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探秘(二)

在漢中郡的一處青樓,陶融竟然沒有叫女人,而是進了一處有人的房間,房間裡很安靜,有人在等着,他進來後,關了門幾個人便密談起來。

“聽”到聽聲蟲傳回來的“交談內容”,重安此時卻是臉現驚喜,只是不多時,這聽聲蟲就沒了生息,重安卻是臉色稍微蒼白了一下,然後就恢復過來。

卻是這一下,讓他的神念損傷了一分,不過蠱蟲死亡,承擔的損失最大,這種小蠱蟲,一旦激活,生命力也就這麼點。

回憶着聽聲蟲傳來的消息,重安說與重修,稍一思考,重修立刻說着:“這事情,需立即報於道中知曉。”

“真是想不到,竟又出了這等事情,想必再過幾日,其他渠道亦可獲知此事,只是早一日知曉,總能多一分勝算。這事情想必道脈定會極爲重視。”重修思索着下了判斷。

孫氏倒是一脈相承,漢國局面稍纔有了一絲好轉,孫吳就要準備背刺,而陶氏這等和漢國有關聯的郡望世家,就是第一個剪除的對象。

當然,孫吳可能只是想要剪除陶氏,而不是要背刺炎漢。

可道脈卻不得不做此預案,就像是四十年前那樣,孫吳的背刺,也是有預兆的,只是誰都未曾想到而已,也未曾做下預備;等着真的發動之時,雷霆一擊,致使炎漢烈祖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當時天下,魏強而漢吳弱,漢雖然有奮起之勢,但是魏國仍舊雄踞中原,把持關中,還有青冀幽並等州在後,這等情況下,吳國卻仍舊背刺了漢國,致使天下三分至今。

如今,吳國是不是還可能這麼做,卻是要做一些預備的。

當然,炎漢不像是當年那般,有着致命的缺點,比如羅憲鎮守巴州數郡,依着天險,把持大江上游,絕對能力敵十倍於己的敵人。

南方則是霍氏,也是炎漢忠臣,南中都督霍弋能力也是頂尖的,雖然老邁,卻是老當益壯,南中的蠻兵也是精銳難纏,絕不會怕敵人來襲。

而東三郡也是天險,漢國又是強兵名將屯於此。

這麼看,炎漢像是沒有多少的弱點,現在唯一可慮的就是這種情勢下,炎漢是不是復興有望,就看魏吳兩國何時聯手,那時炎漢騰飛之勢勢必要大受影響!

二人對視一眼,幾乎是同時站起身來,“夥計,結賬。”

“回驛站,趁別人不注意時,放消息傳遞迴道中。”二人雖未說話,眼神間已傳達出這些意思。

不能怪他們如此小心謹慎,錦衣衛和內衛監察炎漢天下,特別是內部,如今越發嚴謹,稍微有些異樣,就會被探知。

內衛的那些女人,個個都如同幽靈一般,軟硬不吃,據說,已然探得探子至少三百人了,這纔多長時間,這些探子倒是不至於死,但是都被作爲苦力,好的是送到西域、河湟之地,開拓疆土,這樣還會有機會立功,脫了罪人身份。

但是更多的則是被送去礦廠、工程營建處做苦力。

遍佈在各地的道觀,雖然之前因爲李氏之謀,被剷除了不少,但如今還有些殘餘,也有些人手,只是不能因小事而輕易暴露的暗子,因此他們只得與往常一般,以散心爲名,四處轉轉,伺機傳消息回道脈。

“便在這裡吧。”

“遊人不多,附近亦無修行人,倒是可傳信之所,師弟,這次便由你來傳信回去吧,速度快些,莫要讓人察覺到。”

二人很快便來至北城,這北城雖然重建之後,風景秀麗,,但是以往是魚龍混雜之地,如今也是一處不引人注意之處,依舊是在上次走廊處,重修探查周圍,滿意的點點頭,隨即,對重安說着。

重安點頭,隨即使出秘法,不多時一隻鴿子飛來,落於附近,使出秘法呼喚,這竟然是一隻信鴿,寫上紙條,又將神念附上,只一會工夫,便大功告成。

“已傳了信回道脈,使用了秘法,想必道脈很快便能收到這消息。”重安放下雙手,對師兄說着。

“如此便好,這幾日,道脈必有指示發回,你我靜候便好。”

