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協議

其實還有一點衆人心知肚明,舊金山在重工業上雄心勃勃,但其原材料來源還是被東海岸財團控制。另外,一旦東海岸汽車企業崛起,對於安布雷拉汽車公司將形成巨大沖擊,東部纔是最大的市場,本地生產會降低成本,如果安布雷拉公司不能在東部設廠,其運輸成本和原材料成本會使其崩潰。當然,迫使安布雷拉公司不在東部設廠是會談的重要內容之一。

但是,舊金山財團的存在本就是爲了華國服務,彌補華國工業產能的不足,呂梁不在乎美國市場,他需要海量的鋼鐵,這纔是計劃的根本性原則。

“看來我們形成了初步默契,喬治先生的慷慨讓人敬佩,不知道喬治先生還有什麼條件嗎?”摩根問道。

“我對於各位的支持已經很滿意,現在的問題是諸位還有什麼條件嗎?”呂二說道。

洛克菲勒微微一笑:“喬治先生果然睿智,我們需要華國的市場。”此話一出讓會客室內的氣氛爲之一滯,華國是舊金山財團的根本,洛克菲勒,或者說其他財團想要分一杯羹,放在誰身上都不會同意。

呂二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從19世紀30年代以來,美國經歷了經濟大發展,南北戰爭後實力日漸雄厚,逐漸成爲世界第一工業國。但是,到二十世紀初的現在,內部市場已經被瓜分完畢,繼續擴大的容量有限,要不他們也不會對汽車產業趨之若鶩。另外,西奧多-羅斯福成爲總統後開始推行“門羅主義”、對外擴張,其本質就是爲國內巨大的產能尋找一個傾斜地。然而,世界市場被歐洲老牌殖民帝國把持,根本沒有美國什麼事情,日不落帝國的英國怎麼會允許美國這個暴發戶、小兄弟進入其殖民市場?

因此舊金山財團在華國打開局面讓美國人欣喜,讓其輕易把持了西海岸的權利,並進一步向政治權利核心靠攏,可見美國現在對海外市場的渴望。拉丁美洲市場太小。加起來還比不上一個需求無限的華國。比如在1904年全年,華國進口沒有鋼鐵三百五十萬噸,進口各種機械設備超過三萬臺,進口鋁材、鐵礦等礦產超過五千萬美元。僅次於加拿大,超過墨西哥成爲美國第二大貿易國。

這麼大的市場,這麼大的利潤,基本被舊金山財團把持,怪不得財團們伸手。但是。他們想不到呂梁巴不得美國擴大對華國的出口,呂二聽到洛克菲勒暗含威脅的建議後心裡差點樂開花!

在這個年代鋼鐵的產能有限,屬於戰略資源,雖然美國人不會顧忌其他因素,什麼都賣,但世界上對鋼鐵的需要非常大。在賣方市場上美國人的鋼鐵資源就是稀缺貨,要不然呂二也不會在西海岸建立大型鋼鐵廠。

“這是我們的命根子,這一點相信諸位能夠理解,華國市場每年都在增加,前景無限。而且華國正經歷一場大型戰爭。表現搶眼,不難想象這個國家將在短時間內統一,並在遠東地區佔據一席之地。”

“當然,正是因爲前景廣闊,甚至超過汽車產業帶來的利潤,所以我們舊金山財團不敢獨吞。諸位希望加入這個市場,還是那句話,需要一定的條件。”

“喬治先生儘管提。”最急不可耐的是洛克菲勒,可能與他的性格有關。

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就不要怪我獅子大張口!呂二掩蓋住笑意。現在是關鍵時刻,千萬得忍住!

“在說我們的條件之前,我要說一件無關的事。前天,紐約的菲利普-萊曼和馬卡斯-高盛前來紅斐莊園拜訪本人。希望能在汽車和華國市場上有所作爲。”

一石驚起千層浪!這可是大新聞,要命的大新聞!喬治說無關,其實這個消息與他們關係最密切,關係生死!

一直微笑的摩根皺起眉頭,洛克菲勒甚至用整杯紅酒掩飾自己的不安,其他人同樣表情各異。但都能看出內心的焦躁。

萊曼和高盛是什麼人?萊曼兄弟公司、高盛公司、庫恩勒伯公司等都是紐約有名的金融機構,這些人出身自小商小販,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猶太人,還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公司都是羅斯柴爾德家族在美國的分支機構!

要想搞清楚關係,就得從頭說起,美國在19世紀30年代開始大搞基礎建設,但當時的美國很窮,需要向歐洲銀行借錢。當時的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就像七八十年代的中國一樣,屬於投資風險較大的地方,大部分歐洲銀行都在觀望。德國猶太銀行家和德國移民猶太銀行家覺得這是個機會,大力支持美國投資建設鐵路和運河等,結果當然是獲利頗豐。當然,歐洲銀行業基本被羅斯柴爾德家族把持,所謂的投資,也可以算作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投資。

南北內戰時期,猶太人財團更是大發戰爭財,並自然的通過聯姻形成了堅固的聯盟關係。而洛克菲勒和摩根也是通過這次戰爭發家,而且他們也從猶太財團的銀行中借貸,當時的兩大家族受猶太人財團的很大限制。

後來兩大家族發展壯大,開始擺脫猶太財團的控制並試圖擊敗這個財團聯盟。洛克菲勒和摩根都不是猶太人,而是屬於“wasp”的一員,即盎格魯撒克遜移民,後來更多的囊括了白人移民後代,但不包括猶太人。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歐洲因爲家族式的管理和人丁稀少,還有幾次戰略誤判,導致對美國控制減弱,wasp趁機崛起,直到現在。

