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大虞帝國

大明宮,在明顯殘舊的含元殿內,周皇帝高踞龍椅,接受了文武勳貴的朝拜後,宣詔大周易名爲大虞帝國,年號太平興國,定都長安城,詔諭虞王陸天風監國。

次日,大虞皇帝應虞王陸天風所請,定開封府爲上都,池州爲中都,太原爲下都,蘇州吳縣爲東都,福州長樂府爲南都,幽州爲北都,甘州張掖爲西都。

陪都之下是府,州,縣,鄉四級行政,鄉官耆老爲正九品官階,輔官從九品官階,武爲巡檢,文爲亭長,皆由朝廷認可或下任。

府級分爲王府和國府,王府直屬京城內廷管轄,國府歸屬陪都和京城外朝政事堂管轄,王府所出皆爲皇貢,國府所出皆爲國賦。

每個陪都皆置立內廷和外堂,外堂執掌陪都六部治政,內廷主管監察和掌判平常軍事,陪都外堂主官稱使相,由政事堂具有宰執資格的大臣輪任,陪都內廷主管由京城內廷任命,稱爲府宰,地方王府的主官稱爲府相,地方國府的主官稱爲府尹。

陸七大略參照唐朝的十五道行政治理,置立府級行政歸屬陪都和京城管轄,開封府稱爲上都,基本管轄唐朝時期的河南道和淮南道,陸七沒有在開封府置立內廷,只是劃定了那些府州歸屬開封府朝廷治政,也明確的告訴了周皇帝和大臣,日後開封府會是周皇之封,既是上都,也是王府之地。

不過陸七也明確了封王的權限,封王能夠有五百翊衛,五千護軍,但封王的護軍卻是歸屬內廷管理,護軍將士的任免和給養皆由內廷負責,護軍只是奉內廷軍令,在職責範圍內保護封王,但翊衛由封王私募和給養。

在宣告大虞帝國建立的五日後,大虞皇帝起駕離開了長安城,依舊由五萬禁軍護駕返回了開封府,皇帝回到開封府後,先傳旨封韓通爲成國公,任職殿前都虞侯,率領八千將士鎮守皇宮和內城門,之後傳諭開封府的軍力將帥,向監國上書述職,歸屬監國調令。

陸七接到開封府的上書和皇帝諭旨後,承認韓通爲成國公,國公和郡王可以擁有三百翊衛,三千護軍,加上鎮守開封府皇宮的五千王護軍,陸七認可了韓通鎮守開封府內城,而外城的軍力,他都予以了調離,自關內調去了三萬軍鎮守開封府,在軍權的控制上,陸七不可能讓步太多。

皇帝主動交出了開封府軍權,那只是陸七國事中的一部分,過渡時期,他只能允許周國朝廷的存在,薛居正事實上就是大虞上都使相,但皇帝存在開封府,陸七就沒有必要去明面改了開封府的治政官稱。

皇帝離開長安城不久,也就是還沒有回到開封府之前,陸七的政令已然是傳向了大虞帝國的所有疆域,先將體制和新政告知全國,讓大虞帝國的官民知道一下。

陸七的朝廷體制基本與周國類同,是政事堂和樞密院,不過外加了一個內廷,內廷置中府使和九卿相管理天下王府的軍政,兼顧監察地方和掌判平常軍事,內廷之首是中府使,其他卿相多由九寺之卿出任,例如太常卿,衛尉卿就是了內廷卿相。

內廷的置立事實上就是一個家天下,每個王府之地有五千護軍,將官和治政官員皆由內廷使任,王府之地的府相可以是女人,宦官和文官,王府之地的稅賦成爲皇貢,陸七的做法使得九寺卿的權柄大增,用意就是讓地方勢力被分割,也將皇族的財力獲得限制在一個範圍,而不是壟斷鹽鐵或者其他大利行當。

