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佈局

南京總統府

鄺海山啪的一個立正,單拳平胸行了個標準的軍禮:“安徽**軍第一旅第一團團長鄺海山拜見大總統”

孫文看着一臉英武之氣的鄺海山,喜不自勝,拍拍他的肩膀道:“好啊,一身正氣好一個**軍人”

鄺海山見到了自己追慕十多年的偶像人物,激動的身體顫抖,努力控制着自己保持形象。

“聽說你帶了兩千人?”陸軍總長黃興低聲的問道。

鄺海山又向黃興敬了個禮,然後大聲道:“柴都督命令我們,來到南京之後,軍隊聽從政府調遣,整肅地方保障南京的治安,維護臨時參議會的秩序,等到會議結束再返回蕪湖。”說罷,鄺海山從懷裡掏出一張匯票:“這是我們安徽向臨時政府轉繳的稅款。”

黃興看了一眼上面的數字,大喜過望,一拳砸在鄺海山的胸口:“乖乖,一百萬啊,正可解政府的燃眉之急”

這一拳打的甚重,鄺海山的身體卻不動不搖,腰板筆直如刀削斧刻。孫文、黃興越看鄺海山越喜歡。

臨時參議院的會議即將召開,各省代表都彙集南京,安徽方面柴東亮自己還有些雜事纏身無法親自參與,高銘、湯薌銘等人和武昌的黎元洪都有千絲萬縷扯不斷的關係,陸凱、方清雨更人又須臾不可離開,而且這倆傢伙都是膽大包天的人,一旦惱起來能把天捅個窟窿。柴東亮左思右想,也只有鄺海山少年老成可堪大用了。而且鄺海山是屬於傾慕**的熱血青年,並沒有加入同盟會、光復會、共進會等組織。

柴東亮就派他作爲安徽方面的代表出席臨時參議會,又命他把齊裝滿員的第一團帶到南京去。

臨時政府羅掘俱窮,江西的民軍向政府請求經費,孫文大筆一揮批了十萬塊,李烈鈞拿着批文興沖沖的找到財政部,財政總長苦着臉打開了銀庫,裡面只有區區十塊錢。南京臨時政府的財政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參議院的議員恨不得袁世凱早一天接收,好儘快扔掉這個爛攤子。

但是,孫文主張以南京爲首都,而袁世凱堅決不同意,雙方分歧甚大相持不下,如果臨時政府不能支撐下去,那後果堪憂。首先是南京十幾萬民軍一旦沒了糧餉就會成了禍害,周邊的省份必然受害不淺。其次,南京方面如果自行崩潰,那麼今後就再無力量可以制衡袁世凱了。

這一百萬簡直是雪中送炭只是這雪太大,炭也少了點

“大總統,我們都督請求政府,希望您能允許光華銀行在上海、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省份開設分號,籌集資金爲政府排憂解難。”

孫文喜形於色道:“搞活金融業這是好事兒啊我怎麼可能不同意呢?我這就給你批文”

上海已經被柴東亮控制,江蘇則在南京臨時政府直接管轄之下,浙江是光復會的老巢,有章太炎、李燮和在,自然是沒問題的,江西的李烈鈞一向是以孫文的馬首是瞻的,湖南則是黃興的一畝三分地,湖北的黎元洪、湯化龍、高楚觀和柴東亮的交情還不錯,這幾個省份相對來說還算是比較穩定柴東亮選擇這幾個省份,那是花了心思的。

光華銀行有足夠的美元、白銀作爲儲備,發行的鈔票、銀元、銅圓信用堅挺,分號所到之處,光華銀行印製的鈔票就可以通行無阻了,這裡面的銀息又是一大筆收入啊拿出一點給孫文的臨時政府,也還是相當合算的。籌集自己幫助臨時政府,這話說的好聽,只是這個臨時政府馬上就要換主人了,柴東亮不過是給孫文吃了個空心湯糰罷了。

柴東亮從來不做賠本的買賣,釣魚得撒下魚餌,這個道理他還是懂的,拿出一百萬銀元,換東南六省的通商權力,肯定不吃虧。

“大總統,安徽**黨第一旅第一團已經在城外集結完畢,是否可以進城?”鄺海山請示道。

孫文點頭道:“當然可以”

黃興欣喜萬分,各省民軍壓根就把南京臨時政府當做了飯鋪,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哪裡有人像鄺海山這樣,把軍隊集結在城外待命,沒有命令就不進城的。

鄺海山突然臉紅了,喃喃的想說什麼又低下頭。

孫文感到有些奇怪,笑着問道:“有什麼就說吧,你是安徽的代表,有什麼話不能直說呢?”