重修又道:“這次傳消息回去,只能說是初得此消息,並未得知真僞切實,待你我獲知詳情,再傳。”

“如此也好。”二人又在這裡呆上片刻,方纔迴轉驛站。

一回驛站,便獲知行在有旨意喚他們二人前去面聖。

重修和重安,立刻想到適才的事,卻是微微色變,以爲被人察覺,只是此時,也只能硬着頭皮邁步向行在而去,卻是不敢逃跑,如今漢中郡,乃是炎漢一箇中心所在,舊文士、新文士、武士等,力量匯聚,他們兩人漫說不是真人,就是真人之境,在此若是鬧事,也只有一個下場!

只能跟着來至行在,已見到漢主楊伊在此,二人忙上前見禮。

“道人重修、道人重安,見過陛下。”

見他們二人至此,楊伊此時卻是看了身邊的諸葛果一眼,然後方纔對二人說:“朕召二位來,是有一事。”

“百年征戰,這天下屍骨不知多少,而祁山爲兩國爭鋒之地,如今祁山爲朕所得,朕欲祭之,朕有意在祁山立一武廟祭祀那些血勇之士……”

重修與重安早就想做事了,賜給兩人的道觀,如今還未曾建好,這漢中郡重新整修,他們兩人的道觀卻是在後面,如今兩人困坐驛站,卻是無事。

如今又被任事,二人頓時大喜,既做了事,又可以得龍氣庇佑,此時萬鬼不侵,這實在是一舉二得。

兩人都是躬身,回答的說着:“道人重修(道人重安)領旨。”

“如此甚好,你們先去等候,自會有人領你們去做事。”

“諾!”

從外面進來一內衛,楊伊命其帶二人下去,待他們走遠,楊伊方開口對身邊的諸葛果說:“妹子,你可有要問的?”

“陛下,前些日,陛下方對果兒說,這文廟武廟一事,要等幾年後,爲何又突然有此命令?”

此前,楊伊曾有意立文廟,只是卻不知該祭祀何人,她自然不願祭祀儒家孔氏,也不合適。

思來想去,也就祭祀文曲星君了,楊伊有意立先丞相爲文曲星君,關將軍爲武曲星君,當然,此時只是有這個意向,如今炎漢龍氣積蓄不足,不是立星君之時。

望着諸葛果,楊伊一笑:“這武廟,只是先祭之,主要是爲那二人。”

“陛下是說重修、重修二人?”諸葛果此時低下頭,白皙面容上,浮現出淡淡陰影。

過一會,方擡起頭來:“陛下,之前果兒曾說這兩人,其實一半是爲這二人本身能力,另一半是因爲,果兒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一股熟悉氣息,在他們身上,有一般修行者身上不該有的氣息。”

“妹子是說,這二人是當年黃天道的餘孽?”楊伊此時皺起眉來。

Www.тTk дn.¢O

諸葛果,爲先丞相之孫女,卻是繼承了先丞相的道法傳承,當然,只是從家中藏書中自悟所得,卻是《太平清領書》,這一門道書,在百年前,曾被稱之爲《太平要術》,爲太平道所傳,後來改爲黃天道,卻是做下了好大的事。

