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理藩學(中)

第1188章 理藩學(中)

相對於英國人對印度土地制度、基層稅收的理解,大順這邊如牛二這樣的人,其實理解的更深刻一些。

英國的情況,和大順這邊完全不同,甚至和整個亞洲古老帝國區的情況都不同。

生搬硬套,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之所以說大順如果主動出擊、開啓侵略和殖民,至少在亞洲問題上比英國人看的透徹,從歷史上的一件事就能看出來端倪。

歷史上1768年開始的孟加拉大災荒,最常見的場景,就是一個村子的稅是固定的,而村子裡有人逃亡之後,土地稅全都壓在了沒逃亡的人身上,最終沒逃亡的人也只能選擇逃亡。

大順作爲一個經歷過明末那場災荒、並且是從明末那場災荒中崛起的政權,對這種連鎖反應簡直不要太熟悉。

大明末期,在很多士大夫的記錄上,都能看到這種逃亡之後稅全壓在沒逃亡的人身上,最終招致潰爛似的大逃亡的流民場景。

英國人最開始並不能理解印度傳統的柴明達爾到底是什麼玩意兒。

如果以極簡的方式描繪一下莫臥兒帝國以來孟加拉地區的治理和稅收制度,大約是這樣的。

孟加拉因爲地理位置和貿易的關係,比較早有了從實物稅進化到貨幣稅的條件。

孟加拉不再徵收實物稅,開始徵稅貨幣稅。

末期總督,進行了土地改革。

將孟加拉本地的豪強,強行遷到了相對貧瘠的奧里薩地區;使得政府掌控的孟加拉土地增加,然後派遣稅吏去徵稅,而不是讓控制土地的豪強納稅。使得政府稅收迅速增加。

貨幣稅代替了實物稅。

銀行家、高利貸者、商人階層開始崛起。

稅吏代表政府,在驅逐了原本豪強的地方徵稅,很快這些政府官員中的一些人,取代了原本豪強的地位,因爲畢竟沒有一個穩定的科舉制和穩定的中央政權,他們在地方紮了根。

崛起的稅吏、商人階層、高利貸者等,想要固定自己的利益,於是聯合了西拉傑的外祖父,新興階層和軍事貴族合作,幹掉了原來的節度使,政變上位。

爲酬功勞,確定了原本稅吏、高利貸者、官員等的地位,達成了一個軍事貴族、金融集團、原本的稅收官吏這三方合作的新統治集團。

一部分原本的稅收官員,搖身一變,成爲世襲的地方勢力。

這種東西,叫寡頭也行、叫新豪強也行,差毬不多的玩意兒。都是在改革和混亂中,攫取了巨大利益的一羣人。

孟加拉之前的財政收入,每年大約是1600萬銀盧比。其中在改革和政變中新崛起的15個寡頭,繳納了1100萬盧比。

除了包給英國人的加爾各答,剩下的14個寡頭裡,4個是舊時代的封建王公,老牌地方勢力;6個是原本的政府官員,通過改革期間的侵吞土地然後世襲化;1個是軍功新貴,靠自己打出來的,因功受賞;剩下的都是金融家,商人,在改革和之後的混亂中,通過放貸、柴明達爾徵稅權抵押、土地質押等方式,成功上位。

這14家寡頭,承擔了大約60%的稅收。他們和軍事貴族的同盟,是舊孟加拉的統治基礎。

莫臥兒帝國末期,孟加拉的一系列改革中,受益最大的兩個羣體,一個是前政府官員、另一個就是金融資本。

對大順而言,這種問題想要避免,根據傳統,自然是依靠科舉制度、明確的官員選拔、異地上任制、充足的生員舉人等後備官僚儲備,來解決這些問題。

孟加拉是沒有這一套制度的,官員是可以被統治者隨時替換的,所以這些人與新的軍事集團合作,推翻了上一任節度使。代價就是西拉傑的姥爺,要承認這些官員取得的柴明達爾徵稅區的合法性和世襲寡頭的地位。

因爲奧朗則布和馬拉塔人的戰爭,國庫不足,於是派了改革派總督來孟加拉改革;改革的方向是驅逐當地豪強、用官僚代替當地舊貴族、清查土地;莫臥兒炸了,節度使自立,官僚集團想要把“被任職”變爲“世襲”,與新的軍方勢力合作,推翻舊節度使,獲得世襲寡頭地位。

