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道德修養的根本要求
(一)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沒有凝聚力,就沒有一切
“理想”一詞,源於希臘語“idea”,意思就是人生的奮鬥目標。理想信念是人們的政治立場和世界觀在奮鬥目標上的集中反映。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會失去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來說,沒有正確的理想信念就會失去凝聚力。鄧小平同志指出:根據我長期從事政治和軍事活動的經驗,我認爲,最重要的是人的團結,要團結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鬥,就是要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爲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鬥,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就沒有一切。
那麼,什麼是正確的理想信念呢?對於共產黨員來說,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具體來說,就是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
是否具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判斷一個共產黨員合格與否的根本標準,也是衡量一個共產黨員黨性修養和道德修養水平的突出標誌。我們黨幾十年光輝奮鬥歷程證明,堅持用崇高理想和各個歷史階段的奮鬥目標教育黨員,引導羣衆,凝聚人心,激勵鬥志,我們才能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從勝利走向勝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發展市場經濟過程中,有些黨組織確實忽視了對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有的黨員幹部在理想信念上發生了動搖,特別是**邪教組織的出現和蔓延,個別黨員幹部墮落成邪教信徒,充分說明了沒有堅定理想信念的嚴重危害性。共產黨員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就等於沒有政治靈魂。因此,要教育和要求共產黨員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事關全黨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員的精神支柱
樹立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對於共產黨員具有重要的、決定性的意義。共產黨員有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纔能有正確的人生方向,纔能有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才能戰勝和克服各種困難和障礙,實現爲之奮鬥的人生目標。
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之所以能夠成爲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就在於它是科學的偉大的理想。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學的理論基礎之
上,依據的是人類發展的客觀規律,有着牢不可破的思想基礎。共產主義追求的不是個人或某階級階層的利益,而是全人類的解放和幸福,因而,它能夠凝聚和激勵共產黨人和廣大人民羣衆,產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鼓舞下,無論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無數黨的優秀兒女,爲了追求自己爲之奮鬥的共產主義事業,爲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獨立,前仆後繼,英勇奮鬥,不惜獻出自己的生命,真正做到了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蹟,留下了光彩照人的形象,推動着革命和建設事業的發展。夏明翰面對敵人的屠刀高呼“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他堅信共產主義是宇宙之真理。革命烈士方誌敏認爲爲共產主義奮鬥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他自豪地寫道:“爲着階級和民族的解放,爲着黨的事業的成功,我毫不稀罕那華麗的大廈,卻寧願居住在卑陋潮溼的茅屋;不稀罕美味的西餐大菜,寧願吞嚼刺口的苞粟和菜根;不稀罕舒服柔軟的鋼絲牀,寧願睡在豬欄狗窩似的住所!.......-切難以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這些都不能絲毫動搖我的決心,相反地,是更加磨鍊我的意志!我能捨棄一切,但是不能捨棄黨,捨棄革命事業!”這是何等堅定的理想信念!
把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作爲精神支柱,是堅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根本要求。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對共產主義事業忠貞不渝。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尤爲重要。共產黨員樹立了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就有了正確的奮鬥目標和努力方向,就能保持旺盛的鬥志、抱有獻身精神,能堅韌不拔地爲黨的事業奮鬥終生;就能做到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把人民的利益、整體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自覺抵制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就能保持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在困難和挫折面前不動搖不悲觀,勇往直前;就能自覺地按照工人階級先進分子的要求塑造自己,培養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個人品格;就能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三)科學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才能成爲自覺行爲,才能堅定牢固。共產黨員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來自於對社會發展規律
的認識,來自於對我們爲之奮鬥的事業的科學認識。
實現共產主義制度,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在剖析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上揭示出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普遍規律,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根據這一理論,人類社會從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到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的依次更替,都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在資本主義社會,這一基本矛盾表現爲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和機械化、自動化、協作化、系統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生產社會化的程度愈來愈高,這一矛盾愈加尖銳。這一矛盾不可能在資本主義社會內部解決,只有推翻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社會主義社會必然代替資本主義社會,最後必然發展成爲共產主義社會。資本主義的滅亡和共產主義的勝利是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客觀規律。
從馬克思主義誕生至今已經150多年了,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十月革命的勝利已經80多年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全面確立也將近50年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綜合國力日益增強,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在中國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這充分證明,社會主義是指引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改變命運,獲得解放,走向幸福的正確道路。
我們堅信人類歷史終將逐步走向共產主義的同時,也要看到這是一個長期曲折艱苦的過程。從世界歷史進程看,社會主義的歷史還是短暫的,總的說來還處在實踐和發展的初期。還要看到,俄國十月革命以來先後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基本上都是經濟政治文化落後的國家。徹底改變這種落後面貌,在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以後,也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其前進途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難以預料和想像的困難與風險,甚至會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和平演變”政策所俘虜。如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運動遭受巨大挫折。但這並不能說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了,要從世界上滅亡了,這只是社會主義發展歷史上暫時遇到的挫折,英特那雄耐爾是一定能實現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