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

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

西洋使節團衆人各自上前,按照大順這邊的宮廷禮儀。當初齊國公出訪歐洲的時候,也是入鄉隨俗,按照當地的宮廷禮儀和對方行禮的。

此事已成定例,要麼接受要麼滾蛋,沒那麼多廢話。

終究是中華帝國這一頂王冠此時還站得穩、敲得響。雖然英國的歲入在沒有印度的情況下,已經接近大順的三分之二了,但終於還是差了一截。剩下的差的就更遠了。

至於所謂禮法,西洋人一樣明白什麼叫等級制度,而且自己也玩的很溜。

法國送給美國的自由女神像,頭上的冠,是七芒的。而法蘭西自己的自由女神畫像,在十九世紀的畫冊和宣傳畫上,都是標準九芒的。法國人作爲設計者,自己都不知道原來七芒還有七大洲的隱喻,畢竟原作者做閱讀理解,永遠拿不到滿分。

實則頗類大順天子自己戴十二旒,朝鮮郡王依親王禮制,只能戴九旒的,隱喻父子綱常爾。這種封建社會的禮法體系和邏輯,全世界內核上都差毬不多,一條腿跪、兩條腿跪,不過形式而已。

在場的使節都是貴族圈子的,誰還不懂上下尊卑的內涵,也就沒必要在禮節問題上糾結。

劉鈺本來在那扭着脖子想要看看熱鬧,聽聽皇帝到底要和這些人說什麼,卻不想皇帝點了他的名字。

“鯨侯也且到朕前。昔日對羅剎國書,多賴愛卿之力,方不至有損國體。今日事大,翻譯不可有差錯。”

“是,臣受命。”

跪拜行禮後,小步趨趨地站到了皇帝身旁,和主持宴會、樂府、舞蹈的光祿寺卿一左一右。

論起翻譯水平,劉鈺的水平還算可以,多虧了之前戴進賢教了他許多年的拉丁文。戴進賢本就是傳教士,也教了劉鈺不少的經學用語。

這幾年多和西洋人打交道,俄語和法語也能說上一些,但各國使節應該沒有不懂拉丁語的。

“朕最近也多觀爾等諸國之制,又聞你們有‘殖民地’之說。以朕觀之,所謂殖民地,無非三五種。”

“或如周封建天下,夏君夷民。若如荷蘭國在南洋,城中皆荷蘭人,城外仍舊當地土著。城中荷蘭人爲國人、城外土著爲野人。大抵如此。此先王之智,假以時日,多可同化、同俗、同音。”

“或如本朝移民遼東、鯨海。以本國人口遷徙至彼,設置官吏,一如本國制度。同文同種,設以總督節度。法蘭西國於美洲,大抵如此。”

“或如漢唐都護西域,以夷制夷,都護府有些駐軍,挑唆夷狄內鬥,扶植夷狄親漢親唐者。此等手段,亦有多用。”

“此三者外,其餘手段,亦皆可史爲鑑。無甚特異之處。”

“天朝宗藩體系,自不同殖民地。天朝自有體制如此,爾等若不能理解,可理解爲‘家族宗法’。”

“天朝爲父,其餘爲子。子爲父綱。子有難,父救理所當然;子結親,不可不請父母之命;子欲有爲,不可不告知父母。”