鄺海山咧嘴憨厚的一笑道:“大總統,臨來的路上,兄弟們都說想親眼看看大總統和黃總長,不知道兩位可否檢閱一下我們安徽**軍?當然,大總統和黃總長日理萬機,沒時間的話就算了海山魯莽了”

孫文和黃興對視一眼,然哈哈大笑道:“安徽的同志是不是也以爲我們倆是紅眉毛綠眼睛的怪物?你也看到了,我們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的凡夫俗子,有什麼好看的?只是既然同志們有這樣的要求,我和克強怎麼好意思冷了同志們的熱情呢?曠團長,你回去通知大家,我們下午就去和安徽的同志見面。”

鄺海山又敬了禮,喜滋滋的走了。

南京城外,禮炮齊鳴,第一團的士兵集體向孫文、黃興敬禮,孫文、黃興穿着禮服,騎着戰馬檢閱士兵,倆人脫帽像士兵致敬。鄺海山緊緊跟隨在他們身後陪同。

兩千名士兵,排成四個方方正正的陣列,橫看、豎看、斜着看都是直線。每個人的軍裝都是簇新的,綁腿打的一絲不苟,刺刀雪亮,精氣神十足。經過幾個月的訓練,第一旅的官兵就像是新磨礪的寶劍,耀眼、銳利、鋒芒畢露

除了沒有經歷戰火的砥礪缺乏那種百鍊雄獅特有的堅韌,無論是軍容、裝備、訓練水平,這都是一支十足的精銳。

孫文看見這些年輕人眼裡單純的崇拜,心頭也是一熱,自己當年也是這麼單純而熱情的青年。二十多年的**生涯,自己已經是兩鬢風霜了

黃興讚不絕口道:“好一支虎狼之師,鄺團長真是個人才”

鄺海山淡淡的道:“這都是我們都督的功勞,海山沒有尺寸之功。”

孫文和黃興對視一眼,心頭詫異,柴東亮幾個月就把軍隊整訓到這個程度?而且辦了光華銀行,聽說在蕪湖還搞了好大的一個工業園區。

其志不在小啊

“鄺團長,你們都督怎麼沒來?還在上海嗎?”孫文冷靜下來,平靜的問道。

鄺海山大聲道:“報告大總統,柴都督已經返回了安慶,正在響應大總統的號召,開展平均地權的運動。”

“哦?他離開上海了?”孫文和黃興心頭同時一震。

分割線

柴東亮確實已經離開了上海,只是還沒有返回安慶,此刻他還在吳淞碼頭的軍艦上。

陳英士被抓之後,緊接着就傳來滿清退位的消息,李燮和的光復軍北伐第一鎮班師回上海。李燮和也是個怪人,回到上海之後第一件事就是遣散光復軍,真是解甲歸田了,一門心思要搞實業。

從南京到北京,各地報館對他的行爲充滿了溢美之詞,,李司令之高風亮德》爲題,讚揚他功成不居,堪爲那些追名逐利者的反光鏡。

清廷退位,天下羣龍無首,民心不安,而且南方各省養兵太多,稅負比大清還要增加了許多,百姓已經苦不堪言。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也在他的辭呈上批示,肯定李燮和“規劃東南”、光復上海以及維護南京臨時政府的功績,讚揚他功成身退的行動,同時,對政府因爲財政困難不能爲辭職後的李燮和提供生活保障表示歉意。

湖州幫的江湖人士羣龍無首,惶惶不可終日,不少人已經動了打家劫舍的念頭。

柴東亮和上海訾議局商議,將江南製造局拍賣,所得款項一百六十萬用來安置在辛亥**的時候,起義有功的會黨人員,將光復軍和湖州幫的人遣散回鄉下。拿了錢之後,還膽敢橫行霸道欺凌百姓的,那就直接法辦不客氣了。

