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古墓遺寶

李叫花爬上山坡,見洞口剛好能容一人爬進去。

他向洞內張望,盜洞深約兩三丈。

藉助墓內黑衣人火把傳出來的光線,依稀能看見洞底有一塊大石板,上面被炸出一個大黑洞。

原來,鄧鳳生等人在玄武觀的後山尋寶,通過對山水的“望聞問切”,發覺山坡上一處土質有異常。

便叫徒弟和黑衣人爬上去挖盜洞,挖進去兩丈多深時,被一塊厚實的硬石板擋住了。

鄧鳳生爬進去看了看石板,高興地對徒弟說道: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挖到藏寶庫了。”

鄧鳳生要黑衣人用炸藥,先將石板炸個大窟窿。

待煙霧散盡後,一個黑衣人手持火把,爬進洞裡去觀看。

李叫花鑽進盜洞向裡面爬去,石洞內的黑衣人見有外人爬進來,知道情況異常,馬上弄熄了火把。

李叫花爬到洞底,用鐵柺在石洞口試探着捅了幾下,洞內突然“呼!呼!”發出兩隻鐵鏢。

幸虧李叫花早有防備,用鐵柺打落鐵鏢後,迅速鑽進洞裡。

李叫花剛進入石洞時,兩眼漆黑,什麼都看不見。

爲了防止黑衣人攻擊和逃跑,他守在洞門旁邊,用鐵柺舞起棍花護住全身。

黑衣人連打三把鐵鏢,都被鐵柺打飛了。

過了一陣,裡面再也沒有什麼響動了,李叫花估計黑衣人暗器已經用完了。

在漆黑的石洞裡面,李叫花什麼也看不見。

可是黑衣人藉着洞口的微弱光線,隱約能看見李叫花的身影。

黑衣人悄悄靠近,一刀向李叫花胸口捅來。

李叫花雖然看不見,耳朵卻很靈,聽到風聲起急忙側身,可是左手臂被刺中。

李叫花忍住劇痛,右手順着風聲,一鐵柺掃過去。

只聽得“哎喲”一聲,黑衣人被打中,倒在洞裡起不來。

李叫花怕黑衣人使詐,又用鐵柺補砸了一下。

李叫花爬出洞,從身上扯下一塊破布,將傷口進行簡單地包紮。

在山坡上撿些乾柴紮成火把,劃幾下火鐮,將火把引燃,然後返回洞內。

火把照見洞裡那個黑衣人,身上還在流血,躺在那裡奄奄一息。

李叫花一把提起黑衣人,逼問道:

“你老實交代,我饒你不死。你們爲什麼在這裡盜墓?說!”

黑衣人斷斷續續地說道:

“好漢……饒……饒命。胖鎮……田大爺,請鄧大師……尋……寶……”

聲音越來越弱,李叫花用手在他鼻子邊探了一下,黑衣人已經斷了氣。

李叫花丟下黑衣人,仔細查看洞內情況。

原來是一個大型古墓,墓中棺木已經腐爛,露出一副骷髏架。

李叫花用鐵柺挑開骷髏,扒出一些錢幣、金銀和玉器。

李叫花脫下衣服,將這些財寶包好。

墓室一角有一口大陶缸,上面蓋了個大陶鉢。

李叫花揭開陶鉢,缸裡面裝有古瓷器、陶器、銅器和鐵器等古董。

李叫花挑了幾件粉青裂紋瓷碟、黑釉瓷碗和一個三足四系鐵鼎。

脫下一條長褲,將兩個褲腳分別打結,做成布褡褳,將古董裝進去。

李叫花心想,這些東西雖然不是大西王藏寶,但一定也是古人遺留下來的珍寶。

這些古董如果散落到民間,說不定會被文物販子賣到外國去,豈不糟糕?

