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戰爭準備

辛亥科技帝國正文

辛亥科技帝國正文。

顧維鈞、楊立仁、吳錦堂、李志昌、鄺海山、陸凱、湯鄉茗、賀天壽、顧麻子、巴恩斯、布魯斯柴東亮的班底幾乎文的武的,土的洋的全部到齊。

今天商量的是擴軍的大事兒,武將們都憋足了勁頭準備替自己和手下人撈點好處,文官則想盡辦法要平衡財政不能讓軍費拖垮安徽的發展建設。會場上拍桌子打板凳,大家都顧不得什麼身份、體面,這種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誰甘心錯過?文官和武將吵翻了天,海軍和陸軍對罵摔了一溜兒茶杯。平常見面親如兄弟的人,此刻一個個都像小公雞一樣,豎起脖子上的翎毛眼睛瞪的溜圓,火氣都大的怕人。只有賀天壽被委派到商警總隊當總隊長,擴軍的事情和他沒有絲毫牽連,他笑眯眯的喝茶看熱鬧。

直到柴東亮和高銘來到會場,爭的臉紅脖子粗的文武官員才趕緊整整衣服,裝出一本正經的模樣。

“張勳的特使已經達到安慶,他從南京掠走的四十輛機車和八十節車廂作爲交換條件也已經送到咱們的手裡,張勳發來電報請求您儘快把小毛子送還上海光華機械廠和蕪湖光華機械廠的腳踏車分廠建設都即將完工,預計一個月後樣車就可以製造定型了,虞恰卿請示都督,讓您定個品牌他們好在報紙上登廣告飛行器研發中心的馮如主任請示您,說您給的那份圖紙生產難度過大,德國、美國都無法提供能滿足需要技術要求的發動機,馮主任希望能先製造一批小型浮筒式水上飛機和陸地起落小型飛機,等到經驗成熟的時候再製造大型水上飛機。”實業局的局長楊立仁的記憶力非常好,樁樁件件的事情都講的條分縷析很是周詳。

柴東亮也不斷的批示道:“小毛子的丫鬟、奴僕,包括她被淮上軍逮捕時攜帶的所有財物,一概都讓她帶走,機車和車廂交給鐵路局,南京那邊如果派人來討就跟他泡蘑菇兩個腳踏車分廠各自注冊品牌,名稱讓他們自己決定吧,這種錦上添花的事情沒必要找我飛機發動機可以讓上海、蕪湖的機械廠進行技術攻關,如果是卡在原材料的環節,讓上海光華鋼鐵公司的技術人員也參與進來,必要時可以向全世界最好的幾家工廠和科研機構進行技術招標,由我們提供部分研發經費,專利權雙方共享,目前的話先造幾架小型飛機摸索經驗也是對的通知馮如,航空俱樂部的建設要抓緊,培養民間人士對於航空的興趣愛好,大量儲備具有飛行經驗的人才告訴研發中心保衛局的人員,飛行器研發中心的任何數據都是絕密,工作人員進出必須搜身,一張紙片都不許帶出去,絕對禁止技術人員親自駕駛飛機尤其是馮如,這是鐵的紀律試飛的工作由試飛員進行,花大錢從國外僱他們就是來玩命的”

吳錦堂也打開本子,照本宣科道:“都督,現在上海和蕪湖兩個兵工廠,每日可以製造漢風Ι型步槍五百支,馬克沁五挺,七五山炮五門,七五榴彈炮兩門,擲彈筒三百具,尖頭子彈十萬發,手榴彈兩千枚,擲彈筒專用榴彈一千五百枚這產量已經過大了,咱們安徽根本就消化不了,庫存積壓嚴重,是否能賣一些出去?”

柴東亮思忖片刻道:“七五山炮、七五榴彈炮和炮彈可以賣,子彈也可以賣,馬克沁只賣老式的那種,手榴彈、擲彈筒、迫擊炮不能賣,這三種武器的作用大家都還不瞭解,就是想賣人家也未必願意買咱們仿製的毛瑟88不是和德國貨質量不相上下嘛,大量推銷這個,價格還可以再便宜一點,多少有點利潤就行蔭府,如果發生戰爭的話,咱們的產量還有多大的增加餘地?”

