入他眼,已經是不一般了。

張寧此時通過馬車上的窗紙,見着此時見着兩人漸漸熟悉起來,不由點了點頭,就聽身邊一女湊上來:“聖女,要不要我們?”

她自然是想要安排一些好戲了,比如讓張燕和此人一同禦敵,加深交情,或者安排好戲,讓張燕展露身手,引起此人的興趣。

“不,不需要,我們一動手,就有了痕跡。”張寧沉思一番之後說着,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的本事,此來就是充當眼睛和道具的,張角特意囑咐過,哪張符紙什麼時候用,這都有定數的。

說着,她略覺得頭暈,知道剛纔那道符紙使用的代價不凡,於是就吩咐身邊侍女道:“我們回去吧!”

太平道中,自然是道主張角爲尊,而其次的就屬聖女張寧了,如今張角春秋鼎盛,也沒有繼承人,張寧的權威有他維持,在太平道和黃巾中,可算是無人敢於冒犯。

“是!”那侍女此時雖然心中有萬千妙計,不過張寧不想聽,她雖然心裡有幾分不滿,卻也還是老老實實的,連忙招呼車伕,請着向居住的宅院駕車而去。

一個時辰,張燕和耿鄙先後從酒肆中出來了。

看來這次的功勞不會小,耿鄙看着張燕進了宅院,刻意觀察了一番之後,就沒了之前的鬱悶,此時卻是哼着小調往回走,臉上笑容壓都壓不住。

作爲何進的幕僚,他也盼着何進的大勢,前些年,自劉宏剷除了阻擋自己權位的隱患之後,天下最大的就自然是皇帝了,當然,聖天子高高在上,下面的人卻以十常侍爲尊了。

按照大漢朝的規律,宦官當政之後,那麼就需要外戚了,如今,這外戚自然是大將軍何進了,何進自己也是意氣風發,一番許諾,招攬了一大批人,眼看大漢政治就要就此延續,自己也能跟着雞犬升天。

耿鄙這樣想的不錯,卻沒想到,自去年初,先是那位殿下橫空出世,本來幽居深宮的她忽然有了天大的本事,掌斃趙忠,甚至連那王越都不敢直面其鋒芒,也曾派人去試探,但是紛紛都沒了印信,讓何進損失了好些個好手。

士族之人也是如此,兩方聯盟之下,加上當時那位殿下主動請求,也就像是送瘟神一般,快速的把那個瘟神送走了,洛邑又可按照之前的計劃,逐漸的落入大將軍的掌控之中,十常侍之流,雖然奮力抵抗,最終恐怕一個個都難逃一劫。

當然,計劃是很好的,卻趕不上變數,沒過多時,那位殿下就在燕國做下來了大事,這位殿下,有陶朱公之能,又有公輸班奇思妙想,以鹽、千金書等硬通貨行銷天下,還能招攬悍將數員,擅啓邊釁,先後斬烏桓人單于丘力居、鮮卑人單于和連之大好頭顱。

最終也成了和大將軍分庭抗禮的人物,雖然遠在地方,但是如今督轄冀、幽、遼三州,簡直是國中之國了,尤其是豪富,令天下側目,這也是大將軍最憤恨的事了。

進入大將軍府,遇到幾個熟識的,看到他這樣笑眯眯,雖然面上只是問候,但是等跟他離得遠了,才忍不住腹誹:“這廝又得了什麼好處,高興成這樣?”