不如交給智涵子,放到玄武觀裡保存起來。

李叫花又脫下一件衣服,將珍貴物品打包。

用鐵柺做扁擔,將兩包東西掛在鐵柺上,挑到玄武觀悄悄交給智涵子。

智涵子給李叫花的傷口塗上藥,重新包紮好,將古董悄悄藏在自己的牀下面。

然後要李叫花帶路,一起去墓中再看看。

兩人走到山坡的洞口邊,李叫花打起火把先爬進洞,智涵子隨後鑽進去。

智涵子在骷髏旁邊發現了一把短銅劍,撿起來查看,劍身兩邊各有一個凸起的虎形圖案,虎頭朝向劍柄一端。

擦淨劍身上的泥土,現出青鋒劍刃,寒光逼人。

李叫花叫一聲:“好劍!”

智涵子會意,將虎頭銅劍遞給李叫花。

智涵子在四周查找,又發現了一根龍頭銅手杖,撿起來擦去泥土,就如新打製的一樣。

他用手抓着龍頭,杵了幾下底板,感覺十分順手,心裡很是愛惜。

智涵子擡頭望墓室的頂部,上面刻有日月、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等圖案。

再看墓壁,上面刻有浮雕人物畫像。

智涵子要李叫花拿火把照過來細看,見墓壁上雕刻了一個十分威武的將軍,手持鐵棍,頭戴多角帽,腦後垂一飄帶,齜牙咧嘴,怒目而視。

將軍身後是十二幅棍法圖譜,題名《玄武棍法圖》。

智涵子想起了無爲師父曾提起過《玄武棍訣》。

他推測這位將軍可能得到了純陽祖師的《玄武棍訣》,並將其中重要內容刻成圖譜,以流傳給後人。

兩人仔細研究一陣《玄武棍法圖》後,智涵子手持龍頭杖,李叫花手持鐵柺,照圖比劃動作,領略玄武棍術的技法奧秘。

感覺玄妙無比,便默記於心。

智涵子道:“看樣子這是一個古代將軍的墓室。我們學了將軍遺傳的玄武棍法,那麼這位將軍就是我們的師父了。”

李叫花道:“正是。我們重新把將軍安葬好,不再打擾他老人家。”

李叫花把骷髏放回原位,仔細按照人體構架擺放好,在上面蓋了一層泥土。

然後兩人一起跪下,對着將軍磕了三個響頭。

智涵子和李叫花把黑衣人屍體拖出去,與洞外那個黑衣人的屍體一起埋了。

又將墓室整理一番,把貴重的東西裝進麻袋裡。

兩人把麻袋搬出洞口,用石頭和泥土將盜洞封了,再栽些山草在封土上。

然後回到玄武觀,把全部古董放在一起藏好。

智涵子請李叫花住在玄武觀養傷,兩人每天一起討論《玄武棍法圖》,交流學習心得。

智涵子見李叫花的傷結了疤,決定去後山演練一下。

兩人走進玄武山樹林中,智涵子持龍頭銅手杖,李叫花用鐵柺,按照玄武棍圖譜,演練玄武十二棍法。

兩人均感棍法變化多端,絕技奇妙無比。

李叫花練習幾天後,覺得十二棍法已爛熟於心,便告別了智涵子,繼續去幹老本行。

李叫花想起盜墓黑衣人的話:“……田大爺,請鄧大師……尋……寶……”

心想可能田大爺是個財主,專門請鄧鳳生師徒來尋寶。

李叫花心裡突然產生疑問,莫非他們是要尋找張獻忠的藏寶?

李叫花決定收起鐵柺,換上乾淨的衣服,戴一副墨色大眼鏡,去跟蹤鄧鳳生和他的徒弟。

那天,李叫花在凱江邊行走,看見鄧鳳生和他的徒弟走進鎮江寺茶館。

李叫花悄悄跟進去,坐在三人後面喝茶,側耳細聽他們說話。

大徒弟悄聲說道:

“師父,我們在玄武山尋寶近三個月了,除了挖出幾座古墓外,始終沒有見到大西王藏寶的蹤影。我懷疑張獻忠旱藏財寶不在玄武山。”

小徒弟問道:“師兄,你說旱藏財寶不在玄武山,那依你說藏在哪裡?”

