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列車浮想

踏進車廂後,看着車廂內那一張張年青的、十**歲、二十二三歲的面孔,李子誠一笑,看着他們就想到了曾經的自己,當年自己不也和他們一樣,恍惚間,似乎又回到了學生時代,回到在大學時和朋友們在暑假出遊的一幕幕。?

這一間車廂坐在幾乎都是年青人,不過卻徑謂分明的分出了類別人,想要識別他們很簡單,南通來的那些年青人都是穿着青一色的灰色西裝,這是張謇爲他們準備的“畢業服”,而另外還有幾十名年青人穿的卻是有西裝、有日式的學生裝,當然更多的是各色長袍。?

正同孫凌聊着天的劉子云一擡頭,便看到走進車廂的李子誠。?

“李先生”?

他連忙站起身,神情顯得非常恭敬。?

實際上對於他們來說,他們大都爲能去連雲港實習而滿心歡喜,全無一絲怨意,即便是公司不開給他們一分錢,他們也願意去連雲港實習,很大程度就是因爲眼前的這個人,若是說現在在中國,有那個年青人不知道“一紙專利得億萬”的李子誠,怕他還真不知道從那個山溝裡出來的,可作爲對於劉子云和身邊的同學來說,到不是因爲他的資產,而是出於對他的景仰。?

他是當今中國科技第一人而且富可敵國?

原本正同劉子云聊着的孫凌,聽着那句“李先生”,頓時意識到來到車廂裡的這個人是誰,劉子云已經提到過,他們是到連雲港實習,**公司、李子誠之類的早已隨着報紙爲人共知,於是連忙站起來的他看着眼前這甚至比自己還年青的“李先生”,根本就不敢相信,他就是那位“李先生”。?

“我不說過嘛,以後叫我子誠,子云,你我年歲相仿叫先生,於理不合”?

“合得,合得,李先生,就衝你那才學,就當得起先生之名而且還是中國之大先生”?

不待劉子云回話,孫凌倒是搶着嚷了起來,有些激動的他,說話時甚至有些語無倫次的感覺。?

聽着這句話,李子誠這才注意到站在劉子云旁邊的青年,這個人面色黝黑,濃眉大眼,眉宇間帶着些許剛強之意的青年。?

“這位是?”?

“李先生,在下姓孫,單名凌,江蘇南京人。”?

聽着這聲音有些耳熟,顯然就是剛纔和劉子云說話那人,李子誠連忙笑笑。?

“李子誠,你是要考德華大學?”?

“咦?”?

微微一驚,孫凌驚看着李先生,他也知道德華??

“適才無意間聽你們提到德華大學,說實話,我還真不知道這德華大學是什麼學校”?

已經做下來的李子誠倒是全無隱瞞之意,環視車廂裡都擠在這一片的青年,看着那十幾位衣色各異的青年,難不成他們都是去報考德華大學??

“你們都是去報考德華大學?”?

現在可是十月份。?

“先生,我們都是在火車上碰到的,聽說這節車廂裡坐的都是年青學生,便過來了……”?

孫凌先解釋一番,然後才點頭說道。?

“我們這二十七人都是去青島報考德華大學”?

青島,德華大學?沒聽說過啊。?

在這個時代能讓幾十個人不遠千里去報考的大學肯定是的名牌大學,若是名牌大學的話,後來怎麼會沒有這所大學的音信了。?

德華、德華,德國、中華,難不成,這是一所德國人辦的學校??

“先生,您久在國外或許不知,這德華大學,雖於青島,可也算是亞洲第一等工科高等學校”?

在提起德華大學時,孫凌的語中盡是景仰之意,面帶着一絲神往。?

“哦?”?

聽孫凌這麼說,倒是讓李子誠一驚。?

亞洲第一等工科高等學校?這未免也太誇張了吧旁的不說,就是日本人聽着這話也不一定樂意吧。?

周圍擠着的人中有一個聲音傳了過來。?

“可不是嘛,這不是有人說話,學工科,官派生去德國,一等生去德華,二等生去日本”?

好嘛就差整出順口溜了。?

