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鷹遊門內議新廠 新廠要爲新隴海

““好。英國目前處於—怎麼說呢——一串用船隻組成的在運轉的戽斗鏈的末端。這是它經常所處的地位。現在呢,戽斗老是被打掉不說,而且鏈子還在不斷加長,總是沒有足夠的戽斗比安裝到鏈子上,而且鏈子加長的速度要快得多。現在,英國的商船噸數正在迅速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是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的?現在我們需要補充多少噸商船?”

軍官偷偷地打了個哈欠。

“這數密的。維克多在倫敦聽到不少,早就心裡有數了。”

“不錯。”

“很好。那麼你知道曲線在往上升。在這次戰爭中,別的都關係不大。英國很快就會耗光燃料和食物,那樣一來它就完了。它的機器一旦不能轉動,它的戰艦一旦沒有燃燒,它的人民一旦沒有飯吃,英國政府也就垮臺了。沒有別的出路。”

“沒有別的出路?我的國家還有大量燃料和食物——還有鋼與造船廠—而我們對外貿易是開放的。”

銀行家冷冷地一笑。

又有一位博士插嘴說道:

“現在每天需要消耗的物資的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我們的運輸能力,需要補充的商船又超過我們造船能力。你知道嗎?”

“這點我知道,”

一位上校說道。

“英國除了煤和鐵,其它的所有的一切都需要進口,沒有足夠的商船,就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

房間內的沉默持續了很久,然後在從椅子深處發出沙嗄含糊的聲音。

“那樣的事是不會發生的。等到正月,等我們就會擁有新的商船。”

“從美國人那裡購買嗎?”

“中國!……””

《紐約時報中國製造》

任何一艘商船在駛進連雲港鷹遊門之後,對於這座大型港口,他們往往沒有多少直接的感觀,除去碼頭的規模是中國最大的之外,恐怕也就是那些塔吊之類的設備·以及長達6公里的碼頭岸線了,除此之外,似乎沒有什麼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可如果船舶是在晚上進港,在他們經過連島海堤的時候·便會驚訝的看到在海頭角一帶卻是一片燈火通明,半邊天空都被燈光照的通白,而在那露出的接連十幾座船臺上,電焊弧光閃爍着,電焊火花如同煙花一般,從正在建設中的商船兩側劃落。

這裡便是鷹遊門造船廠,現在·全亞洲最大的造船廠,儘管造船廠的佔地面積不大,但是這座擁有十二座大型船臺、六座大型船塢的造船廠,論其造船能力,卻是位於亞洲第一,甚至在世界其它船廠相比,亦毫不遜色。

每天,數以千噸的鋼板、鋼材從連雲鋼鐵公司運往鷹遊門造船廠·鋼材在車間內加工成一個個構件之後,被平板拖車拖往的船臺,在行車吊的吊動下·一個個大型構件在船臺上完成拼裝,事實上,鷹遊門造船廠更像是一個組裝廠,只有起重機和滑道。

就在兩年前,鷹遊門造船廠開始了一場革命,一場造船業的革命,即利用最初由李子誠提供的“積木”以及部分技術資料開始嘗試將“福特式的大規模裝配組裝生產”應用到造船領域,首先鷹遊門造船繪製出噸圖紙,同時船廠技術部門還製造了各個部位的精密模型,拿輪機艙來說·其模型就精細到連鍋爐水管的數目和電纜走向都達到準確無誤的程度。

這些精密模型是爲了一場革命性的、全新造船方式而製作的,那一艘試驗性質的貨船被分成若干個不同的部門,比如船艏、貨艙、中段船身、船尾、船橋。機艙、主機、鍋爐等等,由連雲港的十一家企業分包建造,最後用輪道平板拖車發往船廠,在起重機、行車吊的幫助下·裝配在一起。

最終,在民國三年7月,第一艘試驗商船開工,只用了三個月,前後便完成了三艘商船的建造,而那只是試驗,按照船廠的推測,他們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甚至只需要一個月就可以完成一艘商船的建造。

而此時,各國按照傳統的造船工藝建造的、質地精良的、預期使用壽命長達30年的商船,不過他們的建造週期太慢,一般爲9個月以上,甚至需要一年半以上。

在歐洲的戰爭爆發之後,英法兩國面對本國海運能力的不足,在民國三年十二月先後以高於戰前三倍的價倍將戰前出售給中國遠洋運輸公司的數十萬噸商船,而即便如此,仍無法滿足迅速激增的運輸需求。

