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再探虛無

丁一哪敢怠慢,生怕落在西施之後,慌忙之下,袈裟比他還慌亂,立刻消失的無影無蹤。西施正面丁一,見狀滿意點頭,果然是王者風範。

不過這個動作可讓丁一受不了,此前有經歷,帶着小心只能任由寸槍失控,不敢妄動。現在身體瞬間繃緊如彈簧,幾乎要將身體勾起,正要翻身而上,卻又被西施喝斥,“小崽子,老孃還沒品呢。”

驚詫中,卻見西施俯下身來,雙手來探,又足來踩,玉面來拂,自焚了千百遍的軀體,被她肆意蹂躪,丁一受不了,手待有反應,要去攀登高峰,又被喝止,不能有點滴動作,一切要等她許可。

只有寸槍得漲,地火境之後,這裡竟然有九色流轉,現在火紅色最盛,似乎地底熔漿,能見火焰蒸騰。此時,西施終於不再不滿,沒有強行切割,卻是細細打量,當作一件自己的傑作,在細細品味。

束腰解,身形寬,體態平添飄逸,丁一腦中已經是浮想聯翩,卻不能品味。果然是天地四美之一,四美之中,唯有西施一騎絕塵。才見寬衣,已難自禁。

西施是個精緻主義者,一切務求完美,脫衣解帶過程,她也作爲一種享受,從來不曾急躁,一點點去除,一件件脫下,一步步完成。

千百遍自焚之後的寸槍,得到西施極致的憐愛,極致的喜歡,當作初得,要得初嘗,在死命咀嚼。這個曾經在自己手下,百折不硬,百折不斷的小傢伙,竟然蘊含感動天地的神奇。

一番細細品味,才見滿足。這時,丁一終於見到西施朱脣輕啓,張合不大,鮮豔欲滴,一聲“過來”,既是天籟之音,更是王者威嚴。丁一帶着寸槍趕緊過去,這最後一件輕衫,又要他剝除,如此才得極致品味。

丁一哪裡還等得了,就要一下解除,被又遭喝斥,多次被教訓之後,才知此時還不到時候。不能盲目剝除,要先雙手探入,肆意蹂躪,要特別兇狠,特別瘋狂。

寸槍又要摩擦一番,又要讓她教訓一番,這個教訓只能由她掌握,或捏或折,或廝或咬,反正由她,好在這傢伙結實,神兵都不能傷,現在更是如此。

磨磨蹭蹭,一個多時辰過去,才能讓丁一解開衣衫,才入正題,西施只要兇猛,不要半點溫柔,乃至這一方天地,都在振盪。丁一無數次暗歎,西施確實神奇,修爲高深莫測,以他聖體之堅,無法摧毀,無法損傷。

兩人還有一個喜人變化,融合之下,經歷天劫,光之潛質作用,西施的靈丹已經是九色耀眼,九色齊全,九九歸一,除了光之潛質,是唯一可以做到修煉五行不受限制的潛質。因此被西施接納,欣然改變。

兩人同時的相濡以沫天賦,此前在救助,在孟浪,沒有細細品味,現在兩人驚歎它的強大與神奇。相濡以沫原來的意思是魚以水噴塗另一魚表面,使其獲得生機。兩人的相濡以沫卻有所不同,從此將生死與共。

可兩兩融合實力成數倍增長,可將實力完全轉化給對方用以加強,可完全化作鎧甲幫助抵抗兇險,感悟同時所得,天賦同時所得。比如此前吸取死氣,此後西施將可直接吸入丁一的丹田空間。

相濡以沫之下,八尾得以隨意存在丁一體內,也可以隨意出現西施體內。在丁一體內時,到處刺探,集中寸槍。在西施體內時,化身瓊漿之內,在刺在割在牽在引。

沉浸收穫,感受神奇,穩固境界,極致享受,又不知過去多長時間。等待所有事情結束,兩個卻並沒有停下來,因爲這裡死氣太厚,可以轉化成生機,沒有損害萬物生機顧忌,不得白不得,因此兩個依然在瘋狂吸取。

相濡以沫帶來了愉悅太極致,兩個體外忙碌完,又融爲一體。就在極致愉悅中極致瘋狂吸取死氣,丁一剛經歷地火劫,吸附再多也不怕,丹田空間充滿,自然結束。

但是西施卻不同,融合丁一,一起經歷了地火劫,身體似乎成了深淵,不能填滿。雖然成就的是陰雨境,但是受丁一地火劫影響,同樣經歷了地火、天雷,開拓了經脈,強大了精神,實力其實已經觸摸到了地火境邊緣。

