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鶴灘

西沙島東南灘又稱鶴灘,這一片灘塗溼地區域水草豐茂、蝦螺繁衍,每年秋後丹頂鶴遷徒經崇州,會大羣的棲息此地,崇州漁民遂稱此爲鶴灘。

今年的丹頂鶴還沒有開始南遷,鶴灘杳無鶴影,遭過颱風、海潮回灌大災後的倖存者遷往觀音灘,大量的水鳥又開始在這邊聚集、覓食。

八人慌亂逃入鶴灘東端的蘆葦地,驚起一篷飛鳥亂飛,兩名弓箭手箭囊裡的箭羽已空,還有兩人在逃跑途中兵器都丟失了,望着蘆葦地外是茫茫江水,遠處江裡又有突擊舟戒備,聽着追擊的馬蹄聲不即不離的響在身後,這一夥人欲哭無淚,想要棄械投降,身後追兵卻根本不接受他們投降。

三十餘追兵步騎混同圍截而來,先以箭攢射,將逃入蘆葦地裡的八名湖盜射得跟刺蝟一樣,又分出十人分兩組從左右接近,尚有餘息者脖子上抹一刀,居後的輔兵這時上前,趟水將八具屍體丟入江中。

看着屍體給江水沖走,寧則臣才提勒繮繩,命令衆人隨他回觀音灘去。

七月末觀音灘救災營地遭湖盜襲入,武衛及臨時組織起來的民勇戰死一百一十七人,傷殘兩百六十七人;往西沙島縱深進襲的湖盜人數雖少,但是燒殺捋掠無所不爲,極盡破壞之能事,給西沙島流民遭成近兩千餘人的傷亡。

趙虎、趙青山率衆從河口馳援,從側後擊觀音灘之湖盜,周普率守島武卒與民勇也奮起反擊,將湖盜擊退,大部分湖盜都橫穿整個西沙島,從南灘坐船逃離,但是西沙島上還殘留多股沒來得及撤離、也是造下最多殺孽的湖盜。

林縛重新控制西沙島局勢之後,沒來得及從西沙島撤出的湖盜已經難有作爲。大難過後衆人心裡的仇憤需要發泄,林縛斷然不接受這些殘存湖盜的投降,使寧則臣等人率民勇三百餘人分五隊搜索全島,對殘存湖盜予以堅決的清洗,也使西沙島上的民勇在鐵與血、火與淚的戰鬥中經受錘鍊。

寧則臣率衆返回觀音灘營地,看到營地裡有衙役與官兵模樣的人,隨手拉來人詢問,才知道崇州知縣陳坤上島來,寧則臣朝泥地裡啐了一口,罵道:“狗官!”使民勇歸營,與三五名扈從牽着馬交到馬營去。

普通的騾馬也不算多少稀奇,崇州城裡甚至都不用十兩銀子就能買一頭。

林縛在西沙島遇襲後,不再管崇州地方的意見,擅自正式在西沙島組編民勇,每隊民勇定額六十人,除兵甲弓箭外,還配給二十匹自行看護餵養。

唯有寧則臣所牽的這種昂首額高近丈、體型龐大重達四五百斤、能駝起三百斤重物短程衝刺的良駿,整個西沙島也就四十多匹,珍貴得很,還都是林縛從江寧調過來的。

觀音灘營地設有馬營,各隊民勇出任務歸來,要將這些良駿及時交還給馬營統一餵養看護。

“寧則臣,寧則臣,大人喊你過來。”

寧則臣回過頭,見是林縛的護衛、臉上有一塊胎記的陳花臉,問道:“大人喊我有什麼事情?”

“崇州來了好幾個官,海陵府司寇參軍也過來了,說了半天流民安置與民勇的事情,按照規矩,西沙島就算設鄉營,也歸崇州縣尉與海陵府司寇參軍管轄,找你過去,應該是說這個事……”陳花臉說道。

“賊他娘。西沙島給海潮侵灌時,這些狗官在哪裡?西沙島給湖盜襲擊,這些狗官在哪裡?西沙島民勇只聽大人一人吩咐,這些狗官要見我做什麼?”寧則臣皺着眉頭問道。

“大人讓你過去,你囉嗦個屁,進營帳不要愣頭愣腦的亂說話。”陳花臉笑罵道。

“有這時間還不如多練一趟刀!”寧則臣不情不願的嘀咕着,跟陳花臉往林縛所住的營帳走去。

**********

陳坤年愈四旬,白麪清瘦,頷下短鬚黑密,也算是儀表堂堂,有一股子讀書人的清儒氣度,他與海陵府司寇參軍吳梅久都是崇越三年的進士,有同年之誼,此時他與吳梅久並肩而坐,看着不過舉子出身、行爲乖張的林縛坐在他們的對面,有一股子壓不住的邪氣要竄到心頭上來。

