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董仲穎一無所有

帝王之學,無人可教,至今爲止,所有的帝王還都是一直在那個位置坐到死爲止,劉宏一身帝王心術也是參照兩漢數百年來的二十餘位天子學來的。

這種學習,沒有人可以解答,只能自己琢磨,劉宏不是正統的太子出身,父親早喪,一生所學,大多都是自學,學習之前成熟的手段,又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來統轄天下。

就在劉宏思考着怎麼一邊收拾天下反賊,主要是黃巾,一邊怎麼打擊士族勢力的時候;此時河東的李儒也在思考着怎麼在一兩個月間將黃巾拿下,之前在他看來這件事難度真心不算大,一切都很順利,想來離最終成功也就數年時間了,不過旬月時間,局勢變化就令他感覺到了迷惘。

董卓手下部將不少,畢竟他爲人豪爽,得軍心擁戴,貧家子此時出頭機會不多,董卓手下卻多是此類人,比如他,比如牛輔,都是得到了董卓的重用,併成了董卓的女婿。

李儒有心輔佐董卓成就一番功業,也看到了一個機會,並以自身心力爲董卓尋找到了能在宦官、士族、外戚之間相互平衡的路子,其中耗費心力不可謂不大。

如今董卓更是貴爲河東太守,河東之地,可是精粹之地,士族的中心所在,和此處士族交好,已經是天下士族的三分之一了。

此時天下士族,也就是以河東爲首的冀州士族,以汝南爲首的中原士族,以南陽爲首的荊州士族,其餘的江東、益州、幽州、幷州,或許有幾家能在天下揚名的士族,但是那只是一家兩家,可不比這三地,每一地的士族中,最頂尖的都是一掌數不過來,每一家的隱戶都能過萬,一旦亂世到來,瞬時聚兵數萬。

李儒輔佐董卓,從河東到任,眼看一切順利,冀州大亂生起,只需要董卓平此大亂,然後就能再進一步,若是有機會,那麼成爲宰輔之臣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是更進一步,封妻廕子,或者成就當年王莽的偉業……只是,李儒規劃的很好,卻不及時事變化,先是漢軍大敗,這是接過了盧植之位之後,因爲盧植也敗了,董卓朝中有人,所以並不會像盧植一樣被責罰。

雖然險些喪命,不過被幷州狼騎救了,河東也無恙,唯一的損失是牛輔死了,董卓的左膀右臂被折了其一,董卓部將雖多,此時還沒一位像牛輔這般得用的。

不過,和幷州刺史張懿幾番交好,終於讓張懿讓出屬下騎都尉呂布到了他的麾下,董卓有意讓呂布接替牛輔,成爲他手下首席戰將,這是一位遠超牛輔的頂尖騎將,可謂是因禍得福了。

按說,有了呂布之勇,然後對黃巾整軍備戰,應該就能戰而勝之,可是這旬月以來,卻是屢戰屢敗,雖然呂布之勇,勢不可擋,不過黃巾戰將悍不畏死,常常是三五人一起上,也能招架住呂布。

黃巾士卒經過這一年的歷練,加上道法加持,整體實力已經躍居漢軍之上,最起碼是在董卓屬下的漢軍之上,讓董卓幾次進攻鄴城,最後都只能退兵。

如此一來,戰事焦灼,眼看董卓的家底就要被黃巾這麼磨盤給消耗乾淨,到那時,還想什麼以後,黃巾這個檻都過不去,可李儒也無辦法,他可撼動不了張角的意志,貿然行事,被反噬身亡也不是不可能。

