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論功

此戰重要性,漢國上下都有這個認識,這就等同於當年當年丞相北伐,不是漢國好戰,而是不戰則死!

而被孫吳偷襲,烈祖夷陵之戰喪師之後,漢國也只有北伐一條路可以走。

然後五十年的仁人志士,齊心奮鬥至今,卻也有大業難成之感,漢國內部,去年投降派卻是數不勝數。

而如今,雖然得東三郡,但是於大局而言,還是隻有北伐一途。

所以此戰關乎天下歸屬,不勝,那麼想要再次獲得這麼好的機會,非得埋頭種田十年方可。

這和當年丞相北伐之時一樣,當年丞相也是隻有第一次北伐的時候,最有希望,其後不過是不甘心。

當年丞相恢復與吳聯盟、平定南中後,就準備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漢建興六年春,丞相令鎮東將軍趙雲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態勢,以吸引魏軍;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方向進攻,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歸漢,又收服了姜維,一時關中大震。

可是,馬謖違背丞相部署,作戰失利,爲張郃所敗,丟了街亭;趙雲等出兵也不利,不能牽扯魏軍主力。

其實也是那時魏軍窺得此戰之重要性,以十餘萬精銳迎戰,而漢只得三萬,雖然數戰皆勝,但是後勤被斷,不能從容收拾西涼故地。

丞相也只得退回漢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附魏。

要知道,那一戰,丞相提前做了不知多少的準備,聯絡西涼義士,才一戰得三郡,然後只要揮師收拾各個據點魏國兵馬,然後再從容和魏軍一戰,定西涼歸屬。

而今,楊伊爲此戰,也是做了許多的準備,挑起鍾會野心,散佈謠言,最重要的是打了西縣和東三郡數次戰役,並挑起了吳國的野心,讓吳國兵馬牽扯了魏國的注意力,纔在秋寒之時,發動此戰。

之前以民夫運糧至漢中,都是打着在東三郡出戰的名義,這才屯得大軍作戰一個半月的糧草,而今,這些糧草也已經用了一半了。

漢只有一州安穩之地,出產有限,就是這些出產,其中一半也是商貨所得,也是姜維和霍弋這兩大都督,今年最重要的任務。

此戰初也只得一郡,這也是漢國如今最大的實力了,如今天下,不像是當年,天下思漢向漢之人,已然不多了。

而且,這各郡城池,也不像是當年那般,曹魏這些年爲了封堵漢國,可是大加修城,像是當初街亭這般的據點,如今卻不成隱患,但是像是天水郡城這樣的要點,卻是必爭之地了。

如今曹魏的這座雄城,直接修到了祁山口,一個必經之地。

有這座雄城在,想要北伐,幾乎是不可能了,所以楊伊的目標一直是這座雄城,使鍾會和賈充交惡,鍾會的關中軍團不願援助賈充,此城也看似無憂,然後就是一戰奪城。

當然,一戰奪城這個目標,楊伊最初是沒有想到的,無非是此戰勝了,然後圍困,以悍勇之士奪城,爲此,楊伊還留了十日的餘地,也就是預備的糧草數目。

十五日的糧草,十日之內若是奪不下此城,那麼就只能撤了,因爲那時,鍾會再怎麼猶豫,他只要不想舉旗反叛,那麼就必須來援。

而大軍撤退,若是不想演變成潰退,那麼也必須有充足的糧草。

考慮的這麼多,也做好了此戰不成,那麼就再屯田十年,然後再北伐的準備,而今,卻是一戰得城,那麼以後騰挪的餘地就大多了。

……

等着分出各部追擊魏軍潰軍,又以御林入城清繳城中,等着楊伊入城時,天色已晚,不過此時天水城內卻燈火通明,人聲鼎沸。

按說此戰大勝,那麼楊伊就應該以城中所得財貨勞軍,但因爲擔憂魏軍尚可來襲,而且鍾會如今的動向也不明,所以就並未大肆宴飲,只是軍中增添肉食以犒賞軍士。

此戰,擒殺魏軍戰馬良多,傷馬尚且可醫,但是死馬就只能吃了,只是死馬,雙方加起來的數目,就超過千五之數。

如今這個時代,一匹戰馬可是相當寶貴的,若是類比,可以五個勇士類比,這是以漢軍功制,擒得敵戰馬一匹,以五首級論功所比。

當然可惜歸可惜,若是再戰,也只能以連弩士射殺了。

到了晚間,幾位御營的文員此時再度相聚一堂,藉着賈充的府邸,此時正在商談。

戰事稍平,那麼就該論一下功果了,這也是軍中上下都在期盼着的。

因爲得了東三郡,不少魏國大商大族侵佔的土地,都被收回,楊伊又以國中良家子遷至東三郡,國中如今荒田倒是不少,軍功分田此時也是充裕。

而且楊伊在綿竹開辦的幾大官辦工坊,也是利潤豐厚,楊伊有大肆買賣錦官城的皇家產業,劉禪數十年的積攢,鄧艾當初要逃,所以只能放棄這些厚財,如今大漢國庫中金錢也算是比較寬裕。

“閻都督今日設伏斬將,悍勇奪城,居功第一,智勇威武堪比古之名將,勳勞之重,足以再升一階了吧?”