吳錦堂想了想道:“現在技術工人的培養已經初見成效,只要再增加幾條流水線,想造多少都行,這個要取決於鋼鐵廠能提供多少優質合金鋼還有電力的供應,兵工廠這裡不存在任何問題。”

柴東亮滿意的笑道:“蔭府,當塗縣有超大型的鐵礦,周邊又有煤礦,煉焦冶鐵都很方便,可以在當塗搞一家大型的鐵廠,冶煉出來的粗鋼直接用作建築用鋼材,生鐵則用水路運到上海精煉成特種鋼太平府的行政級別可以提升一下和蕪湖平級吧。”

當塗縣一直是太平府的治所,隸屬與蕪湖道,一下子將太平府的地位提升到和蕪湖相當,這有點令大家不理解。

看到楊立仁和吳錦堂都有些困惑,柴東亮笑着道:“你們可以派遣礦業專家去當塗,這個礦可是咱中國最大的鐵礦之一啊,這個事情你們實業局再考察一下,然後報給訾議局和軍諮府。”

當塗的鐵礦就是在後世赫赫有名的馬鞍山鐵礦,不但有儲量驚人的鐵礦,還有大量的磷礦、鉀礦等礦藏。只可惜像所有的中國鐵礦一樣,馬鞍山的鐵礦品位不夠高,需要精選之後才能用來鍊鋼。相比較而言,馬鞍山鐵礦是比較容易精選的磁鐵礦,在中國已經算是很不錯的。

楊立仁又繼續道:“從智利、日本進口的銅礦和從俄國進口的鎳礦,已經啓運,咱們是直接付款還是用商業承兌匯票?”

柴東亮苦笑道:“還是用匯豐銀行的商業承兌匯票吧,拖一天算一天。”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打小柴東亮接受的教育就是中國地大物博應有盡有,實則騙小孩的屁話,相比中國遼闊的疆土和衆多的人口而言,中國實際上是個礦產資源相當匱乏的國家,尤其是高品位的大宗礦產品更是如此,不但數量不多而且品位相對較差,一旦大規模搞工業建設就必須依賴進口。進口礦石無論如何也比直接進口成品鋼材、銅材還是便宜了許多,所幸的是這個年代的洋人還沒有資源控制禁止出口的概念。也還沒類似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這樣老練的礦產巨頭。

好容易等到大家彙報完畢,正題即將展開,海陸軍的軍官摩拳擦掌都在打着腹稿。

柴東亮兩手一攤:“咱們現在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兩個窩窩頭三個叫花子,錢只能使在最關緊的地方,這擴軍的事情刻不容緩但是也得看着桶裡的米下鍋,具體怎麼擴軍,我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湯薌茗說話的時候,那撇精緻的法國式小鬍子總是往上挑,顯得頗爲好笑,他一本正經的道:“都督,現在水師的船已經日漸老舊,鍋爐、大炮都已經落後過時,長江之上洋人的軍艦耀武揚威,如果水師不能添船添炮,萬一發生衝突,水師將不堪一擊。”

柴東亮笑着道:“添船暫時就不必了,我先給你五十萬修理鍋爐、購買炮彈,上海光華造船廠目前已經具備了修理大型船舶的能力,國產的鍋爐質量目前也差強人意勉強可用,先用上海產的吧。”

湯薌茗的腦袋搖的像撥浪鼓:“都督,水師最好的船也是海榮、海琛兩艘鐵甲巡洋艦而已,這都是十六年前從德國訂購的舊船,如果按照西洋的標準早已應該退役,此兩艘鐵甲艦尚且如此,其餘艦隻更是陳舊不堪,如果不添置艦船隻是勉強保養維修,那水師是徒有其表的樣子貨。就算不能購買戰列艦,起碼也要購置兩艘新式的裝甲巡洋艦才行”

柴東亮點上一支菸,抽了兩口理理思緒,然後笑着道:“湯司令,你把心放到肚子裡,兩年,最多兩年,我給你兩艘比巡洋艦還要好的軍艦”

湯薌茗眼裡放光:“都督準備購買戰列艦?若是買戰列艦,還是德國伏爾鏗廠的最好。”

柴東亮笑道:“爲什麼要買洋人的?咱們自己造不行嗎?”