也就是說,會客室裡的財團代表的是wasp勢力,雖然或多或少的與猶太財團有牽連,但本質上是競爭關係。(所謂的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是猶太人,根本是無稽之談。兩大家族控制美國,羅斯柴爾德控制兩大家族的說法在一戰後就崩潰了。)

這也是會客室裡沒有猶太人財團代表的原因,摩根等人聽說猶太財團找上喬治,不能不緊張。這八大財團真正掌控美國,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現在他們的實力可以說處於兒童期,除洛克菲勒和摩根兩大家族外,其餘財團相對弱小。

“喬治,你不是猶太人,理應與我們站在一邊,那些吸血鬼的貪婪永無止盡,與他們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摩根的話開始軟弱,似乎用長輩的口氣勸說着喬治。其實兩大家族能夠崛起,其資金很大一部分也是來自猶太人。

“諸位,我當然是站在大家一邊的,所以我拒絕了萊曼和高盛兩人,所以纔有了這次會談。這個國家是wasp建立的,我們掌握着政權和輿論,更應該在經濟上佔據主動。我們願意介紹諸位加入華國市場,但對岸的總統呂梁告訴我,他們需要更多的鋼鐵來修築鐵路,更多的鋼鐵來建設廠房,更多的鋼鐵來建造船隻。所以,諸位需要在政治上施加影響,放開對華出口鋼鐵的限制,擴大對華出口鋼鐵的規模。另外,呂梁總統對於美國對華人的歧視一項不滿,即使《排華法案》被廢除,但仍舊有大量歧視華人的現象,這一點需要我們通過一些政策,減少這種現象的發生。相信大家在議會中擁有足夠的話語權,這一點不是難事。”

只要能獲得利潤,洛克菲勒願意把華人當老爹供起來!這一點當然沒問題,衆人都很滿意呂二的態度,意想之外的輕鬆啊,汽車產業和華國市場都能摻一腳,付出的又很少,舊金山財團出乎意料的鬆軟。

會談結束前誰也沒有胃口享受美食,此時會談達成初步協議,衆人終於可以放鬆下來。在喬治的邀請下衆人享受了一頓露天晚宴,在葡萄園散發出的濃香下,在好心情的襯托下,晚宴氣氛喜慶而活躍。

當晚,財團簽訂秘密協議,對雙方的義務和權力進行了明確的劃分,隨後衆人滿意而歸。這一次呂二和財團大佬們都獲得了想要得到的東西,隨後呂二第一時間將會談結果發給了呂梁。這個消息對於華國來說非常重要,這意味着美國將爲華國彌補巨大的產能空缺,其資源和工業產品將大大減少華國工業難度。美國成爲華國隱在的盟友,各大財團將施加影響力使美國各層重視在華國的利益。(未完待續。)

第四百章 貴族軍官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戰 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虎、虎、虎第十二章 槍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備建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逃荒第三百一十章 推進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海戰 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七十三章 大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個戰果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二百零九章 利益契合點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級戰列艦第二百四十一章 任命第二百零八章 脣槍舌劍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渣第二百零三章 碼頭風雲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愛國之心永不滅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二百一十一章 美味的毒藥第二百一十七章 愛國之心永不滅第二十九章 出兵第四百九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三百一十四章 臨朐攻堅戰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二次接觸第四百七十章 柔弱的少女第三十七章 特戰隊第二百二十四章 貴州光復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三百六十章 命運之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馬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愛國之心永不滅第四百七十二章 莽撞的坦克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四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防空炮第三百五十四章 薩拉熱窩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家第十章 刺探第四十九章 登船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慕尼黑展覽會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日月之歌 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軟柿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二百零四章 三方混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四十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三百四十七章 第二次漢城戰役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二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四百零三章 色當失守第六十五章 法律第三十八章 襲擾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三百五十七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獲豐收第五十八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七章 日月之歌 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捅了一刀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十章 刺探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馬海戰 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
第四百章 貴族軍官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戰 四第三百六十二章 虎、虎、虎第十二章 槍火第一百四十三章 籌備建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逃荒第三百一十章 推進第三百四十八章 坦克連第一百五十八章 對馬海戰 四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七十三章 大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四百三十九章 三個戰果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二百零九章 利益契合點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海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一百四十一章 超級戰列艦第二百四十一章 任命第二百零八章 脣槍舌劍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二百二十三章 人渣第二百零三章 碼頭風雲第二十八章 朝廷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愛國之心永不滅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二百一十一章 美味的毒藥第二百一十七章 愛國之心永不滅第二十九章 出兵第四百九十七章第四百六十八章 生產隊裡開會!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三百一十四章 臨朐攻堅戰 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第二次接觸第四百七十章 柔弱的少女第三十七章 特戰隊第二百二十四章 貴州光復第一百一十五章 兩湖第三百六十章 命運之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赴約第四百六十三章 阿爾-卡朋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馬家第二百一十七章 愛國之心永不滅第四百七十二章 莽撞的坦克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來自大英帝國的考驗第四百六十六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防空炮第三百五十四章 薩拉熱窩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四百三十四章 回家第十章 刺探第四十九章 登船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九十四章 慕尼黑展覽會第二百三十九章 回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日月之歌 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軟柿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臺灣軍團第二百零四章 三方混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四十章第三百七十四章 比利時的麻煩第三百四十七章 第二次漢城戰役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二十七章 城破第三百八十四章第四百零三章 色當失守第六十五章 法律第三十八章 襲擾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三百五十七章第四百七十七章 回家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魚上鉤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獲豐收第五十八章 佈局第二百七十七章 日月之歌 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被捅了一刀第八章 護衛隊訓練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裝暴動第十章 刺探第三百章 大海戰 三第二十一章 造船廠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實力對比第二百六十章 戰信陽第三百九十一章第三百三十八章 阿拉伯騎兵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後的海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對馬海戰 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