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南苑校場買人心 繁普大談金融亂

兩肋的淤青很有特點,正好是手肘的位置,而且手臂上也有同樣的淤青,看到這種大塊淤青,蔣方震本能的感覺這淤青下肯定有故事。

見長官問自己,樑饅頭,便扭頭看了一眼長官,隨後方纔大聲答道。

“回長官話!根據長官教育令,一套刺槍術刺下來如果右手臂內側肌肉沒有淤青,長官也會要求繼續刺到淤青爲主,因爲沒淤青表示在訓練中,他是在混或是動作不正確!”

樑饅頭的回答只讓蔣方震一陣沉默,他回頭看一眼馬四勤,再看着身後那些模範團的官長們,個個都是驚訝的模樣,不用問他都知道,現在若是再讓那個小隊和他們練刺槍術,估計沒誰敢應下來。

“你們平時如何訓練!”

“回長官話,每週訓練考覈時,由班長親自持槍考覈,三局不能刺中班長者,爲不合格,不合格者,原地的踏步刺刀100槍!”

點下頭,蔣百里卻是有些不太相信的反問道。

“只有一百槍嗎?”

再一次,樑饅頭又把視線投向了馬四勤,見自己的兵又看着自己,馬四勤便吼了一句。

“如實回答!”

“報告長官,原地踏步刺,以長官心情爲準,100槍起步,有時候刺個1000次也是正常!”

在他問話時,袁克定卻是看着馬四勤越看越喜歡這馬瘋子,沒法子,人總佩服有本事的人。單憑他露出的這兩手,就顯出了他練兵的本事來,不待蔣方震說話。他便主動開口說道。

“好,馬上尉,你的這個兵練的好!”

搶在蔣方震前給了馬四勤一番肯定的袁克定顯得有些得意,在蔣方震面色微變時,他又說道。

“像這樣的青年駿傑,國家是絕不會埋沒的,本副團長今日就會呈現請大總統,晉長馬上尉爲少校!”

搶着出風頭收買人心的袁克定並沒注意到蔣方震臉上的異樣,反是有些得意的走到馬四勤的面前大聲說道。

“馬少校。這兵就得這麼練,這樣練出來的兵,將來到了歐洲,保準能讓那些洋人見識見識什麼是咱們中國的兵!”

接着,他又小聲說道。

“那個,馬少校。以後有什麼事,直接去副團長辦公室找我。雖說大忙幫不得,可小忙還是能幫你解決的……”

赤裸裸的收買人心之舉,卻是讓蔣方震。甚至對袁世凱可謂是極爲恭敬的張伯駒看到這一幕,也只是在心下直搖頭,這個大公司子……太直白了!

“馬少校!”

無意再讓大公子丟人的蔣方震出聲打斷了袁克定想繼續下去的舉動。

“你的刺槍術很不錯,這樣,你整理一個訓練手冊。最好有圖樣,若是不會的話,團部的孫參謀曾學過美術,讓他幫你繪一個圖譜,在全模範團推廣刺殺操,不過……”

蔣方震指着那些士官說道。

“不是所有人都像他們這麼出色,以後訓練要注意安全,一定要帶上護具,至於木槍分量不足,我來想想辦法,他們都是軍中精銳,損失不得啊!”

蔣方震的這番愛護之言聽在其它人耳中,顯然要比袁克定的那番話更讓人易於接受,而且更暖人心,馬四勤連忙應道。

“長官教訓的極是,四勤往後一定注意分寸!”

“好了,諸位,現在大家已經見識了馬少校的刺槍術,模範團可謂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大傢伙以後多向馬隊長取取經,學習一下,這刺槍術確是軍人之膽魂,當年我在日本留學軍事時,日人曾言“對中國軍隊,只需一個刺刀衝鋒即可將其擊潰!”,西洋人亦是如此認爲,不過,我想他們是沒在戰場上見過馬隊長!”

說着,蔣方震把臉一轉,看着馬四勤又是叮囑道。)

“馬隊長,我期待將來你能在歐洲戰場上爲國揚威於歐羅巴!”

人心能收買走嗎?

宋時茂望着神情平靜的好友,在心裡如此想道,答案是否定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堅持,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就有共同的夢想與信仰。

夢想和信仰是不容收買的,也不會輕易改變!