在天地能量強勢補虧之下,到達突破邊緣,還在瘋狂吸取死氣,這樣的結果,必然是要引發地火境突破。又被天地察覺,認爲西施是在從死氣中獲取能量,能量無處不在,死氣中也有,照樣豐厚。

這是要突破七煉的舉動,老天是這樣認爲的,於是強悍的地火又出現了,有了之前的經驗,兩人再不敢分心分神,又有了相濡以沫天賦相助,這一次應對輕鬆無比,竟然連恐怖的心魔都沒有再出現。

天雷被丁一引入了自己的丹田空間,地火被西施引入了自己的丹田空間,因爲西施的丹田空間剛成,被地火認爲只能以陰雨等級對待,自己卻逞強進入,成就了西施丹田空間的強大。

兩個地火境強者,就這樣在糊哩糊塗中成就。一心兩用,兩人甚至沒有停止享樂,就這樣完成了。這兩個實力不可理喻的地火境強者,一旦入世不知道將會有何等精彩紛呈,不知道會引起多少風雲激盪。

不過突破結束,卻不見兩個恢復,西施的靈丹已經五官清晰,也不見她細察。依然沉浸,這要緣於相濡以沫,相濡以沫之下,兩人神奇的發現,竟然可以覺察到元素的存在。

準確的講,是丁一覺察到的,又準確的講,是丁一通過能量顏色覺察到的。在突破的最後時刻,丁一又看到了神奇的能量屬性顏色,詫紫嫣紅,千變萬化。

丁一有了經驗,先要西施融合,好保留神念不失。然後纔敢再次追尋,照着能量屬性顏色,追逐萬物構架,不久他就發現了虛無,一如際往,在融合元素,在消解元素,天地因此變化,萬物生靈因此生長寂滅。

有西施神念守護,丁一這一次沒有了後顧之憂,留下些許神念,其下的全部追隨虛無而去。此時,丁一無比相信,自己真正覓得了“唐僧”,完整的“唐僧”,無缺的“唐僧”,有痛苦相伴,但他享受這種痛苦,更有神奇緊隨,給他無盡的幫助。

虛無照樣死灰死白,比死灰還要讓人感覺驚恐。但丁一卻不管這麼多了,這一次無論如何也要追尋,哪怕是因爲神念受損,也要堅持到底。

這既是一種直覺,也是一種堅持,自始自終丁一相信,虛無是一切的本源,是構成萬物生靈的基礎,也是一方天地穩固的前提。

要得陣法的超強理解,離不了虛無的感悟,要得天地之初的窺視,離不了虛無的感悟。奇門遁甲雖然神奇,比能量陣法還要超然,但是往往平凡才見偉大,最簡單的能量陣法,如果悟透,將比奇門遁甲更加可怕。

要得氣息、能量的理解,離不了虛無的感悟,因爲它們都出自於虛無。由此才能得陰陽的真解,得勢的窮究探索,得丹田原始本能乃至血脈的終極理解。

又見無止境的追尋,各種屬性能量交相輝映,其中就有一個奇點,這個奇點就是屬性能量的粘合劑,雖然知道這個奇點就是粘合劑,但是神念追尋下去,彷彿沒有盡頭,明明知道虛無就在這個奇點隱藏,卻始終無法到達這個奇點。

丁一短暫的出現恍惚,或許以往的感悟都是錯覺,世間根本沒有虛無,否則爲何如此長時間,還不能到達。又有了一絲理解,或許正是屬性能量的交融,才使得奇點出現,從而造就了虛無粘合元素。

這一點理解被西施察覺,一心兩用,一心在穩固丁一的神念,始終保持警惕,一心則開始運轉五行,要造就奇點,嘗試另類所得。

丁一短暫的恍惚之後,又是堅持,他已經全部身心投入,不可能就此放棄,哪怕是留作一心兩用的丹田空間之內的神念,這一次也全部投入,破釜沉舟,不有所得誓不罷休。

外面西施已經有所得了,因爲她始終不解,爲何這裡能得極陽,丁一感悟了奇點,她就開始嘗試以五行構築永久陣法,要得此處始終極陽,以便日後可進出自如。

要造極陽就要造極陽之陣,其實就相當於造一個永固的極陽之物,類似於真火,從此依靠陣法始終流轉,這個極陽之物永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何其之難。