此後黃天道被剿滅,這道書也被各家眷抄,只是能領悟的卻是甚少。

這重修道人和重安道人,身有法力,隱約和當年的那位閆式相似,加上後來李氏之事,楊伊派內衛和錦衣衛追查,卻是得知了一些。

這次之所以會安排給這二人事情,便是想從二人舉動中,再多看出些痕跡來。

重修重安二人雖一直對其表現得很是忠誠,但他們身上那種氣息,卻總令楊伊難以信任他們。

這段時日來,這兩人困坐驛站,便有內衛在觀察他們,卻還是無所收穫,於是楊伊打算給他們個機會,再行試探。

聽到諸葛果這番話,楊伊腦海中,快速閃過閆式、張翰還有那風玄道人等身影,不知道這些已經死的人,與重修重修二人有多少關聯。

不同於一般的修行者,就像是那風玄道人還有閆式、張翰,楊伊也曾派供奉查探過,這些人身死之後,魂魄卻未曾歸於大地。

身爲東嶽帝君,執掌冥土,自然可以知曉是真是假,當然,楊伊如今神通不在,諸法被封禁,也探查不出更多的訊息。

楊伊這邊思索,而青城山那邊,已收到這邊發回的消息。

負責收傳信的是幾名山下執事弟子。

此時,他們正因接到這則消息,而面現嚴肅之色。

“從重修傳回的這則消息來看,此事極有可能是真的。以那陶家公子的身份,不太可能以自家父親性命開此玩笑。而若是事情屬實,那這便是一起嚴重事件。

陶家上下被抓,即將被吳主處死,這裡所提的這陶家,便是蒼梧郡的那陶家,沒錯吧?”說着,說話道士看向其他察着卷宗的師兄弟。

得到確切回覆後,這道士方眯起眼眸,思索片刻,眼眸中迸發出喜悅之色:“這事,對道脈來說,倒是一次機會。”

“師兄是說,救出陶家這些人,從而加深與陶家聯繫?我們道脈憑藉陶家在炎漢立足?”旁人也是想到此事了。

道士點點頭,沉聲說着:“道脈上下已然決定,決定以炎漢之主爲真龍來對待,那麼這扶龍庭我們就要參與進去,而炎漢卻非是創業之時,規矩森嚴,之前漢主未繼大位之時,我們錯過了,而炎漢如今規矩,不可能擅拔高位,這次陶氏正是一個機會。”

“先不提陶家本是交州大族,在交州根基甚深,對任何一國的幫助都不小,便是如今陶氏遍佈炎漢南中至益州的商隊,便是極重要的。”

“陶家至少要有一兩千石,爲郡望世家,若是陶家家主等人能救出,若這事情由我青城暗中辦妥,自然會與陶氏加深聯繫,交好於一個兩千石,贏得陶家好感,陶氏也會助炎漢得交州,那時,陶氏恐怕是上卿有望,一舉而爲炎漢頂級世家,此事一舉多得,實是對我等極有益之事,我這便將消息傳給掌教真人,讓他老人家早做定奪。”

其他道士思慮後都無反對,於是這消息,很快便傳與青城山。

掌教屋舍,二樓牆壁上,裝飾物,只一副書畫,一人立於書畫前沉默無聲。

“真人,範長生求見。”樓下的門外傳來一道虛弱的男聲,不過聽得卻是很清楚。

掌教轉過身,步下二樓來至一樓,說着:“進來吧。”

說着話,門自行打開。

“諾。”外面的範長生此時滑着輪椅緩緩進來。

掌教此時,已盤坐於蒲團上,範長生進來後,先微微行一禮,然後才問着:

“真人,您喚弟子前來,是否是詢問陶家的事?”範長生此時直接問着。

“重久,確是爲此事喚你過來,重修傳回的消息,你知道的還不清楚,我這說給你聽。”掌教淡淡說着。

雖然說是同門,但是卻是兩脈,只是重久這一脈,如今只剩下他一人了,其餘都回歸冥土了,卻是應了李家之劫,當然,若非如此,範長生如今,恐怕連這輪椅也坐不得,如今卻是恢復了幾分,元氣尚在,還可以逐漸恢復。

“諾。”

範長生此時應聲,便聽掌教將陶家遭劫之事,一五一十說了,再加上重安重修新傳回消息,事情明瞭。

“這樣說來,陶家已暗中懸賞營救其父,既是如此,我們青城山也該有所行動了。”範長生聽完,若有所思的說着。

“此舉一舉多得,既可以施恩於陶家,也可以報效於炎漢,最重要的是爲我們道脈通了一個路子……”

“你說的沒有錯,這就是我們想要的,道脈會對此事進行大動作,這次重修重安辦的不錯!”掌教很是滿意的說着。

“只是派出幾個師兄弟和行走直接前去營救,似乎有些不妥!”範長生此時稍稍猶豫一下,提醒的說着:“這樣顯然已是直接介入凡人爭鬥,只怕會折損道門氣脈。”

“當然不可這樣行事,門中真傳弟子,不可下山去做此事,在凡世間,卻還有着些記名弟子爲我青城山所用,這次便出動他們吧,幾名行走,這次卻都要做事了。”掌教考慮之後,說着。