“先生,你剛剛回國,許是不知德華之名,德華大學爲中德合辦之大大學,德國當局對工藝科尤其重視,工科教學現在更是甚至成爲德華大學的主要特色。而且與國內大學不同,青島德佔當局辦學所聘請教授皆爲德國一流教授、學者,其中有不乏著名的德國科學家應聘前來執教。”?

孫凌連忙解釋了起來。?

“對,像那個康拉德?克諾普,那可是全世界知名的數學家”?

“對,還有……”?

接連二連三的這些學生道出一個個李子誠不甚熟悉的名字,但看着他們提起這些名字時的景仰之色,任誰都能猜出來,這些人無不是知名學者、教授。?

這、這可能嗎??

在中國什麼時候有這麼所大學?如果有的話,爲什麼後來德華大學消失了?如果沒消失的話,李子誠完全可以想象,在百年之後,在青島應該還有一座德華大學纔對,這可是亞洲第一等的工科學校。?

當李子誠在心底冒出這個疑問的時候,卻聽到孫凌又繼續說道。?

“若是說德華大學那點最好,怕就是對外語教學也特別重視,尤其是德語教學。我們要去報考的預科的主要課程就是學習德文,目的是打下堅實的德語基礎,德文較差的學生要先進德文速成班培訓一年。因爲在德華高等科則全部由德國教師用德語授課。德華大學開學後不久,就因名師教學和外語教學而名振中國,甚至許多日本人亦想報考,不過,這所學校只招中國學生,所以他們也就是想想,到該校學習同留學德國一等工科學校無異,無不爭相報名,結果全國各地往德華求學者年年激增,以至於德華苦於接收。”?

說到這,孫凌又是一嘆,面上露出一些苦色。?

“今年德華招生不過百人,可,”?

臉上浮現些許苦色的孫凌,這會到是涌起些許自信之色。?

“雖說近百人方有一人考入德華,然我已抱定決心,今年不成,明年仍可報考,明年……”?

瞧着孫凌那股不考德華不罷休的神色,李子誠倒是一愣,這所大學未來也忒……不待感嘆,先前孫凌說的“名師教學、外語教學”便在腦中再次浮現。?

“孫凌,你是說,德華上課,都是用德語教學?”?

孫凌點點頭,不用德語,難不成用英語??

“德華大學是工科學校?”?

又是一個問題從李子誠口中道出來。?

“當然是工科學校,德華大學是咱們這麼叫他,正式的名稱是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堂專事工科”?

工科,德語?

瞬間,李子誠整個人便陷入狂喜之中,工科,德語,這一下,可不就把一直以來困繞自己的問題全都解決了嘛?

這德華大學根本就是給自己準備的啊自己現在不正愁着沒有德語人才嗎?準確的來說是懂得德語尤其是工科專業德語的人才幫自己翻譯那些近兩百桶,數以千萬份的技術資料。?

“這德華辦了幾年了?”?

擡頭看着孫凌,李子誠認真的問道,不管德華辦了幾年,自己都得想辦法從德華挖一批人過來,建自己的科技情報研究所,只有把這個研究所辦起來,把那些技術資料翻譯成中文,自己的連雲港才能實現爆炸式發展,而不像現在這樣,亦步亦趨穩進式發展,這種穩進看似穩妥,可事實上,自己根本就沒有那個時間,時間上的壓力太大,自己必須要搶在一戰前,搭好架子,只有如此,才能利用一戰,充分發展自己。?

“嗯……”?

沉思片刻,孫凌纔回答道。?

“是宣統元年,也就是四年前方纔開辦,去年之前,都是滿清政府選送,今年是德華大學第一次自主招生,要不然,全國也不會有上萬人報考德華”?

“可不是嘛,若不是今年德華自主招生,你我又豈有機會報考德華”?

在周圍的青年們你一言我一語的談論着德華的時候,李子誠卻陷入沉默之中年年,德國的本科學制是三年,若是再包括一年預科的德語學習年年正好畢業一期學生,現在是10月初,若是自己能……?

突然,李子誠眼前一亮,猛的一下站起來來,不顧孫凌、劉子云等人的驚異。?

