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新危機(上)

第1043章 新危機(上)

這種不是小打小鬧、而是要造大反的想法,若是說出來,簡直就是特大反賊這四個字寫臉上了。

他不想把這個四字寫在臉上,故而這種想法是壓根不能說的。

東方西方一起亮,殖民地就這麼大,世界市場就這麼大。

如果第二次工業革命能在亞歐美同時發生,東西方同時崛起兩大工業體,巨量的生產力激增,爆炸一樣的生產相對過剩,毀滅先發吸後發血的機會,大家捲起來。

資本主義的總危機,在二次工業革命時候,是可以爆發的。

而於大順,只能說,萌芽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想要成事,該怎麼辦。

他們想成事,只能寧可少賺錢、加成本,也要拼了命了往外打,不能盯着國內。

工業化的痛,是在外貨衝擊下,地主都要活不下去、普遍破產劣紳化的那種劇痛。

痛不欲生的那種痛。

但有句話講,叫惹不起還躲不起嗎?

你說你打不過鄉紳地主、小農佃戶,你還打不過洋人夷狄天竺土邦南洋酋長嗎?

是李自成劉宗敏百萬起義軍可怕?

還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印度各土邦可怕?

哪個能惹得起哪個根本惹不起,這是心裡完全沒數啊。

他們心裡沒數,劉鈺就得約束他們,逼着他們別惹那些惹不起的人:就這小身板,兩下就被人錘爆狗頭,全掛路燈了。

這幾年松江府港口建設的不錯,從荷蘭那邊學來了路燈建設模板,加之新城區可以規劃建設,反正路燈是早早準備好了。

如今劉鈺也真是沒什麼太多的辦法了。

英國圈地運動的目的,不是圈地,兩目的:一是養羊,搓羊毛;二是製造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大順圈地的目的,也不是圈地,而是種棉花,搓棉花。至於圈出來一羣廉價勞動力,最好是沒有,這玩意兒不圈都動輒十萬百萬——英國圈地法令配套的,是失地農民入城必須進工場做工,否則割耳朵,不準琢磨着當農民、掘地墾耕;而對大順災民流民來說,則是做工管飯還給錢,還有這樣的好事?

棉花這玩意,尤其是墨西哥長絨棉,又奇葩地適合輕微鹽鹼地,所謂“無鹽不見棉”。

除了前朝大明留下的蘇北這片民不聊生的好地方,也真就沒更好的地方了。而且距離蘇南又這麼近,水運海運都發達,簡直是完美的原材料產區與工廠配套。

連改種能配套將來機械紡織的長絨棉,都步履維艱,要非有此國運,怕也極難。當真是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懸於一線。

每一步都走的過於奇葩,劉鈺看看林敏,心道昨日的同路人,指不定哪天就徹底決裂意見相左了。

前一秒還是同路人,下一刻就是死敵的事,以後不知道還要發生多少。

…………

在劉鈺還在返京的途中,京城裡關於變法這件事,倒是基本很安靜。

皇帝明確地劃分了變法的邊界之後,雖然每天都有各種各彈劾奏章上來,但不管是皇帝還是寫奏章的人,都明白這是一個日常罷了。

彈劾總得有。

辦不辦那又是另一回事。

或是敘州府強行立土地永佃契約降低井鹽開發成本、或是淮北鹽改導致許多鹽戶破產淪爲無產赤貧、亦或者蘇北墾荒的一些關於圈地補償出現的人身傷亡……

不管怎麼說,彈劾這個流程都要走一遍的。

只是,既淪爲了日常,暫時看意義倒也不大。

反倒是,另一件大事落在了京城朝堂之中——這個此時全世界儒學學術水平最高的、通過科舉考試而選出的儒學最高圈子,在改元之後,不得不開始構建意識形態了。

永嘉、永康學問,產生於特殊年代,是有點霸道的學問,是試圖發展工商業、奪回故土復燕雲十六州的學問。

換言之,這是危急存亡之際好用的。

但是,現在的大順處在一個看起來烈火烹油的盛世,軍改之後,不管是陸軍還是海軍,都有了與世界其餘列強一戰的實力。

這本身也不難。

克里米亞戰爭之前,可以說,蒸汽機的使用並沒有帶來軍事上的革命性改變。

沙俄靠着手工業工匠搓火槍大炮,憑着自身體量,依舊搓出來個歐洲憲兵、歐洲壓路機的身板。

大順的體量,搓一個前裝槍時代的壓路機身板,單純技術上的考慮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