原本的中小柴明達爾,在這次改革和混亂中,紛紛完蛋。大魚吃小魚,最終搞出來了14個大柴明達爾。

這個過程,在於中小柴明達爾是沒有話語權的,他們沒有避稅和逃稅的能力。

而那些寡頭集團,是有避稅和逃稅能力的,最終結果就是大量的農民,選擇遷到有能力的大柴明達爾的手下。

入鄉隨俗,是很簡單的。

如果大順只是來收稅,真的很簡單。

就算不進行任何改革,只是繼承緣由的稅收標準,一年1600萬盧比,一個小小的孟加拉,其實已經很多了。庫平兩和盧比的含銀量對比,大約是一半一半,在3比8之上。

況且這還只是一個孟加拉。

而且這裡的氣候條件、耕地數量,其實比大順的大部分地區好的多。歷史上,1800年代,這裡困窮農的標準,是一戶15比格,也就是60畝地;而安逸小農的標準是45比格,也就是180畝。

畢竟,印度次大陸的可耕地面積,比大順的核心區,要多的多的多,但人口現在和大順還差好大一截。

應該說,可壓榨程度還是很深的。

但牛二顯然並不想簡單地入鄉隨俗,只是來收點稅。

某種程度上來說,牛二更像是大順國內的一些“真正的儒生”,都期待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區別只是,大順國內那些儒生唸的經,是十三經。裡面對於美好世界的構想,依託的是商周時候的經濟基礎所幻想出來的。

他們在王莽時代嘗試過,但失敗了。

而牛二這羣人,他們所看到的未來,所希冀的將來,是劉鈺這些年潛移默化灌輸給他們的、一種截然不同於十三經的、適應此時生產力水平的未來。

至於這個未來的主體,是誰,自然有分歧。

是整個天下的人民?是國內基本盤的百姓?是諸夏之民?是農民?是商人?是資本?還是別的什麼……

他們這種人內部,是有分歧的,但大部分人迷迷糊糊地構建出了一個抽象的“國家”概念。

在他們所理解的未來中,或者他們所理解的“三代之治”中,印度的模樣,應該是劉鈺這些年一直給他們所灌輸的那種——爲大順提供棉紗、稻米、黃麻;同時爲大順的工商業,提供一個購買商品的市場。

皇帝想要在印度徵稅,這沒有問題。

問題在於,單純地在印度收稅,是否更接近在他們頭腦中已經逐漸成型的那個模糊的未來的模樣?

真正的儒生,是有信仰的,一直在追求接近三代之治;如同真正的傳教士,他們也是有信仰的,一直在追求地上天國。

牛二也是有信仰的,雖然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信仰的玩意兒到底是什麼,但其實和三代之治、地上天國有些類似,都是一個對未來的美好的設想。

而這個美好未來的地上表現,更接近與改革後的鬆蘇,而不是改革前的大順。

至於具體的制度、法令、權利、人、皇權、地主,這些制度革命、文化上革命的東西,他腦袋裡是模糊的、不甚清晰的。

但大致的、彷彿是空中樓閣一般的抽象的構想,卻又是清晰的。

比如讓大順的工商業從業人數不斷增加、比如讓男耕女織之外還有別的生路、比如用大順的棉布換取稻米……大致是隻有一條腿走路的、純粹的工業革命和世界貿易殖民主義的構想。

即便這樣,其實牛二這種想法,在大順帝國的角度來看,也算是有“反賊”潛質的。

因爲皇帝,或者說皇權,怕的就是“有一個更好的未來”這種想法。

如果“更好的未來”是對的,並且應該這麼做,那麼如果將來某一天,有人發現,沒有皇帝更好呢?

皇帝帶着這些有想法的人,向着美好的未來狂奔,固然大家都讚歎英明神武。

可萬一,這些有想法的人覺得,媽了個巴子的皇帝能不能幹明白?走錯路了!屆時怎麼辦呢?