“主公……”李儒迷迷濛濛的端着酒碗對着進來的董卓遙遙敬道,他最近甚至開始借酒消愁了,世事艱難,令他沒有頭緒,這些時日來,幾經打擊,只能如此了。

“文優醒醒,醒醒!”董卓將李儒左右的搖了搖。

“什麼事,主公。”李儒喝酒之後的反應有些遲鈍。

“文優先醒醒,快點醒醒,有事要問文優。”董卓一臉紅光帶着喜意還有急迫。

“什麼事?”迷濛的雙眼頓時恢復了清明,他雖然沒有武將那種直接以氣血之力將酒氣逼出體外的本事,但是靠着精神力讓大腦恢復清明還是可以的。

董卓快速將事情給李儒說了一遍,李儒稍微一愣,然後就道,“這是好事啊,有什麼不好的。”

黃巾統帥是張牛角,副將是張燕,這兩人本事都不小,竟然都能在呂布手上走上數十回合的本事,所以,經常來漢軍陣中襲營,因爲河東這邊有董卓鎮守,旗下呂布又是悍將,黃巾來過一兩次之後,就不來侵襲,而南邊的盧植大營,卻是備受侵擾。

對於盧植,董卓沒什麼意見,雖然盧植對他頗有幾分意見,不過盧植是天下名士,董卓可不敢得罪,反而是主動討好,經常去南邊大營救援,盧植整軍很厲害,就算是被襲營,整個大營都混亂不堪的情況下,但是精兵依舊是始終護衛着中心,等援軍來了之後,內外相合之下很快就能穩住軍心,甚至反攻。

幾次之後,和盧植交好,盧植也表示過往之事不計前嫌了,董卓表示自己是粗豪之人,有些不禮之處請盧植海涵,經過一番交流之後,盧植表示如今戰事焦灼,鄴城黃巾防備森嚴,兵將厲害,雖然董卓有一番勇力,但是卻不見得能夠攻入鄴城。

聊着聊着就扯到了如今的天下大勢,如今黃巾雖然被困守在冀州、青州一代,但是如今黃巾進取雖然不足,但是防守卻是足夠了,特別是經過歷練,黃巾的兵將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像中原戰場那般,一舉覆滅數十萬黃巾的大勝,卻也不可能再有了。

這其中,隨着幽州那邊刊行天下的“千金書”中,關於兵家的那幾套書可是功莫大焉,比如一本《三十六計》,以演義故事講述的兵家秘法,可謂是深入淺出。

整套書以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

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從上古至今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也有一些化名的演義故事。

爲此,不少人奏報朝中,說這是禁書,可是卻也因此,而行銷天下,天下爲將之人,無不手不釋卷。

對於此時的天下而言,黃巾變得難打了,皇甫嵩在青州也被耽擱住了,他打不破黃巾的防線,沒有衝陣無雙的勇士,黃巾戰陣形成,以張樑張寶的道法,足夠抵抗皇甫嵩的進攻了,而此時張樑張寶也不會犯下什麼兵家大忌,穩打穩紮之下,皇甫嵩就是能輕勝一兩場,影響卻也不大。

此時商談之下,盧植有意讓董卓去青州,換皇甫嵩去荊州,朱儁來河東,荊州黃巾盤踞南郡,朱儁幾次進攻,雖有勝利,但是也是陷入泥潭,他沒有皇甫嵩的狠心,因此,讓南郡黃巾苟延殘喘至今,手下雖有江東猛虎孫堅,卻也不得其勇。

這麼一調派,局勢彷彿就能解決,最起碼不像是眼前這般,一直拖延下去,看不清未來。

李儒聽此介紹,卻是眼前一亮,他看到了機會。

“文優,你不知道青州的情況,青州自古民風彪悍,再加上黃巾之亂之後,青州一帶可以說是盜匪成風,甚至於一些強大的山賊土匪聚城而守,整個青州算的上安寧的只有幾個郡城了。”董卓苦笑着說道,在他看來李儒根本就沒有睡醒,青州州牧看上去位高權重,甚至可以稱得上一方諸侯了,但是危險卻也不少。

“不就是一些山賊土匪什麼的嗎?”李儒此時,卻是興奮的說道,“就這麼一些傢伙有什麼好怕的,有了青州,身爲州牧,就是再麻煩也比困守一地好的多。”

