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堪憂的征途

使用正常的貿易手段從林邑國和扶南國交易糧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之前東晉小朝廷無有缺糧之虞,正是能夠從南亞獲取廉價的糧食,糧食貿易最興盛的時候每年的交易額超過百萬石。

不止是東晉小朝廷有從林邑國或是扶南國貿易糧食的歷史,更早期的時候孫吳就知道西南半島不缺糧食,孫吳每年也是會從林邑國或是扶南國購買大批的稻米。

要清楚的知道一點,東漢末年時分,交州刺史是所有諸侯當中最富有的一個,可惜的是士燮所待的西南和中原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再來是沒有多少適用於海航的船隻,問題是哪怕這樣都還能運輸不少糧食交好當時的荊州和揚州。

交趾這片地方盛產糧食是在西漢就被發現的事實,西漢當時一直向西南半島擴張,爲的就是在清剿嶺南三郡的時候獲取足夠軍糧。西漢的軍隊在西南半島的擴張遭遇到的只是自然環境的限制,除開氣候之外還有那條連綿千餘里被稱呼爲長山的山脈。

西南半島不缺糧食的事實不知道是爲什麼被中原王朝忽視。這種忽視是到了什麼地步呢?到了明初時期,胡惟庸用占城的稻杆蒙朱元璋說是天賜祥瑞。到了野豬皮的“我大清”康熙年間,還有官員拿南洋的稻杆來謊稱祥瑞。會發生這種事情非常操蛋,只因爲南洋的稻杆要比華夏大地更粗更大,偏偏那些皇帝都忽視了稻穗結果的多寡,只去看稻杆了。

身爲漢國的將校,伏偉卻是將和平方式的貿易想都不想直接無視。

現如今的漢國軍事力量無比強盛,面對不服直接就是開幹,對上兇悍的胡虜都沒有慫,跟着西南的那些土著怎麼可能會慫。

“孫吳與僞朝,疆土被蠻夷侵佔,竟然能忍下來?”伏偉表示不能忍:“大漢不是孫吳,更不是僞朝,斷然沒有委曲求全的道理!”

袁芳長久沒有回去主大陸,僅僅是知道一些隻言片語的信息。他所知道的是,漢國現如今還在多線作戰,北方與石羯趙國和慕容燕國已經打了六年,南方清剿各地的戰事也沒有停止,似乎關中也在進行開戰?

孫吳會慫,是他們面對強盛的曹魏軍事壓力,很難在西南半島大舉用兵,國內的青壯大部分常年當兵,缺失勞動力又想獲取西南半島的廉價糧食,無視掉林邑國是叛臣自立,也選擇性忘記扶南國長久不朝貢的事實。

東晉小朝廷的境遇與孫吳差不多,北面有強大威脅,國內世家當道。兩者不同的地方就在於,東晉小朝廷將中原說丟就丟了,西南半島些許疆土又算得了什麼,只要能夠享樂,咱就窩着不想去光復什麼失地。所以了,不管是西晉還是東晉,當之無愧就是華夏曆史上最大的污點,不止是首創胡人統治中原的歷史,還有國家艱難時刻的享樂氣氛和不思進取。

“本將決議……”伏偉瞅了瞅外面的雨勢,捏了捏下巴,說道:“以海上艦隊優勢,首先對沿海展開攻略。”

武定肯定道:“蠻夷沿海村落不少,幾個重要城池亦是靠近通海河流。”

現在的華夏南方,水系交錯縱橫,導致的是水線交通比陸路交通方便。

西南半島比華夏南方的水系更多,內陸連接海洋的河流就更多。因爲西南半島植物茂密的關係,大船自然是難以深入內陸,可是小舟並沒有太大的限制。

“若是如此,應當進行一些必需的準備。”袁芳是降將出身,覺得不妥也不敢多言,但一些話不得不講:“此地常年多雨季,時常處於溼潤氣候,鐵器極易生鏽,皮革遇水也會膨脹腐爛或是發黴。再則是,密林多蚊蟲和毒物。”

說起來可能有點搞笑,但在西南半島使用青銅還真的比鐵製品合適,有鑑於此東晉小朝廷在交趾的駐軍常年特地準備了一批青銅兵器,能不選用鐵甲和皮甲的時候也絕對不穿。

艦隊已經開始在卸貨,看忙碌的士卒少有身穿鐵甲的身影,一眼看去也就是身穿夏季戰袍。他們卸下的貨物中,中草藥佔了絕大多數,除此就是大量的藤甲。

西南半島的防具使用藤條製品最理想,查閱西南半島歷史的話,甭管是什麼國家的軍隊,列裝最多的就是藤甲,像是竹槍之類的也是列裝主流。他們不使用鐵甲並非單純的列裝不起,西南半島雖說不是亞洲最大的鐵礦出產地,可是並不缺乏鐵礦,是像袁芳所講的那樣,沒有良好保養手段的時候,鐵製品生鏽是一個大難題。