劉鈺聽完皇帝的話,稍微沉吟一陣,在那組織語言。

在皇帝看來,宗藩體系不是殖民地體系。但若以倫理綱常而論,藩屬又不能擁有自己的外交權。內政方面,一般來說天朝不干涉。

不過,即便不干涉藩屬的內政,卻也是有底線的。像是之前朝鮮和日本私自交往,在天朝宗法體系來看,理論上是不對的。

皇帝顯然是擔心西洋人聽不懂、或者難以理解,所以抓來了劉鈺翻譯,希望解釋清楚。

但在劉鈺看來,皇帝這是多慮了。

這玩意兒,換湯不換藥的東西,殖民體系早晚都要經歷類似於宗藩體系的這麼一個過程。

西洋人可能看不懂大順的經史子集,可能不能理解大順處事的邏輯,但在宗主國和殖民地這個概念上,西洋人的那一套,也是可以套用封建宗法制的。

爹、兒女、一家人。

都是差不都的概念。

而且,相對來說,封建宗法制,在殖民體系中還算是比較“先進”的體系。

英國人在一戰時候,很經典的宣傳畫,就是一頭大獅子,帶着一羣小獅子,象徵着英聯邦是個家庭,父爲子綱,在父親的帶領下,兒女們要團結一致。

日本人在宣傳僞滿洲國、中日“親善”的時候,富含深意的隱喻,便是一套標準的中國樣式的房屋正堂,對聯曰:忠孝傳家遠。日爲夫、則僞滿洲國爲妻;日爲父、僞滿洲國爲子。三綱五常,夫爲妻綱,必以忠孝而家國同構。

這是法革之後民族主義漸漸覺醒之後必然的趨勢,舊體系撐不下去,就不得不變革,往更先進的“封建宗法”裡套。

而大順周邊這幾個,基本上都已經早就有了樸素的民族意識,在東亞作爲宗主國,搞現在西方的那一套殖民體系,是玩不轉的。

在此之前的朝貢體系,有點像是英聯邦體系,藩屬國的內政外交都是獨立自主的,只要承認天子是共同的天子即可。

但現在,大順算是往“後”退了一步。要求收回藩屬國的外交權,內政不會過多管束,但在貿易上肯定會加緊控制。

一方面是要絕對禁止朝鮮和日本私下外交的這種情況,另一方面也是必須要圈定自己的勢力範圍,不能讓西洋人染指,也不能讓藩屬和西洋人勾搭在一起。

皇帝是既不想讓朝貢宗藩體系在名目上套用西方的殖民地體系,因爲皇帝擔心“藩屬驚詫”,以爲大順要像西洋諸國對待殖民地一樣對待藩屬,以至設總督、管一切。

即便李淦有心郡縣朝鮮和安南北部,也是留給後代去做的。他雖性子急躁,也知道現在做就也太急了,還是先繼續加深影響,利用之前以商控蒙的經驗逐漸加深控制。

但皇帝又希望西洋人按照殖民地那一套,去理解宗藩體系,也算是告訴西洋人,天朝邊界之內的事,你們不要插手。你們要是不能理解什麼叫宗藩體系,就理解成一種特殊的殖民地就是,但不能說是殖民地。

劉鈺儘可能解釋了一番後,到了最後也儘可能照顧這些人的理解方式,朝着封建分封的角度去解釋,反倒更容易解釋清楚。

宗藩體系不是威斯特伐利亞條約後的神羅邦國,藩屬國沒有自主外交權。

正如劉鈺所料,西洋人對這一套封建體系心裡門清,他們自己也玩過封建,知道什麼叫王下封爵。只要說清楚宗藩體系不是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後的神羅,就算是差不多了。

藩屬沒有自主選擇宗教的權力。

藩屬沒有自主外交的權力。

解釋的差不多之後,皇帝見這些西洋使節都示意聽懂了,又道:“之前齊國公也說了,你們有你們的聖人,我們有我們的道德。我們既不會去你們那傳播聖人之言,你們也不要在天朝範圍內傳播你們的教義。”

“貿易往來、互通有無,朕是樂於的。但若傳教,本朝既以保天下爲大義,必要斷絕往來,甚至,開戰。”

“爾等且記在心裡,勿謂言之不預也。”

翻譯過後,荷蘭人率先從這一套理論中找出了可以鑽的空子,問道:“如果你們的朝貢體系不是殖民地和宗主國,那麼外交受控、選擇宗教也受控,可是貿易是不應該受控的,不是嗎?”

顯然,荷蘭人想要抓着大順不承認朝貢國是殖民地的空子,追問了他們最關切的貿易問題。

劉鈺翻譯了之後,皇帝笑道:“此內政爾。關稅司已上奏摺,請行新政。”

“凡自天朝外而來的貨物,必要在五處通商口岸報備關稅。如無五處口岸關稅者,皆視爲走私,一旦發現,立刻沒收。”

“其二,報備關稅之外來貨物,可以在天朝內售賣。”

“其三,由中國前往朝鮮、日本、琉球、安南之貨物,若行船運,必要用中國船廠製造的艦船;其船長必須爲天朝子民;其水手必須九成以上爲天朝子民;其船必須在關稅司報備並取得關稅司的許可。缺其一,皆不得行。”

