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二水口內藏

次日上午,智涵子準備獨自去火焰山玩,寧波一定要作陪。

兩人走出通天門大街,望見前面矗立着一座青翠的高山。

寧波告訴智涵子,這座火焰山是胖鎮的最高峰。

因山勢高峻,四季蔥蘢,形如糧倉,因此又名倉山。

在火焰山陡峭的半山腰上,一座金碧輝煌的寺廟格外顯眼。

寧波手指寺廟,對智涵子道:“這是朝龍寺古剎,因傳說觀音乘龍到此而得名。”

清澈的郪江在朝龍寺山腳下拐了個彎,由西轉北懶洋洋地流出去。

智涵子和寧波走過江上石橋,沿山邊的石梯拾級而上,來到蒼松翠柏掩映的朝龍寺前門。

寧波指着寺廟旁邊懸崖上的一棵古柏,介紹道:

“你看,這棵古柏長在絕壁之上,枝葉蒼翠挺拔,活象一條巨龍,其根顯露在外酷似龍爪。

信衆認爲朝龍寺的真龍出山,便虔誠朝拜,香火常年不絕。”

寺門旁豎立一塊石碑,智涵子見碑上刻着《朝龍贊》,便即興吟誦起來。

飛烏故縣,

倉山新都。

郪江蜿蜒而清冽,

倉山險屹而巍峨。

西北二嶺翅展,習呼走馬;

東南半壁珠懸,寺有朝龍。

郪水以郪人聚居而定稱,

朝龍因觀音乘龍以命名。

奇也,古矣!

佛殿禪宮,莊嚴肅穆;

飛閣涼亭,雄偉壯觀。

前掛峭崖百步,後依崇巒千丈。

一島攬月,二鶴爭蝦,

三江送寶,四壩吐金,

五馬奔槽,六鳳朝陽,

七溝八灣環繞,九寨十樑拱立。

此山獨秀,斯寺長幽。

風景無限瑰麗,倉山如此多嬌!

兩人進入寺內,見殿宇依山而建,層次分明,雄偉壯觀。

走進大雄寶殿,兩人在觀音玉佛前叩首禮拜。

寧波與朝龍寺的圓覺方丈熟識,寒暄了幾句。

方丈帶二人逐級參觀各大殿宇,熱情介紹朝龍寺的歷史和建築特點。

參觀完畢,兩人告別了圓覺方丈,從朝龍寺後門出去。

寧波帶着智涵子沿羊腸小路,登上了火焰山頂。

站在火焰山上,可以盡覽古鎮風光。

寧波告訴智涵子,早在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就曾在此山屯兵。

智涵子十分留意山上修建的軍事設施,但見溝壕縱橫交錯,易守難攻。

心想,這可能就是張獻忠組織修建的防禦工事。

火焰山非常險峻,只要守住這座山,胖鎮便可安全無虞。

寧波帶智涵子在離防禦工事不遠的地方,找到了挖出大順通寶的蓄水池。

智涵子在水池周圍仔細察看,沒發現有什麼異樣。

他又圍繞山頂,朝東西南北四面細看了幾遍,然後和寧波從後坡下山。

下到半山腰時,智涵子見幾個年輕人,手臂左右伸直,兩手各提一百多斤的沙袋,在山路上飛跑,一看便知是幾個練家子。

在山腰的草坪上,一箇中年人正在打拳。

智涵子駐腳觀看,這人約四十來歲,身材矮胖,穿黑色短褂和短褲,腰束一根白色汗帕,手腳十分靈活。

其拳法氣勢勇猛,順拗變換,拳拳相扣,連環出擊,剛勁有力。

智涵子見了,忍不住讚一聲“好!”。

那人聽智涵子的聲音,中氣十足,雙眼神光炯炯。心想必是武林中人,便停下來與智涵子打招呼。

那人自報家門:姓繆名雲,住胖鎮飛蛾壩,今天帶了幾個徒弟來此處練功。

智涵子問道:“繆兄剛纔所習莫非方門拳?”

繆雲聽後吃了一驚,讚道:“大師好眼力,方純懿正是我的師父。”

智涵子道:“敝道在北方時,認識方純懿大師。

他的少林剛拳,手似金鉤,剛猛兇狠,起如舉鼎,落如崩山,人稱方蠻王。

後來他雖然刺殺慈禧未遂,但是在江湖上,名氣大得很呀!”

繆雲道:“吾師方純懿謀刺慈禧失敗後,遭到官軍追殺。他從雲貴避禍來川,隱於胖鎮授徒,因此我有幸學得方門拳。”

繆雲與智涵子聊得很投機,便邀智涵子和寧波去家中做客。

智涵子有心要結識,便和寧波一起,去飛蛾壩繆雲家裡。

繆雲家人辦了一桌好酒菜,大家吃飽喝足後,都想見識智涵子的功夫。

智涵子推辭不過,隨意表演了一套在揚州學的“五龜拳法”。

繆雲師徒從未見過這種象形拳,大呼過癮。

繆雲的幾個徒弟高興起來,手舞足蹈,模仿烏龜動作在地上爬行,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智涵子在胖鎮考察了十來天,沒有發現大西王張獻忠藏寶的信息,心中有些納悶。

那天早晨,智涵子向繆雲告別後,準備回玄武觀。

智涵子走到飛蛾壩的江邊時,春風吹拂,飄來一陣兒童的歌聲。

智涵子擡頭一看,見一羣孩子在草地上,邊跳邊唱兒歌。

四川一羣羊,

二水口內藏。

誰能得到羊,

子孫爲帝王。

智涵子聽到“二水口”幾個字,覺得有些熟悉。

他突然想起了無爲師父臨終前大叫:“二……水……口……”的情形。

智涵子急忙從錦囊中摸出那塊黃紙片,對照孩子唱的歌詞,竟然與黃紙片上寫的一字不差!

