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冊後選妃之制
七月廿七,殿議後再三日,朱慈烺咳喘之疾仍無明顯好轉!
大明宮城裡,朝會之機,百官卻再有所請!
言來聖上二十七天,服喪期過,爲固國本,以利社稷,值此戡亂時局,爲延大明後繼,更應順天命,納民心,早擇良吉,成大婚,冊皇后,六宮空懸,不可續拖矣!
對此,朱慈烺初感不屑,一連駁去所請多次!
但怎奈內外交困,言官清流之諫議,又多以堪定人心,平穩社稷之典爲引!
遂一番君臣拉扯後,又兩日,朱慈烺終有鬆口!
至此,弘光朝於初立一月餘後,立後冊妃之選秀事,亦正經搬到臺前,於朝於野,一時喧爭熱鬧,甚囂塵上!
而如要談清爲何這立後冊妃,會至朝野均有喧爭,就不得不多言兩句,來細講下自有明一來,這獨一份兒的選後選妃制度了!
世人俱知,明廷初立,太祖朱元璋,便是位典型的平民皇帝!
遂在明朝正式建立後,洪武年間,太祖就定下規矩來!
凡天子、親王之後、妃、宮嬪。慎選良家女爲之,進者弗受。
而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明式選秀法則!
那麼,到得具體事派上,有怎個選法呢?
洪武十四年,太祖朱元璋,亦給出了明確之採選辦法!
既:“凡民間女子,年十三歲以上、十九歲以下,婦人年三十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無夫者,願入宮備使,令各給鈔爲道里費,送赴京師”。
意思釋解,便爲未婚女子作得後宮之備選,已婚婦人則作六尚(後宮女官)之選也!
其實呀!
這自民間選妃之法,其亦全非是朱元璋首創!
東西兩漢時,實際也曾有過此類做法!
但,太祖朱元璋的這套民間採選辦法,卻又跟歷朝歷代多有出入,不相合流。
其是把后妃之選擇範圍,獨一份兒的圈定在了低級職官、軍戶甚至是平民之家。
遂明史有評,“自文皇后而外,率由儒族單門入儷宸極”,既爲此情矣!
由此可見,就算是母儀天下一朝皇后,竟都亦多來自普通家庭民戶,更況妃嬪乎?!
於是,你便可看到,凡大明自頭至尾,幾乎全部後宮之人,盡皆無半個勳權豪貴之屬!
唯一特例,也就算是明成祖朱棣之徐皇后,她乃開國名將徐達之長女,不過,其亦僅能圖算偶然事件導致!
而如論及,明廷爲何要如此選辦呢?!
這呀,就又要歸功於明太祖朱元璋,成功吸取了元朝“宮嬪女謁私通外臣,大臣命婦亦往來禁掖”之教訓!
要知,那蒙元后期,后妃干政之事,是時有發生的,且嚴重甚矣!
所以,爲遏此一隱患,朱元璋想來自平民家選擇后妃之辦法,由此便可避免后妃背後母家勢力過於龐大,致使亂政禍國!
且事實上,大家亦都可看出其成效!
此一選妃之舉措法子,確是至少讓得明廷受益百年是矣!
終明一朝,從無一例后妃干政事,更沒出現漢朝那樣的外戚專權。
不僅如此,明廷反而是一個賢后頻出之朝代!
太祖朱元璋之馬皇后、明英宗之錢皇后、明神宗之王皇后、明熹宗之張皇后、甚至崇禎帝的周皇后,都是以正直、深明大義著稱於世的!
明朝人于慎行在《谷山筆麈》中亦曾評論說:“本朝後妃多出民間,勳戚大臣皆不得立,亦其勢使然,顧於國家有益”。
由此可見一斑!
那麼,再言來,這明後、妃嬪之選拔,具體又有何遴選標準與要求?!
實際上,明代遴選之後妃選秀,其制亦甚較嚴格規範!
所列過程嘛,大致就可分去“八級”!
以此來對初選入圍者,再行逐級篩選、淘汰事矣!
第一級:海選!
在皇帝到了大婚年齡後,就要派遣宦官至全國各地處,擇選十三至十九歲之間良家美人,從中海選遴出五千名。
隨後,皇家則支付若干銀錢,以作聘金路費,令被擇之少女父母按規定時限送女兒入京應選。
第二級:初選!
至所有被海選之人,齊聚京都後,還需由太監把其按年齡大小排序,對得少女們逐一排行,逐一察看,將裡間或稍高、或稍矮、或稍胖、或稍瘦之人淘汰!
初選過程,便至少要淘汰掉千餘人!
第三級:複選!
經過初選後,翌日,過關之女子仍需繼續列隊,太監們用十分挑剔之標準,再仔細勘驗每人五官、頭髮、皮膚等,當然也包括“三圍”,只要有一項不合規定,即令“靠邊站”。
再後,各爲自報門第、姓名、年齡,以考音色、儀態,淘汰掉嗓音粗濁、口齒不清、儀態欠雅者。
至此,再裁一批。
第四級:精選!
精選則是由用尺子細量少女之手足,再讓她們走上幾十步,瞭看步姿與風韻。
於是乎,那些腳大、手腕粗、舉止不端者,又爲落選。
最終留千名美人召入宮中,以備後驗。
第五級:留宮!
到得此般地步,則太監事畢,開始分頭安排宮中女老宮娥,將美人逐一“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捫其肌理”進行體測,確定其間三百人成入選留宮之宮女。
第六級:晉嬪!
而這三百名留宮美人,又要由皇帝特派之專員詳細觀察一個月,依據她們的性情言語,判斷是否性格溫柔敦厚,是否智慧賢惠。
據此,再篩掉二百五十人,剩下五十自動晉級爲嬪妃。
第七級:選三!
到此,皇太后或太妃才得出面,從五十人中額選三位供皇帝欽定。
這類似科舉廷試後張榜的“一甲三名”。
以明熹宗選後爲例,當年由太妃劉氏親召五十人,“與之款語,試以書算詩畫諸藝”,後選定三人,即皇后張嫣,貴妃王氏、段氏是矣!
既爲這一階段之實載也!
第八級,最終級:欽定!
就仍似熹宗時,劉太妃先把張嫣等三人之美態轉告皇帝,熹宗再爲親自召見三人,直行面試。
而熹宗見是三個姝豔絕倫之美人,就真左右爲難,舉棋不定起來,遂又讓趙選侍決斷。趙建議定張嫣,於是欽定張嫣爲中宮皇后,王氏封爲良妃,段氏封爲純妃。這年,張嫣年芳十五。
一般“選三”後陪選之另二美人,亦大都會被封爲貴妃,當然也有被賜金回家的。
如明光宗當太子時選太子妃,劉大姑與郭氏姐妹進入最後一輪角逐,郭氏老大被選爲太子妃,她妹與劉大姑落選,便被賜金返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