而恰在此時,**公司駐倫敦分公司,向英國海軍部提交了一份報告“……可以設計一種滿足運輸的基本要求,不過航速緩慢、設備簡陋、結構粗糙的商船就緊急生產和大量生產這兩點要求來看,這種海洋級貨船的設計是可以說得上是合用的,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建造這種貨船,當然在和平時時期,其仍然可以使用。”

一開始,英國海軍部拒絕了,他們已經委託美國的船廠爲其代造貨船,此時英國本土的船塢則在加足馬力生產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航船隻,因此,他們將希望放在美國造船廠上,以美國船廠龐大造船能力的滿足英國的需求,不僅英國如此,法國亦同樣將希望放於美造船廠之身。

面對多達百萬噸商船的定單,美國從東海岸到西海岸,幾乎每一座船廠都得到了訂單,從噸的貨船到萬噸貨船,一時間,美國的造船廠船塢以及船臺上,盡是在建的英法等國的商船,可是戰爭的需求越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到195年5月,英國本土的物資需求和運輸能力的缺口,第一次超過一百萬噸,而法國亦超過兩百萬噸,而此時美國的造船廠已經飽和,船廠不敢再接受新的定單,因爲他們無法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商船,英法兩國隨之將視線投向遠東——日本的船廠·成爲了英法兩國的首

可對於剛剛損失了大量商船和戰艦的日本而言,他們甚至比英法兩國更急需補充本國的商船隊,最後,在兩國的察團從中國遠洋運輸公司購買了十幾艘被中國打撈修復的日本商船時·同時考察了中國的船廠,作爲試試看的態度,英國人向鷹遊門造船廠投下五艘萬噸輪的訂單,合同規定交貨期限爲十二個月。

而32天后,第一艘萬噸輪下水交付,在接下來的十五天之中,鷹遊門造船廠完成了五艘萬噸輪的生產·儘管英國人對於“焊接商船”依然不甚信任,但是他們還是被“四十七天內建造5艘,載重噸位7157噸,載貨能力10170噸”的造船能力給驚呆了。

在第一艘“官府號”萬噸輪滿載着物資從連雲港駛達英國南安普頓港的時候,在海軍部的會議上,船長用自己的信譽擔保“這是一艘極爲精良的商船”,隨之,經過一個月的考察·英國海軍部終於認可了“官府級”,工,英國海軍部向鷹遊門造船廠訂購60艘萬噸商船·英國人訂購這60艘貨輪的總價值爲萬英鎊。

總值超過1萬關兩的貨船定單,這是中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工業定單,不僅如此,僅這一筆定單,便足以消耗連雲鋼鐵公司50rl的鋼產量,而規定的交貨日期則爲十個月,十個月,2萬元的的營業額,純利潤超過50%一時間·“船生金”之詞,立即響遍全國。而隨後來自法國的五十艘萬噸貨船的定單,立即使得鷹遊門造船廠成爲全世界知爲響亮的造船廠,同時也是手握定單最多的造船廠。

也正是從那時起,鷹遊門造船廠一面擴大招工,一面日夜不停的建造商船·以超在合同到期前,完成英法兩國的定單。

“總理,上個星期,美國商務部考察團一行來船廠考察,他們向咱們下達了十五艘萬噸輪的定單,交貨期是明年六月,再加上日本的四艘、泰國的兩艘、巴西的三艘、阿根廷的五艘、意大利的五艘,現在船廠手中有160艘萬噸輪的定單,如果船廠不擴建,這些定單足夠船廠生產到明年年底!”

在船廠的辦公大樓內,魏平濤向來船廠視察的總理彙報道,在外人的眼中,或許李子誠是總理,可在這座城市,人人都知道,這位小李總理卻是這座城市的所有者和企業的所有者,鷹遊門船廠,亦是其中之

“擴建船廠?”

眉頭微微一皺,李子誠卻是朝着窗外看去,窗外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片沙灘,這座船廠大樓建於海頭角,事實上,海頭角恰是一個分割線,海頭角以南通過填海,可以填出一座深水港,藉助海堤,可以通過加深挖出船廠海岸,但若是要再行擴建的話

“總理,今年船廠的純利潤超過一萬萬元,而興建一座船廠亦只需要投資五百萬元,考慮到其它投資,至多不超過八百萬,現在擴建船廠,無疑是合適的……”

在魏平濤拿船廠的利潤試圖遊說總理或者說董事長時,李子誠卻看着他反問道。

“濤平,你覺得連雲港,還有地方興建新的船廠嗎?”