楊梆子被訾議局委任爲上海警察廳的廳長,把他美的鼻涕泡都出來了,拍着胸脯保證,一個月之內肯定讓上海治安大變樣。這話大家都信,上海的幫會再霸道,也比不上那些能把袁世凱、李鴻章都弄的頭大如斗的天津衛混混,用楊梆子收拾上海青紅幫,以毒攻毒自然是不在話下。

柴東亮和虞洽卿打賞給了黃金榮三萬大洋,同時也警告他今後規規矩矩做人,不得依仗洋人的勢力橫行,否則能擡得起他,也能踩死他

黃金榮拿了錢自然是歡天喜地,滿口答應,只是心裡是怎麼想的只有天知道了。

上海製造局被柴東亮和虞洽卿等江浙富商集資買下,柴東亮掏出六十萬的款子,又用技術入股,現在擁有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理所應當的成了最大的股東。上海製造局更名爲上海光華集團有限公司,轄下四家企業:上海光華造船廠、上海光華機械廠、上海光華軍械廠、上海光華鋼鐵公司。

柴東亮親自視察過,上海製造局的問題和安慶內修械所如出一轍,機器都是從英國、德國進口的最先進設備,但是管理水平極差。而且造槍炮的鋼材還要依靠進口,原材料不能自給自足,至於貪污效率低下、人浮於事等等國企的毛病,它是一樣不缺。光是冒領薪水不上班的人,就查出來上百人,更別提上班喝茶吹牛不幹活的大批冗員了。

上海製造局在同治年間,曾經是東亞最大的兵工廠,曾經仿製過十一毫米口徑的前裝毛瑟步槍,這是中國仿製的第一款步槍,也曾經造出中國第一艘蒸汽船,二十年前還曾經煉出過中國第一爐鋼水。

只是,成本和質量就真的不敢恭維了,造一條步槍的成本是十七兩白銀,而購買一條同型號的洋槍只需要十三兩,造一條船的成本能買兩艘。質量更是低劣,李鴻章的淮軍都不願意使用。甲午戰爭的時候,上海製造局造的炮彈,彈口的銅箍超出了大炮的口徑,要用銼刀銼過之後才能填進炮膛。而且居然連炮彈的彈徑都不一樣,擺放在一起,長的長短的短,令士兵看了直搖頭。

柴東亮之所以願意投資在這裡,第一是看中了這裡培養出來的大批技工,第二則是這裡有個門類頗爲齊全的技工學堂,還有個規模不小的翻譯館。

技工學堂的教師超出了需要的兩倍有餘,柴東亮毫不客氣的將一多半人遷移到了蕪湖工業園區,熟練技工也弄走了上百人。翻譯館則是全須全影一個不少的送到了蕪湖。

看着幾百名工程技術人員和翻譯人才,被水師的軍艦護送去了蕪湖,柴東亮笑的眉眼開花這趟上海來的太值了

這個時代的中國,最缺的不是資金也不是有理想的熱血青年,而是人才。這麼多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翻譯人才,扔在沒有絲毫效率的官辦企業蹉跎歲月,真是暴殄天物啊

至於效率低下的問題,一部分是因爲官兵企業的頑疾,還因爲管理水平的低下所至。從柴東亮、虞洽卿買下製造局的那天起,它就不屬於官辦企業了,那些靠着關係進來,吃空額看報紙的廢物自然是淘汰掉,管理制度的問題柴東亮也不擔心。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民營企業,是全世界最會壓低成本的,質量管理也沒問題,書友羣裡就有幾個家裡是搞企業的,副版主馬小辮就對成本控制和質量管理很有心得

出口產品質量一向過得硬,質量低劣的產品從來都是賣給國人的想起這個,柴東亮不禁發出一聲嘆息

“柴都督,我這五條船可是定了你的,你可別讓我失望啊”李燮和大笑着走了進來。

李燮和辭了光復軍總司令的職務之後,利用自己和僑商的關係,湊集了二百萬的資本,發起了“拓殖協會”,成立了“中華汽船有限公司”,現在已經不是李總司令,而是李會長、李大班了

柴東亮哈哈一笑道:“李兄放心,洋人什麼價格,我就什麼價格,洋人什麼質量,我保證只高不低”