營帳依軍帳設置,主座虛置,下面兩列坐席,陳坤、吳梅久以及崇州縣尉洪昌吉等地方官吏坐在一側,林縛獨自一人坐在另一側。要不是吳梅久勸他說“顧悟塵已經出任右都僉御史、江東按察使,有監察地方官吏之權,鐵了心要搞倒一個知縣,還是輕而易舉的,人在屋檐下,能低頭則低頭”,陳坤早就拂袖而去。

帳簾子給人從外面掀開,外人也沒有規矩,不唱諾就直接進來,陳坤側臉看過去,見剛剛給林縛派出去找人的那名護衛身後是個瘦弱白淨的青年,心想他就是林縛選出來的民勇首領?還以爲是什麼五大三粗的粗俗漢子呢。

“陳知縣、吳參軍、洪縣尉,他便是我說的寧則臣,兄、侄死於風災,寡母死於寇患,西沙島設鄉營,胡致庸是崇州有名望的鄉紳,擔任指揮一職,我沒有意見;我另外推薦寧則臣擔任副指揮。他讀過幾年書,又知道一些帶兵操練的事情,我喊他過來給陳知縣、吳參軍、洪縣尉考校他能否稱職,”林縛又給寧則臣介紹陳坤、吳梅久、洪昌吉等人,“這三位是陳知縣、吳參軍、洪縣尉,你快給他們行禮……”

寧則臣心裡不願意,也站在一旁的胡致庸闇中扯了扯他的衣襟,他纔不情不願的抱拳給陳坤、吳梅久、洪昌吉行禮,也不多說什麼。

“都讀過什麼書?”陳坤側頭看向寧則臣,看他瘦弱白淨,跟尋常武夫不同,之前的牴觸情緒就淡了兩三分,也認真考校起來。

**********

西沙島遇襲後,軍山水寨官兵坐視不管、袖手旁觀,林縛返回西沙島之後,差點跟軍山水寨兵戎相見,又根本不跟地方打招呼,直接就給三百餘民勇發放刀矛、弓箭、鎧甲開始全島清匪。

林縛這種行爲已經極大的犯了忌諱,陳坤心頭火起,知道消息後立即將一紙狀紙派人遞到海陵府。

流民本來就給地方視爲大患,限制其活動範圍並進行嚴密的監視,待時機成熟之後,再分批遣回原籍,是地方處置流民的主要思路。特別是洪澤浦大亂後,雖然郡司都要地方好生安置流民,但是防範之心更甚,給流民接觸兵備自然給視爲大患。

在陳坤看來,從流民中挑選出來的民勇根本不可能忠於地方,林縛的行爲簡直就是給西沙島流民手裡塞了一把尖刀,一旦西沙島流民生亂,禍害比普通流民更烈,崇州縣地方將難以抵擋。

陳坤的狀紙遞到海陵府之後,並沒有掀起軒然大波,府司寇參軍吳梅久立即趕來崇州代表海陵府處置西沙島流民之事,也是要調解崇州地方與林縛之間的矛盾。

陳坤自認爲讀書人應有讀書人的心氣,怎能在強權面前低頭,輕易不肯接受吳梅久的調解。

吳梅久質問他:“事情一旦鬧大,西沙島風災之責會不會給先追究?島上十二座墓園所埋都不是紙人。西沙島遇襲,官兵怠戰之責會不會給先追究?就算將狀紙遞到京城,最終還是落到楚黨手裡,如何處置,還不是楚黨一言決之?先撤了你的知縣之職,換上楚黨中人來擔任崇州知縣,這案子再發回崇州地方處置,你難道希望看到這樣的結果?”

陳坤這才意識到林縛身爲楚黨的先鋒寵將,已經不是他一個七品知縣能扳倒的了,不管林縛在地方怎麼亂來,只要不違背楚黨一系的利益,差不多能說已經控制中樞的楚黨都會想方設法的包庇他、縱容他。

要是認真追究崇州縣地方救災不力的責任,顧悟塵的確能將他先從知縣的位子上掀下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陳坤見無法阻止西沙島設鄉營,但是也要極力的限制林縛在地方上的作爲。

這也是海陵府諸官吏與吳梅久的意思,與其硬着頭皮拼個頭破血流,還不如先順着他的意思,總之要積極的西沙島諸多事務抓到地方手裡,先將林縛這尊楚黨新神送回江寧去。等三五年過去,要把西沙島捏成圓的或者是捏成方的,還不是地方上一言決之?