但正如劉鈺之前和那些人討論過的,所謂“奢侈的盛世的絕望”,對儒生來說,這纔是這次改元惟新的最大問題。

對劉鈺來說,不是。因爲他壓根就不對這個古舊學問充滿希望,既無希望,也就不存在絕望。

但對儒學來說,這個問題很嚴峻。

這邊意識形態構建的基礎,是血緣,是家庭,是國家,是社稷,是天下。

在劉鈺派艦隊出訪瑞典、在英國艦隊在廣州補給去攻打菲律賓之前。

國家、社稷、天下,是一個基本算是一致的概念。

儒學,是普遍的、世界性的、萬世的,或者說,是一種自認爲是普遍性的學問。

因爲,在此之前,世界、天下,就在九州這個圈子的範圍之內不遠。

但在劉鈺派艦隊出訪瑞典、在英國艦隊在廣州補給去攻打菲律賓之後。

國家、社稷、天下不再是基本一致的。

世界、地球,纔是地理範圍上的天下概念。

大順改元惟新,不同的人看到的意義是不同的。

對於天底下頂尖的儒學大師而言,這一次改元,意味着他們必須要推出一個說的過去的意識形態了。

面對着歐洲的發展、交流的增加、宗教的入侵等等,包括大順禁教在內的很多問題,因着基礎的改變,意義也就不同了。

滿清禁教,是關上門繼續當天朝。

大順禁教,是打開門,想要繼續在世界這個圈子裡混,出臺手段打了一場宗教自衛戰,爲以後走出去做準備。

這個不是嘴一張就能定性的,而在於大順在禁教的幾乎同時,派出了龐大的訪歐使節團。

並且下南洋是非常主觀、且主動地利用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並且在戰後參與和會。

雖然基本上算是去打了個醬油,“諸侯會盟”連個執牛耳的地位都沒撈着,但齊國公日後確實可以說:當初亞琛合約簽訂的時候,我就坐在那。

因爲有油畫。

這種類似的區別,引申到大順改元,並且內帑海貿財政收入能夠和鹽稅、甚至一部分畝稅抗衡的,且開始主動參與世界貿易的時候,擺在現在大順的頂尖儒學大師面前的問題,就非常嚴峻了。

儒學,是萬世的、普遍的、世界適用的?

儒學,是地方性的、中華文化圈適用的、和別的學問平起平坐的?

儒學,是僅適用於特殊地域、特殊社會的知識?

儒學,是世界性的、普遍適用的、無需考慮地域社會特殊性的知識?

想清楚了這對儒學意味着什麼,也就明白什麼叫“盛世下的絕望”了。當然也就明白劉鈺爲什麼壓根不絕望了。

也就明白爲什麼大順改元惟新這麼大的事,爲什麼兩淮鹽改、蘇北墾荒這些事,只能作爲每日的日常扯淡,卻不是儒學真正的大危機了。

科舉出身的真正儒學大手子,要是連這個危機都看不出來,只怕也根本不可能從科舉中脫穎而出。

雖然好像聽起來,感覺又成了空談、扯淡了。

實則對儒學來說,真的不是。

相反,於此時,對儒學來說,這是個非常大、非常大、大到天的事。

因爲現在大順正值“盛世”,既不是明末那種即將亡天下的危險,也沒有原本歷史上被外人楞砸開大門的救亡急迫。

盛世之下的絕望、危機感,是一種奢侈而強大衍生出的意識形態危機。

也是一種盛世之下,很強、但又沒那麼強的理想與現實之間對立的無奈。

伴隨着西洋國家地理介紹的文章在大順傳播,漸漸讓這些專門搞上層建築的儒學大師發現,現在仿若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候,儒學式微。大一統之後,才逐漸發力。這種大爭之世本身就是一個危機。