西施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五行造就一個奇點,這個奇點造出之後,才能陣法天成,從此流轉不息。五行造奇點,需要不斷壓縮五行,使元素之間的距離無限小,直到融合,才能成就一個奇點。

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半元素壓縮成一點,何其不易,兩個都在努力,時間不知不覺流逝。在他們兩個的努力中,外界正發生着一些不大不小的變化。

首先的變化就是青蔥嶺諸強之爭後,木小花和渾耀祖雙雙迎來天劫,渾耀祖有了罡風境的實力。木小花則有了陰雨境實力,原來巫山雲雨已得丹田空間開啓,這一次直接迎來陰雨劫。

青蔥嶺之爭,木小花一直在瓜田李下,即作陪伴玉貓,也是心有所感,巫山雲雨開闢丹田空間之後,一直到張三丰悟生機,才得其法,此後一直努力,直到感覺快要突破,纔到瓜田李下,吸取豐厚了李樹能量,終於一舉突破。

還有一個變故,就是毒怪又出現了,專找南丁家族下手,原來他一直掂記玉孃的黑白忘情珠,想製作超級傀儡,報被巧怪困襲之仇。

終於引出了丁唐兩家兩個小輩的強大崛起,毒怪一段時間的消失,使大家放鬆了警覺,丁唐兩家小輩常聚一起,這是傳統,這天丁家的後起之秀丁流隱、丁流瞳、丁芳權,與唐家後起之秀唐芳明、唐芳蓮、唐芳瑜,又聚在一起,不曾想被毒怪覷得機會,施下心靈雞湯之毒。

這六人都是後輩中的嬌嬌者,被丁唐兩家看重,眼見無藥可治,性命將亡,將六人轉託青蔥嶺,想求復生醫治。復生倒不計前嫌,也沒講條件,慨然出手相助。

誰曾想偏偏丁芳權與唐芳蓮,拒絕醫治,殘存一點意念要與心靈雞湯之毒抗爭。這兩人之所以好強,正是因爲兩人天資卓絕,年紀最小卻已經是六煉巔峰實力。

兩人行玉貓故事,要在抗爭中尋求另類突破,玉貓未得七煉,心靈雞湯之毒中爆發,成就法則,早就傳爲神話,這兩個歷經一年多煎熬,還真被他們在無盡痛楚中感悟成功,雙雙感悟法則,並一舉突破七煉。

又經過一段時間,青蔥嶺再傳佳音,候芳菲突破七煉,候芳菲的突破如***,佘浪、沈仁、師體、米力接連突破七煉,張天豐迎來第二次天劫,隨後渾蛋、渾球也突破七煉,渾天卻在衝動七煉時身亡。

青蔥嶺已成真正的龐然大物,十大門派僅存的勢力,已經全部樹立青蔥嶺旗幟,夢幻玉、徐國福都突破了地火境。青蔥嶺七煉之上,達到恐怖的四十二人,地火境強者九人,陰雨境強者三人,罡風境強者三十人。

