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紙鈔

冬季的寒風與晨霧中,海邊隨着有節奏的號子聲喊起,煙臺碼頭上,大羣精赤着上身的漢子正在賣力地往工地拖拽着一根根粗大的圓木。

雖然冬季來臨,港口的工程建設已經停止了下來,但大批的木料、石料、磚瓦依舊源源不斷的被送入其間。

這裡可是今後齊魯地界唯二的市舶司之一啊,都已經取代了登州的地位,而且對比膠州的青島港,煙臺的條件更加優越。

因爲這裡的交通遠較青島方便。

在如今這個時代,趙構可沒有秦始皇的偉力來穿越沂蒙山脈,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的修成一條几百里長的直到,直達青島。

後世璀璨一時的青島港在如今這個時代,受制於現實,那隻能畏懼煙臺港之下。

原因很簡單,因爲煙臺港更靠近萊州灣,而後世已經不可聞的濟水在眼下這個時候,還是一條有着不俗的通航能力的大河。從魯西一直綿延向東匯入萊州灣的濟水,那是一條貫穿了齊魯北境平原沃土的黃金水道。人家西頭接着梁山泊呢!

後者可是京東地區的水利樞紐中心,水道南北東西縱橫,十分發達。

反觀青島呢,海貨即便堆積到了板橋鎮港口,也需要繼續向北運輸,送到萊州,這才方便轉運散貨。

那究竟是駕着船多走幾百裡海路,還是就近選擇進入青島,這就看人自己的選擇了。

何況那海州也新開了一個叫連雲港的港口,多少也分去了青島的一些熱鬧。

此時忙活在碼頭上的漢子多是附近的百姓,趁着冬季裡農閒出來做工的。

別說這做工還有工錢,就是沒有工錢只管飽飯,這對百姓小農之家都是一大減輕。

所以,別看時間已經是冬季了,寒風刺骨,可煙臺港這兒的赤膊漢子,卻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甚至於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冬季裡,百姓農人紛紛出來做短工,整個中原都在一片忙碌當中。

因爲隨着國勢的安定,隨着戰爭的平息,恢復生產就成爲了眼下時候的當務之急,趙構可沒有動農田水利法。這是王安石多種變法中唯一成果喜人的發令。

頒佈的7年間,全國興修水利工程達10700多處,灌溉農田達“三十六萬三千餘頃”,收到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現了“四方爭言農田水利,古陂廢堰悉務興復”的水利建設高潮局面。

眼下趙構給出的條件就更是優越,興建水利者除了可向州縣政府貸款外,更會對其來年乃至三五年裡的田稅都有一定的減免。

這等讓利一出,各地士紳在這農閒時候可不就忙碌了開來?因爲有了三千萬貫的國債券,朝廷賦稅可謂是相當充裕。後者一經推出,在市場上的反應甚好。因爲那些個高官顯貴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更有無數富戶商賈們積極支持,三千萬貫固然衆多,但方在大江南北諸路,卻也是小菜一碟。

趙構設立的內務府下屬“皇商”一出,那天下商賈就再沒幾個看趙構不順眼者了。

有了高官顯貴和商賈們的支持,三千萬貫國債券豈在話下?

而朝廷手中有了足夠多的錢財,自然就敢隨意的浪,大肆的浪了。

其中一個證明就是,宋軍已經向着大海挺進了。

從萊州灣、渤海灣到鯨海可是有幾千裡之遙的,當中豈能沒有落腳點?那不僅會讓航海變得十分之危險,更嚴重的影響了捕鯨的收益。

這是新成立的水軍都督府所不能容忍的。

他們本就是小兒輩的,不抓緊時間快些發展來,還磨磨蹭蹭的按部就班,那怎麼行?

