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

“嚯,好傢伙。燕地、河北再加上中原,大小十幾個州府縣,這可真是勢若雷霆啊。”

汴梁城外的趙構看着各地快馬傳到的消息,心中雖然不覺得有半點的害怕,卻也要讚歎一聲大手筆。趙桓這一遭發難,從關外的盧龍到黃河南的潁昌,那可真是聲勢浩大。

“韓公裔!你來看看,你來看看。看看人家皇城司的手筆,再看看你們自己,錦衣衛都是幹什麼吃的?顧頭不顧腚了是不是?”

趙構知道現在的錦衣衛的主要力量去幹什麼了。就跟燕王軍主力南下中原一樣,錦衣衛的主要力量也是南下南下,去搞策反去了。

留下的力量也最多是監控一下燕京、真定、大名、太原這些個重鎮。所以趙構才說他們顧頭不顧腚!

“臣等疏忽大意,以教皇城司做下如此大亂,實罪該萬死。”韓公裔連一聲“贖罪”都不敢說,免冠摘帽的趴在地上。

“行了。孤用不着你去死,但懲罰是不能免得。”

“除了你們上下人等要吃罪受罰外,孤還要貶錦衣衛的品階。本打算擡舉你們做個三品衙門,現在看那錦衣衛還是正四品吧。”

大宋的一二品都是虛職,就比如太師太傅之類的,宰臣也纔是正三品。所以,正四品也不算低了。

但韓公裔臉上卻如喪考妣。他知道,有了今天趙構的這句話,自己這一輩子只要還在錦衣衛的位置上怕就難攀上三品的臺階了。

而在趙構的官制裡,三品可是官場上的一個分割線。作爲穿越者,趙構對趙宋的官制十分的不習慣,他當家做主了,可不會繼續學老趙家了。什麼又是官又是職又是差遣,還有什麼與品秩、俸祿、章服和序遷休息相關的階官或寄祿官。那真的很叫人一言難盡。

要不是他腦子裡本來就有很多知識,他很定會對趙宋的不少官職茫然無知。比如那個宮觀祠祿官制。

那可真的是想一出是一處。宋朝的宮觀祠祿官制度是專門爲宰相準備的。

宋朝皇帝崇尚道教,於京城內外建立許多宮觀。在京者爲京詞,在外者爲外祠。宋真宗命首相王旦充玉清昭應宮使,爲宰相兼宮觀使的開始。隨後,外戚、宗室和宰執罷官留京師,多任宮觀官。疲老不任事而又未致仕的官員也多任此職。於是形成制度:凡大臣罷現任,令管理道教宮觀以示優禮,無職事,但借名“以食其祿”,稱爲“祠祿”。

先時,任宮觀使者員額絕少。熙寧時,王安石執政,爲安排朝堂上那些個反對變法的大佬,規定宮觀官不再限名額,知州資序以上官即可派遣,並規定了任宮觀祠祿官按不同級別應得的俸給和任期。

那花樣最多真是能把人的眼睛給晃花了。

所以,趙構治下,直接就換了個規矩,什麼官幹什麼事兒。雖然也加的有虛活,但那是比明朝的虛銜都要更銜的所在。就只當是個榮譽了!

韓公裔所領的錦衣衛,本就權重,他都能肯定,自己在位的時候,肯定不會有加銜。

“問題出來了,那就擺平他們。孤大軍南下時就給各處下的有旨意,現在怕已經在平叛了,但孤沒有想到他們還牽扯上了金人。裡通外國,一個個都該死。”

“傳我軍令,叫岳飛、韓世忠各率本部回援燕地。務必要給金虜一個厲害看看!”