一聲反問卻是讓魏平濤頓時沉默了下來,連雲港已經沒有合適的海岸線修建船廠了,事實上,蘇北一帶,也僅只有連雲港一帶的十數公里的海岸線合適修建港口和船廠,蘇北曾爲黃河的出海口,在距離海岸不遠處存在着大量的暗沙、沙洲,這限制了海岸的利用。

“可是,總理,現在一噸鋼材的利潤是97元,而一噸商船利潤爲20075元,現在鋼鐵公司的三期工程已經開始,二期工程亦接近完工,明年年底,三期工程完工之後,鋼鐵公司將生產300萬噸鋼材,如出口鋼材,利潤不過三萬萬元,可假若其中200萬噸用於造船,船廠利潤便可達到4萬萬元,工業製成品的利潤遠高於工業原料的利潤。”

事實上,在魏平濤的心中還有更多的理由去遊說總理。比如鐵礦一噸不過幾經漲價,不過8元之數·焦炭亦不過4元,而生鐵接近86元之高,利潤超過70元,若煉成粗鋼‘利潤可達80元,若製成鋼材,利潤接近百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公式。

“那,濤平,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而含微笑的轉過身,看着魏平濤·李子誠笑問道,對於商船利潤更高,他倒是不曾懷疑過,事實上,當初之所以建

第9章 會館會餐第196章 烈山第179章 是狂或是愚第56章 施以謀第142章 舊大陸戰事無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閒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174章 根本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75章 前哨第166章 勝利時刻第161章 索姆河絞肉 軍官初被俘第136章 邀請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83章 送上門來的……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41章 漢森第194章 揚州第320章 拖他幾天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167章 狂熱第198章 兩人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280章 金剛的末日第27章 黑金隱患他人憂 仰山出面大包攬第255章 野望第259章 功成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66章 策馬歐羅巴第211章 中南海第189章 揚州夜宴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52章 先手更!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66章 開創第138章 宋教仁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224章 颱風第330章 敲打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3章 郵輪上第346章 武昌第234章 激發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330章 敲打第351章 廣州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3章 囑咐第40章 籌劃(下)第372章 革命家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51章 借刀一用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131章 榮譽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18章 未來第69章 巨炮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118章 商無小事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247章 航母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249章 航母第316章 投降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48 摩根的抉擇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146章 陰冷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77章 凡爾登開局第314章 爲了……第220章 造船廠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226章 克虜伯第98章 問題的根本第119章 開拓者第334章 制定者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章 時代的開局第366章 梁啓超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106章 投機第42章 地第179章 南京第275章 遊說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338章 山騾子第58章 連雲之利
第9章 會館會餐第196章 烈山第179章 是狂或是愚第56章 施以謀第142章 舊大陸戰事無又酣 炮灰亦被他人閒第46章 鷹降抱犢崮第328章 各取所需第174章 根本第5章 我來了,中國第75章 前哨第166章 勝利時刻第161章 索姆河絞肉 軍官初被俘第136章 邀請第378章 離心離德第37章 肉票的開始第83章 送上門來的……第4章 兩條街間浮想第41章 漢森第194章 揚州第320章 拖他幾天第212章 對未來的思緒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68章 尊嚴是靠打出來的第29章 居仁堂內父子談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167章 狂熱第198章 兩人第340章 走向海洋第280章 金剛的末日第27章 黑金隱患他人憂 仰山出面大包攬第255章 野望第259章 功成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66章 策馬歐羅巴第211章 中南海第189章 揚州夜宴第278章 像訓練時一樣第52章 先手更!第218章 西山臥佛寺第66章 開創第138章 宋教仁第252章 誰都想成爲王牌第224章 颱風第330章 敲打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3章 郵輪上第346章 武昌第234章 激發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105章 市場反應第330章 敲打第351章 廣州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3章 囑咐第40章 籌劃(下)第372章 革命家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51章 借刀一用第78章 告訴他,守住凡爾登第301章 倫敦的霧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131章 榮譽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18章 未來第69章 巨炮第355章 準備好了嗎?第118章 商無小事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247章 航母第110章 文化遠征第249章 航母第316章 投降第284章 澧水號子第48 摩根的抉擇第106章 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第146章 陰冷第171章 東洋激變第77章 凡爾登開局第314章 爲了……第220章 造船廠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第160章 陳其美的解決之道第178章 青年之擇第226章 克虜伯第98章 問題的根本第119章 開拓者第334章 制定者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章 時代的開局第366章 梁啓超第132章 廣播電臺第106章 投機第42章 地第179章 南京第275章 遊說第151章 官兵初戰顧慮重 丈夫迎戰不回頭第338章 山騾子第58章 連雲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