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振動

這次戰爭發生在1902年的4月,只用了三天時間,因此被稱爲“三日戰爭”。它在國內造成了影響遠遠大於國外,此戰之後滿清對廣東臨時政府的重視程度上升到最高,成爲威脅滿族統治的最強力量。尤其是振**趁勢攻佔福建,南方軍隊毫無還手之力,短時間內滿清失去了南方重要的兩個省份。

兩江總督劉坤一得到日本入侵廣東的消息後,計劃派出三萬人的兵力向江西和廣東的邊界地區移動,試圖渾水摸魚,沒想到士兵還沒有集結完畢,就傳來了日軍全軍覆滅、第十鎮覆滅、許應葵逃往浙江的消息,趕忙下令撤消命令。

振**的強大震動了整個華夏大地,那可是日本兵啊,甲午年淮軍死了多少人都沒有擋住日本兵,還丟了臺灣,甚至遼東都差點丟了。那豈不是說整個南方都在振**的威脅之下,他們想打誰就打誰,今天是廣東、福建,明天就有可能是廣西、四川、雲貴、兩湖兩江!大清朝大半江山岌岌可危!

相對於其他地區的惶恐不安,廣東地區一片歡騰,大街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舞龍舞獅的隊伍長達三裡多地,大量市民自發的走上街頭歡慶戰爭的勝利——即使沒有取得任何賠款,這也是近代以來最大的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除了《振國報》這個振國黨黨報外,其他報紙紛紛刊發勝利消息,尤其是1901年剛剛創立的《新民報》,內容詳盡,包括戰爭過程、日軍編制、戰果詳細等等,趁此機會,新民報成爲廣東發行量第二大的報紙。

《新民報》社內,新民傳媒集團董事長吳石敏坐在他的豪華辦公室裡,正在與好友梅德龍交談。得益於呂梁的指點,吳石敏投資報紙這個新興事物,沒想到辦起來後立刻喜歡上了這種東西。它能夠刊發文字、照片、評論,不僅包括時事消息,還有文化、政治、經濟評論,按照呂梁的說法,是引導控制輿論的關鍵!當然,報紙刊發的內容都會經過臨時政府宣傳部門的審覈,但這已經讓吳石敏不能自拔。他老了,生意都交給家族子弟經營,沒有太大的野心,但報紙給了他驚喜,並不是多麼賺錢——反而經常需要補貼,而是喜歡這種引導社會輿論的能力。

“老吳,這下好了,說實話,這一個多月來我是吃不好睡不香,有時候真相放棄在廣東的產業逃到外地去。”梅德龍說道,他和吳石敏分別是廣東最大的兩個商業家族,這兩年來家族的產業急劇膨脹,工廠中產出的利潤超過了田地百倍、千倍。和吳石敏喜歡呆在報社不同,梅德龍大多數時間都呆在梅氏工業集團位於廣州的十層大樓總部內,最新的十層大樓是梅氏工業新建的辦公大樓,耗時七個月建成,目前是廣州最高的建築。建成後梅德龍沒少到吳石敏這裡炫耀,但戰爭危機讓梅德龍差點嚇破膽,要不是捨不得廣東龐大的基業,說不定早就跑了。

“能理解,梅老闆,能理解。我們在廣州都隱約能聽見那邊的炮聲,我從報社得到的消息,日本人計劃出動兩個軍六萬多人的兵力,先期登陸的三萬多人被呂梁的振**三天消滅,另外三萬人還在海上,聽說消息後立刻掉頭就跑。這麼多日本兵也夠嚇人的!”吳石敏也是陣陣後怕,但更多的是喜悅,倒不全是因爲戰爭勝利,而是此戰之後廣東也會面臨另一次大規模的洗牌。

梅德龍似乎聽到了吳石敏的心裡話,屋裡也沒外人,乾脆的說道:“還是得站在呂梁這一邊啊,他們的能量不是我們可以猜測的,日本人都能打敗,更別說朝廷了,日後振國黨推翻滿清不在話下,呂先生人中龍鳳,我們必然因爲現在的選擇而受益匪淺。吳老闆,明人不說暗話,戰爭前許多家族逃出廣東,雖然帶走不少錢財,但田地和工廠是帶不走的。我估計呂先生不會讓那些人再回來接手原來的產業!”