“文優,你酒醒了沒有。”董卓苦笑着說道,“你大概不知道整個青州的匪患有多嚴重吧。”

“好吧,我酒還沒醒,有多嚴重說來聽聽。”李儒無所謂的說道。

“非常嚴重,整個青州有超過一百萬的匪軍,再加上裹挾的百姓,整個青州的匪軍能超過兩百萬,而朝中並無支援!”董卓黑着臉給李儒說出了自己瞭解到的信息。

“兩百萬?”李儒臉上卻是絲毫不動聲色,並沒有被這個數字給嚇到。

“兩百萬還都是少的,加上那些給黃巾賊報信的百姓可以說整個青州到處都是匪。”董卓頭疼的給李儒講解道,他對於青州牧的位置的確很眼熱,問題是那地盤吃不了啊,到處都是匪,他手上區區萬把人撇進去連水花都濺不起來!

這還不如涼州,要是涼州牧就好了,憑藉他在涼州的根基,三五年內就能坐下割據一方的基業。

“好!還都是匪,就按照三百萬計算,好多的人啊!可這都是人啊!甚至於有一分都是見過血的,只要稍稍訓練一番就能成爲士卒的青壯人口,主公可知?”李儒此時卻是有些狂熱的說着,不過很可惜董卓沒有明白。

“文優,現在不是說士卒的問題,青州以前的確是一個好地方,但是現在那裡匪患成災,沒有十萬大軍根本平定不了!而且隨時還面對着整個青州黃巾的反撲,根本沒有辦法駐守!”董卓皺着眉頭說道,他也感覺到了機會,但是卻感覺很艱難。

“主公,你的理想是什麼?”李儒隨意的看了四周,沒有什麼可疑人物,他就直接問道。

“成爲人上之人!”董卓對於李儒沒有絲毫的欺瞞,也不掩蓋自己的野心,這也是李儒早就明瞭了,以往的目標是奔着兩千石大吏而去的,奮鬥至今,目標已經達成了,鎮守一方大郡的太守,或者是統領萬軍的中郎將,一般來說接下來就是九卿了,這也到頂了,而今,卻是一個機會。

盧植之言是上表董卓爲青州刺史,不過從盧植那裡得到的消息,卻讓董卓想到州牧之職,數日前,燕國長公主以鮮卑單于和連之首並鮮卑萬戶候數人,烏桓萬戶侯數人獻俘,進鎮國將軍銜,位比大將軍,比萬石,鎮撫冀州、幽州以及遼州之事。

對於長公主上表的新增遼州疆域之事,朝中並無反對之音,畢竟那是一塊飛地,此時朝中也無人敢駁長公主的面子,對於新設遼州州牧一職,自然也一併應允了。

“主公可有長公主的底蘊?”李儒扭身直視董卓問道。

“自是沒有,殿下學究天人,武勇無雙,平東胡之亂,鎮撫幽燕,又是皇族,底蘊之厚非人可比擬。”董卓此時也只能歎服的搖了搖頭。

“那主公可有盧子乾的名望?”李儒依舊笑問。

“自然無法相提並論,盧子幹文武雙全,又是一代大儒,天下名士,豈是吾所能並論?”董卓依然搖了搖頭。

“那主公可有傲視天下的實力?”李儒面上帶着淡然的笑容看着依舊不解的董卓。

“自是無有,雖爲一郡太守,但河東無有燕國之富碩,又無北地精銳,鎮守一地也是勉強,更不用談天下。”董卓搖了搖頭說道。

“那主公如何實現大業?”李儒笑着問道。

“自是,自是……”董卓張口卻也難以說出什麼理由,總不能說在夢中吧。

“主公,現在什麼都沒有啊!”李儒低聲嘆息一句。

“什麼都沒有……”董卓默唸着這句話,這才發現雖然他看似貴爲兩千石大吏,但是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麼多年他董卓依舊是一事無成,雖然看似擁有一支精銳,手握着可能是天下最雄壯的將領,但是仔細想來,的確是什麼都沒有。

