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 雨霖鈴(四)

陳國與祁國的戰事越來越吃緊,陳國的士兵也見識到了邘國人的勇武。陳國與邘國接壤的狹長地帶已經被邘國攻陷,而且邘國也大有向陳國中部攻進來的趨勢。陳王年輕時曾是一位鐵血的君主,但多年來舒適的生活早已把他的銳氣磨光,陳王想做的只是儘快與邘國和談。

在陳王的多番邀請下,邘國在這一年的五月終於派使節來到了陳都,與陳王商量和談的事情。陳都的人民在知道了這一個消息後也十分高興,陳都的大街上瀰漫着一股歡樂的氣息。也許,陳都的人民並不在意這場戰爭會孰勝孰負,只要他們的家人能回來,他們便已心安。在這樣的氣氛下,陳國宗室的人也開始着手我和容沐的婚事。

坊間不斷有關於和談的傳聞流傳開來,聽聞邘國提出和談的條件也沒有多苛刻。邘國一共攻陷了陳國二十座城池,而邘國願意把其中的十五座歸還給陳國,只留取其中的五座。陳國北方的土地沒有中部的肥沃,在那裡生活的人民也不富裕,陳王當然不會把那五座城池放在眼裡。聽聞邘國的使節還向陳王提出了一個要求,只是內容隱秘,不爲旁人所知。

陳王端坐在朝堂上,他身旁連一個服侍的宮人也沒有,只有容沐一個人跪在那裡。陳王問:“吾兒,你可考慮好了?”

容沐擡頭看着端坐在他面前的仍姿容清秀的父王,容沐說:“父王跟我說的事情,我斷然不會答應。”

陳王緩聲道:“孤的陳國有這麼多貌美的女子,你又何必爲了她而使我陳國陷入此等絕境。”

容沐大笑了兩聲,絲毫沒有顧忌在他面前的是他的父親,是陳國至高無上的王。容沐說:“父王,你可否記得十五年前的冬天,當時,我看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場雪。”陳王的臉色暗了下來,容沐又說:“當年,陳都被宋國攻陷,我們只能往內陸潰逃,整個王國只有一朝官員在這裡苦苦支撐。當時的一個主將覬覦母后的容貌,你竟在夜裡把母后送到那個人的營帳。”

容沐的情緒變得激動,與陳王越加蒼白的臉色不同,容沐的臉泛起了一陣潮紅,“母后是你的妻子,是我陳國尊貴的王后,你竟然親手把她送人踐踏。後來,我們擊退了宋國的軍隊也回到了陳都,而那一個主將也被你千般算計以至全族被誅。但是,但是母后她再也沒有踏進陳都,母后爲什麼會死,父王你可明白?”

陳王說:“你母后爲什麼會自殺,孤自是清楚。但是,只有這樣孤才能保住陳國,才能讓她的兒子登上陳國的王座。”

容沐說:“你做的這一切都是爲了你的王座,這與我又有何干?”

陳王看着容沐的神情,一直以來容沐都是他最鍾愛的兒子,只是他一直都沒有表現出來。陳王說:“容沐,只要你放棄朧月,這王座便是你的,朧月去邘國的那一日,孤便會封你做大公子。”

容沐站了起來,問:“那麼兄長呢?”

陳王說:“要有所得必有所失,孤封你做大公子是因爲你失去了與這對等的東西。”

容沐轉身背對着陳王,容沐問:“父王方纔說的話,當真?”

陳王說:“孤恐怕也沒有多少時日了,他日便由你來承陳國的國祚。”容沐走出了朝堂,陽光照耀在他的身上,一切好像沒有什麼不同,他依然是陳都聞名的容公子。陳王看着他的背影,說:“吾兒,果真是你跟孤最相像,但你的面容,像你的母后。”容沐的腳頓了一下,但他很快便離去了。

陳王想,在他衆多的兒子中,就屬容沐跟他最相像也屬他最瞭解他。方纔他搬出他早逝的母后,無非是想要得到陳國的王座,他總是知道,他該怎麼做才能實現他的目的。

陳王的王詔終於到達了相府,但宣佈的並不是我跟容沐的婚期,陳王把我指了去邘國,這是陳邘兩國談和的條件之一,我和邘王的婚姻,將被視爲陳邘兩國友好的象徵。因爲邘王在年前已經迎娶了天子宗室裡的一位公主爲王后,我只會作爲他衆多美人中的一位如夫人,雖然父親在陳國位高權重,但這對於相府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光。

陳國的宗室急着想讓邘國退兵,我離鄉的日子便被定在了三日之後。時間緊迫,一切都只好從簡。但陳王賞賜了很多金飾器具下來,說是給我的陪嫁,他的意思是,這怎麼說都是陳邘兩國的國婚,我萬萬不能丟了陳國的臉面。