陳坤放下對抗的姿態,想召林縛到崇州縣裡一起商議西沙島流民處置之事,卻給林縛一句“東海寇未去,西沙島危如垂卵,不敢離開片刻”堵了差點腦中風,又是吳梅久忍心勸說,陳坤才肯屈尊到島上來見林縛,一起商議流民處置之事。

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73章 軍制暗鬥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42章 東西虛實第68章 攻守之謀第78章 虎毒食子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25章 海陵知府第44章 兵家秘術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17章 休整第63章 開海漕第24章 行刺之謀第八十六章 籬門對峙第47章 偷營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155章 勇將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22章 暨陽堅壁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63章 淮西第4章 海塘問策第24章 高麗戰略第46章 控田第40章 壯懷激烈第51章 識時務第32章 蝶翼之陣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35章 落花流水第74章 雁過拔毛第64章 殘城廢土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70章 淮山第70章 長樂王第14章 東行出海第157章 勇將第132章 江灘第58章 軍功交易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98章 留後處置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126章 逃第32章 餌中餌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133章 驚弓第102章 未雨時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27章 西線告急第41章 海東行營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29章 飛來一城第41章 撤兵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56章 遷族第23章 強襲松浦第37章 造湖第52章 嵊州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163章 擊潰第40章 變局第87章 風捲殘雲第37章 造湖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57章 收復江西第7章 調虎離山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55章 殘勝第43章 左軍五營第155章 勇將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44章 哀兵第二十章 誘殺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124章 北線第40章 岌岌可危第1章 捍海堤第44章 窮寇第82章 血戰韓村渡第60章 噴焰弩第12章 江寧心思第72章 隨州不決第19章 遼西大捷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貴途第85章 逃都第58章 廟堂第131章 歸路第57章 京畿密鬥第44章 哀兵第69章 爲何造反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51章 撤還是不撤
第九十五章 後院燎原第六章 林氏家主(三)第73章 軍制暗鬥第三十四章 人生難逢一知己第42章 東西虛實第68章 攻守之謀第78章 虎毒食子第十一章 意亂情迷第25章 海陵知府第44章 兵家秘術第五十三章 銳氣初挫第17章 休整第63章 開海漕第24章 行刺之謀第八十六章 籬門對峙第47章 偷營第114章 樊城城下第155章 勇將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22章 暨陽堅壁第40章 慷慨赴死易第一百零三章 抵臨(一)第41章 請君先渡淮第63章 淮西第4章 海塘問策第24章 高麗戰略第46章 控田第40章 壯懷激烈第51章 識時務第32章 蝶翼之陣第122章 浙南戰事尾聲第35章 落花流水第74章 雁過拔毛第64章 殘城廢土第57章 竹堂家事國事第70章 淮山第70章 長樂王第14章 東行出海第157章 勇將第132章 江灘第58章 軍功交易第124章 冷月如眉說骨肉第98章 留後處置第七十三章 角樓燈火第126章 逃第32章 餌中餌第14章 公府冶政(一)第十八章 投桃報李第115章 輕而易舉第133章 驚弓第102章 未雨時第109章 新的戰場第27章 西線告急第41章 海東行營第18章 清君側之憂第29章 飛來一城第41章 撤兵第33章 白鳥砦反擊第56章 遷族第23章 強襲松浦第37章 造湖第52章 嵊州第一百零二章 四月芳菲(三)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163章 擊潰第40章 變局第87章 風捲殘雲第37章 造湖第二十二章 跋扈的風情(二)第2章 高築城之策第22章 君王天下事第57章 收復江西第7章 調虎離山第125章 溮水論奸雄第55章 殘勝第43章 左軍五營第155章 勇將第67章 洪澤舊事第100章 江寧霜寒第44章 哀兵第二十章 誘殺第50章 戰訓識字班第124章 北線第40章 岌岌可危第1章 捍海堤第44章 窮寇第82章 血戰韓村渡第60章 噴焰弩第12章 江寧心思第72章 隨州不決第19章 遼西大捷第七章 家奴也是富貴途第85章 逃都第58章 廟堂第131章 歸路第57章 京畿密鬥第44章 哀兵第69章 爲何造反第136章 屈意逢迎第51章 撤還是不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