湯薌茗苦笑道:“都督莫非以爲上海光華造船廠兩年之內就能具備製造戰列艦的能力?都督須知這造萬噸運輸船容易,造軍艦那可就難了。”

柴東亮笑道:“軍艦不如洋人這在短時間內沒辦法的事情,誰讓咱中國的底子薄呢,回頭海軍可以組建水上飛機行偵察隊,在巡洋艦上裝兩架水上飛機進行空中巡邏,如果發現敵人能打的過就打,打還可以跑啊”

湯鄉茗猶如三伏天被人當頭潑了一盆冷水,這就是都督的錦囊妙計?海軍是個只能用來進攻不能防禦的兵種,尤其是水師從建軍的那天起,軍官就是從英國培養的,秉承的是大英帝國海軍“逢敵必戰”的信條,打也得打,寧可戰死絕不逃跑。甲午戰爭的時候,陸軍一潰千里,而海軍只出了一個無恥的方伯謙,其他人不是戰死就是自殺。再說了,這個年代的海軍講究擺開陣列,鉅艦大炮從一萬米之外就開始轟,飛機那玩意兒是個危險的玩具罷了。現在的飛機飛行距離三五千米,飛行高度也就十幾、二十幾米,等到它升空發現敵艦,恐怕大炮就得上刺刀了

戰列艦和巨炮,纔是海軍不變的夢想

柴東亮見他的臉拉的比馬還長,淡然一笑道:“湯司令,海軍的事情回頭你和我單獨商議,今天主要說陸軍的事情。”

湯鄉茗心底升起了希望,既然能私下溝通,那就說明都督心裡早已有了成算,只是不方便當衆說罷了。

聽見要議論陸軍擴軍的問題,鄺海山、陸凱等人精神大振,文官也在打斟酌詞句準備和他們打擂臺。

柴東亮一直沒說話,等着他們把自己的意見都表達充分了,文武官員爭的面紅耳赤,最後彼此氣鼓鼓的對視才咳嗽了一聲。

“行了,你們還有沒有一點軍人的覺悟了?民國初肇不到一年,你們就開始爭權奪利,這和腐朽的滿清官僚有什麼區別?”柴東亮冷着臉道。

大家見都督把大帽子扣過來,也只好暫時閉嘴。柴東亮雖然嘴上這麼說,心裡卻覺得這太正常了,在另外一個時空的二十一世紀,越是民主的國家海陸軍和文官政府吵的越兇,都是想給自己的團體爭奪利益,也正是因爲彼此的制衡,國家才能穩定,如果每件事兒上都能萬衆一心,那肯定是在做戲。

柴東亮轉臉看着高銘道:“現在咱們的財政,最多能支撐多少軍隊?我說的是按照參謀部提出的編制水平,那種人手一杆破槍的兵我可不要。”

高銘等人早已有了成算,拿出本子仔細的看了幾眼道:“最多兩個師外帶上海的商警總隊,再多的話和平時期還能養的起,一旦打仗就得把民間刮乾淨了,都督的建設成果將毀於一旦。”

柴東亮一咬牙:“算算我在蕪湖工業園和上海光華集團的股份收益,夠不夠再養一個騎兵、炮兵的混成旅?”

高銘腦袋搖的像撥浪鼓:“都督,現在已經是民國了,再過幾個月就是全國參衆兩院的選舉,各省軍權已經在名義上歸附中央屬於國家軍隊,怎麼能用你個人的錢養兵?”

柴東亮斷然道:“這個不需要再議,就按我說的辦。”

一句話定了基調,事情自然就好辦了。柴東亮現在正式的職務是江淮巡閱使,名義上下轄安徽、江西兩省,對外再自稱安徽軍就有些不合適了。大家商議之後,軍隊對外自稱“江淮軍”,編制兩個師外加一個混成旅。第一師的師長鄺海山,駐防安慶,第二師的師長陸凱駐防蕪湖,混成旅的旅長是綽號顧麻子的顧南山,駐防九江。長江水師更名爲江淮軍長江艦隊,軍艦母港設在九江,水師官兵的家眷則被安排到了蕪湖。

高銘記錄下柴東亮的委任命令,顧維鈞則擬定了報給陸軍部、海軍部的名單以備申報軍銜之用。

正當大家都志得意滿的時候,柴東亮突然一拍桌子道:“六個月,六個月的時間能不能讓新編練的軍隊擁有和現在安徽軍第一旅同等的戰鬥力?”