對旁人是如何看待自己,耿鄙也不在意,他本來就自視甚高,覺得這天下人中他是第一流的,其他都是濁流之人,在何進府中,雖然面上不說,但是知心好友卻是少有,其他人自然也不會對他太客氣。

位子也就那麼多,這耿鄙佔了,其他人又能如何,何進雖然勢大,但是天下權位又是何其之稀,人人都想做兩千石大吏,但是能達到目標的卻是少之又少,大將軍這裡是一條捷徑不錯,不過捷徑之路,自然很窄,容不得多少人同行,耿鄙雖然有幾分才學,但是想要其他人就此服氣,卻也不可能。

此時天色晚了,但還沒到熄燈休息時,耿鄙想着這樣的大事,要趕緊稟報給大將軍知道才成,所以根本沒回自己的住處,而直接奔着大將軍府來了,有此點說,這人還是忠心之人,何進也不算信錯了他。

大將軍,掌天下兵馬,正院門口有着巡邏的衛兵,他們與大將軍的幕僚幕屬算兩路人,但一般將軍府的幕屬幕僚也不會得罪這些衛兵,而衛兵護衛大將軍安全,特別是將軍府的這些,家小甚至也被府裡養着,和大將軍關係之近,就是耿鄙也不願意平白得罪。

今天在正院外面站着的幾個衛兵,耿鄙此時走過去打了招呼,隨後問了其中一個人:“大將軍可在裡面?”

這人點頭,耿鄙想了一下,又拿出銀子來,壓低聲音問了一句:“那大將軍現在心情如何?”

這稟報事情,也是要看時機,雖然以耿鄙的身份,何進也不會慢待於他,但是何進易怒,這平白得了斥責,又是何必呢,自然要打探清楚,再定行止。

像他此刻要稟報的事,拖個一時半刻也不打緊,畢竟這是自己額外辦妥的事,若大將軍心情不好,氣頭還未過去,那麼他完全可以暫時避開,免成爲被遷怒的對象,等着明日再來也不遲。

被耿鄙問到的這個守門的衛兵,此時看他一眼,到底與銀子也沒仇,看耿鄙此時也算是順眼,就低聲提點了一句:“倒沒見着大將軍發火。”

這就夠了,耿鄙鬆了口氣,就直接入了正院,他有不用通傳的權利,不過到了廳前,還是暫停了,讓人去通報,權利這東西,有時候可以用,有時候卻不能用。

何進此時正坐在廳裡,跟美眷戲說着,聽到有人稟報說是耿鄙,稍微沉吟了一下:“請他進來。”

片刻,耿鄙就進了廳中,此時耿鄙看着廳中情景,稍微猶豫了一下,沒有立刻彙報。

美眷也是明眼之人,知道這是有什麼秘密,她很知機的告退了,何進整理了一下衣服,方纔心情還好,此時卻隱隱透出一絲不悅,畢竟,被打攪了好事。

但面上還沒露出什麼,只是在那女子走出廳中,才沉聲問:“說吧,有什麼事。”

“大將軍,今日吾在酒肆之中,認識了一位人物,此人貌似北邊之人。”

耿鄙此時,將自己喝酒之時,偶然結識的那人,與何進仔細的說了一番,當然,他並不知道張燕真正的身份,知道的只是張燕透漏出來的,也就是那位殿下屬臣的身份,這種欺瞞,在這個訊息交流不通暢的時代,卻是很容易僞造的。

“哦,這麼說,他真是北邊的人?”何進初時有些不信,但隨耿鄙仔仔細細將細節說了,比如口音,以及試探的燕地風貌,還有那人不經意間露出的源自北邊的內甲和兵械,他倒慢慢信了。

這事看來還真是巧合,畢竟若非是巧合,總不能是北邊那位失心瘋了,派人來暗探自己,除非北邊那位瘋了,纔會做這種“自降身份”的事。

雖說都是大將軍,可是北邊那位,如今可是督率三州,麾下兵強馬壯,又是出名的陶朱公之才,就連朝中都奈何不得,聽說冀州、幽州士族有些想要反叛的,都被輕易按死,可比不得他這個大將軍,有名無實,可比不得竇憲出任大將軍時,那時候可是由於竇憲權勢太大,朝廷震動,才請爲大將軍,如今算來,反而是北邊那位權勢太大,朝野震動,不得不請爲尊。

