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

此時的關外,杏山城與松山城之間的海域,依舊能看到大海上漂浮着數以百計的屍體,盡是明軍。

一具具屍體都是光溜溜的,勤泡的早已經慘白,漂浮在血紅的海水中,看的讓人心寒。鯊魚早就被血腥吸引了來,已經好多天了,始終流連不去,在一具具光溜溜的浮屍中穿梭,大快朵頤。

這一幕已經持續了好些日子了。鬆錦一戰,明軍十三萬大軍折損過半,雖然有不少人做了俘虜,但顯然死去的人更多。

清軍打掃了戰場之後,拿走了一切能夠拿走東西。漫山遍野甚至只剩下一具具光溜溜的屍體。那些二韃子,連同被徵發的包衣奴才們,不只是將刀槍兵甲盡數收拾去,就連遮體的衣物都不放過。

關外的冬天,氣溫極寒。一件衣服都是珍貴的。別說是包衣了,就是漢軍旗的二韃子都可能挨凍。

然已經將鬆錦視爲自家地盤的黃臺吉,也不會看着數以萬計的屍體倒在自己地裡不加以理會。那等到了來年春天時候,可是能引發病疫的。

故而,除了深掘大坑埋之,那就是將一具具明軍將士的遺體拋入海中了……

事實上,眼下海中的浮屍比當初時候已經少了太多太多了。當初的大戰,都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

“打,打,給我狠狠的打!”

北字一號船上,呲目欲裂的鄭森,一手拔出腰刀,指着岸上一隊奔到海邊戒備的清軍大吼着。

他在齊魯已經聽多了關外的慘事和韃虜的兇惡殘暴,先前於松山也見識了大戰,但那只是戰陣廝殺,死傷再多也只能怪自己不爭氣,然眼下的一幕卻絕對讓他無能接受。“韃虜真禽獸也。”

前些日子他裝載傷兵運回津門,碰到了急忙率船隊趕來的沈廷揚,自動歸入麾下。沈廷揚於津門裝運了大幾萬石糧草,先交割小部分於寧遠,再抵來松山。卻不想在路上看到如此的一幕!

“打,給我打!”

雖然鄭森腳下的北字一號船隻是一艘大鳥船,比起鄭軍中上層甲板裝備十六門小炮,下層夾板裝備八門紅夷大炮的大烏尾船還差了不少。但船上有大炮,那這時候就必須開炮!

而另一艘大沙船上的沈廷揚這時候也在尖聲的高叫着,“開炮,開炮,給我開炮!”

Wшw¸ тт kān¸ ℃O

他所在的大沙船是整支沙船船隊的領頭羊,一聲令下,整個船隊——數十艘登大沙船,都通通向着岸上的清軍開起火來。

沙船上也有鳥槍炮銃,只是比之鳥船上的火炮還要更小。

射程有限,很多根本都挨不到岸!

船隊的射擊更多是一種發泄,是一種歇斯底里,而不是真正的在攻擊敵人,在殺傷敵人!

岸上的韃子和包衣奴才們初被嚇了一跳,但很快就察覺到了內裡的奧妙。雖然不時的有三兩顆鐵彈飛到頭頂來,卻還是有大膽之人對着海面做出些羞辱的動作。

“炮聲?”

松山城頭,王廷臣擡頭向南看去,大戰結束多日了,吳三桂之流已經逃之夭夭,怎麼可能還有炮響?

當日六總兵慘敗的一幕,至今還刻印在他的腦海裡,多少人葬身魚腹,而早知那麼多將士白白送命,真不如與韃虜拼死一戰的好。

如今,悔之晚矣!

而更叫他心憂的是,隨着突圍的六總兵大敗,洪承疇的設想也就徹底落空了。這鬆錦困局又當何解?

“莫不是還有忠貞將士在堅守?”遼東副總兵江翥乾巴巴的說着他自己都不信的話。

現在的松山城中還有明軍兩三萬人,洪承疇以下還有曹變蛟、王廷臣兩位總兵,再有祖大樂、江翥、姚勳、朱文德、夏承德等五位副將,再加遼東巡撫邱民仰、張若麒等文武官員。

二十二日,洪承疇看到大量的清軍都南下去追擊堵截六總兵了,自己當面的清軍數量甚少,似只剩下了兩黃旗。

那黃臺吉的大纛都隱約能看得到,當下命驍將曹變蛟率部直擊當面清軍。

曹變蛟是明末良將曹文詔之侄,身懷勇力,果勇敢戰。引軍一路向前,直殺進了黃臺吉的御營。

可惜曹變蛟臨陣受傷,未能真的直搗黃龍,喪失了一次力挽狂瀾的大好良機。

至此,明軍就徹底縮入了松山城中。一干高層人人發愁。

“船,海上的船……”

“是我大明的船!”