巴恩斯頭一個站起來道:“六個月的時間足夠進行初級士官養成了,安徽陸軍士官學校可以提供足額的合格軍官”

鄺海山和陸凱也異口同聲道:“沒問題”

柴東亮騰的一聲從椅子上站起道:“好,六個月的時間給我磨好這把利劍,男兒功業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不是在會議桌前用嘴吹出來的”

軍官心裡一陣興奮,都督這是要打仗啊,而且是打大仗只是,這是準備打誰啊?

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132章 碰撞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315章 進京(中)第326章 我們的青島(五)第95章 日本人的陰謀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349章 削藩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1章 一夢百年第26章 城頭紛亂大王旗第206章 狂飆突進第3章 詐彈奪城(中)第255章 一夫一妻三口人第315章 進京(中)第26章 城頭紛亂大王旗第5章 霸佔衙門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152章 揚威海外第15章 宴無好宴第185章 黃金榮的屁股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1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18章 因禍得福第280章 戰鷹翱翔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第236章 決裂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第230章 我們的青島(九)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37章 天才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236章 決裂第17章 鴻門宴(下)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130章 三大件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0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第94章 陷害第81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165章 好漢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7章 鐵血軍旗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42章 工業園第334章 新時代義和團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61章 內鬥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9章 工業時代的開端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65章 小算盤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136章 作秀第260章 盟友第20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116章 袁世凱當總統(下)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281章 節外生枝第16章 鴻門宴(上)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83章 抓捕(下)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265章 奇貨可居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31章 袁世凱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52章 牛痘和航空機槍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5章 霸佔衙門第79章 審訊第39章 長江水師
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132章 碰撞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128章 安慶陸軍士官學校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315章 進京(中)第326章 我們的青島(五)第95章 日本人的陰謀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349章 削藩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1章 一夢百年第26章 城頭紛亂大王旗第206章 狂飆突進第3章 詐彈奪城(中)第255章 一夫一妻三口人第315章 進京(中)第26章 城頭紛亂大王旗第5章 霸佔衙門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152章 揚威海外第15章 宴無好宴第185章 黃金榮的屁股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233章 杯酒釋兵權(下)第21章 最長的一天(三)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18章 因禍得福第280章 戰鷹翱翔第194章 不一樣的九一八(中)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第236章 決裂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第230章 我們的青島(九)第123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上)第37章 天才第348章 開科取士第236章 決裂第17章 鴻門宴(下)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130章 三大件第208章 拯救大兵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277章 趕盡殺絕第231章 杯酒釋兵權(上)第20章 最長的一天(二)第295章 水上飛機航母第94章 陷害第81章 穿越者的責任第165章 好漢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282章 中州大俠第7章 鐵血軍旗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42章 工業園第334章 新時代義和團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18章 氨苯磺胺的誕生第61章 內鬥第278章 素質與體制第248章 海軍之父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9章 工業時代的開端第226章 聰明的一休(上)第65章 小算盤第245章 硝煙未散第337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下)第228章 內戰陰霾第136章 作秀第260章 盟友第204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下)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2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54章 加速發展(下)第116章 袁世凱當總統(下)第140章 擴軍計劃第46章 革命的意義第281章 節外生枝第16章 鴻門宴(上)第33章 書友羣靠不住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83章 抓捕(下)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22章 最長的一天(四)第265章 奇貨可居第238章 叔叔可忍,嬸嬸不可忍第209章 奉天西門第31章 袁世凱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325章 我們的青島(四)第318章 薩拉熱窩的槍聲第252章 牛痘和航空機槍第258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256章 洞房花燭夜第5章 霸佔衙門第79章 審訊第39章 長江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