北邊那位,此時完全可以穩坐釣魚臺,坐等天下羣賢來主動結交,怎可能主動來聯絡,雖然何進對自己有信心,而且他上位,更合士人心意,但能坐到他這個位置上,絕對不是腦子空空的人,也知道這局勢並不可能完全和他所想一樣,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第四十一章 河北多名士第八十三章 劉玄德初至京師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二十四章 國戰開幕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八十二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三)第二十二章 論劍(6)第四十章 埋伏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十八章 再見楊廣第五十五章 發佈會第七十六章 邊線無戰事第二十二章 玉暖柔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十六章 張飛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十一章 “高玩”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二十六章 戰爭延續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二十七章 掌兵第二十二章 論壇瑣事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四十五章 同學聚會第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四)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九章 酒友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十二章 恐懼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八十二章 黃漢升潛伏蘆葦蕩 孔文舉泛舟遼東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八十八章 暗戰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四十三章 進取第三十九章 巫師第八十章 韓世忠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九十一章 駕臨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十九章 九江郡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五十三章 五嶽盟主第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終)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十六章 秘境(2)第三章 幽谷有佳人第三十九章 玩家交易第十六章 滅秦第五十九章 晉升(2)第九十八章 妖道(三)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四十章 黃裳第六十九章 天機(4)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十四章 賊王大會(11)第二章 大膽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六章 楊公寶庫(3)四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澤州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川蜀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二十章 戰陣第四十九章 縱橫第一百一十四章 美國衰落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二章 大膽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十五章 根基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五十章 滅門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二十三章 訪賢第六章 成果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二十章 論劍(4)
第四十一章 河北多名士第八十三章 劉玄德初至京師第三十七章 裘千仞(2)第二十四章 國戰開幕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九十五章 核能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二)第八十二章 司馬氏進退兩難(三)第二十二章 論劍(6)第四十章 埋伏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十八章 再見楊廣第五十五章 發佈會第七十六章 邊線無戰事第二十二章 玉暖柔第十七章 強收徒弟(1)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英戰呂布(中)第十六章 張飛第九十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十一章 “高玩”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二十六章 戰爭延續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二章 華山劍宗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五)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九十四章 漢水血未休(十)第二十七章 掌兵第二十二章 論壇瑣事第七十四章 女皇(1)第四十五章 同學聚會第七十四章 大戰又起(四)第十一章 似曾相識第一百七十八章 薊鎮第一百零九章 新物種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五十八章 牢中計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九章 酒友第三十三章 笑傲江湖(1)第十二章 恐懼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一百一十九章 虎賁赴西涼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八十二章 黃漢升潛伏蘆葦蕩 孔文舉泛舟遼東第二十章 你去死吧第六十八章 勝敗之間第八十八章 暗戰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四十三章 進取第三十九章 巫師第八十章 韓世忠第一百八十五章 逃竄第九十一章 駕臨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十九章 九江郡第三十九章 選擇第七十九章 孔文舉遷徙遼州第五十三章 五嶽盟主第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終)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下難事紛紛來(二)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十六章 秘境(2)第三章 幽谷有佳人第三十九章 玩家交易第十六章 滅秦第五十九章 晉升(2)第九十八章 妖道(三)第四十三章 在下楊伊(2)第四十章 黃裳第六十九章 天機(4)第一百六十七章 脅迫第十四章 賊王大會(11)第二章 大膽第六十四章 入股第六章 楊公寶庫(3)四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澤州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一百二十四章 川蜀第一百四十九章 爛船尚有人爭渡(二)第二十章 戰陣第四十九章 縱橫第一百一十四章 美國衰落第四十六章 暫別烏桓第二章 大膽第一百二十八章 楊賜第七十六章 黑木崖之戰(3)第一百九十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一)第十五章 根基第三十一章 溫侯呂布第五十章 滅門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二十三章 訪賢第六章 成果第一百零三章 新年快樂第二十章 論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