大順只要不關門,而是繼續要走爭霸路線,搞激烈對抗,那麼就越發給那些富國強兵派機會。而春秋戰國時候的富國強兵派,和儒家的關係……一般都不咋好。

再一個危機,就是儒學本身的聖學地位。天下越小、越封閉,這個聖學地位越高;越開放,越交流,聖學地位的危機就越大。

尤其是伴隨耶教的傳教士封禁事件,既然耶教認爲自己的這一套是普遍適用的、他們認爲的天下是整個地球;那麼儒學想要對抗,必須也要自己先相信,自己的這一套東西是普遍適用的、天下就是整個地球。

在他們看來,改元之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意識形態層面,構建出一個合理的、解釋得通的、大順不關門繼續往外走的、儒學是萬世法且是整個天下普遍適用的聖學學問。

而非是地方性的、地域性的、局部的、適用於特定社會的、拿到歐洲那邊根本沒法用的東西。

這不是道德。諸如愛父母、愛家人、忠君之類的道德。

如果僅僅是道德,那儒家就直接宣佈,愛父母是儒家專有理念,誰愛父母誰就是儒生,宣佈自己勝利就完事了,那倒是簡單了。

而是有禮、仁、義、忠孝、家族、血緣、綱常等等一系列,構成的一整套政治的、國家建構的、法律的、包括國際法的、道德的、是非標準的、解釋得通的體系。

並且這個體系,一定是在世界範圍內普遍適用的。

並且是可以指導世界運行的。

這不是自大,而是最基本的東西。哪怕耶教那樣的宗教,哪個傳教士會認爲,這破玩意兒只在歐洲適用,根本不是世界都能用的?

往小了說。

伴隨着明末開始的對宋明理學的批判反思,不要空談義理,要事兒上見的思潮,直接導致劉鈺爲鼓動大順新興階層對外開展而鼓吹的西方富裕論,在這裡有了不同的含義。

劉鈺鼓吹的西方富裕論,目的簡直是司馬昭之心了,擺明了是在鼓吹只要打過去、開了關,就能賣更多的茶葉絲綢棉布,他們的白銀大大的有。

但在大順這邊不要空談義理的思潮之下,這種鼓吹也就早就了儒學的危機。既然不能廣扯淡,要事兒上見,那怎麼才能解釋,西方富裕是因爲真的踐行了儒學思想而導致的?

以前是真不用解釋,周邊夷狄,有一個算一個,窮的一批。

甭管是蒙古、東南亞等方向,真的是窮的一批,所以無需解釋,理所當然的可以認定,中原富庶是因爲用了儒學。

現在不解釋不行了。

師夷長技以制夷,是一種衰敗的、悲觀下的防守。

是已經默認了,儒學不是天下性的、普遍性的,把天下和國家概念做了切割的一種防守。

也就是,諸夏自有國情在此,儒學在此很適用,別處未必適用。但他們的技術,是可以拿來用的,只要用了技術,我們也一樣變強了。

而現在,大順是一種進攻姿態的、盛世下的出擊。

是絕對不能默認,儒學不是普遍性的、而是地域性的。

必須要拿出來一整套體系,得出一個結論:即西洋的富庶,不是因爲不用儒學,恰恰是因爲他們在內核上用了儒學的緣故。你們不知道,我來告訴你們。

這也就不難預見,後世可能會有諸如英國的議會制度,其實就是三代之治的一種體系;選區制度,就是復古學校論政的變種;仁與社主義;孟子與民主等等言論。這本身就是徹底輸了的體現,分明是阿Q找趙太爺說自己也姓趙嘛。

但現在,對儒生來說,還沒到徹底服氣,爭都不敢爭、而是拼命那那些後世的所謂普世的一些東西上靠的地步呢。

因爲,儒生覺得,自己這一套東西,纔是普世的。

往大了說。

齊國公出訪歐洲,參加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結束後的和會,解決荷蘭和中國的南洋爭端,搞武裝中立同盟,提出反海盜和反私掠船公約等等。

這是好事啊?

還是壞事?

放着好好的天子不當,摻和到那邊去當諸侯了?

就算是五霸盟會,連個執牛耳的霸主都沒當上,丟不丟人?

放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概念不用,非得去籤什麼國際法的條約,讓人認可對南洋的控制?

就算不談這個,只說實際的,反正之前也承認各國的帝號、王號了,天下體系已經鬆了。

那麼,國際法是不是“禮”?

以後的國際法,要按照什麼制定?

既然沒有周天子,儒學要不要拿出一個五霸制禮的意識形態解釋?