此時楊伊命衆人,商談下軍將的賞罰,閻宇爲帥,此戰也實在是功勳卓著。

他自然也是列侯之位,軍功本來已經升到了頂點,此時也只能加食邑了。

而因爲一些原因,他的職位卻是被擼了,如今的職位都是假,真正的只是一個鎮北將軍,此時自然要加一階了。

“大羅將軍也須不差,”法尚此時卻是應聲說着,大羅將軍也就是羅尚了,他和羅襲爲堂兄弟,羅襲自然是小羅將軍了,法尚曾在漢中郡和羅尚交好,此時出言說着:“大羅將軍職銜爲護羌中郎將,此番臨危不亂,指揮若定,再加上之前孤軍戍衛之功,也足以再升一階了。”

中郎將這個職位,可大可小,而羅尚的護羌中郎將相當於雜號將軍銜,晉一級就是四平將軍這個階位了。

“這自然也是。”當下就有人說着,“事到如今,吾國將要收復一州,功勳之事,陛下有意,此時稍微嚴格一些,不過其餘賞賜,卻大可多一些。”

說話的是老將軍廖化,這位大漢的老臣,此時是五軍都督府後軍都督,說話分量自然不同。

既然定下了基調,那麼其餘人也就順着基調開始分功,吏員也開始忙起來,如今可沒有什麼休息時間,基本上都要徹夜不眠的。

當然此時的人,身體素質也非同一般,就是文職,也不是後來封建時代的書生,而是皆通六藝的,都是要上馬爲將,下馬安民的。

重將也不多,也就那些人了,諸位大吏定下了這些,那些吏員們會把兵士的軍功算下,然後諸位大吏此時就開始閒談了,手下不能下班,他們自然也得做個榜樣。

法尚此時主動說着:“依我看,當務之急,乃是戰後陛下的御駕去向;總不能真如陛下前不久所言,留在此不走了吧?而今日陛下又問我此事,我也是一時爲難,諸位怎麼看?”

出乎意料,此時法尚所言一出,居然無一人呼應,反而齊齊噤口。

肯定是要噤口的!

御駕何處,可不是簡單的一件事,那是決定着朝中大臣的去向,還有那些官辦工坊的所在。

這天水郡固然是不錯的,臨着渭河,水利上便利,而法尚已經定下了,就是以後天水郡太守。

他既然身爲天水郡太守,自然是巴不得皇帝就留在此,這樣就相當於從一個外郡太守,直接成爲了司隸校尉般的人物。

司隸校尉,一般就是以國都所在的太守遷任,當然國都一般是沒有太守的,只是名爲長安令和洛邑令;而如今,大漢國都名義上還是錦官城,但是實際上今年是綿竹城,此後爲何,就看國君所在了。

若是楊伊仍舊在綿竹,那麼李洹這個新郡太守,也就最多一年之後,就可能會遷任司隸校尉了,而楊伊若是遷都別處,那麼此位自然也就是別人的了。

不過李洹想的清楚,自己根基淺薄,就是有着那些職責,但是也只是做分內之事。

甚至是很多事,都要退讓一步,這司隸校尉,他可是寧願退上一步的,實在是此職位高權重。

司隸校尉最初置於漢武帝徵和四年,職位相當於京師所在之郡國的太守。

初設時的職務,除“掌徒隸而巡察”之外,還繼承了周代司隸“役國中之辱事”的傳統,使其“將徒治溝渠之役。”即“給勞辱之役”,但武帝最初初設司隸校尉的目的並不在此,而是使其“持節,從中都官徒千二百人,捕巫蠱,督大奸猾。”

當然,事實也證明了,司隸校尉在督治陽石公主及決太子巫蠱之獄中,確實具有非常大的權威。

這時的司隸尉官品雖不高(位在比二千石的司直之下),卻具有皇帝欽命持節使者的身份。

在武帝時期,司隸校尉督治陽石公主、決太子巫蠱之獄中,司隸校尉就充分運用了這一巨大的權力。

漢武帝置司隸校尉督察皇太子、三公以下百官,是歷代統治者以低治高,以賤治貴的慣用手段;這是司隸校尉權勢最重的時期。

在巫蠱之後,武帝感到司隸校尉權勢太重,遂“罷其兵”,即剝奪了司隸校尉統率徒兵權,但仍保有皇帝欽命使者的身份,其任務是持節“督察三輔、三河、弘農”,這是司隸校尉職務、地位的第一次變化,也是司隸校尉向地方督察官轉化的開始。