當下就以牽制女真爲藉口,向高麗、日本借佔了幾個島嶼。

這一時期的日本較之中國還是一個很乖覺的小弟弟,何況其國內正勢頭混亂,掌權愈五十年的白河法皇剛剛去世,他兒子堀河已經死了多年,孫子鳥羽都已退位七年,在位是日本國王乃是鳥羽的兒子崇德。

可這個崇德究竟是鳥羽的兒子呢,還是鳥羽的叔叔呢?這個誰都說不準。

因爲這鳥羽出生後不久母親藤原苡子就逝世,是由祖父白河法皇養育。出生7個月後就被立爲太子。父堀河死後,5歲的鳥羽即位,政務也全部由白河法皇管理。永久5年(1117年)娶白河法皇的養女藤原璋子(待賢門院)並立爲中宮。保安4年(1123年)在白河法皇的主持下,鳥羽禪位給了與待賢門院所生的長子崇德,實權仍由白河法皇掌握。

在日本上流社會,崇德實是白河的兒子的流言早就喧囂塵世。

而看鳥羽對崇德的做好,那流言還真未必是空穴來風。

鳥羽別看與白河的關係很是不好,但白河時候,他也乖乖的祭除了院政這一法寶。

院政的日語意思即爲“退隱的政府”。其具體的手段就是不斷的擡舉武家集團,消弱大貴族,施恩於武士階級,以同藤原氏外戚集團爭權,力圖抑制攝關政治,伸張王室權威。

現在就是白河剛剛死,鳥羽一邊壓制崇德,一邊建立院政,與藤原氏相爭鬥的時候,纔不會因爲幾個不起眼的小島就與中國翻臉來。

所以,就在中原大地一片忙碌的同時,高麗、日本沿海多個小島上頭,許多才被遷移來不久的漢人也都在緊張的忙碌着。

不過這些跟煙臺港口上的這些赤膊漢子沒什麼關聯,他們的心還想不到太多太深遠的事兒。

有那個閒工夫,他們更樂意先把手裡的紙鈔給花光。

紙鈔就是之前的交子,也可以說是之前的錢引。

那東西本來只在川蜀流通的,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在成都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僞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

官交子發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間“私交”,面額依然是臨時填寫,加蓋本州州印,只是分了一定等級,從1貫到10貫,並規定了流通的範圍。

發行額有限制,還規定分界發行,每界三年(實足二年),界滿兌換新交子。

首屆交子發行1256340貫,備本錢360000貫(以四川的鐵錢爲鈔本),準備金相當於發行量的28%。

後來因供應軍需超額發行,使得交子嚴重貶值。徽宗初期遂停止發行,改用“錢引”。

不過“錢引”這東西,它的紙張、印刷、圖畫和印鑑雖然都很精良,卻不置鈔本,也不許兌換,等於是沒有準備金,還不能兌換實錢。完全握在官府手中,隨意增發,因此紙券價值大跌。

趙構現在施行的紙鈔,就完全撇去了錢引的弊端,這也就是前文所言的錢引改制。其新發行的紙鈔等同先前的交子,準備金爲發行量的30%,第一期發行一千萬貫。

這叫銀行的業務更加繁忙了不少,也讓很多從官府手中拿到紙鈔的老百姓們大感懵逼。等他們回過神兒來後,那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衝入市場上把那紙鈔花的一乾二淨。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
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一百四十章 暴風雨前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二百五十八章 公務員,筆帖試(求訂閱)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三百三十章 卑鄙,太卑鄙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二百二十八章 鄭芝龍“傲”出了一個新境界(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五百一十六章 使節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一百九十六章 吳三桂吃虧吃大發了(求訂閱)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二百七十章 太嚇人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奪下禾寮港第一百三十四章 晉西鹽商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一百七十一章 追兵(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二百九十二章 一敗比一敗,豪格也大敗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四百五十一章 國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何去何從鄭芝龍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一百九十三章 幫一把李自成(求訂閱)第三百九十六章 女真後繼有人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舉多得的‘裡應外合’第一章 穿越“閩海王”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自成說東虜(求訂閱)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五百五十四章 草原各部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十五走親戚,第三更來不及了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八十八章 夠無恥,夠光棍第一百八十四章 砍了鄭芝龍,活捉朱皇帝!(求訂閱)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順文武(求訂閱,10/10)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