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皇傢俬事

第683章 皇傢俬事

最終是爲了謀印度的事,只能選擇現在攤牌,不可能等到下了南洋後再說。

時間已經很緊了,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這麼打下去,歐洲的幾大矛盾,包括普奧誰是德國、英法西在北美殖民地的矛盾,幾乎一點都沒解決。

也特麼解決不了。

法國在殖民地和海上,能被英國打出屎;可英王的睾,漢諾威,卻握在法普同盟的手裡。最後肯定是和稀泥,除非英國議會再編練一支模範軍,把漢諾威選侯兼英國國王趕走,或者砍頭。

可以說,就算不打了,那也根本不是和平,只是暫時的停戰。英王希望俄國或者普魯士,能護其睾。但只要法普同盟不瓦解,他的睾誰也護不住,法普同盟的陸軍在歐洲沒有敵手,而漢諾威又沒隔着海峽。

早晚還是要打,要徹底分出個勝負。要麼英王切睾、要麼法國徹底喪失北美。

45年戰爭一結束,各國回回血,新的戰爭很快就會爆發。大順想要謀印度,就需要在下南洋的時候做好佈置。

從打俄國、平準部,再到荷蘭政變、給法國輸血,再到下南洋,這一切都是爲了印度,這是一個完整的體系。

如果到頭來不打印度,就好比花錢找了個花魁,錢也花了,心思也用了,衣服也脫了,眼看要最後一步的時候,一低頭髮現自己原來沒丁丁,那之前真就是白白折騰了。

劉鈺之前也有意無意地提過幾次,但這一次算是真正在皇帝面前提及此事。

說了一大堆不用擔心造反和自立爲王的理由後,皇帝內心也表示贊同。既不準備羈縻,也不準備改土歸流,更不可能郡縣,而就是單純地準備收畝稅、人頭稅和鹽鐵專營,這確實是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若是扣除駐軍花費,每年能剩個五六百萬兩,那可就相當於又得了一個江南。

而且現如今大順這邊也開始興辦實學,科舉又不能輕動、基本盤的武德宮那些勳貴和老兵階層也不能動,蘿蔔太多坑太少,若是印度這邊能安排一下這些學實學的,但也免得將來出什麼亂子:有文化,有知識,卻不能科舉、不能做官,這裡面的危險可大了去了。

皇帝慎重地考慮了片刻後,問道:“愛卿行事,向來都是有把握的。朕問問你,愛卿以爲攻佔印度,需要多少兵?”

“回陛下,至多兩萬。若操作得當,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八千人的野戰部隊即可。不過,至少需要8艘戰列艦,以確保海上的優勢。”

劉鈺報了一個算是比較保守的數字,八千人的野戰部隊於此時的大順而言,根本算不上動了筋骨。軍改之後,大順可用的、隨時可以集結、並且依靠海運能夠在三個月內集中到從朝鮮到廣東等沿海地區的,約有十萬。

這八千人就算是打沒了,全軍覆滅,那也沒什麼影響。

報出這個數字後,皇帝心裡也就穩了。

他已經不再驚詫,之前驚詫是劉鈺居然膽子大到想去印度收稅和搞鹽鐵專營,那真是聞所未聞之事:之前不管是西域、黑龍江,還是日本,最起碼之前幾代王朝都和他們發生過沖突,哪怕是南洋呢,也在可以想象的範圍之內。

那個想法已經讓皇帝驚訝過了,而八千人到兩萬人征服印度,皇帝就已然不用驚訝了。再者論打仗,劉鈺向來是很穩的,不會閒着沒事幹自找麻煩,增加難度,非要以少勝多。

當初打日本,說了那些人夠,真就夠了,甚至還有富餘。這印度的情況和日本自不相同,但想來劉鈺已有方略。

“愛卿既說這些人夠了,那麼這些人當應夠了。只是,這後勤補給,又需多少?”

“回陛下。印度富庶,盛產糧米。看似萬里之外,但和平準噶爾、徵羅剎,都不一樣。只要有錢,平價就能搞到補給。臣正欲說此事,還望陛下撥一筆內帑費用,臣已經聯絡法國人,欲在印度囤積糧草、補給,以便攻取錫蘭之用。而且若錫蘭攻下,將來徵印度之兵員,皆可從錫蘭解決。若可行,則進取印度;若不可行,便退歸錫蘭,以軍艦爲長城,以馬六甲爲雄關。可進,可退。”

從內帑拿錢,皇帝雖有些肉疼,可想着今日投錢明日賺錢,也知此時不便在朝中討論,便道:“既如此,朕就不管了。你在樞密院那邊,就定個章程、方略、費用預估。朕批了就是。若今年冬末用兵,時間來得及嗎?”