但三輔、三河、弘農屬京師地區,也包括京師在內,故仍具有糾察、彈劾中央百官之權,仍是皇帝的耳目之臣。

在這一時期,由於有幾位司隸校尉盡職盡責,“糾上檢下,嚴刑必斷”,致使“貴戚憚之,京師政清。”

這一時期的司隸校尉還是有相當高的權威,不過,司隸校尉的威權,全靠皇帝的支持、信任,得到皇帝的寵信,其權威足以壓百官,得不到皇帝的支持,就成了百官攻擊的焦點。

按司隸校尉的實際官職在九卿、三輔及京輔都尉之下,甚至也在承相司直之下,但在朝會時,卻位居中二千石(九卿)之前,與司直並迎垂相、御史大夫,這也就是司隸校尉地位特殊之處。

蓋寬饒在宣帝時任司隸校尉,“絮白公正,不畏強禦”,“刺舉無所迴避”,“居不求安,食不求飽”,甚至將月俸之半以給吏民,使爲耳目,偵察百官,因此出現了“公卿貴戚至長安,皆恐懼莫敢犯禁,京師爲清”的局面。

但是,由於蓋寬饒“所勃奏衆多”,而“廷尉處其法”則“半用半不用”。

也就是說被司隸校尉蓋寬饒所劾奏的人,並沒有全部受到應有懲處,廷尉可以上下其手,有的依法制裁,有的則曲爲迥護,由此可見,司隸校尉在解除兵權之後,雖在“司察之任”,有“舉使之權”,然而已不能率徒兵直接逮捕人犯,處置人犯,其威權較巫蠱之獄時,已大大降低。

不僅如此,由於蓋寬饒“直道而行,多仇少與”,樹敵過多,最後因受政敵的陷害而入獄;其後,蓋寬饒不甘受辱,而引刀自刎,這就是司隸校尉失去皇帝支持時的下場。

自漢武帝設置司隸校尉以後,其地位和職掌就不斷的變化。

起先本來只是京師的太守,然後就是皇帝的欽命使者,持節、領兵可以奏彈、審訊和逮捕一切官僚和貴族。

中間一奪兵權,再奪符節,又去掉校尉頭銜而單稱司隸;最後取消了司隸校尉的設置;司隸校尉的地位每況愈下,但是,到了仲漢時期,司隸校尉的地位則日趨重要,其職掌則不斷強化和多樣化。

仲漢初年,光武帝去丞相司直,使司隸校尉獲得更大的權勢,朝會時和尚書令、御史中丞一起都有專席,當時有“三獨坐”之稱。

司隸校尉常常劾奏三公等尊官,故爲百僚所畏憚,司隸校尉對京師地區的督察也有所加強,京師七郡稱爲司隸部,成爲十三州之一,司隸校尉差不多就相當於州牧了。

司隸校尉的官秩是比二千石,論官級低於中二千石的九卿,當然更低於列侯和三公。

而司隸校尉在朝廷中與公卿們相處的時候,這也有明確的規定:“司隸校尉詣臺廷議,處九卿上,朝賀處九卿下,陪卿上。初除,謁大將軍、三公,通謁持板揖。公議、朝賀無敬。臺召入宮對,見尚書持板,朝賀揖。

以上的禮儀規定,既照顧到司隸校尉的職務特點,又考慮到司隸校尉官秩較低的實際情況。

廷議是議政的地方,需要發揮司隸校尉“無所不糾”的作用,所以位次就在九卿之上;進賀是禮儀性的集會,位次就以官秩高低劃分,所以就在九卿之下。

不過儘管如此,在公議、朝賀時,對三公仍是“無敬”,以表示司隸校尉的尊嚴。

仲漢時期,在外戚與宦官的鬥爭中,一方常借重司隸校尉的力量挫敗對方,如宦官單超等謀誅大將軍樑冀,桓帝派司隸校尉張彪率兵圍困樑冀住宅,將他殺死。

仲漢末年,外戚何進欲誅宦官,就以袁紹爲司隸校尉,並授予他較大權力,後來袁紹果然盡滅宦官。

而從此,司隸校尉也成爲政權中樞裡舉足輕重的角色,所以董卓稱之爲“雄職”;李傕專政時也自領司隸校尉;曹操在奪取大權後,也領司隸校尉以自重。

而後,在曹魏,司隸校尉權勢進一步擴大,按照級別,司隸校尉排在各部門長之後,但在朝會的時候,大臣們坐在宮殿的正南門外,這時司隸校尉坐在各部門長的上首,一個人單坐,比仲漢時的“三獨坐”更爲顯要。