大徒弟道:“依我看,藏在峨眉山。”

小徒弟吃了一驚,忙道:“爲什麼?”

大徒弟道:“我在成都茶館裡喝茶時,幾個人在擺龍門陣。

說是最近有人在峨眉山的一個山洞內,挖出了一罈金銀器皿和錢幣,有人說這是張獻忠埋到峨眉山的庫銀。

據史書記載,張獻忠當年命義子劉文秀,將成都府庫中的金銀運到峨眉山,挖幾個地窖藏起來了。”

小徒弟道:“大西王想讓峨眉山的菩薩幫他保管金庫呀?這是後人胡編騙人的吧?”

鄧鳳生道:“沒錯,我查文史資料時,見到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著的《永曆實錄》。

上面記載‘張獻忠輦金銀至峨眉山,瘞之普賢峰頂,宜敕展發窖齎送赴闕,以供國用。’

證實張獻忠將金銀運到峨眉山,埋藏在普賢峰山頂。”

大徒弟道:“王夫之的記載可靠嗎?”

鄧鳳生道:“王夫之一生力主抗清,張獻忠、艾能奇和李定國多次請他出山,因此王夫之的記載可信。”

大徒弟道:“張獻忠一會兒忙水藏,一會兒又忙旱藏,他哪有那麼多財寶啊?”

鄧鳳生道:“張獻忠從武昌打到長沙,再打到重慶和成都,一路上洗劫了幾十處明朝官府金庫中的財寶。

大西軍攻入成都後,又得到蜀王府庫的金銀。

張獻忠依靠搶奪來的財寶,在成都建立起大西政權,府庫中的金銀堆積如山。”

大徒弟道:“張獻忠爲人特別狡詐,在成都周圍,應該有多處藏金洞庫吧?”

小徒弟道:“在峨眉山中藏金,誰也想不到,真是神不知鬼不覺。峨眉山離成都不太遠,運輸十分方便,張獻忠確實狡猾。”

鄧鳳生道:“張獻忠在峨眉山的金庫,至今沒有現身。最近挖出的那一罈金銀,可能是用於修建金庫的費用。

你們兩人準備一下,過幾天我們就去峨眉山。憑我鄧大師的眼力,很快就能找出張獻忠在峨眉山的藏金地點。”

李叫花聽到這裡,不禁怦然心動。

是啊,張獻忠把財寶藏到峨眉山裡,真是一着妙棋呀!