儘管相隔不過十數裡,但是南苑軍營的消息傳到衚衕裡恐怕還需幾個小時,或者說根本就傳不到那裡,在京城之中,人們往往不稱府院,而稱“衚衕裡”、“大街上”前者指的是石大人衚衕中的總理府,而後者則指位於長安街的新華門,相比於新華門的東方古典,石大人衚衕內的總理府,無疑更西化一些,可能說是京中西洋建築的代表作之一,或者說也映襯着兩人不同的出身。

人們對於國務院總理府的印象,往往首先就是它的大門,仿西洋凱旋門式的大門整體由灰磚砌築。立面呈品字形,南北立面完全一樣,兩側各樹一對立於基座上的石制壁柱,無凹槽的柱身粗壯,看起來甚是壯觀,而原本正對壁柱那對大門前的石獅子早被國務院以數萬元高價賣給了一家飯店,取代從他們的是兩名衛兵。

每天,在那柱下站立着的兩名身着軍裝的儀兵,他們身着黑色軍裝,頭戴鋼盔,肩扛上着刺刀的二式步槍,從早到晚,他們紋絲不動的站在那裡,如果不是每隔兩小時的換班,恐怕會有一些人把他們當成過去門前的石獅子。

不過相比於戒備森嚴的中南海,這座只有兩層的國務院總理官邸幾乎形同不設防,每天,數以百計的人們不斷進出着這裡,甚至就連工商部的官員都在地下室內辦公,之所以在此辦公根本原因卻是因爲總理兼任着工商總長,所以工商部的官員都是與此辦公,以便在第一時間向總理彙報工作進展。同樣總理隨時都可以同他們一起商討的各種工商實業規劃。

不過在大多數時候,在總理府內,卻是看不到工商部官員的身影。而在一樓的總理辦公室附近,各部的官員都會往來於此,在總理辦公室隔壁便是一間候見室,候見室內仍然沿用前清時的那種歐式宮廷裝飾,顯得極爲富麗堂皇,幾張西洋式的沙發上,坐着幾名年青的等待進入的官員。

在等待着總理接見的時候,財政部專員孔繁普顯得有些緊張,這是他第一次去見總理。他反覆在心中斟酌着彙報時的用詞,以確保不會有任何失誤。

終於,一個秘書走到他的身邊。

wωω _ttκā n _co

“是孔專員嗎?總理請您進去!”

進入總理辦公室,孔繁普的第一印象是這間辦公室相比於室外歐洲宮廷式的富麗堂皇,這間辦公室無疑顯得很是簡樸,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書櫃。

“孔專員嗎?請坐!”

李子誠手指着面前的空椅說道。他是財政部派往河北、山東、江蘇、山西、河南、安徽、湖北等地調查銅元、制錢收購事宜的專員,從年初即前往各地調查。至今方纔回京。

“樸林,把你的調查結果向總理彙報一下!”

見下屬進來了,陳便對孔繁普吩付道。儘管財政部前後換了不少人,可是對於那些實務官員,他卻能儘可能的保留,畢竟實務官員大都有着一技之長。

“是,總長!”

隨後孔繁普便面朝總理彙報道。

“總理。三年8月,歐戰爆發發,國際五金需求激增,導致五金價格陡漲,因此日本商社開始聚資在冀魯兩地蒐購銅料,數量達以萬噸計,僅三年8月至12月,各海關報粗銅錠出口即達4000噸。即便是利潤最底的以銀元收兌銅元,一元可兌兩百枚之多,煉成粗銅出口,每噸可獲近五成之利,因而制錢的買賣成爲高利潤的生意,據統計在山東經營此行業者有三千餘人,在天津的亦有二千多人。爲防止此事造成物價波動外,前財政總長亦令職與多位同僚前往各省,進行調查各地使用狀況外也同時蒐購制錢來改造成各面額的銅輔幣,同時順勢統一幣制。”

孔繁普隨即開始在回憶着腦海中方纔在候見室內斟酌着的用詞。

“就調查情況來看,以山東爲例,山東使用制錢的地區,有博興、高苑、惠民、陽信、無棣、濱縣、利津、樂、陵、霑化、蒲臺、商河、青城、臨清、邱縣、德縣、德平、陵縣、臨邑、平度、濰縣、昌樂、益都、臨淄、廣饒、壽光、昌邑、臨朐等二十七處;銅元制錢並用的地方有長山、桓臺、齊河、濟陽、聊城、堂邑、博平、荏平、清平、莘縣、冠縣、館陶、高唐、恩縣、武城、夏津、濮縣、朝城、招遠、萊陽等二十縣;其餘皆使用銅元,制錢僅爲零星小數的輔助之用。由調查報告可以看出,習用制錢的州縣仍有相當比例,尤其是離鐵路經過路段較遠的地區更是如此……”

首先孔繁普就山東的制錢、銅元使用情況加以彙報,隨後又彙報着銅元流失情況。

“……截至今年8月,全國各關出口粗銅錠達過四萬七千六百噸之多,當時全球銅價暴漲之勢正猛,而各地日本奸商、浪人在我國國內非法收買、銷燬制錢銅元,熔銅出口獲取暴利,這個情況在東北、華北地區尤其嚴重,儘管財政部雖曾用過多種方法力圖防止,但效果有限,因此東北、北方各省制錢與銅元輔幣日漸稀少。”

聽着孔繁普的彙報,李子誠卻是把眉頭一皺,從就任國務總理之後,他便一直謀劃着“廢兩改元事宜”,可沒曾想,一個簡單的,氾濫成災的銅元,卻成爲了日本掠奪中國財政的又一利器。

“短短一年間,日本奸商、浪人通過收購制錢、銅元出口銅錠超過五萬噸,獲純利達一千萬兩之巨!而最爲可恨的是,東北、北方各省制錢與銅元輔幣日漸稀少,直接導致市面銅元供應緊張……”

“有沒有什麼辦法阻止他們?”