皇帝已經有了最基本的對外部世界的瞭解,最起碼,他知道遙遠的錫蘭,不能在夏天發動進攻,也知道西洋各國的商船離開大順的時間一般都是在十二月、一月份。

其實劉鈺也不想再等下去,他和法國人說45年結束東線的戰爭,不是說到做到這麼道德,而是45年如果不能結束戰爭,吃屎都趕不上熱的了,大順根本沒資格以法國盟友的身份參與歐洲的停戰談判。

歐洲的談判和停戰,必然還是英法主導。想要瓦解英荷同盟,這得是法國人來逼荷蘭,大順就算南下南洋,也沒資格讓荷蘭人幹這個。除非大順拿着南洋交給荷蘭人,那樣的話,大順當真就是賣腎援法了。

劉鈺心裡也急,但此時此刻還是忍住了心中的急躁,問道:“陛下以爲,戰後與荷蘭國合作一事,是否可行?”

皇帝哈哈笑道:“愛卿不是願意講故事嗎?朕用故事比喻,你看是不是這麼回事。”

“一頭老虎,叼着一隻大肥羊。這時候,你想要個羊腿,老虎就是你的敵人,因爲他想獨吞。”

“可若你有天傷星的本事,揪着這猛虎的花皮猛打。把羊搶到手,再給老虎一隻羊腿,老虎不但不像之前那般咬你,反而衝你搖尾巴。”

“大約就是這樣的道理吧?”

這個道理純粹是站在帝王心術用人之道的角度,實際上問題比這個要稍微複雜一點。大順要是獨吞的話,老虎倒是不吃了,可是狼狐蒼蠅之類吃了大半,真正吃到自己嘴裡消化的,着實不多。

而且大順要是獨吞,等於是在養自己的敵人。

荷蘭在東南亞一倒,要是大順一口通商,那自是肥了英國東印度公司。

他又將這個道理和皇帝說了說,最後道:“陛下聰慧聖明,微臣敬服。”

“然,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辨於東方,得祝融而辨於南方,得大封而辨於西方,得后土而辨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爲當時;大常察乎地利,故使爲廩者;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祝融辨乎南方,故使爲司徒;大封辨於西方,故使爲司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爲李。”

“縱如軒轅帝,亦需耳目四面,知東西南北之天時地利,方可做出決斷。陛下若能知真實情況,必可做出正確判斷。”

“微臣此番前往歐羅巴,得歐羅巴諸多物價,心有不甘。以爲一口通商之法,只勝在穩,卻不能得巨利。若陛下知西洋人轉運獲利幾何,也定會如此想。”

“如今聖天子治下,國安民樂,軍備齊整,當如朝陽旭日,而不應爲垂暮夕曛。穩者,垂暮夕曛者爲之矣。臣以爲,陛下之治下,正該全力開拓。”

皇帝也微微點頭,這個馬屁拍的很一般,但很讓皇帝受用:劉鈺把之前和皇帝意見相左的所有原因,都歸結於皇帝沒有得到第一手而且準確詳實的情報,所以不是皇帝不聖明,只是劉鈺近水樓臺先得月而已。

吹捧之後,皇帝對旭日夕曛之說,也有所得。

“愛卿之言,大有道理。日後若有不肖子孫,基業越大,也可能讓其多多敗壞一些而不至動搖根基。”

“此事不便在天佑殿內論,只你去辦。真要最後荷蘭國不同意,那也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同意與否,在他們那裡。愛卿在歐羅巴做了好大事,可見此事不是那麼簡單。”

“朕自是全力支持。這等事,天佑殿、六政府,他們也出不得什麼主意。此皇傢俬事也。”