智涵子很激動,邊走邊琢磨這幾句歌詞。

“誰能得到羊,子孫爲帝王……”這,這,這羊是什麼呢?

“是兵器嗎?……不對!”

“是玉璽嗎?……也不對!”

“是財寶嗎?……得到財寶,可以養軍隊呀!有了軍隊就可以稱王稱霸。”

“對!對!這首兒歌,可能暗示了大西王藏寶的秘密。”

“那麼,羊在哪裡呢?”

“歌詞說得很清楚,二水口內藏!”

智涵子很興奮,心臟突然跳的“嘭嘭”響。

心想大西王財寶,一定藏在二水口內。那麼二水口又在哪裡呢?

他見江邊有一個老翁在垂釣,急忙過去問道:“老大爺,你知道二水口嗎?”

老翁道:“二水口在真武山附近。這條江流下去一百把裡,就到了二水口。”

智涵子急問:“大爺,怎麼去那裡方便些?”

老翁道:“從山路步行,半天時間就到了。”

智涵子問清大致路線後,謝過老大爺,決定步行去真武山,看看二水口內有什麼玄機。

智涵子一路疾行,中午就到了真武山下,在一戶農家吃過午飯。

下午,智涵子來到山上,見有一座真武廟,進去向一個老道士打聽二水口的情況。

老道士帶智涵子來到一個高處,手指前方介紹道:

“你看,大郪江和小郪江在前面匯合,兩江相會處就叫二水口。”

老道士饒有興趣地告訴智涵子,在古時候,二水口常有水妖作怪。

導致郪江河水氾濫,兩岸農田和房屋被水沖刷,人無棲址,百姓全靠食草根樹皮過日子,生活苦不堪言。

真武大帝知道後,決定親自來懲治這個水妖。

那天,真武大帝身着玄袍,足踏龜蛇,仗劍怒目來到真武山。

他在山上作法,頃刻間,天降傾盆大雨。

二水口內的水妖見漲了洪水,準備冒出頭來興風作浪。

真武大帝見水妖剛冒出頭,立刻揮動寶劍。

只見一道金光射向水中,電閃雷鳴,水妖的頭顱被斬下來了。

殺死水妖后,郪江碧水清流舒緩蜿蜒,兩岸層巒疊翠,氣候溫和宜人,人民過上了安寧的生活。

爲了永遠鎮住水口,真武大帝將拂塵一揮,山上現出一座真武廟。

真武大帝在山上觀望,發現二水口周圍是四川盆地的鍋底,就稱這裡爲“四川盆底”。

智涵子來了興趣,忙追問:“四川盆底?”

老道士答道:“沒錯。真武大帝發現‘四川盆底’後,非常高興。

立即拿拂塵作筆,在盆底上揮筆寫下‘四川’二字。

這兩字的筆劃立即變成了九座山丘,固化成爲‘四川’二字的象形山。”

智涵子問道:“現在能看到變成‘四川’二字的象形山嗎?”

老道士答道:“今天太晚了,好好休息吧,明天帶你到一個地方去看。”

次日上午,老道士帶智涵子來到山川村,登上打鑼坡,兩人站在坡頂遠眺。

天空陽光明媚,近處山花爛漫,鳥語花香。山下男耕女織,飄來陣陣田園牧歌。

遠處山川恬美如詩,九座自然山體,恰是“四川”兩字的九筆,神奇地排列聚集起來,形成“四川”兩個象形漢字。

老道士對智涵子道:

“你看,那九座山形成的‘四川’兩字,呈行楷字體,並由西向東上下排列,宛如用毛筆上下書寫,一氣呵成。”

智涵子看罷,讚道:

“果然,‘四川’二字有斷筆、伏筆、筆鋒,還能通過筆墨的濃稠與稀疏,看出真武大帝書寫時的力度與速度。”

老道士手指二水口道:

“你看,二水口內,大小郪江將‘四川’二字包裹纏繞,形成了神奇的自然景觀,留下許多神奇故事。”

聽老道士提到“二水口內”時,智涵子聯想到“四川一羣羊,二水口內藏。”的兒歌,不禁怦然心動。

智涵子急於下山去看二水口,老道士帶智涵子來到大小郪江匯合處。

指着嘩嘩的江水道:“這裡就是二水口,兩江相會後,向東流入涪江。”