“援兵到了。援兵,援兵……”

忽然,城內忽的響起一片嘈雜聲,很快一陣激昂的叫聲從遠及近,傳入了城頭的王廷臣一干人耳中。

那但凡聽到的,自上而下,就無一不是大喜。

從‘船’這個字上,他們想到了鄭森,繼而就想到了糧食。只要有糧食,守軍就不害怕。就憑着城內的兩萬多官兵,只要有糧食,再給韃虜十年,黃臺吉也沒招!

洪承疇的反應很快,王廷臣都還沒奔到城東,就聽到一陣士氣高昂的喊叫從城門處發起。城門大開,祖大樂帶引明軍已經殺了出去。

松山四門,清軍在南北西三面屯兵,尤其是西面,屯駐大軍,南北兩面也各有精銳。唯獨東邊,面臨大海,無路可去。黃臺吉根本沒向那兒佈置兵馬!也就是在三道壕溝之南,佈置了一些警戎兵。

須知道,清軍大戰一場,損失也是不小。加之分兵錦州,黃臺吉現今可動用的大軍也不是很多。

而關於海上的舟船事宜,黃臺吉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時間進入九月,關外已是入冬,那海岸邊很快就會冰封,明國縱然有船隻千萬,又能如何?

根本就沒想到,因爲出了鄭森這回事兒,崇禎帝的自救比歷史上果斷也迅速多了。沈廷揚帶船趕來的很及時,別說海面還沒有被冰封,現在那海岸上連個冰塊都還沒有。

此番沈廷揚運來了超過五萬石糧食,這個數字遠比沈廷揚在寧遠交割的糧草爲多。原因很簡單,這次運送了糧草,下一次猴年馬月能送到就說不準了。

不說清軍會不會徹底包圍松山,只說冬季一到,海上冰封百里,不到來年三月,這海路就很難打通。

一艘艘船舶卸下了糧草,在清軍反應過來之前,就不少糧食被運上了岸,然後迅速被運回了松山城。

松山城並不是港口,也沒有棧橋,那一袋袋的糧食都是用大沙船和三艘鳥船上所攜帶的走舸,輾轉反覆的運輸上岸的。

黃臺吉急忙調兵來騷擾,松山明軍卻在這時爆發出了高昂的戰鬥意志。因爲,他們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有多麼需要這批糧食。而當每一個人都清楚戰鬥意味着自己的生命的時候,明軍所爆發出的戰鬥力是清軍也無可奈何的。

兩軍廝殺了兩日夜,直到最後一粒糧食被送入松山城,清軍也未能突破明軍防線。

然糧食被運進了松山城,這是完成了沈廷揚所肩負的兩大任務之一,他還有一個人物是在接下的時候將大批的將士們裝上船運走。上百艘沙船的裝載力,足以把松山城內的明軍運走個七七八八。

但這也顯然是不可能。

明軍必須守住松山,不然錦州就等於宣告放棄,而且松山一丟,與之城犄角之勢的杏山,還有杏山後頭的塔山,便都難守住。韃虜掃蕩了這些城池後,不僅徹底斷絕了錦州解圍的希望,還能直接威脅寧遠。

再則,爲了防止清軍的攻勢,也需要大批明軍部守防線。

最後洪承疇決定,除去傷員,放曹變蛟部上船。

原因有二,第一是曹變蛟受創較重,黃臺吉的御營不是那麼好闖的。第二,曹變蛟部皆是秦軍。

崇禎十一年清軍入關,也就是盧象升戰死的那回。洪承疇被召去入衛京師,曹變蛟這纔跟着他過來。手下兵馬皆是秦人。

當年清軍出關之後,其部下因想念家鄉,就多有逃亡的。

而另一總兵王廷臣,身爲遼東總兵,其手下軍兵就多是遼人。

就是讓一白癡來選,也會把客軍放走,將主軍留下。

一同走的還有遼東巡撫邱民仰和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橫豎有洪承疇本人坐鎮松山城,軍心不會亂。就像當初他讓吳三桂等六總兵突圍,自己引曹變蛟、王廷臣留守一樣。

“洪總制真乃國之棟樑!”鄭森聽到洪承疇這一決定之後,心中對之大起敬佩之心。不管原因如何,如此勇氣,可不是什麼人都能擁有的。

“待回閩地,我定要說服父親舉兵來援。”鄭森心底裡暗暗地說。

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十二章 龍洋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番外1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兒子的前途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番外4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九十章 無恥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
第八十一章 硬骨頭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九十五章 揚眉劍出鞘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七十四章 庸臣碌碌第四百二十一章 大勢所趨!第四百四十七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十二章 龍洋第四百四十二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番外1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兒子的前途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一百二十章 世外桃源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五百八十六章 那是真的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四百七十章 虛頭巴腦的表面功夫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六十一章 大寫的“服”(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四百八十六章 娛樂大衆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五百零九章 活例子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番外4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二百五十四章 崇禎帝:祖宗保佑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六十四章 大奸似忠之徒!第一百零九章 說客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片降幡出城頭第九十章 無恥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