陳搖搖頭,該想的辦法,他早都想了。該用的辦法,也都已經用了。

“除非現在關稅即刻自主,對粗銅出口課以重稅。否則沒有任何辦法可循!”

“哦……”

應了聲,李子誠卻是把眉頭皺緊,雖說現在談判進展順利,到年底實現關稅自主沒問題,但想建立完整的關稅保護,至少需要三至四的的準備,在時間上,與歐戰結束時間相近,屆時關稅可爲剛剛獲得發展的中國實業提供充分的保護。可是……眼下的銅元危機,卻迫使自己必須要儘快得出解決的辦法。

“總理,爲穩固當前的金融局面,中央必須要儘快拿出解決的辦法!”

看着總理,陳又出言提醒着總理。

“總理,從目前的調查可以看出。日本奸商、浪人,將收兌省份集中於東北、華北、華中一帶。而這一帶,可堪稱中央之基石,如三地經濟不穩。勢必將影響中央聲望……”

“你是說,這件事有日本政府插手其中?”

陳的話讓李子誠微微一愣,可隨即還是想通了所以然來,日本政府怎麼可能會不插手其中,面對上一次失敗。日本情報機關豈可能讓自己順心發展,而特勤局和保安部的情報不都顯示,在過去半年間日本間諜頻頻與各省軍閥接觸,他們一方面與軍閥接觸,另一方又用商人、浪人套取銅幣以擾亂北方的經濟,而北方,包括華中與江浙卻是中央的重心、根基,如果這一帶的金融局面受到重創,那麼……

“總理,除非立即統一輔幣,否則,不可能根除日人利用銅價上漲之機,套取輔幣、攪亂金融市場之徑!”

孔繁普的話,卻是讓陳搖頭的同時,李子誠同樣皺緊了眉頭,原因非常簡單,從張之洞大量開造銅元開始,銅元便是地方上掠奪財富的重要工具,到清末,單是各局發行量便多達近兩百億枚,而民國軍興後,各省爲籌措軍費,更是紛紛大造銅元,而且其間還有民間私鑄銅元,按財政部的統計,市場上的銅元數量目前超過三百億。

別說是其它人,就是李子誠自己,當年在連雲港的時候,爲了籌措經費,同樣也曾大量製造銅元,而且相比於他人,自己仿製的銅元更是沿着隴海鐵路一路散開,不過那時製造銅元的利潤已經從銅元初興的近六成利潤,下降到40%,而就那還是利用連雲港先進的機械、冶金技術獲得的“技術利潤”,他地銅元局往往只有5%左右的利潤。

清時戶部規定,要求銅元中含銅量不少於百分之九十五,含鋅百分之五,有的鑄幣處爲了追求高額利潤,不按上述規定改變成分,當其它成分含量超過百分二十時,則爲黃銅,屬劣質幣,戶部不准許製造,一經發現即禁止發行。所以市場上的“劣幣”含銅量普遍在90%左右,而連雲銅元卻是利用相對先進的工藝,使用含銅量不過40%的四六黃銅大量製造銅元,通過適當加厚等方式保持重量,隨後通過對銅元鍍紫銅的方式“冒充銅元”,不過因鍍層較厚,所以很難被人覺察。而在歷史上銅元這種“金融之病”,從清末直到抗戰軍興,前後近半個世紀,之所以會多次氾濫成迷,原因非常簡單,就是逐利而爲,在民國後,銅元鑄造並沒有減少,反而因各省財政需要,更加瘋生,以前沒設廠的省分,也羣起效尤,設局開廠,民國政府不穩,百廢待興,在銅元私鑄管理上比晚清更不如,儘管中央甚至地方,都曾試圖對私鑄銅元加以治理,但很多省份的督軍本身就是濫鑄銅元的主持者,而他們與私鑄的勢,又往往有各種各樣的關係,在這種情況下談河治理?

