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

“老爺,事情不妙。吳家人被皇帝使人看的牢牢地!”長隨長話短說,讓張縉彥心情立時大壞。

他可不想跟着崇禎帝去江南,別看他是被崇禎皇帝一手提拔來的。當初,兵部尚書馮元飆去職,推薦李邦華、史可法代替自己,然崇禎不聽,擢升張縉彥爲兵部尚書。

但人心散了,就是人心散了。

大明丟了北都之後,撐死了就一個南北朝,張縉彥他可是中原人,老家已經被李自成拿下,如何能跟着崇禎帝南下?

況乎他與李自成也不是沒打過交道,當初張縉彥在延安府清間縣做縣令時,李自成纔剛下海跟着高迎祥創業,彼地已爲民軍之根據地,張縉彥爲保全自己,向農民軍宣揚封建的“忠義”之道,使2000餘名農民軍受騙歸田。

雖然從後事角度看,那確確實實是‘受騙歸田’,但張縉彥無疑也給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月中,李自成席捲晉西,逼近京師,張縉彥拒絕採納急招士卒固守、號召天下勤王入援的正確建議,並且還隱匿一部分軍情不報。就是因爲他與李自成已然在暗中有了聯繫。

但張縉彥也清楚,自己雖然爲兵部尚書,但手下無一兵一卒,孤身一人投效李自成,怕是連錦上添花都要不如,他要聯絡一批人來搖旗吶喊,把聲勢做大了,才能顯出他的能耐。同樣的也能招攬一批黨羽。但在那一干暗中聯繫的人物裡,張縉彥最是看重的便是吳家了。

因爲吳三桂手握重兵,更地處要害位置。吳家份量對於李自成言,相比較自己都要重出許多。

同時也因爲吳三桂的大軍歷年來都是明廷集天下之力供養出來的,沒有了朝廷的錢糧支持,吳三桂根本無力養軍。

他只能在隨崇禎帝南下和投降之間做選擇。

可吳三桂手下的軍兵都是遼人,一個個在關外有家有口,有田有宅,豈能都拋家舍業的追隨崇禎帝?

就是吳三桂要忠心追隨,他手下人也不會同去的。數萬關寧軍一夕之間就可能分崩離析。

如此情況,只要是個聰明人,那就該知道作何選擇!

張縉彥一點也不覺得吳三桂是個笨蛋。他只是吳襄的二兒子,能撅掉老大吳三輔成爲吳家的主事人,吳三桂豈會是笨蛋?

到了眼下歲月,誰還不知道有兵就有權的道理?

數萬關寧軍就是吳家權利的源泉,就是吳三桂的前途資本,他是絕不會放手的。那般一來,吳三桂就也只能束手就降。

張縉彥的算盤就是暗中聯繫上吳家人,約定了時間後好中途開溜。可現在看……,真是計劃沒有變化快啊。該死的鄭芝龍!

張縉彥內心中痛罵道。“那陳家的人呢?”陳演家。

“老爺,那也是一樣。”

“陛下駕到,羣臣相迎……”

嘹亮的叫喊聲傳進了張縉彥的耳中,後者立刻收拾了臉上的愁容,迅速回到了班列裡。

鄭芝龍這時候使人在城內大大小小的衙門處裝點東西,比如說戶部的戶籍、魚鱗冊存檔,兵部、工部的地理地圖和大大小小的秘策,以及二者下屬的匠人,一些手藝精湛的大匠,通通都被鄭芝龍收編來。

包括刑部的諸多存檔,鄭芝龍也收拾了一些來。

反倒是吏部、禮部被他無視了。

欽天監也被一掃而空,上至湯若望、李天經,下到八九品芝麻小官,都被他一網打盡。

“奴婢見過安南伯。王爺爺使小的告訴伯爺一聲,聖駕已經出城了。”

欽天監裡,鄭芝龍正在翻看一本名爲《坤輿格致》的礦產類書籍,這是一部分卷十二冊,涉及到礦業和相關冶金工序的每一個階段的書籍。其內容包括礦山管理、開採原理、勘探技術、採礦技術、採礦工具和設備、檢驗礦石物方法,礦石熔鍊法,貴金屬與非金屬分離法等等。