當然內廷的最大作用還是爲了直接掌控了一部分的軍權,以及監察地方,但並沒有取代了御史臺的職權,應該說御史臺是皇帝的左耳目,內廷是皇帝的右耳目。

隨治國體制一起發佈的,還有開科取才的公告,陸七定製了開科取才的條件,在文武考生之外開工科舉,朝廷置立天工貢院,凡能工巧匠,通農事水利,精音律的皆可參與天工科舉,例如燒瓷器的,若是能夠燒出極品,就可以帶來作品參與天工科舉,中舉即可獲得天工貢生的資格。

對文科舉和武科舉,陸七也做出了與以往不同的條件,參與文科舉的,詩詞歌賦算一門,農桑牧漁的知識也爲必考,還要會理賬,之後纔會是考文章,前面的若是不會,後面的錦繡文章也不用寫了。

而武科舉,陸七規定必須三十歲以下,在軍中歷練兩年以上的士兵,纔可以參與武科舉,武科舉每年錄取千人,取前五名爲殿元,第一名武狀元,文韜武略要最好,賜御劍和將軍官階,第二名榜眼,要是軍武第一,賜夜光杯和美酒,第三名探花,要箭術最好,賜寶弓和美人一名,榜眼和探花均賜予五品校尉官階。

第四名殿尉和第五名殿士,要綜合成績前茅,均賜與寶珠和美人一名,七品校尉官階,除武狀元得御劍外,其他九百九十九名錄取者,皆賜予千牛刀一柄,獲得武備官身,另外所有的賜予和用度,皆由內廷負責,三大科舉由內廷和禮部,工部,兵部共同舉辦和監察。

文科舉錄取四百進士,工科舉的貢士錄取暫時不限名額,賜予暫時未定,所有想參與三種科舉的才能之人,可以向最近的王府或陪都參加初試,以前大周和晉國的秀才和舉人,大虞帝國予以承認,但若想謀求官身資格,需要考覈一次。

發出體制和取才的通告之後,陸七又發佈了基本稅賦制度,宣佈實行唐朝時期實行的一種兩稅制,即戶稅和地稅之外沒有了別的稅賦,根據戶口和田地的估值進行徵稅,兩稅制的特點是富戶會多交稅賦,貧戶會少交稅賦,能夠讓流民和貧民儘快安居,商稅不屬於基本稅賦。

兩稅制是晉國早就實施的稅法,兩稅制的缺點是容易良田低估瞞報,但在重罪的高壓之下,地方上的地主和官吏很少願意因小失大,官吏是會調任的,地主行賄了之後,並不能保證自家田地一直偷利,偷得的利益,還不夠給官的,而晉國官員的福利很高,所以很少有願意爲地主低估了田地惹上後患,就是想撈好處,也只在打官司裡獲些好處。

陸七在周皇帝走後,也一直在虞王府理事,一是在明面上不能顯得猴急,二是長安城的三大皇宮都很破敗,他身邊的人也不多,若是入居了大明宮,真的會很冷清。

不過陸七很快就嚐到了治政的麻煩,各地的文書雲集而來,讓他陷入了忙碌不休,主要是周皇帝回去時,紀王和朝臣也都隨了回去,他又不好出言留幾個,而晉國的朝臣一時分不過來,他又不能隨便找人代勞,蕭知禮在河州也在忙碌。

好在有辛韻兒她們幫助分類,使得陸七的處置速度快了很多,忙碌了七八天,地方來的文書明顯見少,陸七才鬆口氣,卻是想去漢中看望小馥,如今外面下了雪,而小馥已然身懷六甲,所以一直沒有來長安城。

不過去漢中也只能是想想,陸七根本離不開長安城,只能盼着親人和信任的臣屬過來,最好是辛琴兒能夠來了長安城,只是江南的治政也是不容疏忽。

這一日,張洎和伍海同時抵達了虞王府,陸七見幫手來了自然歡喜,張洎卻是告訴陸七,開封府的很多官員奉了皇帝諭令,已然快要抵達了長安城,紀王卻是留在了開封府,據說不肯離開皇帝。

