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元五年三月,宛城便是接到了有關於老秦出兵攻伐蜀國的消息。
隨即,又是接到了嬴肆向魏國王室求娶了魏王的嫡女魏紓,且是和魏國簽訂了河西之盟,約定兩國永修同好,互不攻伐。
對於這老秦的忽然示好,彼時的魏國還未得到老秦關於攻伐蜀地的消息,亦是欣然接受,老秦與魏河西之盟雖然雙方都知曉只是一紙空文,但還是爲了河西短暫的和平而選擇了相信。
當然,對於大秦這邊,嬴肆的伐交之策也是沒有忽視,派遣了張宜作爲使者前來,願意伐蜀功成歸來,便是奉林玧琰爲王。
但林玧琰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頗爲詫異,畢竟這嬴肆的心高氣傲,林玧琰是親自見識過的,這個時候,嬴肆卻是願意選擇奉自己爲王,林玧琰知曉,這對嬴肆來說是意味着什麼。
“這樣的嬴肆……還真是令人忌憚啊!”
說着,林玧琰低下頭,看着桌案上的文書,自其上位初元元年至今,大秦的確是無戰事,且是因爲大規模的削減兵力已經是將大秦曾經的戰爭紅利用盡了。
當然,這些年的安定以及秦庭重視生產,秦國各地的糧食都是已經發生了富餘。
糧食和和平,給秦國帶來的,是人口的激增,其中有着外邦人口的入遷,還有着秦人抓捕的外夷奴隸,當然主力還是秦國本身的人口生產!
自初元元年伊始,每年各地報上來的人口數量增長態勢都是在一成以上,尤其是近兩年,這個數字都是已經是逼近了兩成!
這也是和國情有關,自秦國並荊地之後,人口多是以青壯爲主,尤其是秦國隸人升爲秦民的條件也是十分寬鬆,這些都是生育人口的主力!
南陽郡的人口也是超過了百萬之數,主管大秦兵制改革的公孫鞅也是明確的指出,二十等功爵制乃是主要用於對外的擴張,絕非是安民之策。
事實也是像公孫鞅開始預料的那般,那些在戰場上建立功勳獲得爵位的老卒回鄉之後,有着秦庭政策的支持,自然是不懼怕往昔那些鄉野土霸主的欺負,甚至是剛開始回鄉的時候,還敢與左右袍澤對老氏族舉起反抗的兵刃。
就像是魏國的武卒先輩,曾經是那等的悍勇,但是隨着回鄉的安穩和功名利祿的享受,心思難免臣服,這些大秦老卒也是如此,五年的時間,已經是足夠其取代鄉野之間曾經那些作威作福的老氏族,魚肉鄉里。
究其原因,乃是因爲這些退伍老卒依仗着的,是秦庭的政策支持和秦國軍方的背景,在剛開始實行回鄉的時候,老卒在鄉野之間有所爭端,秦國當地的官府都是或多或小的偏袒於老卒,這也是助長了老卒的某些不良風氣。
“老子曾經爲大秦流過血!”
“老子在戰場上殺敵的時候,爾等躲在鄉里還玩着泥巴呢……”
似這種觀點在老卒之間,也是比比皆是,故而大多數老卒都是心安理得的取代當年剝削自己的老氏族對鄉里進行剝削,老卒在鄉野之間的驕橫行爲也是偶有耳聞。
也正是因爲如此,秦庭去歲頒佈了《卸甲詔》,駁斥老卒這種不良風氣,且是禁止各地官府日後實事求是,勿要在涉及老卒的刑事中有所偏私。
正是因爲如此,老卒的不良風氣方纔是稍稍遏制!
但這並不是意味着大秦老卒這不良風氣就此消失了,實際上這也是人性如此。
究其原因,乃是如今的二十等功爵制已經是成爲了一潭死水,臭水!
固化的功爵制讓老卒肆無忌憚,這也是因爲鄰里的青壯雖然是孔武有力,但卻是難以入伍建立戰功獲得爵位,只能夠遭受欺負,這也何嘗不是他們曾經遭受到的一切呢!
戰場上的廝殺,身邊袍澤的殘酷死亡姿勢,皆是在這些老卒的睡夢中揮散不去!
如今化爲這個難題的,就必須開啓新的戰事,爲這死水潭再次挖通一條溝渠,續上源源不斷的活水,唯獨也是如此,方纔是不會讓這死水潭,讓大秦烏煙瘴氣地發臭!
尤其是近來,巴國五大部族自感齊盟伐秦受到了秦國的欺騙,居然是連成了一體,屢屢侵犯秦國的武陵!
嬴肆欲要攻取蜀地,秦國未嘗不是看中了巴地呢?
巴蜀之地,乃是盆地形勢,大江從其中央流淌而過,現如今因爲是遠離中原先進的文化,方纔是顯得不開化,實際上秦國得到的消息,足以證明巴蜀之地乃是一塊聚寶地!
巴地有着鹽井和各種礦藏,簡單上說巴地那些深山老林之中的材木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最終,林玧琰還是招來了一衆內朝衆卿,先是詢問巴地之事。
弦高直接言道:“內府現如今在巴地的產業皆是由巴清打理,枳縣巴氏的族長巴墨也是歲前而死,留下的幼子也是多病,巴清在內府與武陵軍方的支持下,也是逐漸收攏了枳縣巴氏七八成的財力。”
“藉此,巴清也是配合武陵郡府,在巴地本地聚攏了近萬巴人訓練成一支隨時可配合秦國出兵的軍隊,爲其護衛私產,枳縣周圍可隨時應大秦兵力!”
有了枳縣巴氏在巴國的這一暗子,秦國出征巴地就是成了無可厚非之事了,尤其是巴人在秦國洛水會盟之後果真是見到秦國兵力稀少,認爲秦國似漢水諸姬那般軟弱可欺,時常侵略。
於是,初元五年六月,江水暴漲,巴國和秦國武陵受災嚴重,蜀地正逢老秦戰亂,巴人自然是將貪婪的目光掃向了東邊的秦國,時常出兵擄掠秦人,這些都是給了秦國一個絕佳的開戰好理由。
六月底,秦庭也是發佈《募兵令》,由南郡、江夏郡、武陵郡三地按照人口比例招募兵馬共計二十萬,其中有十二萬新卒就民間青壯中擇選。
如是,本來已經是僵化的大秦二十等功爵制抖了抖落塵的臂膀,再度站了起來,用着一雙虎目緊緊地盯着大秦疆域的西南一隅……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