絕對不會!吳石敏在心裡說道,事先他就與呂梁溝通過,那些人雖不至於落井下石,但危急之時不能共患難,其惡劣強度不比落井下石差多少。其實吳石敏還不知道,調查局早就查明,那些逃走的家族、商人、豪紳無一不是跑到了福建,然後又跟隨許應葵逃到了浙江,根本就是想賣了臨時政府、迫不及待的找條後路。

路是人自己選擇的,選擇錯誤,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臨時政府會以暗通滿清的罪名沒收那些家族的產業。據呂梁所說,臨時政府將組織公開拍賣,有資格參加的當然是與臨時政府站在一起的家族,尤其是財雄勢大的梅吳兩大家族。梅德龍這次過來主要目的就是與吳石敏商量那些產業的分割,別到時候爲了那些產業惡性競爭,那就得不償失了。

“那些人不相信呂梁,不相信臨時政府,與許應葵、朝廷站在一起,就不能怪我們取而代之。梅老闆,你的意思我明白,之前呂梁跟我說過,有些是我們應得的,有些我們要適當放手。”吳石敏說這話其實就是炫耀他與呂梁的關係密切,畢竟他是呂梁名義上的老丈人!

梅德龍沒管吳石敏的炫耀,他早就習慣了,他奇怪的是呂梁爲什麼那麼說,又是什麼意思?“老吳,難道呂先生不希望我們兩大家族取得那些產業?”

“非也,呂梁是想擴大我們這個羣體的數量,叫什麼來着?對了,資產階級!廣東發展銀行會爲廣東的中小家族提供貸款,用於建設工廠、購買那些產業,壯大整個資產階級的力量。畢竟,我們的大工廠也需要許多小工廠提供零件,樹大招風啊,梅老闆,呂梁讓我們怎麼做我們就怎麼做,吃不了虧的!”吳石敏笑呵呵的說道,反正他是這麼認爲的,自家的姑爺怎麼會讓自己吃虧?

“那,行吧,就聽吳老闆的。還有,你得幫我出出主意,我看報紙這東西不錯,也想辦一家,你開得早,臨時政府裡的關係也比我熟,所以你得幫幫忙!”

“沒問題,梅老闆,呂梁說過,廣東的報紙還是太少,需要大量的報社。有錢人多了,就是工人、農民手裡也有不少餘錢,再加上識字的人數急劇擴張,看報紙的人多了去了。不過有一點我的提醒你,辦報紙賺不了幾個錢的!”

“明白,我也不是爲了賺錢。”都是聰明人,梅德龍一樣能看到報紙的好處。但他還是比吳石敏落後一步,總部位於廣州的廣播電臺和遍佈廣東的廣播基站正在緊張建設,而收音機這種終端設備的生產就交給了吳石敏新建的電子工廠。

廣播分爲無線廣播和有線廣播兩種,無線廣播直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才成爲主流,現在是1902年,有線廣播還沒有建立,甚至第一封無線電報都是1899年發出的。呂梁決定一步到位,直接上無線廣播,反正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怕泄密。

1902年4月20日,無線廣播電臺建設完畢,信號能夠覆蓋整個廣東地區,當然,就算覆蓋到其他省份也沒有接聽設備。第一批收音機開始發售,銷售人羣主要針對比較富裕的家庭,畢竟,一臺收音機售價高達三個銀元,這不是普通家庭能夠負擔的起的。一臺收音機的價格趕上一輛自行車還多,除了用來聽聲音外沒有多大用處,還不如自行車划算呢!

廣東臨時政府總理呂梁坐在廣東廣播電臺的播音室裡,準備發表第一次廣播演講,手上的演講稿厚厚一摞,包括廣東經濟建設情況、下一步計劃;對滿清的聲討、日本侵略者的聲討;戰爭情況概述;光復福建的聲明等。

ps:新人新書,跪求推薦!求收藏!

