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蘇聯的楚氏時代

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場意料之外的遭遇戰會打的如此混亂。無論是索科洛夫還是德軍一方的指揮官,在戰鬥打響的短短十幾分鍾之後,便失去了對整個戰場的控制。戰車狂奔中所帶起的塵土、被擊毀坦克所冒起的滾滾濃煙,很快遮蓋了整個戰場的上空,在戰場的後方,索科洛夫已經完全無法看清戰場上的情況,他不知道自己先前所做出的中央防禦、兩翼突擊的戰術,時候還在被自己的部隊所奉行。唯一能夠稍稍感到放心的是,他同兩翼進攻部隊的聯繫始終沒有終端,通過電臺,他能夠了解到,自己安排在兩翼包抄的部隊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卻始終沒有放棄突擊,他們的進攻已經挺進到了德軍坦克陣列的後方。

在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揭幕將近二十分鐘之後,蘇德雙方的空中力量先後趕來支援,而由於兩者抵達戰場的時間相隔太短,所以,他們並沒有對地面上的戰鬥起到多大的支持作用,而是繼地面的坦克戰之後,又在空中開闢了第二個戰場。

就在雜亂的混戰中,這一場將要決定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全面反攻時機的坦克戰役,足足持續了將近五十分鐘。庫爾斯克戰役蘇軍指揮部所派出的四個批次的航空隊,首先在空中擊退了德國空軍的進攻,隨即,一個從後方趕來的蘇軍騎兵師抵達作戰地域,德軍的裝甲部隊,開始向後方轉移。

戰鬥在下午兩點四十分全面結束,在那荒廢的小鎮外。數以百計地坦克殘骸在滾滾的濃煙中靜靜趴伏,無數的士兵屍體陳列在這些殘骸的四周,星羅棋佈。從空中看去,那場面蔚爲壯觀,但是卻絲毫沒有任何美感。

整場普羅霍羅夫卡坦克會戰,蘇軍投入坦克四百二十七輛,戰後損失二百四十九輛,整個第五近衛裝甲集團軍主力折損過半,他們將不得不在今後的作戰中暫時退出戰鬥序列。德軍投入坦克二百三十五輛,戰後損失一百二十三輛。其中,原戰鬥序列中的二十七輛虎式坦克。全部被蘇軍炸燬。

如果僅從傷亡損失的數字上看,毫無疑問。蘇軍在這場戰役中是處在了絕對的下風,但是在實際上,通過這一場戰役,蘇軍不僅粉碎了德軍從普羅霍羅夫卡南部地域向防線內實施突擊的打算,同時,還趁機向該地域的德軍內路防線發起了一系列地反突擊作戰,從而。在德軍的防線內側,構建起了一個頗具威脅性地突出部。

蘇軍這個突出部的建立,完全打亂了莫德爾地後續計劃,毫無疑問,一個出現了漏洞的防線,是根本無法組織起由反擊到防守的戰鬥過程的。要想奪回戰場主動權,德軍就務必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堵住這個漏洞。

但是很顯然。這個突出部的重要性,蘇軍的指揮官們同樣意識到了,在普羅霍羅夫卡坦克戰役之後,庫爾斯克會戰南線指揮官梅列茨科夫親臨前線指揮,從各個方向上調過來地近十萬蘇軍,開始在這個狹小的突出部內,同瘋狂反擊的德軍士兵展開肉搏。

普羅霍羅夫卡西南郊四十三公里處的波坦布爾山丘,曾經一度是蘇德雙方爭奪的焦點,爲了這個海拔高度不到七十米,方圓面積不到七平方公里的所謂制高點,蘇德雙方地士兵曾經進行了連續七天的鏖戰。其戰事最激烈的一天,蘇德雙方地士兵曾經連續發動四十三次衝鋒與反衝鋒的較量,平均下來將近一小時兩次,雙方是你攻過來我打過去,數以萬計的士兵陣亡與山丘之上,殷殷的鮮血將整個山丘染成一片赤紅,當戰鬥進行到後期,雙方的士兵幾乎是在屍體堆裡進行着肉搏。