李燮和狡黠的笑道:“都督,我搞了個水泥廠,正在籌集,你的新式機器可要優先賣給我啊”

柴東亮一拍大腿道:“沒說的,李兄開了口,兄弟總不能讓你的面子掉在地上?不過我有個要求。”

李燮和點頭道:“都督請講。”

柴東亮笑道:“上海是遠東第一城市,影響巨大,李兄的水泥廠開業之後,我帶人來參觀,你可不能把我的人擋在門外啊。”

李燮和笑道:“這算什麼事兒啊?不就是用我的生產線給你做宣傳嘛,沒說的”

“我不同意”虞洽卿從外面風風火火的闖了進來:“都督,這個價錢賣輪船,那不是鐵定虧本嗎?製造局的水平,你是曉得的,按照和洋人同等質量、同等價格賣設備,那肯定能把褲子都虧掉了”

柴東亮拍拍他的肩膀,笑盈盈的道:“第一次虧,下次總結經驗不就不虧了?今後咱們還得用比洋人更好的質量、更便宜的價格來搶國際訂單,管理水平不提高怎麼成啊?”

虞洽卿苦着臉道:“都督說的都是大道理,問題是股東們不同意啊,這些人鼠目寸光不會看的那麼長遠。”

柴東亮也有些鬱悶了,畢竟光華造船廠是股份制企業,上海又不是自己的地盤,這些股東唯利是圖也無可厚非。

虞洽卿用哀求的語氣道:“都督,這頭一宗大訂單自然是重要的,我也清楚的很您看這麼成不成,把您三芯插座的訂單和機立窯、破碎機這些設備將來的訂單也分一部分給機械廠來做,貼補一下造船廠。”

柴東亮思忖片刻,咬着牙答應了。

虞洽卿從懷裡掏出一份早已擬好的文件:“請都督簽字。”

柴東亮簽完字,看見虞洽卿眼裡得意的笑容,這才恍然大悟,被這老傢伙算計,好大的一塊肥肉,硬生生被他切了一刀

柴東亮曾經給虞洽卿了一份企業管理章程,這種老生意經會看不出分廠制和流水線生產的優點?他肯定是早就打自己的主意了

擅長打小算盤的柴東亮,頭一回被人佔了便宜,未免有些耿耿於懷。

虞洽卿看見柴東亮臉色不善,點頭哈腰的道:“都督,您忙着,我先走了”說罷,捧着墨跡未乾的文件,喜滋滋的衝了出去。

柴東亮也無可奈何,又感覺有些好笑。

李燮和一看有便宜,急忙也拽住柴東亮道:“都督,我那個‘拓殖協會’也搞了個機械廠,都督是否也能放一點訂單給我們做做,支持一下民族實業爲了在你的造船廠訂那五條船,我可是和股東們磨破了嘴皮啊,您是不是也補貼兄弟一下?”

柴東亮哭笑不得,這都是來打秋風吃大戶的啊打老子的土豪?不過,三芯插座的訂單確實量太大了,不放出一部分根本就無法滿足出口的要求。

“好吧,這一次我就做主了,不過李兄,咱們有言在先,質量、交貨期可不能馬虎啊,到時候我派人驗收,如果有差池,別說兄弟翻臉無情。”

李燮和點頭如小雞吃米:“那是自然不過,還請都督將管理章程也給兄弟弄一份,最好是派個懂行的給我當大掌櫃。你不會不同意吧?不看僧面看佛面,你不給我面子,還能不給三哥面子?我這裡面有三嫂的股份,你總不會眼睜睜的看着嫂子和孩子沒飯吃吧?”

夠狠,不但要訂單,還要挖管理人才柴東亮心裡暗暗罵了句奸商,連死去的陶成章都被他搬出來用了自己還怎麼有辦法拒絕?

也罷,三芯插座的事情就是個教訓,僅僅依靠蕪湖工業園區是無論如何都無法滿足市場需要的,馬上要開始生產的機立窯、立式破碎機等設備,需求將更爲驚人。未來將需要一大批配套企業來生產零配件,總廠只負責組裝和銷售。

這些配套企業的成敗,直接關係到總廠的成敗,扶植一下它們對自己只有好處。

現在不單單的政治上要佈局,實業上也要開始佈局了

分割線

作者話:感謝書友寒暘、礬山人的豐厚打賞,有了舵主、執事,離盟主還會遠嗎?