“是啊,除了這些許不值得計算的,吾依舊是什麼都沒有,雖有這萬餘人的精銳,有了一些名望,但是對於大業來說,卻仍舊是什麼都沒有!”董卓說着喪氣的話,但是他的聲音卻不沮喪,雙眸中更是仿若閃着光彩一般,什麼都沒有又怎麼樣,比着以前可是要好很多了,他董仲穎可是一手一腳打拼到如今的,又怕什麼。

第七十七章 寇仲離長安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三十六章 我佛慈悲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七十六章 公孫瓚肆虐匈奴第四十三章 進取第十九章 九江郡第二十九章 兵器譜(1)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一百二十章 探秘(一)第九章 明月心第七十章 名士第九章 日出東方 唯我不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逼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十五章 血戰第十四章 金蛇秘籍第十四章 送別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三十章 藏寶第四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十二章 恐懼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四)第三十一章 青龍絕命第四十六章 孫吳曹魏第四十一章 天榜第十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四十二章第十五章 懲奸除惡(1)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終)第四十二章 舉秀才不知書第三十二章 滅晉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十九章 強收徒弟(3)第六十六章 梅莊(2)第八章 楊公寶庫(5)第四十三章 小人物的未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六章 成果第一百六十一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一)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二)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聞噩訊紛紛來(一)第一百零二章 京中亂常侍密謀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十九章 論劍(2)第十七章 練兵第二十二章 胡車兒第三十五章 親至第一把四十八章 核打擊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三章 幽谷有佳人第八十八章 宋缺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九十六章 核工業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二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六十九章 再敗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七十九章 青州士族遷遼州第八十九章 孫信力戰曹孟德 黃忠陣斬裴元紹第五十二章 畢玄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八章 少女第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二十三章 大隋科舉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二十九章 兵器譜(1)第一百零九章 敗退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
第七十七章 寇仲離長安第七十三章 蜀中第一百一十章 紛亂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三十六章 我佛慈悲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二十九章 晉國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邀約鬥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七十六章 公孫瓚肆虐匈奴第四十三章 進取第十九章 九江郡第二十九章 兵器譜(1)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敗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一百二十章 探秘(一)第九章 明月心第七十章 名士第九章 日出東方 唯我不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新品發佈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逼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十五章 血戰第十四章 金蛇秘籍第十四章 送別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三十章 藏寶第四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1)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十二章 恐懼第七十六章 爲什麼第一百七十七章 烽火三月染西京(四)第三十一章 青龍絕命第四十六章 孫吳曹魏第四十一章 天榜第十第六十六章 直播打賞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四十二章第十五章 懲奸除惡(1)第一百零一章 執金吾守衛洛邑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七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終)第四十二章 舉秀才不知書第三十二章 滅晉第四十一章第三十八章 青龍會(3)第十九章 強收徒弟(3)第六十六章 梅莊(2)第八章 楊公寶庫(5)第四十三章 小人物的未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六章 成果第一百六十一章 忽聞惡訊撲面來(一)第八十一章 許唯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二)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一百四十五章 驚聞噩訊紛紛來(一)第一百零二章 京中亂常侍密謀第三十六章 勒索第十九章 論劍(2)第十七章 練兵第二十二章 胡車兒第三十五章 親至第一把四十八章 核打擊第四十四章 一漢當五胡第一百章 此去前程未可知第三章 幽谷有佳人第八十八章 宋缺第一百二十二章 聯盟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八十二章 驚天魔盜團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第九十六章 核工業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二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變化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六十九章 再敗第九十一章 漢水血未休(七)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七十九章 青州士族遷遼州第八十九章 孫信力戰曹孟德 黃忠陣斬裴元紹第五十二章 畢玄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八章 少女第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九十三章 逃亡恆河第二十三章 大隋科舉第八十章 笑傲江湖(4)第二十一章 魏仇第二十九章 兵器譜(1)第一百零九章 敗退第七十二章 新品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