第二百四十章 首次開竅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兵認主第九十七章 滅族之計第五十五章 十三年了第三百零三章 心靈雞湯第三百六十二章 二師六星第四百零二章 心魔來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煉化左腳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入無間第十三章 落花流水第一百三十五章 刑天之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弱水傷身第二十二章 憲翼深淵第五十二章 處處兇險第五十一章 戰戰戰戰第二百六十章 見青蔥嶺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龜神念第三百九十九章 貪求神念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念將無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奇之木第一百八十八章 完成任務第二百三十一章 奇怪書信第二百二十章 突破了嗎第三十三章 初識豪強(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刑天之足第一百零五章 丁一復甦第三百一十九章 激鬥徐福第一百七十章 吳剛伐木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間大道第一百零四章 瘋狂報復第四百章 天地記仇第三十八章 曲折小徑第三百九十九章 貪求神念第三百三十二章 復生煉丹第二百二十三章 五行要義第五十章 如此真實第二百八十八章 丹田空間第一百三十三章 木族往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下感悟第四十九章 果決玉貓第二百零六章 神奇小舍第九十二章 行蹤暴露第三百九十五章 首襲青蔥第四十七章 靈訣是真第三百四十八章 學怪之強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十九年第一百四十章 耕香小鎮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極九層第一百九十二章 徹底羞辱第四十一章 憲翼相請第七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一十一章 忍者相助第十四章 神奇荒貓第二百零六章 神奇小舍第七十三章 小徑路開第二百八十二章 渾氏入世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豐太極第一百三十九章 離開盆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褒姒之辛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穫鯽魚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清三分第二十六章 治文之傷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兵認主第二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一百一十五章 寶物成灰第二百七十三章 褒姒之辛第二百九十章 奇心太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穫鯽魚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行之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身在何處第二百零四章 被困三年第九十一章 丁一失憶第八十四章 憲翼之禍(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淫棍不凡第一百五十四章 育遺峽谷第一百九十章 美女盛怒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行之法第三十二章 初識豪強(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剪金斧第一百三十一章 鐵杉追隨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豐之堅第一百五十二章 還來得及第三百五十章 再入東瀛第三百九十一章 “唐僧”出現第十九章 忘情灘塗第八十二章 憲翼之禍(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小鎮風情第四百零四章 變變變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上當了第二十二章 憲翼深淵第四章 結伴而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龜神念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極九層第三百五十七章 規劃前程第九十五章 洞中脫困第一百七十七章 瑞頊癡情第一百九十章 美女盛怒第三十九章 古盛之迷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下感悟
第二百四十章 首次開竅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兵認主第九十七章 滅族之計第五十五章 十三年了第三百零三章 心靈雞湯第三百六十二章 二師六星第四百零二章 心魔來襲第一百三十八章 煉化左腳第一百六十六章 再入無間第十三章 落花流水第一百三十五章 刑天之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弱水傷身第二十二章 憲翼深淵第五十二章 處處兇險第五十一章 戰戰戰戰第二百六十章 見青蔥嶺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龜神念第三百九十九章 貪求神念第一百六十七章 意念將無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奇之木第一百八十八章 完成任務第二百三十一章 奇怪書信第二百二十章 突破了嗎第三十三章 初識豪強(五)第一百二十九章 刑天之足第一百零五章 丁一復甦第三百一十九章 激鬥徐福第一百七十章 吳剛伐木第一百六十四章 無間大道第一百零四章 瘋狂報復第四百章 天地記仇第三十八章 曲折小徑第三百九十九章 貪求神念第三百三十二章 復生煉丹第二百二十三章 五行要義第五十章 如此真實第二百八十八章 丹田空間第一百三十三章 木族往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下感悟第四十九章 果決玉貓第二百零六章 神奇小舍第九十二章 行蹤暴露第三百九十五章 首襲青蔥第四十七章 靈訣是真第三百四十八章 學怪之強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十九年第一百四十章 耕香小鎮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極九層第一百九十二章 徹底羞辱第四十一章 憲翼相請第七十四章 收穫巨大第四百一十一章 忍者相助第十四章 神奇荒貓第二百零六章 神奇小舍第七十三章 小徑路開第二百八十二章 渾氏入世第二百五十五章 三豐太極第一百三十九章 離開盆地第二百七十三章 褒姒之辛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穫鯽魚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清三分第二十六章 治文之傷第一百一十七章 神兵認主第二十四章 初現端倪第一百一十五章 寶物成灰第二百七十三章 褒姒之辛第二百九十章 奇心太盛第二百九十六章 收穫鯽魚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行之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身在何處第二百零四章 被困三年第九十一章 丁一失憶第八十四章 憲翼之禍(六)第一百七十九章 淫棍不凡第一百五十四章 育遺峽谷第一百九十章 美女盛怒第二百二十二章 五行之法第三十二章 初識豪強(四)第四百二十一章 金剪金斧第一百三十一章 鐵杉追隨第二百五十三章 三豐之堅第一百五十二章 還來得及第三百五十章 再入東瀛第三百九十一章 “唐僧”出現第十九章 忘情灘塗第八十二章 憲翼之禍(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小鎮風情第四百零四章 變變變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又上當了第二十二章 憲翼深淵第四章 結伴而行第一百四十四章 玄龜神念第三百三十一章 太極九層第三百五十七章 規劃前程第九十五章 洞中脫困第一百七十七章 瑞頊癡情第一百九十章 美女盛怒第三十九章 古盛之迷第二百一十九章 李下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