普羅霍羅夫卡坦克會戰的重要意義,並不僅僅限於一個突出部的建立,它同時也是整場庫爾斯克會戰的前後分水嶺,在這一場戰役之後,蘇軍開始由防守轉入反攻,而德軍則開始由進攻轉入了全面的防守,及至最後的全線崩潰。

就在庫爾斯克戰役前線開始進入反攻階段的時候,莫斯科克裡姆林宮的政治角逐,也開始進入白熱化的階段,由於圖哈切夫斯基病情加劇,進入最後彌留階段的消息泄露,而頗具威望的楚思南以及安全委員會的主要成員都不在莫斯科(吉爾尼洛娃返回莫斯科後一直潛伏在衛戍軍區),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開始挑動政治局召開緊急常委會議,妄圖以合法的方式,搶在楚思南返回莫斯科之前,確立一個蘇聯臨時中央。按照蘇聯的體制,政治局常委會議以及最高蘇維埃常委會議,無權決定對國家最高領導人的任命或罷黜,這一項權力,是屬於政治局會議以及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的。一般情況下,其過程是政治局會議首先提名最高領導人名單,然後由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審覈通過才能生效。但是,在特殊情況下,就像現在,由於圖哈切夫斯基的病情,政治局來不及組織全國代表會,而最高蘇維埃也來不及組織全國代表會,這樣一來,就可以先由政治局常委會以及最高蘇維埃常委會臨時推選一個人,出來接任臨時的最高領導人職務。在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過程是合法的。

反楚思南派系的人們想的很清楚,楚思南的主要影響力在於軍方實力派以及地方的蘇維埃政權,他在對德戰爭中所積累起來的巨大威望,以及對後方實施的一系列改革政策,令他在這兩個方面擁有目前來說還是無人能及的權威。而在莫斯科呢,由於圖哈切夫斯基在後期對楚思南的不信任,連續的排擠了一大批原本就支持楚思南地人物,就連雅基爾等老資格的統帥部成員。都被迫交出權力等待退休。這樣一來所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莫斯科內反楚思南的派系佔據了絕對的上風,他們甚至架空了代替圖哈切夫斯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雅基爾。

按照這些別有用心者的打算,先推舉出一個臨時的國家最高領導人,然後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掉楚思南權力的最大保證核心國家安全委員會,從而控制住軍方的軍事委員核心。如果這一步計劃成功,那麼就等於是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楚思南地軍方背景,沒有安全委員會的支持地楚思南。即便能夠在各方代表的支持下返回莫斯科,那他也將會失去一條最爲有利地臂膀。失去了軍方助臂的楚思南將不再可怕。這是已經是反對派之間的共識了。

當然,在這之前。反對派們還有一件事情要做,那就是對付莫斯科衛戍軍區的司令巴季茨基,這個傢伙,誰都知道他對楚思南是死忠死忠的,爲了以防萬一,這個傢伙首先必須被控制起來。

反對派們的工作緊鑼密鼓的進行,從三月中旬到下旬。忠於科涅夫地克里姆林宮武裝衛隊開始對盧比楊卡大街的安全委員會總部實施秘密監控;三月二十二日,克里姆林宮召集莫斯科警察部隊、衛戍部隊主要領導人前往與會,並一舉軟禁了包括巴季茨基在內的莫斯科衛戍軍區四名主要將領;同日,在沒有通知楚思南的情況下,蘇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委會議,任命科涅夫爲蘇共中央臨時第一書記。當日夜,該項決議在最高蘇維埃緊急會議上得到半數以上通過;三月二十三日下午,科涅夫下令整飭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領導班子。但是遭到了普列哈諾夫的拒絕,作爲目前唯一留在地莫斯科的安全委員會三大局局長,普列哈諾夫宣稱,鑑於目前形式的複雜,以及科涅夫本身地身份,安全委員會有權不理會克里姆林宮所做出的決定。用一句話說,那就是科涅夫只不過是一個臨時的領導人,他無權對安全委員會的領導人事問題做出任何形勢下的調整。

