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文說道曹操聽聞劉備、馬騰、張魯兵起三地,朝着許昌而來,同時袁氏一族的兄弟袁譚、袁尚停止內戰,屯兵與鄴城,想要和曹軍一決雌雄,再加上北海、徐州等地爆發叛亂,一系列的事情摻和在了一起,讓曹操甚是頭疼。隨即召集帳下衆人,商議應對的辦法。作爲曹操帳下最主要的謀士之一,郭嘉郭奉孝自然不能眼看着曹操一個人在那發愁,於是將自己腦海裡面的想法說了出來,衆人對於郭嘉的分析判斷十分認可。
“奉孝之才,泣天地而驚鬼神,我能夠得到奉孝真是慶幸啊,奉孝真可比管仲、樂毅!”曹操情緒激動地說道,然後當着帳中衆人的面直接賞賜郭嘉。
郭嘉並沒有接受曹操的賞賜,“今日之危,尚未應對周全,安能受此大禮。”
衆人見郭嘉如此謙虛謹慎,更是敬佩有加。就在此時,旁邊又站起來一個人,此人正是許攸,他雖然對於郭嘉的分析判斷十分認可,但是他自己對此還有一些補充和完善,於是開口說道:“將軍忘遼州公孫氏乎?遼州雖偏遠之地,然公孫瓚與袁紹相爭之事世人皆知,然遼東降兵良將雖入袁氏之門,但多思瓚之恩德,此爲袁氏之內患,若將軍以利許予公孫氏,則袁氏之後方,或許就沒有那麼安寧了,若以此爲助力,則袁氏之危,不足慮也。”
曹操等人聽完許攸的話,也覺得十分有道理,儘管許攸因爲官渡烏巢之功,恃功倨傲,之後屢次出言相辱曹操,衆將對於許攸心中都有不滿,但此時危機存亡的時候,在座衆人包括許攸都放下了曾經的芥蒂,一起協力應對這一次的危機。曹操見到衆人如此齊心,心中的憂慮也漸漸散去,營帳中的氣氛相比一開始的時候也活躍了很多。
郭嘉眉頭並沒有因爲大家的活躍而舒緩開,因爲他知道這次危機中,最爲重要的並不是其他幾路諸侯的進犯,而是來自荊襄之地的劉備。於是便再次開口說道:“諸君稍安勿躁,尚有一路敵軍未曾安置,何有安逸之說。”
衆人聽完郭嘉的話,纔想起許昌之危。於是便有人口出狂言:“各路諸侯均已有佈置,僅剩劉備一路軍馬,焉能掀風起浪乎?劉備無根無依之輩,潦倒半生,逃入荊州之地,不足爲懼也。”
“將軍此言差矣!”郭嘉繼續說道,“昔曹將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已視劉備爲當世英雄,那個時候劉備身亦無所依,而將軍依舊十分看重劉備,這是因爲什麼呢?劉備之志,在天下,而非其他諸侯可比。雖然潦倒半生,無依無靠,然其心不改,這又是爲什麼呢?關、張、趙皆是當世名將,卻心甘情願被劉備驅使,不離不棄,這又是爲什麼呢?世人皆言,劉皇叔勤政愛民,而民亦愛之,非言過其實也,劉備雖然是剛到荊襄不久,然而在很短的時間就甚得民心,這難道不應該警惕嗎?西涼馬騰、漢中張魯、河北袁氏兄弟,皆集於一時而起,諸君難道沒有想到這其中的根源到底在何處嗎?以我的愚見,此乃劉備之計,其志在許昌,在天子也,若不能挫其銳於一役,則久留必爲將軍之患,更是我軍心腹大患。”
郭嘉一連串的問題,讓在場衆人都陷入了沉思,而曹操更是用讚許的眼神看向郭嘉,劉備曾被迫來到曹操的陣營中,而曹操卻錯過了殺掉劉備的最好機會,令曹操沒有想到的是,短短几年的時間,劉備居然有了長足進步,甚至公然挑戰自己,曹操也因曾經的一時糊塗而感到後悔。當然,曹操也很清楚此時再後悔也無濟於事,正如郭嘉所說,如果任由劉備如此繼續發展下去,必然成爲自己將來的阻力,因此如果能夠藉助這一次的機會,消滅劉備自然是曹操樂意的事情。
“依奉孝之意,當以何法應對荊襄劉備,方可保許昌不失?”曹操又問道。
“劉備囤兵與新野,早晚操練,早有圖謀。劉備以匡扶漢室爲己任,其意在許昌天子不假,然備客居荊襄,上不能說劉表,下不能按朝堂,其勢不能比曹公。然劉備興兵來犯,荊襄之內必有二心,因此劉備必以速勝爲要,一來是用勝利來安撫荊襄劉表,以鎮宵小;二來是爲了安撫各路諸侯,以穩其心,各路諸侯的行動皆指望着劉備,而劉備勝,則諸侯動,劉備敗,則諸侯懼,一旦諸侯懼,則許昌之危可解矣。”郭嘉說完看向曹操,之後又看向了衆人。
曹操認可郭嘉的分析,但是這也僅僅是分析而已,並沒有提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意見,畢竟想要擊退劉備,是需要策略的,曹操想要聽的也這個抵禦劉備的策略。
“依愚見,解許昌之危有上、中、下三策,誘而擊之爲上,守而勞之爲中,以快制快則爲下策。”郭嘉又說到。