一句皇傢俬事,算是給南洋的香料貿易定了性。皇帝所謂的皇傢俬事,便是準備將很大一部分利潤收爲皇室內帑所有。

劉鈺也是頭大。如果天佑殿、六政府有這樣的眼光,自是會據理力爭。可偏偏沒有,走正規渠道的六政府、天佑殿討論,下南洋就根本無法通過。

走正規渠道無法通過,那就只能讓皇帝弄成自己家事,皇帝個人支持,這仗名義上是爲皇帝打的,到後面分贓的時候,當然也是皇帝主導。

不過劉鈺這時候也沒和皇帝談什麼日後的細節,更沒問日後利益分配的事,這些事以後再說,管他是天朝朝廷的名義、還是皇帝私人的名義,打下來再說。

皇帝覺得這是寵信劉鈺的表現,雖然這件事整體上對李家王朝和江山社稷有利,但終歸劉鈺纔是最心熱的那個人。

按照皇帝的邏輯,有人愛錢,有人愛色,劉鈺偏偏喜歡開疆拓土,那麼自己作爲皇帝滿足臣子的願望作爲賞賜,難道不是寵信的表現嗎?至於說是否對皇帝有利,那又是另一回事了——每個大臣,都可以看成是自己的舔狗,爲政對江山有利,但他們自己也爽了啊,所以皇帝順着他們不就是寵信嗎?多少人想舔,還沒這個資格呢。

所以既然知道拿到天佑殿或者六政府討論,可能又要扯皮,皇帝直接一句話說這是皇傢俬事,自己乾綱獨斷,就這麼定了。

這也不算是違背朝堂政治的原則,某種程度上來說,伴隨着這年的外交活動和地理歷史知識傳入,天朝內部其實也認可了一件事,普天之下的概念已經崩解,天朝的朝廷管天朝內的事,南洋和外交,都不在天朝之內。

唯有如此,才能說得通爲什麼會有一個外交部的存在。因爲假如普天之下的概念是整個地球,那麼就不應該存在外交部。外交部的出現,實際上也就意味着大順自己把自己從天朝降格爲帝國了。

(本章完)

第1451章 “帝”(三)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542章 惡毒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71章 萌芽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74章 歸國第954章 釣魚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84章 請別死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72章 藍狗子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642章 逃避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97章 活路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72章 藍狗子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5章 居高臨下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441章 瘋了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250章 欺瞞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223章 開戰(二)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685章 試試看第91章 提點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045章 平衡第398章 主心骨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987章 止步(下)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203章 奇襲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395章 樞密院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972章 割袍(下)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46章 哈士奇第1170章 備戰(九)第793章 憧憬(上)第53章 選擇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941章 自覺(三)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938章 笑話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000章 扶植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
第1451章 “帝”(三)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542章 惡毒第1288章 死與復仇(九)第461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上)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220章 雙簧保底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813章 大順不再是個背景板了第1363章 國富論(六)第1404章 遷徙路(七)第261章 明帝國遺產繼承者第171章 萌芽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329章 真正的貴族第232章 工業還是金融地產第996章 超額完成第674章 歸國第954章 釣魚第254章 聚成大豬圈方便割肉第84章 請別死第120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572章 藍狗子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642章 逃避第785章 新舊利益的衝突(二)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97章 活路第1174章 備戰(十三)第111章 廷議菜市場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572章 藍狗子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15章 居高臨下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575章 另一種空想(上)第228章 嘗試外交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466章 爲何要抑商第441章 瘋了第403章 野心早已出現第250章 欺瞞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223章 開戰(二)第86章 外交訛詐第1013章 唯一手段第50章 皇帝的棋子第417章 最後的機動兵力第685章 試試看第91章 提點第1158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三)第1338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九)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1045章 平衡第398章 主心骨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553章 政策親近第11章 生活和信仰第987章 止步(下)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801章 時代的浪漫(下)第942章 南美貿易區第203章 奇襲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449章 提條件,不談判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395章 樞密院第336章 無中生有第425章 掩耳盜鈴的新境界第619章 越簡單 越有效第710章 點到即止第972章 割袍(下)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301章 死與復仇(二二)第1198章 木牛流馬(五)第1444章 歪經已成(下)第46章 哈士奇第1170章 備戰(九)第793章 憧憬(上)第53章 選擇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530章 打漁殺家第105章 正義使者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941章 自覺(三)第573章 邦加的大麻煩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938章 笑話第1513章 終章 九三年(卅一)第356章 畫蛇添足第1309章 死與復仇(三十)第1000章 扶植第1094章 工業革命(七)第684章 偷樑換柱第1266章 攻防心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