智涵子發現,二水口正對着的一座條形山,正好是“川”字的一撇。

智涵子邀老道士,饒有興趣地圍着這座山走了一圈。

老道士累得氣喘吁吁,智涵子只好扶着他回到真武廟休息。

第9章  大戰老鷹嘴第53章 血濺資陽城第128章 朝廷“上諭”第34章 夜半劫寨第86章 “鬼吹燈,快跑!”第43章 走火入魔第28章 鬥寶大會第15章 天下第一罈第120章 石龍村第41章 五龜拳法第148章 端方授首第86章 “鬼吹燈,快跑!”第146章 獨立自治第47章 岳廟遇襲第152章 會館密室第26章 劍鞘之秘第23章 報國無門第149章 成都兵變第127章 血濺老虎灘第151章 東門戰倭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53章 一打總督府第33章 爭奪餉銀第73章 綿州巴歌第15章 天下第一罈第88章 詐屍了!第129章 股票惹的禍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113章 三打玉女寨第70章 火燒石筍場第95章 搶奪《海底》第146章 獨立自治第33章 爭奪餉銀第59章 神秘客人第75章 古墓遺寶第99章 破“五行陣”第97章 引蛇出洞第60章 百福宴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137章 激戰雙流第83章 “聚珍閣”之謎第45章 迷魂薰香第160章 成渝之爭第160章 成渝之爭第12章 兩個中學生第15章 天下第一罈第99章 破“五行陣”第94章 “三把半香”第135章 成都血案第80章 青羊宮打擂第148章 端方授首第46章 廖家祠堂第91章 袍哥“開香堂”第148章 端方授首第131章 烈士與壯士第37章 誘敵深入第136章 六路圍城第25章 玄武寶劍第87章 畫像石棺第63章 桃花妹妹第25章 玄武寶劍第54章 觀音下凡第111章 田棒客其人第143章 獨立,獨立第102章 神秘小兩口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20章 行刺武威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154章 活捉傅榮華第9章  大戰老鷹嘴第34章 夜半劫寨第56章 梅山拳師第157章 二打總督府第29章 藏寶圖第18章 蛤蟆神槍第132章 舌戰趙屠夫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48章 劫囚車第138章 十三妹與王三娘第65章 三封密信第133章 攢堂大會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2章 乞討少年第160章 成渝之爭第41章 五龜拳法第79章 青城九俠第43章 走火入魔第89章 “錦江春”會館第144章 蜀軍政府第143章 獨立,獨立第122章 稀世絕品第128章 朝廷“上諭”第32章 英俊書生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26章 劍鞘之秘第109章 覑覑店第154章 活捉傅榮華第104章 石牛對石鼓第101章 章神仙打賭第11章 千山頭廟會
第9章  大戰老鷹嘴第53章 血濺資陽城第128章 朝廷“上諭”第34章 夜半劫寨第86章 “鬼吹燈,快跑!”第43章 走火入魔第28章 鬥寶大會第15章 天下第一罈第120章 石龍村第41章 五龜拳法第148章 端方授首第86章 “鬼吹燈,快跑!”第146章 獨立自治第47章 岳廟遇襲第152章 會館密室第26章 劍鞘之秘第23章 報國無門第149章 成都兵變第127章 血濺老虎灘第151章 東門戰倭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153章 一打總督府第33章 爭奪餉銀第73章 綿州巴歌第15章 天下第一罈第88章 詐屍了!第129章 股票惹的禍第103章 軍費何來?第113章 三打玉女寨第70章 火燒石筍場第95章 搶奪《海底》第146章 獨立自治第33章 爭奪餉銀第59章 神秘客人第75章 古墓遺寶第99章 破“五行陣”第97章 引蛇出洞第60章 百福宴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137章 激戰雙流第83章 “聚珍閣”之謎第45章 迷魂薰香第160章 成渝之爭第160章 成渝之爭第12章 兩個中學生第15章 天下第一罈第99章 破“五行陣”第94章 “三把半香”第135章 成都血案第80章 青羊宮打擂第148章 端方授首第46章 廖家祠堂第91章 袍哥“開香堂”第148章 端方授首第131章 烈士與壯士第37章 誘敵深入第136章 六路圍城第25章 玄武寶劍第87章 畫像石棺第63章 桃花妹妹第25章 玄武寶劍第54章 觀音下凡第111章 田棒客其人第143章 獨立,獨立第102章 神秘小兩口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20章 行刺武威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154章 活捉傅榮華第9章  大戰老鷹嘴第34章 夜半劫寨第56章 梅山拳師第157章 二打總督府第29章 藏寶圖第18章 蛤蟆神槍第132章 舌戰趙屠夫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48章 劫囚車第138章 十三妹與王三娘第65章 三封密信第133章 攢堂大會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2章 乞討少年第160章 成渝之爭第41章 五龜拳法第79章 青城九俠第43章 走火入魔第89章 “錦江春”會館第144章 蜀軍政府第143章 獨立,獨立第122章 稀世絕品第128章 朝廷“上諭”第32章 英俊書生第114章 四打玉女寨第26章 劍鞘之秘第109章 覑覑店第154章 活捉傅榮華第104章 石牛對石鼓第101章 章神仙打賭第11章 千山頭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