毫無疑問,普列哈諾夫的決定激怒了科涅夫以及此時克里姆林宮的一部分人,在二十三日夜,克里姆林宮的衛隊包圍了盧比楊卡國家安全委員會總部,企圖以武力鎮壓普列哈諾夫以及此時安全委員會內的其他只要人物。但是,普列哈諾夫顯然提前遇到了這一可能,大批的秘密警察以及護衛隊被抽調回總部,並同克里姆林宮的衛兵力量形成對峙。雙方在當日午夜至二十四日凌晨三點之間,發生了數次武裝衝突,直接造成數十人的傷亡,但是克里姆林宮衛隊卻始終未能對安全委員會實施有效的控制。

盧比楊卡大街的流血事件,在莫斯科市內造成恐慌,同時,這也標誌着楚思南派系同發對派之間的矛盾已經表面化,雙方的正面衝突,再也無法避免。而對於反對派來說,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控制安全委員會,已經成爲是事關成敗的最主要因素,但是面對擁有數百名秘密警察以及護衛隊的安全委員會總部,僅僅配備了一般性進攻武器的克里姆林宮衛隊,顯然不可能對他們實行有效的控制。

目前的情況,對於反對派來說已經是相當尷尬的了,他們事先怎麼也沒想到,楚思南對安全委員會的把握竟然是如此的有力,以至於委員會中那原本並不起眼的普列哈諾夫,也會冒着掉腦袋的風險同克里姆林宮衛隊硬幹。局勢走到這一步,對於反對派來說顯然已經沒有回頭路,在這種尷尬的處境下,無論他們要嘛放開手腳背水一搏,要嘛就只能坐以待斃。倘若楚思南聞訊返回莫斯科,只要他的身影一出現在衛戍軍區的機場上,那麼無須什麼克里姆林宮的調令,整個衛戍軍區的二十餘萬部隊,就會立刻開進莫斯科,其最終結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反對派將自己的目標轉向了莫斯科衛戍軍區,毫無疑問,如果能夠在楚思南迴來之前,拿下衛戍軍區,那麼莫斯科的大局也能暫時穩定下來,同時。利用軍隊拿下安全委員會更是不在話下。尤爲重要的是,原衛戍軍區地司令巴季茨基以及他的三個主要將領,目前都已經被控制起來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要對衛戍軍區動手,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

就這樣,二十四日上午,金吉坦耶夫中將奉政治局、臨時統帥部的任命,前往莫斯科衛戍軍區駐地,準備接掌整個莫斯科衛戍軍區。與此同時。他身上攜帶的,還有對衛戍軍區軍隊的調動命令。很簡單,科涅夫需要自己這位親信。將衛戍軍區的部隊調入莫斯科對付安全委員會的“叛亂”。

不過誰也沒有想到,他這一去,正好落進了吉爾尼洛娃的陷阱當中。

在莫斯科衛戍軍區內,金吉坦耶夫還沒有來得及坐穩屁股,就看到了一直以來都讓各處軍方大員們心存忌憚的吉爾尼洛娃,這位陸軍中將以及他的衛兵根本就沒有進行任何形式地抵抗,就直接繳械投降了。對於金吉坦耶夫來說。如果楚思南出現他的面前,他也許還敢於亮出政治局以及臨時統帥部對他地任命,然後據理爭執一番,但是面對眼前這位素來殺人不眨眼但是卻偏偏又掌握着生殺大權的女人,金吉坦耶夫卻是連一句多餘地話也不敢說。有人說:“千恩不如一怕,”這句話說的着實不錯。

直到被吉爾尼洛娃繳了械。金吉坦耶夫才知道,莫斯科市內所發生的一切,原來全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如果這個女人要想無所顧忌的搞掉科涅夫叛亂。早就可以任由巴季茨基調動軍隊將莫斯科戒嚴了,而她之所以沒有那樣做,就是不希望通過這次的事件,給巴季茨基帶來嚴重的影響。要知道,在沒有得到政治局、統帥部同意地情況下,私自帶兵進入莫斯科,那就是叛國罪,巴季茨基如果這麼幹了,那麼最後無論誰輸誰贏,他巴季茨基也無可避免的要擔負責任。即便是楚思南找出種種藉口來庇護他,他的軍旅前途也玩完了。