No.14 雨霖鈴(五)No.9 琉璃碎(五)No.11 雨霖鈴(二)No.2 柳梢青(二)No.16 雨霖鈴(七)No.53 越江吟(五)No.36 杏花天(三)No.35 杏花天(二)No.39 胭脂淚(一)No.42 胭脂淚(四)No.54 傷情怨(一)No.38 杏花天(五)No.32 青門引(五)No.27 伶仃謠(五)No.39 胭脂淚(一)No.42 胭脂淚(四)No.31 青門引(四)No.43 胭脂淚(五)No.1 柳梢青(一)No.44 花前飲(一)No.26 伶仃謠(四)No.39 胭脂淚(一)No.42 胭脂淚(四)No.44 花前飲(一)No.16 雨霖鈴(七)No.22 雨霖鈴(十三)No.29 青門引(二)No.25 伶仃謠(三)No.30 青門引(三)No.12 雨霖鈴(三)No.54 傷情怨(一)No.7 琉璃碎(三)No.3 柳梢青(三)No.5 琉璃碎(一)No.19 雨霖鈴(十)No.26 伶仃謠(四)No.51 越江吟(三)No.15 雨霖鈴(六)No.3 柳梢青(三)No.27 伶仃謠(五)No.26 伶仃謠(四)No.2 柳梢青(二)No.6 琉璃碎(二)No.37 杏花天(四)No.25 伶仃謠(三)No.54 傷情怨(一)No.7 琉璃碎(三)No.6 琉璃碎(二)No.27 伶仃謠(五)No.29 青門引(二)No.17 雨霖鈴(八)No.26 伶仃謠(四)No.36 杏花天(三)No.42 胭脂淚(四)No.23 伶仃謠(一)No.39 胭脂淚(一)No.26 伶仃謠(四)No.18 雨霖鈴(九)No.50 越江吟(二)No.51 越江吟(三)No.14 雨霖鈴(五)No.43 胭脂淚(五)No.49 越江吟(一)No.13 雨霖鈴(四)No.19 雨霖鈴(十)No.4 柳梢青(四)No.36 杏花天(三)No.8 琉璃碎(四)No.11 雨霖鈴(二)No.34 杏花天(一)No.44 花前飲(一)No.45 花前飲(二)No.8 琉璃碎(四)No.56 傷情怨(三)No.25 伶仃謠(三)No.34 杏花天(一)No.32 青門引(五)No.19 雨霖鈴(十)No.17 雨霖鈴(八)No.29 青門引(二)No.43 胭脂淚(五)No.54 傷情怨(一)No.2 柳梢青(二)No.7 琉璃碎(三)No.24 伶仃謠(二)No.45 花前飲(二)No.25 伶仃謠(三)No.2 柳梢青(二)No.41 胭脂淚(三)No.35 杏花天(二)No.29 青門引(二)No.49 越江吟(一)No.37 杏花天(四)No.11 雨霖鈴(二)No.23 伶仃謠(一)No.8 琉璃碎(四)No.13 雨霖鈴(四)No.38 杏花天(五)
No.14 雨霖鈴(五)No.9 琉璃碎(五)No.11 雨霖鈴(二)No.2 柳梢青(二)No.16 雨霖鈴(七)No.53 越江吟(五)No.36 杏花天(三)No.35 杏花天(二)No.39 胭脂淚(一)No.42 胭脂淚(四)No.54 傷情怨(一)No.38 杏花天(五)No.32 青門引(五)No.27 伶仃謠(五)No.39 胭脂淚(一)No.42 胭脂淚(四)No.31 青門引(四)No.43 胭脂淚(五)No.1 柳梢青(一)No.44 花前飲(一)No.26 伶仃謠(四)No.39 胭脂淚(一)No.42 胭脂淚(四)No.44 花前飲(一)No.16 雨霖鈴(七)No.22 雨霖鈴(十三)No.29 青門引(二)No.25 伶仃謠(三)No.30 青門引(三)No.12 雨霖鈴(三)No.54 傷情怨(一)No.7 琉璃碎(三)No.3 柳梢青(三)No.5 琉璃碎(一)No.19 雨霖鈴(十)No.26 伶仃謠(四)No.51 越江吟(三)No.15 雨霖鈴(六)No.3 柳梢青(三)No.27 伶仃謠(五)No.26 伶仃謠(四)No.2 柳梢青(二)No.6 琉璃碎(二)No.37 杏花天(四)No.25 伶仃謠(三)No.54 傷情怨(一)No.7 琉璃碎(三)No.6 琉璃碎(二)No.27 伶仃謠(五)No.29 青門引(二)No.17 雨霖鈴(八)No.26 伶仃謠(四)No.36 杏花天(三)No.42 胭脂淚(四)No.23 伶仃謠(一)No.39 胭脂淚(一)No.26 伶仃謠(四)No.18 雨霖鈴(九)No.50 越江吟(二)No.51 越江吟(三)No.14 雨霖鈴(五)No.43 胭脂淚(五)No.49 越江吟(一)No.13 雨霖鈴(四)No.19 雨霖鈴(十)No.4 柳梢青(四)No.36 杏花天(三)No.8 琉璃碎(四)No.11 雨霖鈴(二)No.34 杏花天(一)No.44 花前飲(一)No.45 花前飲(二)No.8 琉璃碎(四)No.56 傷情怨(三)No.25 伶仃謠(三)No.34 杏花天(一)No.32 青門引(五)No.19 雨霖鈴(十)No.17 雨霖鈴(八)No.29 青門引(二)No.43 胭脂淚(五)No.54 傷情怨(一)No.2 柳梢青(二)No.7 琉璃碎(三)No.24 伶仃謠(二)No.45 花前飲(二)No.25 伶仃謠(三)No.2 柳梢青(二)No.41 胭脂淚(三)No.35 杏花天(二)No.29 青門引(二)No.49 越江吟(一)No.37 杏花天(四)No.11 雨霖鈴(二)No.23 伶仃謠(一)No.8 琉璃碎(四)No.13 雨霖鈴(四)No.38 杏花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