我有祖先傳下來的半張張獻忠的藏寶圖,必須趕在他們前面去按圖尋寶,別讓鄧鳳生等人搶了先。

想到這裡,李叫花心中一陣激動,馬上溜出茶館,到峨眉山尋寶去了。

第72章 廖幺妹來了!第73章 綿州巴歌第107 “談天說地”第66章 夜闖總督府第147章 大鬧軍政府第87章 畫像石棺第156章 少城旗兵第84章 “望聞問切”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105章 錦江掘寶第42章 偶遇武威第26章 劍鞘之秘第33章 爭奪餉銀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10章 一打玉女寨第152章 會館密室第34章 夜半劫寨第150章 “打啓發了!”第107 “談天說地”第152章 會館密室第97章 引蛇出洞第143章 獨立,獨立第33章 爭奪餉銀第43章 走火入魔第94章 “三把半香”第61章 洞庭雙龍第118章 心蓮和尚第83章 “聚珍閣”之謎第32章 英俊書生第32章 英俊書生第21章 血洗千山頭第7章  玄武觀第117章 普照寺之謎第72章 廖幺妹來了!第134章 擒賊先擒王第5章   怒打洋教士第146章 獨立自治第130章 廢約保路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127章 血濺老虎灘第127章 血濺老虎灘第159章 “袍哥政府”第130章 廢約保路第19章 激戰楊柳村第94章 “三把半香”第32章 英俊書生第93章 破茶碗陣第106章 藏金何處?第84章 “望聞問切”第17章 驅火牛陣第59章 神秘客人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40章 兩個蒙面人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105章 錦江掘寶第77章 三箭退賊第43章 走火入魔第14章 嫦娥妹妹第19章 激戰楊柳村第89章 “錦江春”會館第135章 成都血案第47章 岳廟遇襲第119章 金銀萃山藪第150章 “打啓發了!”第121章 虎瞰江灘第13章 雌雄首烏第137章 激戰雙流第55章 華陽大捷第67章 八面埋伏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29章 藏寶圖第8章  火燒老君廟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138章 十三妹與王三娘第6章  金蛇狂舞第153章 一打總督府第102章 神秘小兩口第145章 “特設”還是“特赦”?第104章 石牛對石鼓第148章 端方授首第7章  玄武觀第161章 美女愛英雄第115章 奇襲匪巢第51章 無敵手第56章 梅山拳師第20章 行刺武威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30章 埋金二十萬第82章 二水口內藏第50章 神秘鏢隊第80章 青羊宮打擂第154章 活捉傅榮華第37章 誘敵深入第138章 十三妹與王三娘第95章 搶奪《海底》第100章 周和尚喝“神水”第134章 擒賊先擒王第14章 嫦娥妹妹第62章 神龜山莊
第72章 廖幺妹來了!第73章 綿州巴歌第107 “談天說地”第66章 夜闖總督府第147章 大鬧軍政府第87章 畫像石棺第156章 少城旗兵第84章 “望聞問切”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105章 錦江掘寶第42章 偶遇武威第26章 劍鞘之秘第33章 爭奪餉銀第44章 嫦娥的心思第110章 一打玉女寨第152章 會館密室第34章 夜半劫寨第150章 “打啓發了!”第107 “談天說地”第152章 會館密室第97章 引蛇出洞第143章 獨立,獨立第33章 爭奪餉銀第43章 走火入魔第94章 “三把半香”第61章 洞庭雙龍第118章 心蓮和尚第83章 “聚珍閣”之謎第32章 英俊書生第32章 英俊書生第21章 血洗千山頭第7章  玄武觀第117章 普照寺之謎第72章 廖幺妹來了!第134章 擒賊先擒王第5章   怒打洋教士第146章 獨立自治第130章 廢約保路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127章 血濺老虎灘第127章 血濺老虎灘第159章 “袍哥政府”第130章 廢約保路第19章 激戰楊柳村第94章 “三把半香”第32章 英俊書生第93章 破茶碗陣第106章 藏金何處?第84章 “望聞問切”第17章 驅火牛陣第59章 神秘客人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40章 兩個蒙面人第52章 蓼葉村誓師第105章 錦江掘寶第77章 三箭退賊第43章 走火入魔第14章 嫦娥妹妹第19章 激戰楊柳村第89章 “錦江春”會館第135章 成都血案第47章 岳廟遇襲第119章 金銀萃山藪第150章 “打啓發了!”第121章 虎瞰江灘第13章 雌雄首烏第137章 激戰雙流第55章 華陽大捷第67章 八面埋伏第11章 千山頭廟會第29章 藏寶圖第8章  火燒老君廟第125章 捨身跳崖第138章 十三妹與王三娘第6章  金蛇狂舞第153章 一打總督府第102章 神秘小兩口第145章 “特設”還是“特赦”?第104章 石牛對石鼓第148章 端方授首第7章  玄武觀第161章 美女愛英雄第115章 奇襲匪巢第51章 無敵手第56章 梅山拳師第20章 行刺武威第112章 二打玉女寨第30章 埋金二十萬第82章 二水口內藏第50章 神秘鏢隊第80章 青羊宮打擂第154章 活捉傅榮華第37章 誘敵深入第138章 十三妹與王三娘第95章 搶奪《海底》第100章 周和尚喝“神水”第134章 擒賊先擒王第14章 嫦娥妹妹第62章 神龜山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