進入宮殿後,再按職務高低,司隸校尉坐在各部門長的下首,即回到了自己應該坐的位子上,也不單獨坐了。

而季漢則是延續了仲漢之制,此重位張飛、諸葛亮曾先後擔任。

所以此職,卻是不免讓有心人眼熱了。

就像是法尚,法家也算是蜀地本地人了,當年法正也是烈祖的謀主之一,位高權重,人脈各方面,不是李洹所能比擬的,他倒是可以爭一下司隸校尉的。

所以,李洹也是暗暗贊同御駕留在天水郡的,他一年前還只是山野小民,雖然有些才學,以往也曾傲視天下,但是這一年來,爲一郡太守,已經讓他有些力竭了,更不用說再進一步做司隸校尉了。

當然此時,李洹也根本不用說話,身爲皇帝親信,他自然是要以皇帝的心意爲主,而皇帝未表態和授意他之前,他也是一句話都不願意露底的。

而就在他胡思亂想之際,這邊眼瞅着氣氛不佳,此時倚老賣老的廖化,掙開微微閉上的眼睛,稍微咳嗽了一聲,然後看着此時剛剛寫完文書的馬亭。

“可惜,沒有活捉到那賈公閭!”馬亭此時被提醒之後,即刻開口說着,“倒是便宜這賊子了……呃,忘記了,這馬孝興是不是議一下?”

“陛下有意以此人接任大羅將軍的護羌中郎將……”

被李洹這麼一說,其餘人自然也不會再說什麼了,護羌中郎將這又不是什麼值得爭執的職位,一雜號將軍罷了,當然這對於天下間很多人來說,也可能是一輩子也難以企及的高位了。

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七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十七章 冀州第九章 酒友第三十五章 楊過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六章 賊王大會(6)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二章 天香第二十三章 杭州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二十章 偷書第七十八章 女足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一百二十一章 探秘(二)第九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七十五章 黑木崖之戰(2)第五十二章 殘章第三十四章 進化第二章 和親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三)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一章 種辿第十四章 送別第七十章 名士第四十五章 華山大比第四十二章 舞蹈串燒第十四章 送別第四十章 慘案第三十七章 斬首第五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十六章 壽宴(3)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二十八章 比武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七十六章 新員工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七章 公主第二章 和親第十九章 論劍(2)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十七章 秘境(3)第七章 英雄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2)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三十一章 變卦第十四章 進攻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十二章 緣由第三章 風雲際會潛水遊第三十六章 牛輔第三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十三章 紛亂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一)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四十章 北上南下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六章 劍聖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二十章 金龍幫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五十二章 前路未斷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十四章 鄴城第三章 諸天萬界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二十二章 論壇瑣事第四十七章 懲戒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
第四十七章 建制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五十四章 不錯第七十一章 進退兩難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一百零四章 山圖公子第十七章 冀州第九章 酒友第三十五章 楊過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六章 賊王大會(6)第四十一章 原隨雲第二章 天香第二十三章 杭州第三十六章 緩急之道第二十章 偷書第七十八章 女足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一百二十一章 探秘(二)第九十四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七十二章 進退兩難(2)第一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2)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一百二十六章 堅果手機(2)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一百三十五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三十三章 棋逢敵手第七十五章 黑木崖之戰(2)第五十二章 殘章第三十四章 進化第二章 和親第八章 福威鏢局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三)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一章 種辿第十四章 送別第七十章 名士第四十五章 華山大比第四十二章 舞蹈串燒第十四章 送別第四十章 慘案第三十七章 斬首第五十七章 大獲成功第五十六章 壽宴(3)第九十八掌 楚門的世界第三十四章 楚留香第二十八章 比武第九十八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中)第七十六章 新員工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七章 公主第二章 和親第十九章 論劍(2)第四十七章 降服第十七章 秘境(3)第七章 英雄第九十九章 方舟第九十九章 劉景升轉進向北第六十三章 任盈盈(2)第六十六章 梅莊(1)第三十一章 變卦第十四章 進攻第一百零八章 衆正盈朝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四十四章 守望第十二章 緣由第三章 風雲際會潛水遊第三十六章 牛輔第三十六章 相愛相殺第四十三章 俘虜第十三章 紛亂第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一)第一百零七章 竹林七賢第四十章 北上南下第九十三章 帝都亂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六章 劍聖第三十九章 婚嫁第二十章 金龍幫第十三章 強奪劍譜(1)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 (下2)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十九章 和珅的黑鍋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五十二章 前路未斷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十四章 鄴城第三章 諸天萬界第四十五章 頡利第二十二章 論壇瑣事第四十七章 懲戒第八十五章 疏忽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