以後的國際法,公約法等等,如果和儒學倫理出現了衝突,是否承認?

如果承認,是否意味着儒學不是普遍適用的?

儒學這一套,是否要比萬國約法、國際公約、普遍認知之類的東西一級?

如果不承認,或者說,想要使之符合儒學解釋,是否要搞出一個意識形態,能夠把世界作爲新的天下觀,並且確保日後的國際法、人的權利、主權概念這些東西,要能和儒學融會貫通?

這不是發展工商業和技術進步的問題,如果只是學技術,那隻需要關上門自己加裝還是天下,在家裡使勁兒憋就行,師夷長技。

這是天下觀拓展之下,在大順主動出擊之下,“世界”、“國際法”、“威斯特伐利亞體系”這些東西,大順不再是被人塑造好了之後被逼着認可,而是想要主動摻和進去參與制定和完成的必然。

原本的歷史,是一羣人研究了一下,定出來了個規矩,然後跑到這邊一通狂毆,一邊打一邊問:你認不認?認不認?被打的那個是捏着鼻子認的,但認了之後發憤圖強,還成爲這個規矩的保護者。

現在的歷史,則是世界的規矩還沒真正確定。大順這邊也跑來,說這個規矩,大家一起坐下研究研究,咱們一起定個規矩吧。這個規矩呢,既得符合你們的傳統認知,也得符合我們的傳統認知。

主動融入,和全面被動接受,自然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心態,也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態勢。

連洪秀全這樣的窮秀才,在成事之後,都知道要研究尼西亞公會議,拿着阿里烏斯派的一套東西狂懟傳教士,質問他們懂個屁的三位一體?

如今大順科舉出身的儒家頂尖人才,自然是明白天下的概念拓展之後,儒學的普遍適應性受到了威脅這個事實。

能不能搞成另說,但要是連這點腦子都沒有,那士大夫也真的是沒救了,很明顯,再不搞出來,很快就會被一堆顯學打的再次式微。

天下概念的變化、富庶強盛的“新的且有自己一整套解釋世界理論的新蠻夷”的出現,就是儒學的大危機。

(本章完)

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883章 無用功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393章 泡沫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164章 備戰(三)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282章 放鬆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93章 破題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545章 難題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542章 惡毒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932章 覺醒(四)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205章 入營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343章 絕戶計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002章 獻禮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384章 逼迫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423章 勸說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95章 任俠士第954章 釣魚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1049章 坐莊(上)第206章 狠話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
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647章 恍然大悟也晚了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68章 當初的戲言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883章 無用功第1185章 再度被坑的法國第1393章 泡沫第722章 牆頭草(上)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1348章 三角貿易(上)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484章 終章 九三年(二)第1164章 備戰(三)第74章 華麗終場前的無趣第291章 外交部的格調過低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1391章 凡爾賽和約(十八)第62章 越往事千年第1217章 輪臺之思(四)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16章 沿途見聞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517章 城裡城外(上)第374章 送禮的格局第297章 寧與友邦,不給國人第1268章 攻防心理(三)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282章 放鬆第900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一)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218章 克虜伯傷害準部感情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93章 破題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545章 難題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542章 惡毒第158章 無解的貿易逆差第1090章 工業革命(三)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672章 伐韓?伐蜀?(下)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222章 爛傷疤不可揭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932章 覺醒(四)第764章 荷蘭災難年(四)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729章 最後的平靜第1511章 終章 九三年(廿九)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205章 入營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343章 絕戶計第1415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六)第611章 十八路諸侯準壞事第1258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四)第1002章 獻禮第1102章 工業革命(十五)第1306章 死與復仇(二七)第384章 逼迫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865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一)第1192章 還得靠爭霸第1510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八)第423章 勸說第762章 荷蘭災難年(二)第1172章 備戰(十一)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01章 木牛流馬(八)第1297章 死與復仇(十八)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515章 南進之前定北疆(上)第226章 節度鯨海問朝鮮第629章 西進南下,互爲信任第95章 任俠士第954章 釣魚第1298章 死與復仇(十九)第448章 雞蛋的大頭和小頭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1263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九)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694章 做給百姓看第1020章 心慈手軟第1303章 死與復仇(二四)第1049章 坐莊(上)第206章 狠話第1148章 多歧路,今安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