第四百四十五章 植村團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荊花開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紫荊花開 六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金山的陰雲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邊倒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龍會的覆沒第一百九十六章 橡膠園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孩子才談友誼第七十一章 大魚洞第一百零六章 所謂死士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海上前哨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海上前哨戰 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練兵場第一百五十章 緬甸大起義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四百二十六章 扶不起的奧匈帝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天才的配合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憤怒的公牛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略第三百六十章 命運之門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八十七章 轉折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四百一十六章 101空降師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第四百二十八章 斯通坦克戰第六十六章 廣州見聞第二百五十六章 唐寧街一號文件第一百八十章 美國公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十三章 糧食第二百二十四章 軟柿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舊金山條約第一百零五章 遍地烽火第三百五十章第三十二章 保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裝甲旅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三十五章 過年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五十五章 河源戰役 三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回均勢第一百八十九章 翱翔的雄鷹第三百七十章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力量加入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克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獲豐收第二百九十三章 海上前哨戰 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日月之歌第十七章 虎口奪食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馬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101空降師第二百七十四章 紫荊花開 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略第一百一十章 代號“眼鏡蛇”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海運公司第一百零三章 名爲買辦的黑手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戰 四第九十五章 光復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魚上鉤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十一章 廣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動亂之始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蛋糕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爾的神話第四章 吳家美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困獸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大集團第三百五十章
第四百四十五章 植村團藏第二百七十二章 紫荊花開 三第二百七十五章 紫荊花開 六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二百一十四章 舊金山的陰雲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邊倒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龍會的覆沒第一百九十六章 橡膠園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孩子才談友誼第七十一章 大魚洞第一百零六章 所謂死士第二百六十一章 強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海上前哨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海上前哨戰 三第三百二十二章 國家一統第一百六十五章 一招制敵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伐結束第二百一十九章 行動開始第四百四十四章 最大的練兵場第一百五十章 緬甸大起義第二百五十七章 華山號第四百二十六章 扶不起的奧匈帝國第四百一十二章 遠程高空偵察機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第四百二十五章 兩個天才的配合第三百四十四章 代理人第三百四十三章 憤怒的公牛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略第三百六十章 命運之門第九十二章 總理的演講第八十七章 轉折第九十三章 空軍第二百二十六章 改變策略第五十七章 河源戰役 五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三百零五章 第二次北伐第四百一十六章 101空降師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一百六十七章 艦隊對峙第二百九十六章 爆發第三百七十七章 右勾拳第四百二十八章 斯通坦克戰第六十六章 廣州見聞第二百五十六章 唐寧街一號文件第一百八十章 美國公使第二百四十五章 苦旅第十三章 糧食第二百二十四章 軟柿子第二百三十五章 舊金山條約第一百零五章 遍地烽火第三百五十章第三十二章 保年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一裝甲旅第四十五章 海戰 一第四百零八章 蔣方震的信心第四百二十九章 一夫當關第四百三十二章 鄧尼茨艇長第三十五章 過年第四十二章 鬼子進村第四百二十四章 東線吃緊第五十五章 河源戰役 三第四十一章 國家寶藏第四百八十三章 投降儀式第四百七十四章 洗頭房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回均勢第一百八十九章 翱翔的雄鷹第三百七十章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四百四十三章 裝甲兵突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新力量加入第三百二十五章 下克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獲豐收第二百九十三章 海上前哨戰 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日月之歌第十七章 虎口奪食第二百六十六章 碰撞第四百八十六章 西北馬家第四百一十六章 101空降師第二百七十四章 紫荊花開 五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略第一百一十章 代號“眼鏡蛇”第三百八十一章第二十五章 海運公司第一百零三章 名爲買辦的黑手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戰 四第九十五章 光復會第一百九十九章 大魚上鉤第三十九章 屠殺第十一章 廣州第四百一十三章 最大規模的空戰第四百八十四章 動亂之始第一百七十七章 運輸線第三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二章 蛋糕第四百三十章 隆美爾的神話第四章 吳家美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困獸第二百一十五章 兩大集團第三百五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