趙構想到盧龍府,臉色就難堪了起來。他之前留着汴梁城在,那就是在釣魚。

便跟隋朝攻滅南陳之後,大軍暫且收回,着實江南之地亂起,結果就在第二年江南還真的亂了起來。

婺州人汪文崐、越州人高智慧、蘇州人沈玄都起兵造反,各稱天子,設置百官。又有樂安人蔡道人、蔣山人李悛、饒州人吳世華、溫州人沈孝徹、泉州人王國慶、杭州人楊寶英、交州人李春等自稱大都督,起兵攻陷州縣。在陳原來管轄的境內,幾乎各地都發生了反叛,勢力大的有數萬人,小的有幾千人,互相聲援,沸反盈天。

然後隋文帝再以楊素爲帥,統兵洗滌江南。各地的反隋實力被宰殺乾淨,由是,江南安定。

這種釣魚執法的手段可不是後世人才發明的,古人早就用的出神入化了。

趙構也是學習前人智慧,只是他萬沒想到趙桓竟然還跟金人有勾搭,這是他的漏算,叫他憤怒之餘還有一種不完美感,也叫他更加的大怒。

趙構不怕自己的釣魚手段沒人上鉤。現在可是交通基本靠走的時代,那中原附近的‘魚兒’能夠得到確鑿的消息,可更遠的河東河北燕地呢?在眼下這個交通環境之下,汴梁城只要一日不被拿下,那就很難使人相信趙構軍力上是絕對優勢,很難使人不胡思八想。

等到他們自己說服自己的時候,你甚至把真想捧到他們面前了,他們也堅決不會信。

就像那李匡,他在被處罰了後就再沒睡到一個好覺。那可是大半個李家的家當啊,他二十來年的宦官生涯換來的產業,被罰沒了那麼多去,這是在斷李家的根基。

李匡哪裡願意,奈何形勢比人強,讓他也別無他法,眼睜睜的看着家當長翅膀飛了。

加之他又沒被趙構派官,心頭不忿的李匡在皇城司找上門來前,都已經派人往舊日的同僚好友家送了不少的信件,只是迴應者寥寥。

幾個交情甚好的有書信回過來,那意思也多是暗示李匡打落牙齒和血吞。千萬別仗着家中護院打手,仗着地方上了名望,聯繫鄉黨之人,一起反抗,惹得大禍臨頭。

可李匡如何能嚥下這口怨氣?

這個時候皇城司忽的找上門,可不就是一拍即合。

現在,五十有八的李匡帶着百十號人,帶着一隊車架,親自來見樑品。就是因爲起兵的時候到了。

樑品與李匡已書信往來多次,但親自見面還是第一遭。這要是放到三五年前,樑品就是手下的嘍囉再多上十倍,這輩子也沒有面見李匡的資格,可現在李匡卻親自來見他了,這際遇真的叫人恍惚啊。

當然他也有事兒要親問李匡。他手下兄弟下山打探出的一些消息與李匡告訴他的消息可不一樣啊。

置身一羣嘍囉當中,鬚髮半百的李匡絲毫不懼,在樑品的陪伴下,穩步向着聚義廳行去。

兩邊坐定,樑品先就急不可耐的發出詢問。惹得李匡哈哈大笑,“此事在下也有聽聞,但是真是假,都監真就無從判定嗎?”樑品已經拿到了慶源府兵馬都監的身憑了。

“汴梁城乃大宋皇城,龍庭所在,天下舉目之地。若能奪取此城,則燕王大勢已成也,焉有能入而不入的道理?設身處地,都監可能忍得住誘惑?”

樑品哈哈大笑來,“是極,是極。燕王那倒行逆施之輩,再多的威勢也唯恐不夠,怎能有把到手的威風推出去的道理?卻是小人多慮了。”

“哈哈,樑都監啊,這涉及到天下的大事,那就要落棋無悔,持勇精進,萬萬要不得猶疑徘徊啊。”

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
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一百九十二章 漢奸國賊吳三桂(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一章 斷後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三百九十四章 嶽無敵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一步登天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四百五十九章 出榆關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三百三十二章 北狩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三百九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一十七章 首鼠兩端第三百二十一章 朝鮮義勇vs日本武士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十五章 海上有船(求收藏)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四百二十五章 稅賦分成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四百四十章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二百七十三章 韃子要跑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三十一章 這就是大明朝的柱石麼?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