所以,在經過一番籌劃之後,吉爾尼洛娃和巴季茨基等人定下了一條連環的策略。無論從哪方面說,巴季茨基的被軟禁,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以科涅夫爲首的反對派地顧慮,從而讓他們肆無忌憚的去對付安全委員會。而後的一切顯然水到渠成,經過吉爾尼洛娃長時間打理地安全委員會,早就被她經營的如同鐵桶一般潑水不入,作爲一個規模龐大、權勢熏天並且完全獨立於黨政軍機構之外的特殊部門,科涅夫等人要想拿下它,那真是難比登天。而鑑於安全委員會的重要性,科涅夫又不可能不急於去拿下它,那最後會如何呢?毫無疑問,動用軍隊絕對是最好的辦法,於是……吉爾尼洛娃需要的一切手續齊備了,衛戍軍區的部隊將會進入莫斯科市區,當然,爲此次事件負責的人,將會是科涅夫以及他的同夥。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五時三十分,裝備了坦克裝甲車的莫斯科衛戍軍區兩大整編師浩浩蕩蕩的開進了莫斯科,荷槍實彈、全副武裝的士兵,很快控制了市區內的主要行政機構以及莫斯科紅場外圍地區。

下午六點,衛戍部隊將莫斯科市內的克里姆林宮衛隊、警察部隊全部繳械,至此,以科涅夫爲首的反對派才知道自己上了當,但是爲時已晚。夜裡八時,吉爾尼洛娃開始通過廣播向莫斯科全市發表講話,她宣佈,在莫斯科市內,有一批爲數衆多僞布爾什維克份子、托洛茨基殘餘份子圖謀不軌,這些人企圖破壞剛剛挽救了國家命運的蘇維埃政權,並在莫斯科市內大肆破壞,並攻擊了保證國家安全的安全委員會。爲了捍衛偉大、光榮的蘇維埃、保衛工人階級政權,保障莫斯科市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她將以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二書記的身份,宣佈從即日起對莫斯科全市實施戒嚴,並採取宵禁政策。

就這樣,吉爾尼洛娃幾乎在一夜之間,便全盤扭轉了整個莫斯科的局面。從二十五日開始,大批秘密警察、安全委員會特工,開始在軍隊的協助下,對以科涅夫爲首的反楚思南勢力成員實施大規模的逮捕。只要是該勢力團伙的成員,不管你是軍中的將領還是政治局的常委、最高蘇維埃的委員,一律先抓起來再說。

與此同時,從二十五日開始,全蘇各大媒體展開宣傳攻勢,他們將這一事件定名爲“320”事件,其定義爲:叛國動亂。

動亂一起,風雲變色。

從二十五日戒嚴開始,一直到楚思南返回,並主持召開蘇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以及隨後的最高蘇維埃全國代表大會,在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內,包括莫斯科在內,全蘇黨政軍三界實施的大規模清捕行動中,共有數千人被秘密逮捕。隨後,經過審查判決,再加上楚思南的特赦,也僅僅只有不到兩百人得以重見天日,其餘的不是被槍決,就是落了個失蹤的慘淡下場。

儘管在全國範圍內的清捕行動都是秘密進行的,除了莫斯科之外,其他地方受到的影響並不是很大,但是通過這突如其來的“320”事件,很多人還是敏感的察覺到……蘇聯變天了,從這一刻起,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楚氏時代”正式揭開了帷幕。