終於上架了,心情很忐忑,醜媳婦總得見公婆,到了關鍵時刻了。

希望大家能支持湯圓,

月票也請留幾張給我,湯圓拜謝了

晚上還有一更,數量不會少於五千,今天起碼是萬字更新從明天開始,每天保持不低於萬字的更新,如果訂閱和月票給力,那就再加更。

第147章 雛鷹展翅(上)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132章 碰撞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53章 豪傑第323章 我們的青島(二)第107章 虛張聲勢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321章 戰爭打響第114章 三喜臨門第29章 工業時代的開端第302章 發展的彎路第198 斬首第68章 弔唁(上)第244章 你們過時了!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60章 浩劫第227章 聰明的一休(下)第316章 進京(下)第272章 軟實力第41章 摩登時代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69章 弔唁(中)第24章 最長的一天(六)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315章 進京(中)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109章 血濃於水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290章 袁世凱的末日第281章 節外生枝第336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中)第202章 以身爲餌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65章 小算盤第344章 先拿北大開刀(下)第202章 以身爲餌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45章 餓殍遍野第301章 全殲一個聯隊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53章 豪傑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鍋我背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47章 龜奴也要革命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從文人抓起第60章 浩劫第322章 我們的青島(一)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147章 雛鷹展翅(上)第273章 袁世凱尿褲子第93章 革命第82章 抓捕(上)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9章 工業時代的開端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143章 蒙疆風雲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83章 抓捕(下)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334章 新時代義和團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243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117章 實業管理公司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129章 擴軍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4章 詐彈奪城(下)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92章 龍虎鬥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94章 陷害第176章 沒見過你爹媽談戀愛第18章 因禍得福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
第147章 雛鷹展翅(上)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339章 北京總統府裡的日本天皇第132章 碰撞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53章 豪傑第323章 我們的青島(二)第107章 虛張聲勢第108章 退無可退第172章 妖僧與先知第321章 戰爭打響第114章 三喜臨門第29章 工業時代的開端第302章 發展的彎路第198 斬首第68章 弔唁(上)第244章 你們過時了!第309章 航母與戰列艦第60章 浩劫第227章 聰明的一休(下)第316章 進京(下)第272章 軟實力第41章 摩登時代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69章 弔唁(中)第24章 最長的一天(六)第122章 日本人必須說不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229章 攻心爲上第346章 陰謀論和潛規則第315章 進京(中)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109章 血濃於水第196章 騎汗血馬殺東洋人第290章 袁世凱的末日第281章 節外生枝第336章 拆出一個新中國(中)第202章 以身爲餌第111章 血濃於水(下)第65章 小算盤第344章 先拿北大開刀(下)第202章 以身爲餌第338章 新時代的開端第210章 奪門之戰第230章 錦囊妙計第45章 餓殍遍野第301章 全殲一個聯隊第141章 戰爭準備第53章 豪傑第43章 蘿蔔當官印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鍋我背第296章 渤海風雲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47章 龜奴也要革命第342章 改造民族性從文人抓起第60章 浩劫第322章 我們的青島(一)第23章 最長的一天(五)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138章 天空屬於中國第274章 江山一統第147章 雛鷹展翅(上)第273章 袁世凱尿褲子第93章 革命第82章 抓捕(上)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101章 好快的刀第29章 工業時代的開端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143章 蒙疆風雲第125章 百姓真窮,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賬(下)第83章 抓捕(下)第166章 有車有房第334章 新時代義和團第312章 蔡鍔的選擇第243章 不自由毋寧死第117章 實業管理公司第151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03章 黃雀在後第294章 玩火自焚(下)第347章 要兒子還是要閨女第129章 擴軍第77章 成熟的代價第229章 我們的青島(八)第133章 西山十戾第180章 工人運動第4章 詐彈奪城(下)第156章 安徽有飯吃第92章 龍虎鬥第109章 神兵天降第324章 我們的青島(三)第94章 陷害第176章 沒見過你爹媽談戀愛第18章 因禍得福第135章 作繭自縛第115章 袁世凱當總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