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繼續教導

汴京城是天下首善之地,趙構已經讓人去江寧搞建設,但興建一座皇城及其配套的無數建築,那是需要很長很長一段時間的。

所以,汴京城現在還沒有感受到江寧的半點衝擊。

這裡依舊是天下最最繁榮富裕的所在。

大江南北無數商賈貴人涌入這裡,這兒的百姓是不差錢的,甚至可以用普遍小康來形容。

因爲京城的禁軍被廢掉了麼。沒有了那些趴在禁軍身上喝兵血的“將門”,汴京城的各行各業都衝到了極大地衝擊。

畢竟少了那麼多低廉的勞動力。

而城內的達官顯貴的數量卻不見減少,富紳商賈的數量也不見減少,駐軍又有那麼衆多。衣食住行,城內的物價在各個方面就都有了一次暴漲。

服務業的發達繁榮,最大的受益人就是城內的小市民階層。

只是短短几年時間,汴京的市民階層就迅速的恢復了元氣,而他們的復興又從另一方面促進了城市的消費與興旺。

年節時間,正是一年中百姓消費大爆發的時日。

看着人頭攢動川流不息的市井,直叫趙構想到了後世的節假日。

“天下四行,士農工商,皆以士爲重,其次農爲貴。只因士工商賈,皆賴食於農,故很多人以爲農爲天下之本,而工賈皆其末也。”

趙構說的話倆皇子覺得很耳熟,這不就是報紙上的話麼。

報紙作爲一個‘公開’平臺,很輕易的就能把爭論挑動起來,之前的那幾句話就是。在頁面上刊登幾篇重農抑商理念的文章來,立刻的就能引發大批人的反駁,然後稍加炒作,一場波及無數人的大辯論就開啓了。

有了噱頭,報紙的受關注度自然就增高。同時間,輿論權也在這一場場的大辯論中,被報紙牢牢的把握在手中。

“你們去過草原,見識過貧窮和弓馬,也見識過鐵炮板甲和市井繁華,自己說說,工商之業真就那麼的不重要?”

趙琯、趙瑗想都不想就直搖頭。

先進的技術就等同於強大。這事兒趙構早就開始向他們灌輸了,幾年時間的潛移默化,倆娃娃就是不懂得大道理,也知道了自己穿的、吃的、住的、玩的,那全都是‘工商’。

沒有工商,生皮子比細布綢緞穿着更舒服,還是死麪餅子比美味佳餚更好吃?自己還怎麼吃到皇商進攻的南方佳果,還怎麼吃到荔枝、芒果、山竹等好吃的果子?

而走了一趟草原之後,工商的重要性就更一目瞭然了。

草原之民的貧窮,塞北遊騎簡陋的武備,大宋的富饒和兵甲之犀利,與之形成了一個最最完美的對比。

“孩兒以爲士農工商皆天下之本,無所謂上下高低之分。”

“孩兒亦這般認爲。重農沒有錯,抑商卻大可不必。看汴京之繁華,即可知商賈之要。”

趙瑗先說,趙琯後說,對於年紀不大的他們言,如此回答已經合格。趙構眼睛眨了眨,深以爲自己的選擇是對的。

趙琯的性格真的比趙瑗好,相對持穩,對於一個要幼年登基的帝王言,真的是個很好的特性。

“不錯。你二人年紀小小,能有如此見聞已經不俗。正所謂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日後你們皆是要君臨一方的人,務必要銘刻在心。”

“商旅不行,貨不能通南北,物不能盡其用,則民不能得其利也。”

“民無利則不富,民不富則國無稅,國無稅則兵不強,兵不強則天下危。由此可知,重商之風大興,實在是國富強民的重要一環。”

“你們都要記着,立國之重首在賦稅。全國的賦稅,誰藏而不納,誰便是天下第一大害,我趙氏的第一大害。商人再是重財輕義,只要他們行商交稅,那便是天下第一等的良善。”

趙構最怕的就是自己死後,繼位的趙琯被身邊的士大夫出身的朝臣給帶歪了。小孩子不定性,現在看着再好,長大後成什麼樣誰也說不清。

他唯一能確定的就是,當權階級必然是貪婪的。

千古以降,從貴族制度到世家門閥,從世家門閥到士紳官僚,爲自己謀福利某權柄那都是天經地義的。

歷史告訴他,當中國封建社會進入到宋朝,掌握中國地方資源數千年的地方大族和豪強經濟完全解體,科舉制度的成熟,催生了一個新的官僚士紳階層。

這些人利用執政權力和致仕之後的影響力,爲這個羣體謀取政治和財稅上的利益。從趙宋不輕易殺文官,到朱明士紳無需納糧交稅,那就是再明顯不過的一過程。

嘉靖年間,文官集團從法律上形成了“士紳無需納糧”的制度。“現任甲科京官一品,免田一萬畝,以下遞減,八品免田兩千七百畝。外官減半。致仕免本品十分之六;未仕進士優免田最高可達三千三百五十畝,未仕舉人優免田一千二百畝;生員、監生八十畝。看上去每個品階能夠免多少稅賦都是有定數的,但基數一開始就定的大,所以當執行起來的時候,就基本不用交稅了。

如是到了明末時候,崇禎窮到什麼程度,文官們的無恥又能達到什麼程度,就是很多人都一清二楚的了。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

文人們的無恥,趙構從來都不介意從最壞最惡劣的角度出發來揣測猜想的。

從現在開始,在接下來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他會着重向兩個兒子去灌輸一個道理——讀書人的話信不得。

當初他大軍南下席捲天下的時候,天底下多少人對他罵不絕口,從道德人品角度對他口誅筆伐。彷彿大宋真就要被他帶入深淵谷底去了。

可現在再看大宋天下,不提對外的赫赫武功,只說國內的民生,天下生機恢復之快,就叫無數人都意想不到。

從之前的吃糠喝稀終年不知肉味,到現在的吃飽穿暖,甚至不少百姓家中都有了積蓄。

不是親眼目睹,誰能相信變化居然會如此之快?

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九十章 無恥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十二章 龍洋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九十章 無恥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
第一百五十一章 沒有最無恥,只有更無恥第二百四十二章 公主與駙馬(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五章 屁股開花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三百八十五章 你這廝是趁了誰的勢頭第八十四章 計較(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五十三章 反轉大戲(求收藏)第六十八章 願隨大帥殺奴!第五百四十六章 對塞北下手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一百五十八章 攤牌(完)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九十一章 大明氣數盡也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九十章 無恥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差點遺忘的大殺器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二百六十九章 懵逼的洪承疇第八十章 對壘(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一章 範永鬥範大人(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人心啊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三十七章 是非之地不久留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二十七章 倭兵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十二章 龍洋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八章 氣昏崇禎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九十章 無恥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二十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六十二章 率獸食人(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