防止鐵製品生鏽有很多方法,簡單一些的就是塗上足夠的油脂,以現代的生產力油脂當然不會是問題,可是以現在的生產力……人吃的油都不夠了,怎麼可能用來大量保養鐵製品。

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出現冶鐵手段,因爲鐵容易生鏽被稱呼爲惡金,對於美金……也就是青銅不會生鏽感到無比滿意。當然了,以當時的冶煉技術,青銅冶煉是發展到了頂峰,作爲新鮮物的鐵則是存在太多的問題,例如作爲兵器太脆太易斷折。結果秦軍一統六國期間依然大部分使用青銅兵器,鐵製兵器還得等冶煉技術發展成熟才成爲主流。

袁芳後面發現南下艦隊是有備而來,攜帶物質中除開一些治病的草藥之外,像是一些薄荷、除蟲菊、逐蠅梅、驅蟲草還真運來不少。

許多植物天生就有驅除蚊蟲的作用,像是很多貴家公子哥喜歡攜帶香囊,不是他們娘化掉,是香囊中有能驅除蚊蟲的植物,以存放薰衣草以及茉莉花在香囊最爲上檔次。更奢侈一些的則是進行衣服薰香,不是腰間挎着一個香囊。

袁芳還發現一點,南下的軍隊準備了大量的藤甲,看款式卻是有些眼熟?

“征剿巴蜀和南方地方豪強的繳獲。”伏偉見袁芳驚訝多少是有些得意:“南方適合藤甲,不是嗎?”

別以爲藤甲的製作成本不高,要是精良的藤甲實際上價值上並不低於皮甲。製作藤甲需要挑選合適的藤條來編造,再來是需要一再地經過桐油煮煉,製作的時間週期並不算短,並且有十分怕火的明顯缺點。

登陸部隊進駐比景,三天之後雨勢停止,天空卻是依然顯得灰濛濛。

“此地與朱崖洲相距五百餘里,朱崖洲那邊風和日麗,此處卻是如此。”伏偉已經考慮到一點:“從朱崖洲到交趾僅是需要一天的航程。這邊氣候惡劣,看來日後屯兵應當選在朱崖洲。”

其實說一天並不正確,看得是什麼風向,季風正確的時候會很快,要是風向不對使用人力船槳則要耗費更多時間。

不過,伏偉有一點說對了,交趾這邊動不動就下雨不說,昆蟲也遠比朱崖洲那邊要多,相比起來朱崖洲更適合作爲屯兵地點。

“這裡,這裡、這裡……”武定不斷點着山川輿圖的一些位置:“皆是可以讓戰船抵靠岸邊的地點。”

山川輿圖是晉軍的軍用地圖基礎上,漢軍進駐之後再進行必要的核實勘探,目前的山川輿圖被證實正確可靠。

“水源方面無憂,需要注意的是道路不一定準確。”武定苦笑說:“這邊的植物生長速度非常快,哪怕是開闢出道路很快也會重新長滿植物。”

伏偉在不斷點頭。他沒有叢林作戰經驗,連帶南下西南半島的漢軍其實也沒有,還需要交趾這邊的駐軍協助,也就看向了袁芳。

袁芳知道這是自己的機會,連忙保證:“職定會盡心輔佐。”

原先東晉小朝廷在交趾的駐軍並不多,尤其是漢軍南下之後,小朝廷更是將兵力都調到揚州,大陸本土的軍隊都被大部分抽調,像是交趾這種看着無關緊要的地方更不需要留下多少兵力。

漢軍進軍交趾後,當地的千餘晉軍很是乾淨利索地投降。這一次袁芳會帶至少八百人隨同伏偉出征。

灰濛濛的天氣之下,準備妥當的艦隊拔錨出發,他們出了比景灣是直接向西面而去,剛剛出發沒有多久天空又開始漂下細雨。

“春季的時候,風向適合西下,到了夏季風向會呈現多變。”袁芳還是第一次踏上漢軍的戰船,他對這種有異於華夏樓船體系的戰船非常陌生,多次巡視觀察下來必須承認這纔是海上用船:“我軍的戰船全是四桅,風向有利的時候一天可以在任何地點登陸。”