陸七聽了微微感傷,他爲了不讓皇帝有了失落,所以纔沒有提出留下朝臣,而那些朝臣當然不能做了勢利小人,所以無人向陸七明面暗裡的表歸。

一百多的朝臣抵達了長安城後,陸七不得不搬去了大明宮主政,政事堂和樞密院,加上各自的所屬運作,長安城正式成爲了大虞帝國的最高權力中心。

第195章 陸天勤第50章 擊匪第116章 追封第99章 逃歸第76章 千牛衛第19章 雲錦東第161章 論國第3章 美人如玉第189章 據太原第100章 居延海第66章 拔任第124章 宋府第198章 奪軍第102章 兄弟言第86章 榮氏第179章 父子言第54章 知己第42章 榮昌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90章 周府第122章 過路錢第120章 良宵第160章 急功之誤第10章 吳老爺第39章 陸氏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79章 遠慮第62章 令至第127章 滅越第123章 機會第85章 當年第128章 喝酒第5章 孔雀樓第197章 楊延昭第108章 回家第9章 刺第182章 王繼恩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85章 謀遠第85章 當年第36章 君臣言第114章 聽宣第6章 伯父第28章 得軍第96章 都護府第45章 問本心第76章 迎娶第45章 問本心第110章 守成第3章 歸德軍第65章 明與暗第119章 長安第31章 訓軍第71章 策動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75章 帝疑第3章 歸德軍第54章 尊往昔第66章 六盤山第38章 稱王第11章 受託第19章 憫心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27章 尋親第8章 絕殺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73章 西巡第32章 人生第111章 見上官第59章 豔女綠娥第210章 惜情第72章 賢妻第89章 沙州第91章 遠慮戰略第148章 拜祭第87章 所獲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63章 煽情第124章 宋府第78章 洞房第36章 小云護主第3章 歸德軍第11章 旨意第65章 劫殺第46章 備歸第199章 襲幽州第194章 得關內第120章 良宵第81章 對語第74章 閩國水軍第74章 爭面子第114章 回到江寧第139章 巴陵軍第20章 兄弟聚第20章 團圓第23章 附屬之國第67章 拒親第11章 受託第38章 稱王
第195章 陸天勤第50章 擊匪第116章 追封第99章 逃歸第76章 千牛衛第19章 雲錦東第161章 論國第3章 美人如玉第189章 據太原第100章 居延海第66章 拔任第124章 宋府第198章 奪軍第102章 兄弟言第86章 榮氏第179章 父子言第54章 知己第42章 榮昌第113章 夜人何來?第90章 周府第122章 過路錢第120章 良宵第160章 急功之誤第10章 吳老爺第39章 陸氏第172章 掀開一角第79章 遠慮第62章 令至第127章 滅越第123章 機會第85章 當年第128章 喝酒第5章 孔雀樓第197章 楊延昭第108章 回家第9章 刺第182章 王繼恩第21章 君忌亦非禍第85章 謀遠第85章 當年第36章 君臣言第114章 聽宣第6章 伯父第28章 得軍第96章 都護府第45章 問本心第76章 迎娶第45章 問本心第110章 守成第3章 歸德軍第65章 明與暗第119章 長安第31章 訓軍第71章 策動第97章 奇襲蘇州(三)第75章 帝疑第3章 歸德軍第54章 尊往昔第66章 六盤山第38章 稱王第11章 受託第19章 憫心第70章 驚心的拜見第27章 尋親第8章 絕殺第128章 意外之邀第58章 句容縣之戰(三)第173章 西巡第32章 人生第111章 見上官第59章 豔女綠娥第210章 惜情第72章 賢妻第89章 沙州第91章 遠慮戰略第148章 拜祭第87章 所獲第140章 大相國寺第63章 煽情第124章 宋府第78章 洞房第36章 小云護主第3章 歸德軍第11章 旨意第65章 劫殺第46章 備歸第199章 襲幽州第194章 得關內第120章 良宵第81章 對語第74章 閩國水軍第74章 爭面子第114章 回到江寧第139章 巴陵軍第20章 兄弟聚第20章 團圓第23章 附屬之國第67章 拒親第11章 受託第38章 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