第15章 滅口大行動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10章 一個迷信的誕生第14章 AK-44??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11章 總攻(2)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18章 遠景戰略協調(中)第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章 與豪傑共舞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1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21章 東京煉獄第25章 澤洛高地第21章 新戰役的謀劃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3章 茫茫路在何方第20章 大事不妙了第14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1)第14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1)第28章 生不逢時第6章 曼哈頓計劃第3章 楚思南的規劃第26章 急轉直下第22章 遠東軍事摩擦(1)第11章 蘇聯的楚氏時代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1章 蘇米研究所第21章 新戰役的謀劃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6章 游擊戰的開端第6章 軍事大冒險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18章 再起硝煙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7章 渡海戰役的序幕第16章 小人第9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3)第47章 風起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25章 澤洛高地第25章 北線大決戰(4)第15章 共產主義的清教徒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5章 面臨新的挑戰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1章 楔子第11章 總攻(2)第8章 感受巴頓第21章 東京煉獄第10章 前線總指揮部第17章 戰役反攻的到來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22章 安全委員會會議第11章 蘇聯的楚氏時代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7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1)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14章 AK-44??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15章 一本日記中的軍魂第38章 抱負第8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2)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15章 軟弱就要捱打第47章 北線戰役的終結第33章 雪崩之伊始(上)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16章 黑太陽的末日(2)第44章 實爆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10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4)第4章 對日作戰?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1章 斯大林的秘密部隊第1章 硝煙尚未彌散第7章 “攤派”丈夫的尷尬第25章 KGB人的處事方法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49章 大閱兵(2)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3章 戰火燃燒的叢林
第15章 滅口大行動第4章 引流疏導的戰役第4章 新的戰前會議第10章 一個迷信的誕生第14章 AK-44??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11章 總攻(2)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34章 雪崩之伊始(中)第26章 北線大決戰(5)第18章 遠景戰略協調(中)第10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8章 與豪傑共舞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1章 爲他人做嫁衣裳第21章 東京煉獄第25章 澤洛高地第21章 新戰役的謀劃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3章 茫茫路在何方第20章 大事不妙了第14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1)第14章 北線決戰的帷幕(1)第28章 生不逢時第6章 曼哈頓計劃第3章 楚思南的規劃第26章 急轉直下第22章 遠東軍事摩擦(1)第11章 蘇聯的楚氏時代第2章 1941年的星空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1章 蘇米研究所第21章 新戰役的謀劃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6章 游擊戰的開端第6章 軍事大冒險第21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章 斯大林格勒危機第18章 再起硝煙第42章 沃爾霍夫坦克大戰(6)第13章 如果 如果之如果第7章 渡海戰役的序幕第16章 小人第9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3)第47章 風起第14章 殺人如麻的年代第25章 澤洛高地第25章 北線大決戰(4)第15章 共產主義的清教徒第6章 信任是騙取的第24章 再臨霍爾崔(上)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5章 面臨新的挑戰第13章 包圍圈裡的大魚(2)第4章 重返克里姆林宮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1章 楔子第11章 總攻(2)第8章 感受巴頓第21章 東京煉獄第10章 前線總指揮部第17章 戰役反攻的到來第9章 鏖戰布拉耶夫斯基(4)第22章 安全委員會會議第11章 蘇聯的楚氏時代第17章 一枚國際和平勳章?第8章 德黑蘭之春第7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1)第8章 東方的珍珠港(2)第14章 AK-44??第45章 新時期的戰爭第15章 一本日記中的軍魂第38章 抱負第8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2)第18章 布洛達寧工廠第15章 軟弱就要捱打第47章 北線戰役的終結第33章 雪崩之伊始(上)第39章 腐敗的迂迴第39章 沃爾霍夫坦克會戰(3)第16章 黑太陽的末日(2)第44章 實爆第9章 霍爾崔的空襲第2章 糟糕透頂的局面第15章 對妻子的防守反擊(上)第10章 第一場狼羣攻勢(4)第4章 對日作戰?第15章 首輪空中的較量(2)第1章 斯大林的秘密部隊第1章 硝煙尚未彌散第7章 “攤派”丈夫的尷尬第25章 KGB人的處事方法第31章 第三帝國的末日第40章 土地承包責任制第49章 大閱兵(2)第36章 戰爭與欺騙第3章 戰火燃燒的叢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