系統出產的戰船比較傾向於歐羅巴體系,要是辨別年限該是公元一千年左右的產物。不得不承認的是,相對於華夏文明的船隻,歐羅巴的船隻體系比較適合於海航。

漢軍艦隊與東晉小朝廷交戰的時候,內河作戰並不能發揮出系統戰艦的優勢,另外漢軍也沒有合格的艦隊指揮,漢國完全是依靠數量堆死了晉軍水師。

東晉小朝廷已經滅亡,漢國接收了小朝廷的水師,是連船隻和水軍將士一塊打包接收。

實際上漢國目前還沒有完全消滅南方的抵抗勢力,導致那些晉軍降兵的整編進程並不快速。劉彥決定派出艦隊到西南半島劫掠……呃,開疆拓土之後,事急從權地有選擇先吸納一些善於水戰的降將。

王龕現在就是伏偉的副將,他在漢軍的軍職是偏將級別,專門負責的就是南下艦隊的協調。所以伏偉雖然是指揮官,但實際上對艦隊編組什麼的並不熟悉,真正幹活的人是王龕。

除了王龕之外,早先在“三郡之戰”中投降的李邁也被轉調海軍。

李邁將會是第二批次的南下指揮官,事情沒有變動的話,第二批南下的會是被整編的原晉軍水師將士。

應該說,漢國是打算全面接納懂得水戰的晉軍將校,原來的晉軍水師將士也會大部分整編,不但是用於西南半島入侵之戰,還要依靠他們在南洋衆多島嶼進行探索和開拓。

伏偉現在是發愣地看着天空一道光柱,那是從烏雲直接投下來的陽光,因爲只有一道的關係,看着很像是通天的通道。

在海面上會比陸地上看到更多的奇景,不止是因爲視野遼闊,還因爲海面上的天氣比陸地更多樣化。

正是因爲視野太寬廣的關係,伏偉不止是看到光柱,還能看到像是被用刀切出來的天空,比如他們的頭頂上灰濛濛,遠處卻是一片的無雲藍天。

“再航行一二十里,會到這個地方。”王龕的手點着地圖上標記爲一個島鏈的地方:“這片島嶼有一個大島和數十個小島。地圖要是沒有出錯的話,大島的西側有一處天然港口可以停靠。”

他們纔剛剛離開比景灣兩個時辰左右,雨卻是越下越大,似乎風也大得有些過份,爲了安全起見需要找個港口暫時停靠一下,那麼那處有天然港口的島嶼就是一個好所在。

那個島現在無名,現代起名爲昏果島。這個島上面大部分地區是平坦地形,北面與東面是斷崖地形,西面有一處海灣,南面卻是一片沙灘。

風大雨大,戰船搖晃得異常厲害,操作船繩的水手不得不繫上安全繩,免得被拍來的海浪給弄下船。要是在這種天氣下從船上落水,水性再好沒有得到及時救援肯定也要被海水吞沒。

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知道海上天氣惡劣的時候是多麼可怕,那是一種腳下搖來晃去讓人站不穩的窘境,一眼看去到處都是洶涌的海浪,天空還不斷地閃電雷鳴,膽子小的人就該直接精神崩潰了。

船艙不斷傳來的嘔吐聲讓伏偉的胃開始有點造反的跡象,他蒼白着臉龐不無擔憂地說:“這樣搞下去,入侵恐怕是無法進行。”

王龕比伏偉更懂,士卒無法適應,嘔吐之後身體肯定是要虛弱,不適合作戰是一方面,接下來就該是疾病爆發的高峰期。

“這見鬼的地方……”伏偉說着卻是撐不住了,彎腰就是一陣嘔,滿眼冒星星斷斷續續地說:“必須將那些僕從軍投送過來,尤其是適應海航的倭人……”