據湯若望講,這是他與李天經主持編撰的一本書,選歐洲德意志礦冶學家,阿格里科拉於西曆1550年撰寫的論述16世紀歐洲開採、冶金技術的鉅著《礦冶全書》爲底本。由歷局楊之華、胡宏憲等進行翻譯。

書成之後受到了崇禎帝的嘉賞,御批:“發下‘坤輿格致’全書,着地方官相酌地形,便宜採取”。但因朝政已經混亂,該書至今尚未及刊行。

於此一般結局的還有去歲才編成的《火攻挈要》。這是由湯若望口述,焦勖筆錄整理的一部書。是一部關於歐洲火炮的製造方法與火攻策略的彙集。全書約4萬字,分上、中、下三卷,附有插圖40幅。上卷敘述製造火器的方法,包括造銃、造炮、造彈、造銃車、狼機、鳥槍、火箭、噴筒、火藥、地雷。並連帶介紹量尺的規格和比例,起重、運重、引重之機器,配料、選料、化銅的方法。中卷爲製造、貯藏火藥須知,試放新銃,裝置各銃,運銃上臺,上山下山及火攻的基本原理。下卷則爲西銃之攻法,鑄銃應防止的問題,守城、海戰以及炮戰有關事項。可以說是明末有關西洋火器的一本最具權威的著作,火炮製造涉及化學、數學、採礦、冶金等各方面,是多種科學技術的結晶。

湯若望本身也爲明廷鑄造了20尊大炮,崇禎帝“嘉其堅利,詔再鑄五百位”。

從這點上就可知道鄭芝龍爲什麼非要把湯若望帶走了,這人要留在京城,待到韃子入關後,必然會對滿清的火炮製造大有增益。

雖然這事兒你根本攔不住,京城內諸多的工匠,會鑄造大炮的多了。而傳教士更不止眼下的這一些,歐洲人能在澳門落腳,他們多的機會去燕京,只要滿清能滿足他們的一些條件。槍炮鑄造根本不是事兒。但能延遲一段時間也總是好的。

同樣呢,這也能看出崇禎皇帝的不靠譜。張口就是五百尊大炮,他知道湯若望現在用的泥模鑄炮法,鑄造五百尊大炮需要花費多久時間,多少人力物力,多少銀子嗎?

張口就是五百,真二百五的二百五了。

“你去回稟王督公,務必要行抵通州後方可休息。”通州知州周文貴在鄭芝龍來京師的時候就得過他的吩咐,籌集境內的大小船隻,以供不時之需。

鄭芝龍對着小太監一擺手。

說真的,在穿越之前,不管是看電視機還是小說上,一提起太監的嗓音那就都離不開尖厲和公鴨腔。但現在他進了一趟燕京城,真正的見到了崇禎皇帝,真正的看到了太監,鄭芝龍才知道那都是扯淡的。

因爲身體構造的原因,有的太監嗓音尖厲和公鴨腔,這是少不了的。可是御前斥候的太監,卻一個個都有一副好嗓子。

就像剛纔的小太監,吐字清晰,嗓音清脆,還都一口正宗的官話。

“大帥……”陳鼎的目光看向了翰林院方向,那裡是這個世界上最古老悠久、收藏也最豐富的國家圖書館,裡頭肯定還有好多的“寶貝”。

鄭芝龍拍了下他肩頭。“再等幾年吧,咱們又不是不回來了。皇帝已經起駕,咱們也該走了。”

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十二章 龍洋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
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五百二十章 不肖子孫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四百九十六章 奴隸?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十二章 龍洋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零七章 瘟神施法了(求訂閱)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四百九十章 呂宋第二百五十章 西班牙人的血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三百章 多死一些沒壞處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江南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該死的中國人第七十章 韃子殺來了(求收藏)第三百一十六章 憔悴的多爾袞,狠辣的鄭芝龍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一百三十七章 人不磨,不成器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州港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五百二十三章 草原(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四百一十五章 何爲正統第五百一十三章 西陲戰火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二百五十三章 我要當國公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四百五十六章 海東總管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兒孫留個念想,給自家留個體面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五百二十六章 士林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四百七十五章 父子談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四百八十九章 這就行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招女婿第七十九章 豬隊友(求收藏)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二百零四章 韃子不是韃子了,歷史也面目全非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