牛二對未來的構想,和劉鈺不同。

但他受劉鈺影響多年,也是有一套自己的想法的。

這套想法裡的構成中,包括印度。

印度的存在,應該是這樣的:

一個廣闊的原材料產地,爲大順的工商業發展提供原材料。

一個廣闊的消費市場,爲大順至少容納與之相關的工商業從業家庭總人口大約千餘萬人。

一個巨大的稅源地,並且大量的稻米等產出,保證這些收稅收到的錢,能買到稻米、大順的棉布等物資。

然後,每年爲大順提供兩三千萬兩左右的白銀。

大順朝廷,用這筆白銀,組建一支“不需要武裝、不需要大炮、不需要裝飾、最大程度容納貨物和人員、便宜的”艦隊。

一支大約三五千艘這樣的皮薄餡大的大肚帆船的艦隊。

完全不去考慮貿易、利潤等等這些東西,利用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朝廷管控、朝廷出錢,每年向南大洋、北美,移民個百十萬人。

從而解決掉日益嚴重的人地矛盾。

至於剩下的,在牛二看來,完全都不用管。遭災了,或者人口過多了、或者佃戶太多之類的,通通裝船,送到南大洋和北美。

一年兩三千萬兩的白銀,是養得起一支三五千艘大肚船艦隊的。當然前提得是印度不能只作爲收稅地,而是要做原材料產地促進大順的工商業發展。

否則白銀增多,而生產不增多,這樣的白銀,並不是牛二所理解的、被劉鈺所灌輸的“財富”概念。

在牛二看來,諸多矛盾,都可以通過移民和發展來緩解。朝廷狠下心來,打下印度後,踏踏實實移民五十年,這國家不就好了嗎?百姓都能吃飽飯、穿上衣,不就永遠沒有造反、流民了嗎?

(本章完)

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713章 活路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168章 備戰(七)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100章 槍和槍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1169章 備戰(八)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1012章 圈地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222章 開戰(一)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55章 說服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735章 咱們(下)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419章 絕望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88章 對策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938章 笑話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285章 黃淮患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233章 壟斷權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40章 錯路第810章 聖君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478章 看破第862章 好事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487章 開眼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512章 使民之力
第1040章 大獲成功(五)第1425章 必死之局(上)第713章 活路第1315章 逼着商人賺錢(下)第1168章 備戰(七)第518章 城裡城外(中)第288章 法國笑話第1491章 終章 九三年(九)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826章 海牙慘案(三)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599章 煽風點火第100章 槍和槍第202章 評書梆子學歷史第1169章 備戰(八)第369章 我不是誰第1214章 輪臺之思(一)第543章 萌芽?萌個屁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1012章 圈地第307章 雙喜臨門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1222章 開戰(一)第1255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一)第1261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七)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55章 說服第1384章 凡爾賽和約(十一)第1247章 鑽石灣屠殺(三)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624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五)第41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853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三)第1380章 凡爾賽和約(七)第735章 咱們(下)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1317章 人多聲音才大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1015章 虎兕出於柙第621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二)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419章 絕望第1428章 王謝燕 百姓家(上)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1387章 凡爾賽和約(十四)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88章 對策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147章 多歧路,今安在(二)第1346章 拼命是錯的 掙錢是對的(六)第576章 另一種空想(下)第529章 服從性測試第1072章 惡龍殘影(七)第917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一)第178章 釣魚先撒餌第1381章 凡爾賽和約(八)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008章 這就叫鬥爭第1505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三)第938章 笑話第1488章 終章 九三年(六)第305章 外交無用論第721章 因爲沒本事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814章 大事成矣(一)第953章 步步危機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285章 黃淮患第1296章 死與復仇(十七)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670章 伐韓?伐蜀?(上)第308章 禮法還是利益第98章 十六年後方爲人第1392章 凡爾賽和約(十九)第1章 鐘鳴鼎食之家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696章 不管而管 不治而治(中)第233章 壟斷權第124章 女無脂粉閨中態第1218章 輪臺之思(五)第1099章 工業革命(十二)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140章 錯路第810章 聖君第1433章 鴆酒 解藥(下)第478章 看破第862章 好事第1457章 最終的鬧劇(四)第923章 無妄之災第451章 破除好感第1369章 裡病外治(五)第473章 百思不得其解(下)第839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一)第487章 開眼第754章 表演戰(四)第512章 使民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