第389章 首先要務第953章 重生的儒家第106章 高句麗?第383章 仁至義盡第638章 沒完美的制度吧?第445章 一隅縮影第1093章 不是一個等級第559章 慫什麼,就是幹第235章 正確的應對方式第651章 上國人第146章 始料未及第958章 友邦驚詫!第631章 莊子之說《胠篋》第128章 時機到了第731章 非一時之功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810章 大漢的未來第505章 治國,何其不易第4章 魂兮歸來第660章 世界的門戶第988章 乾脆一學到底第961章 永不放棄第458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829章 羅馬人的誠意第447章 天下處處喊殺聲第67章 一場亂戰第299章 皇帝與族長第515章 也許真的該休養生息一下?第272章 決戰時刻(下)第353章 要英雄,不要聖人第667章 爲什麼一定要戰爭?第288章 峰迴路轉第511章 小朝廷之亡(四)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984章 兩國友誼靠漢人第393章 效仿蘇秦?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第30章 那片目光第527章 不使傳承丟失第789章 你們的神靈不行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206章 最後嘗試(上)第53章 終於來了!第560章 這算衆志成城嗎?第363章 寡人很失望第864章 征服的藝術第323章 預設戰場第369章 絕殺之策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1092章 碰撞!第819章 想要大漢綠卡嗎?第248章 三秦之地第706章 踢到鐵板了?第978章 註定不會是好父親第856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第83章 非友即敵第1076章 謝謝配合第635章 草原方略第114章 不可爲獨夫第536章 磕磕絆絆第687章 死對頭第138章 利益代理人第178章 青州如棋盤第626章 驚聞《蘭亭序》第122章 準備渡海第49章 漢部戰歌?第469章 鄴城之內第330章 驕傲的理由第786章 我叫桓溫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165章 陣營和立場第144章 遼東長城(僞)第65章 傾盆大雨第974章 無奈的孤家寡人第1040章 瓦解第41章 禍害鮮卑?第1074章 大戰之前第121章 快刀斬亂麻第547章 法制的一大步第765章 三路而來第687章 死對頭第243章 立國還能稱漢嗎?第1059章 超級大島第704章 起源第725章 友邦驚詫是什麼梗?第920章 三宮六院算個啥第167章 另類版欲擒故縱第664章 我來,我見,我發射第531章 急不可耐第9章 橫生枝節第647章 以後都能這樣來第1099章 不尊王化,不識天數,當死!第768章 恐“漢”症第212章 該怎麼與冉閔相處?第889章 如周天子統御世界島?第822章 容朕度個假第486章 搞什麼幺蛾子第790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1050章 取亂之道?第869章 邀漢天子會獵於此
第389章 首先要務第953章 重生的儒家第106章 高句麗?第383章 仁至義盡第638章 沒完美的制度吧?第445章 一隅縮影第1093章 不是一個等級第559章 慫什麼,就是幹第235章 正確的應對方式第651章 上國人第146章 始料未及第958章 友邦驚詫!第631章 莊子之說《胠篋》第128章 時機到了第731章 非一時之功第1014章 舉世攻漢(五)第810章 大漢的未來第505章 治國,何其不易第4章 魂兮歸來第660章 世界的門戶第988章 乾脆一學到底第961章 永不放棄第458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829章 羅馬人的誠意第447章 天下處處喊殺聲第67章 一場亂戰第299章 皇帝與族長第515章 也許真的該休養生息一下?第272章 決戰時刻(下)第353章 要英雄,不要聖人第667章 爲什麼一定要戰爭?第288章 峰迴路轉第511章 小朝廷之亡(四)第989章 四大都護府第984章 兩國友誼靠漢人第393章 效仿蘇秦?第166章 破碎的“逼格”第30章 那片目光第527章 不使傳承丟失第789章 你們的神靈不行第941章 怎麼解決?第206章 最後嘗試(上)第53章 終於來了!第560章 這算衆志成城嗎?第363章 寡人很失望第864章 征服的藝術第323章 預設戰場第369章 絕殺之策第257章 心中有猛虎第1092章 碰撞!第819章 想要大漢綠卡嗎?第248章 三秦之地第706章 踢到鐵板了?第978章 註定不會是好父親第856章 羅馬自有國情在第83章 非友即敵第1076章 謝謝配合第635章 草原方略第114章 不可爲獨夫第536章 磕磕絆絆第687章 死對頭第138章 利益代理人第178章 青州如棋盤第626章 驚聞《蘭亭序》第122章 準備渡海第49章 漢部戰歌?第469章 鄴城之內第330章 驕傲的理由第786章 我叫桓溫第1062章 利害關係第165章 陣營和立場第144章 遼東長城(僞)第65章 傾盆大雨第974章 無奈的孤家寡人第1040章 瓦解第41章 禍害鮮卑?第1074章 大戰之前第121章 快刀斬亂麻第547章 法制的一大步第765章 三路而來第687章 死對頭第243章 立國還能稱漢嗎?第1059章 超級大島第704章 起源第725章 友邦驚詫是什麼梗?第920章 三宮六院算個啥第167章 另類版欲擒故縱第664章 我來,我見,我發射第531章 急不可耐第9章 橫生枝節第647章 以後都能這樣來第1099章 不尊王化,不識天數,當死!第768章 恐“漢”症第212章 該怎麼與冉閔相處?第889章 如周天子統御世界島?第822章 容朕度個假第486章 搞什麼幺蛾子第790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1050章 取亂之道?第869章 邀漢天子會獵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