甚至最後,銅元私鑄問題得到部分改善,還是依賴各地商會組織的努力,才稍有改善,在這種各省政治勢力、地方勢力參與其中,利用製造銅元大量其利時,想說服他們放棄制銅元之利,統一輔幣,又豈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見總理、總長二人的神情似乎有些瞻前顧後,孔繁普頓時心下一緊,多年前,他的家庭就曾經歷過“銅元氾濫之苦”,所以對銅元變化卻是極爲緊張,因爲他清楚的知道銅元氾濫也好,緊縮也罷,最終受罪的都是普通老百姓,於是便急忙盡最後的努力,以勸說國務院着手統一輔幣。

“自張之洞起,各省爲獲鑄錢之利,大造銅元,以至銅元氾濫,至清末,清戶部雖曾有意收回制錢之權,因辛亥軍興中途作罷,辛亥後,各省更將銅元視爲重要財政來源,大鑄銅元,兩年制元數量超過去滿清十餘年所制之半,達百億枚之多,且當大都爲當二十、當百、甚至當五百之銅元,億萬民衆深受銅元之苦。而現……”

孔繁普說的有些情動,多年前從省城學堂回家時,他便見到過因銅元貶值而上吊自殺的鄉農,甚至於他自己,也曾深受銅元之害,也正因如此,他纔會對這項調查如此認真,也正是份認真,纔會使得他獲得向總理當面解釋的機會。

“總理,現在是統一輔幣的最佳時機!”(未完待續。。)

第36章 打蛇順棍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90章 固執第97章 連污巷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112章 投資商第34章 宴無好宴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7章 諸人心思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102章 利字當頭第272章 第一艦隊第360章 陰雲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76章 警察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131章 榮譽第217章第19章 新的設想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47章 擔保第221章 印象第369章 謀變第46章 建議第313章 作畫第177章 謀劃第201章 人蔘鐵第182章 傷員第93章 已變之局第96章 張季直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第354章 上海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123章 言法第62章 人性第190章 楊度的建議第371章 定策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255章 野望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6章 他不是第188章 報復第364章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96章 張季直第48 摩根的抉擇第107章 一本萬利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21章 可行性第370章 印象第229章 奇蹟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84章 短視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229章 奇蹟第221章 印象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172章 南坡願一試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168章 兄弟第34章 觀念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70章 釜底抽薪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380章 盧溝橋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30章 材料學第274章 匪與兵第245章 好好幹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02章 利字當頭第21章 車廂內他人爲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鉤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371章 定策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275章 遊說第313章 作畫第341章 長寶第265章 鐵騎山第12章 袁氏憂局暗失望 樑揚獻計施以謀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70章 釜底抽薪第352章 北與南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42章 偵察部隊第303章 心思第161章 索姆河絞肉 軍官初被俘第373章 偏向虎山行第374章 雙雄會第9章 會館會餐
第36章 打蛇順棍第146章 大風起兮血飛揚第87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90章 固執第97章 連污巷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112章 投資商第34章 宴無好宴第291章 淬鍊靈魂第163章 意外收穫第30章 南苑校場練兵忙 瘋子淬練軍人魂第59章 誰的未來 公司人別第197章 是政客?還是……第7章 諸人心思第368章 搖扇軍師第102章 利字當頭第272章 第一艦隊第360章 陰雲第260章 喚醒民衆第76章 警察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131章 榮譽第217章第19章 新的設想第32章 金融亂引幣制第47章 擔保第221章 印象第369章 謀變第46章 建議第313章 作畫第177章 謀劃第201章 人蔘鐵第182章 傷員第93章 已變之局第96章 張季直第172章 對應之策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第354章 上海第104章 列車浮想第123章 言法第62章 人性第190章 楊度的建議第371章 定策第182章 風雲際會第255章 野望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6章 他不是第188章 報復第364章 一切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96章 張季直第48 摩根的抉擇第107章 一本萬利第100章 中村無爲第21章 可行性第370章 印象第229章 奇蹟第174章 驅虎吞狼第163章 戰地醫院平靜且尊嚴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84章 短視第153章 敵後穿插戰事忙 乘車飛奪鐵路橋第229章 奇蹟第221章 印象第120章 另類行銷第172章 南坡願一試第165章 第一個被記住的人第168章 兄弟第34章 觀念第141章 社會督察第70章 釜底抽薪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80章 情報分析第380章 盧溝橋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130章 材料學第274章 匪與兵第245章 好好幹第143章 比銀子更有力量第102章 利字當頭第21章 車廂內他人爲我用 北京城公使自上鉤第185章 大人物的幻想第371章 定策第157章 戰時會議定以策 戰場紀律酷無情第275章 遊說第313章 作畫第341章 長寶第265章 鐵騎山第12章 袁氏憂局暗失望 樑揚獻計施以謀第282章 讓他們嚐嚐第70章 釜底抽薪第352章 北與南第236章 風雲際會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42章 偵察部隊第303章 心思第161章 索姆河絞肉 軍官初被俘第373章 偏向虎山行第374章 雙雄會第9章 會館會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