“掌教英明!”聞此,範長生才放下心來。

掌教說着:“吾這便給重修重安二人傳信,告之他們,此事門中已然知曉,他們做自己的事就行,若有需要,門中會派人聯繫他們,若無聯繫,不可擅自行動。”

“應該如此做。”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四十一章 論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腹之患第七十五章 論功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二章 回山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一百三十三章 屈辱第二十一章 四盟爭鋒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三十四章 陳玄風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二十六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一百五十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一)第三十六章 驚第四章 黃巾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七十五章 黑木崖之戰(2)第十五章 懲奸除惡(1)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四十一章 青龍會(6)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八章 賊王大會(8)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二)第八十七章 邁步星空(1)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十三章 破關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二章 大膽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八十七章 漢天子生財有道第二十九章 金盆洗手(5)第一章 華山論劍第十二章 緣由第一百章 vr元年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六十章 結盟(2)第四十六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1)第十四章 士族第二十六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七十五章 三關第四十二章 回山(2)第二十五章 開幕(2)第七十一章 殺上黑木崖(1)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五十章 新任務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四十一章 再回華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視察供應鏈第十五章 送聖上南下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三十二章 車輪戰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十九章 論劍(2)第六十七章 大額打賞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六十章 結盟(2)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十三章 巧奪劍譜(2)第十一章 掌門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四章 流沙門第三章 爭鬥第四十七章 懲戒第一百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下)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六十三章 堂堂正正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十四章 五美(2)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四十五章 華山大比第二十一章 寶藏第六十一章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八章 楊公寶庫(5)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1)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四十一章 論道第一百七十一章 心腹之患第七十五章 論功第四十四章 射鵰完結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一百四十四章 進退兩難意徘徊(三)第四十一章第三十二章 回山第六十二章 產業園第一百三十三章 屈辱第二十一章 四盟爭鋒第一百三十八章 長槍如林徐向東(三)第三十四章 陳玄風第二十二章 飛馬牧場(3)第二十六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一百五十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一)第三十六章 驚第四章 黃巾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七十五章 黑木崖之戰(2)第十五章 懲奸除惡(1)第十一章 天下亂第四十一章 青龍會(6)第一百四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5)第八章 賊王大會(8)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涼第一百一十二章 印度之殃第九十章第一百五十一章 效法當年班定遠(二)第八十七章 邁步星空(1)第一百零一章 李玄休揮淚斬兄弟第十七章 連城訣第三十七章 聯軍之敗第十三章 破關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二章 大膽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八十七章 漢天子生財有道第二十九章 金盆洗手(5)第一章 華山論劍第十二章 緣由第一百章 vr元年第四十章 葵花寶典第一把二十八章 炎漢終有飛天時(四)第六十章 結盟(2)第四十六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1)第十四章 士族第二十六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六章 一百萬萬錢第二十八章 射鵰英雄傳第七十五章 三關第四十二章 回山(2)第二十五章 開幕(2)第七十一章 殺上黑木崖(1)第三十八章 桃花島第十一章 富二代也沒錢第五十章 新任務第一百二十四章 解救(二)第四十一章 再回華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視察供應鏈第十五章 送聖上南下第七十三章 長公主荒涼一夢第五十六章 晴天霹靂第三十二章 車輪戰第六十九章 邵將軍呼風喚雨 公孫瓚征伐匈奴第十九章 論劍(2)第六十七章 大額打賞第一百六十八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六)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救(一)第六十章 結盟(2)第八十六章 東征第一百零九章 論道第十三章 巧奪劍譜(2)第十一章 掌門第八十八章 邁步星空(2)第八十四章 平型關第三十四章 流沙門第三章 爭鬥第四十七章 懲戒第一百章 荊州安皇甫北上(下)第五十一章 臨戰第六十三章 堂堂正正第三十五章 十強武道vs天子劍道第四十章 玩家瑣事第十四章 五美(2)第三十七章 回山第四十五章 華山大比第二十一章 寶藏第六十一章第五十五章 壽宴(2)第一百零六章 祭二郎神第三十九章 岱宗如何第七十七章 笑傲江湖(1)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三十三章 見義勇爲第五十八章 剿滅第五十章 遼東公孫第八章 楊公寶庫(5)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朝(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