“對不住,那邊還有點事,一會再聊”?

說罷,李子誠便神色匆匆的離開車廂,而張文政則是亦步亦趨跟在董事長身後。?

“文政,下一個車站什麼時候到?”?

人剛出車廂,李子誠便頭也不回的問道張文政,如果所料不差的話,他那肯定有列車到站時刻表。?

“嗯,”?

張文政看一下手錶,列車時刻表早就記在了他的腦子裡,之所以從衆人中成爲董事長的秘書,根本原因就是因爲自己的記性好。?

“如果準點的話,差不多還有半個時”?

“現在起草一封電報,車一靠站,你就給穆經理髮過去,要快,別耽誤了”。。?

第366章 梁啓超第121章 劣第85章 槍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58章 連雲之利第233章 改編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96章 張季直第365章 二十一響禮炮第151章 !!第122章 爲什麼不是日本人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5章 貸款第334章 制定者第106章 投機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351章 廣州第225章 德國第165章 強攻時刻血與火第112章 投資商第250章 航母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4章 楊度第45章 銀行團第342章 出“奇”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234章 激發第345章 飛機上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118章 商無小事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217章第80章 招商局第69章 巨炮第25章 送上門來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191章 謀其短第107章 一本萬利第42章 偵察部隊第262章 覺悟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7章 諸人心思第188章 兩人之未來第125章 怪叔叔第351章 廣州第39章 籌劃(上)第354章 上海第44章 鷹降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2章 夢想啓航第338章 山騾子第121章 劣第39章 籌劃(上)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176章 二年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170章 兄弟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31章 榮譽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75章 前哨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97章 出自於私 謀之以國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17章 以資獎勵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42章 出“奇”第55章 公而無畏第79章 拿破崙也能不行第370章 印象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92章 元帥心思第232章 繞開第354章 上海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129章 想想辦法
第366章 梁啓超第121章 劣第85章 槍第26章 咬鉤的魚兒更!第203章 大總統的憂民之心第58章 連雲之利第233章 改編第18章 另一個選擇更!第96章 張季直第365章 二十一響禮炮第151章 !!第122章 爲什麼不是日本人第109章 公債風潮第170章 應對未來第315章 戰地歌聲第5章 貸款第334章 制定者第106章 投機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351章 廣州第225章 德國第165章 強攻時刻血與火第112章 投資商第250章 航母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109章 德華大學第4章 楊度第45章 銀行團第342章 出“奇”第114章 筆的故事第234章 激發第345章 飛機上第311章 袁世凱的心機第118章 商無小事第70章 法金漢的選擇第217章第80章 招商局第69章 巨炮第25章 送上門來第162章 戰俘營內求以死 軍官生而爲公平第139章 他人短視吾不計 吾欲看遠留遺產第191章 謀其短第107章 一本萬利第42章 偵察部隊第262章 覺悟第43章 肉票的假期第305章 中國之幸第7章 諸人心思第188章 兩人之未來第125章 怪叔叔第351章 廣州第39章 籌劃(上)第354章 上海第44章 鷹降第150章 何謂公道第55章 公而無畏第29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2章 夢想啓航第338章 山騾子第121章 劣第39章 籌劃(上)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51章 提筆之手第183章 軍人的約定第176章 二年第88章 目標!蘇維耶堡第13章 連雲謀定最底線第134章 不得已間二人擇第170章 兄弟第154章 燒雞與榮譽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31章 榮譽第307章 陽謀之計第158章 德國的變化第268章 陣地仍在第16章 華盛頓公使憂 唐寧街抉擇斷第75章 前哨第117章 些許小事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77章 袁世凱的準備第126章 罪過連連第115章 宮本次郎第97章 出自於私 謀之以國第16章 秦王掃六合第17章 以資獎勵第38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342章 出“奇”第55章 公而無畏第79章 拿破崙也能不行第370章 印象第81章 他們可以嗎?第333章 先天不足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347章 首義之都第92章 元帥心思第232章 繞開第354章 上海第20章 接連下馬威第129章 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