“快快一一道來,且許我等瞻仰一番。”衆人見郭嘉說道一半停了下來,心中確實着急,只能催促郭嘉。
“劉備,漢室宗親,當今天子皇叔,人困而志未窮,久以匡扶漢室爲致生信念,我軍擊袁紹於官渡,一舉過河而進取河北之地,然天子居許昌久矣,世人皆知,而將軍出,則許昌必然空虛,這就是對方可能抓住的機會。天子之重,甚於河北之地,故曹公必先守天子於先。劉備欲救獻帝於許昌,若曹公以獻帝誘之,備安能不入許昌,將軍圍而攻之,則備不能敵也。此料敵於先,不若於甕中捉鱉乎?然而劉備素來謹慎,需傲其軍,縱其行,使之不察,則此計可行也。此爲上計,擒備於許昌,可除禍患。”郭嘉繼續說道,“劉備荊襄之客,久無戰功,欲將此事呈於荊襄乃至天下百姓,將軍只需深溝高壘,避戰不出。另派一能臣,入東吳說孫權,荊襄危,則許昌安。無須月餘,則劉備必退於荊襄,將軍可使我軍掩殺,可獲兵馬、器械,以充我軍之資本。然禍患未除,劉備更可能伺機而出,那我軍將時刻面臨着被偷襲的危險,兩面作戰的難度可想而知,此中策也。或者說,劉備的兵、將、糧、馬,備皆不及將軍,若將軍滅劉在先,只需將軍親率精兵三萬,正面迎擊劉備,碎其志,奪其銳,威嚇荊襄諸郡,則天下其他諸侯亦不敢復起也。此戰之後將軍復入河北之地,望風而降者應該會剛多吧?”
郭嘉說完之後,便退了下去,他知道自己的工作已經完成了,作爲曹操的謀臣,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曹操謀劃,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幫助曹操做決定,當然如果曹操有要求,那麼郭嘉必然會做出自己的選擇,但此時並適合。郭嘉跟隨曹操多年,對於曹操自然是瞭解的,曹操本就是善於用兵,更善於用人,這一次的危機並不是曹操就沒有辦法解決,而是曹操希望獲得更多可能的方法,然後權衡利弊最終再做出最合適的決定。
曹操從來就不是獨裁者,他喜歡聽到別人的聲音,也能虛心接納別人的意見,這是郭嘉認可曹操的地方,但畢竟伴君如伴虎,雖然曹操此時身份並未到達頂峰,但已經是權傾朝野了,郭嘉不僅有着出色的才能,更有着明哲保身的自知之明,而這也是曹操喜歡郭嘉,信賴郭嘉的地方,因爲郭嘉說話,從來都是分寸適當。
“衆將各抒己見吧。”曹操看到郭嘉退到了一邊,也知道郭嘉已經說完了,剩下的除了需要自己決定之外,他還是想聽聽衆人的意見。
帳中衆人一開始還都是自己思考,後面便開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以眼神交流起來,而再後來大家開始小聲嘀咕,最後都開始討論了,對於郭嘉的策論,大家都是認可的,只是這對抗劉備的三種方針,衆人需要好好議論一番,雖然郭嘉給出了自己的評價,但並不代表這三種辦法在衆將心中的評價,因此支持者也各不相同。
衆將議論紛紛,一時間也討論不出個結果,而曹操原本想要聽聽大家的意見,沒有想到一來二去,倒變成了大家互相爭吵,無奈之下只能將衆人喝止,然後部署了一番,而這些部署都是針對其他幾路諸侯的,偏偏不涉及劉備這邊,因爲曹操的還在等待來自許昌荀彧的回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曹營中動作頻繁,爲之後可能隨時爆發的戰鬥做着最後的準備,但是因爲對抗劉備的方法一直都沒有確定,因此衆將心中多少有些不知所措,畢竟劉備這一路敵人,纔是許昌危機的核心所在,只要解決了劉備這個麻煩,不僅打壓削弱其他幾路諸侯的氣勢,甚至嚇退敵人也是很有可能的。正是因爲劉備這一路敵人的影響範圍很大,曹操纔沒有輕易決定。
原本曹操等待荀彧的決定並沒有犯錯,畢竟荀彧對於曹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是這一次曹操的對手從表面上看的確是劉備,但實際上並不是劉備,因爲此刻幫助劉備制定戰術的人是吳晨。而吳晨是誰,他可是對於《三國演義》非常熟悉的人,他很清楚荀彧對於曹操的重要性,荀彧曾諫言迎漢獻帝到許昌,後諫言先攻打張繡、呂布,後滅袁紹,幫助曹操迅速平定北方戰事,功不可沒。而曹操在河北,而荀彧在許昌,對於劉備軍來說,此天賜良機,錯過就不會再遇到了。
欲知劉備與曹操戰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