“此內政也,非外事爾。”

其實這裡面理論上是有漏洞的,比如在松江報了關稅,走陸路去朝鮮……但關稅司之外,大順還有別的規定,不準西洋人隨意在內陸亂竄,只能蹲在口岸劃定出的區域內,省的到處竊取情報、測繪地圖、傳教,或者偷竊瓷絲等技術。

理論上,如果用中國船廠造的船、僱傭中國的船長和水手,並且去關稅司報備,倒是也行。但就像是之前關稅司的人縱然貪財,卻也沒有膽量讓戰馬、火器、兵書去日本。這還是上面一句話的事。

如果是別的地方,這一套東西就算提出來,也執行不了。日本四周都是海,靠大順巡查根本防不住走私。

但一來日本本來就是鎖國的,幕府想要繼續維繫統治,就只能繼續處在一種“鎖國但又貿易”的狀態,就像是之前的長崎貿易一樣,只是排出了荷蘭,只開放給了大順。

二來反正要走私,不如直接把關稅包出去,制定壟斷集團去幹。朝廷只要監管一下別賣武器,剩下的查走私、抓海盜,全看壟斷的貿易公司的本事。

至於安南,那也不過是先划進去再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是,反正暫時管不到。

所以,這確實只是內政,是天朝內部的法令。想要更改內部法令,外交部無能爲力。

或者,派炮艦來,逼得大順更改法令。

說完這些,英國使節心裡先笑了,心道這特麼不就是東方版的《航海條例》嗎?悄悄瞅了瞅荷蘭人,不懷好意地笑了笑,心想拿出在歐洲對抗《航海條例》的本事,和大順開戰呀!

(本章完)

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29章 雪盲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93章 破題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35章 分歧(一)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278章 夷丁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170章 備戰(九)第1223章 開戰(二)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233章 壟斷權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705章 海戰(三)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246章 探險隊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27章 必拿下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91章 預想第97章 風波起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328章 問罪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449章 “帝”(一)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423章 勸說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56章 新思維第542章 惡毒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702章 備戰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207章 守成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31章 收心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13章 小人哉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439章 回援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6章 震動第215章 海軍部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
第118章 軟實力恫嚇第778章 艱難的第一步(中)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29章 雪盲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615章 政變加盟第626章 縱橫家的舞臺第17章 縮頭王八生了個橫行螃蟹第332章 可壓榨的第1021章 事物的兩面性(上)第253章 再快一些第1175章 啓蒙躍進年(上)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93章 破題第501章 宗法殖民體系第1435章 分歧(一)第1239章 三戰定印度(六)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1278章 夷丁第173章 對日最後一舔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1170章 備戰(九)第1223章 開戰(二)第758章 表演戰(八)第635章 集齊七美德的劉鈺第233章 壟斷權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1144章 最後的佈置(五)第705章 海戰(三)第1089章 工業革命(二)第246章 探險隊第679章 北方的最後一件事第127章 必拿下第25章 前朝舊事今日師第191章 預想第97章 風波起第528章 傳統藝能第328章 問罪第506章 舉着復古的大旗往前走第709章 誰佔了最大的便宜?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449章 “帝”(一)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456章 你想嘗膽,卻沒人演夫差第309章 無夷可徵的徵夷大將軍第423章 勸說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56章 新思維第542章 惡毒第389章 戰前就分贓第989章 拍馬屁(中)第702章 備戰第1397章 強迫去過好日子(下)第1344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四)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880章 區別對待(上)第1494章 終章 九三年(十二)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335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六)第844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六)第1504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二)第1458章 最終的鬧劇(五)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1132章 你的答案不在這第683章 皇傢俬事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1207章 守成第1507章 終章 九三年(廿五)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175章 狡兔三窟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31章 收心第568章 英國是講法律的第113章 小人哉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391章 科學的困境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570章 上黨歸趙之舊事第1019章 全都裝傻(下)第486章 借勢做正統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1260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六)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901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二)第439章 回援第1515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三)第1508章 終章 九三年(廿六)第418章 諸君免送第198章 善後考慮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6章 震動第215章 海軍部第1083章 經驗豐富第1379章 凡爾賽和約(六)第279章 中轉港的尷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