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

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

常浩南剛纔下意識的吐槽自然引來了一陣好奇。

“常博士之前見過類似的設計?”

會議室來有人好奇地問道。

“那倒是沒有,只能算是有一定了解吧。”常浩南趕緊往回找補:

“這種三段式縫翼,更適合用在法國人那種無尾大三角翼佈局的戰鬥機上面,和後緣的兩段式升降副翼共同作用,引導氣流在翼根到垂尾之間形成渦流。”

“但是咱們的殲8-2是常規佈局,後面還有個水平尾翼,這個設計的優勢發揮不出來,反而平白無故增加了阻力和死重,效果不好是正常的,也難怪剛纔楊總說這個設計太複雜。”

聽到這個判斷之後,不少人也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跟達索公司合作的時候是80年代中期,那個時候的中國航空工業只能說剛剛開始嘗試着真正去“設計”而不僅僅是仿製一款戰鬥機,很多東西確實是一片空白,而1996年這時候好歹大家都有了些經驗,自然能看出來這個方案的問題所在。

楊奉畑站起身來到兩個裝着資料的箱子邊上,非常熟練地從裡面找出了一份相對新一點的設計文檔遞給常浩南:

“複雜還是其次的,法國人撤走之後,我們也嘗試過進行一些改進,只保留三段縫翼中靠機翼外側的兩段,再把結構改成普通的一段式,這樣死重倒是下來了,但剛纔說的副翼和襟翼之間的干擾問題還是沒解決。”

常浩南翻開了那份厚厚的文檔,從上面標註着1990年的日期來看,應該就是楊奉畑所說的改進部分。

不過這個時候,他已經基本對於問題的所在有了判斷。

前緣縫翼的應用雖然歷史悠久,但作爲一種比較簡單粗暴的增升裝置,飛機設計師們長期以來關注的點主要就是兩個:縫翼的長度和縫翼的位置,而對於那條真正在發揮作用的“縫”,研究反而比較少。

當然這主要是因爲在90年代中期以前,確實沒條件對於複雜流場進行過於精細的研究,大家只知道縫翼的基本原理,以及可以改善低速操縱性和大迎角性能的效果。

又是半個小時過去,常浩南直接略過了計算設計部分,終於在最後的風洞試驗數據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楊總,這個縫翼設計,我可以做!”

他把設計文檔合上,放回了資料箱中原來的位置,然後擡起頭看向身邊的楊奉畑:

“不過,僅僅以咱們601所的條件恐怕還不行。”

“601所的條件都不行?”

旁邊的柳明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是的,從剛剛楊總拿出來的那份設計文檔中,可以總結出縫翼設計中的幾個主要問題。”

常浩南轉身再次走到黑板前面,只不過這次他拿起了一支粉筆,然後把黑板翻轉到了沒有貼着東西的那一面:

“一是對於襟翼偏角較大的多段翼型,即使來流馬赫數不高,在其前緣的上表面也可能出現有限的超聲速流,存在跨聲速區和激波邊界層干擾,換句話說即便縫翼只會在亞音速狀態下啓動,但還是會涉及到最複雜的跨聲速流場模擬。”

“二是上游翼段的尾跡經常與下游翼段表面上的邊界層混合,合成的剪切層是一個混合邊界層,沒有現成的經驗公式可供使用。”

“第三,也是最要命的,是在後緣襟翼偏轉時,主翼後緣處會形成分離氣泡。如果此時前緣縫翼同時偏轉,那麼混合邊界層和流動分離就會同時出現,也就是前緣和後緣的兩種增升裝置之間出現了干擾。”

常浩南一邊講一邊畫出了一個前緣-主翼-後緣的經典三段式機翼模型,然後開始標註當兩種裝置共同作用時,機翼上表面會涉及到的流動狀況。

“確實是這樣,尤其小常同志你說的第三點,是我們當時總結經驗教訓時都沒能弄清楚的。”

楊奉畑感慨萬千地點了點頭,一方面是又想起了當時設計這段前緣縫翼時候遭遇的困難,另一方面也是驚歎於常浩南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凝練出整個設計中最關鍵的問題。 能夠從紛繁複雜的現實情況中找到主要問題所在,本身就已經是是一種十分難得的能力了。

“所以,既然是縫翼和襟翼之間產生了干擾,那僅僅對前者做出改進恐怕是不夠的。”

常浩南在剛剛畫出來的機翼模型上畫了個圈,繼續說道:

“我準備將二者視爲一個整體,進行更加細緻的一體化設計,綜合考慮後緣襟翼偏轉角度、後緣襟翼弦長、前緣縫翼偏轉角度、重疊量、縫道寬度五個變量,把整個方案總體上推倒重來。”

“此外,在設計完成後,我還準備考慮在前緣縫翼的尾緣部分增加一組平行葉珊作爲流動偏轉器,把來流的能量導入到機翼的翼面附近,增加壁面邊界層的抗分離能力,進一步抑制失速現象的發生。”

“但這樣一來,就需要通過數值方法求解雷諾平均N-S方程進行CFD模擬,計算量非常龐大,只靠計算中心的那幾臺工作站,恐怕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得到結果,所以我希望能夠由研究所出面,申請使用超級計算機!”

不遠處的會議桌旁,楊奉畑靠在椅背上,看着手持粉筆、意氣風發的常浩南。

他第一次感覺到自己或許是老了。

倒不是因爲身體機能如何,而是……

年輕時候的那種銳氣,少了。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十號和十一號工程已經在快速推進,那麼殲8-3只需要負責好自己擅長的高空高速截擊任務就足夠了。

但常浩南顯然並不滿足於此。

他希望能全方位地優化這架本質上還沒服役就已經過時的飛機。

爲此不惜大面積更改現有的機翼設計。

推倒重來。

對於任何一個領域的設計人員而言,敢說出這四個字,都是相當有勇氣的。

這背後隱藏着無數的工作量、風險以及責任。

楊奉畑不喜歡風險。

但這一次,他有些被說動了。

況且從第一次聽到常浩南這個名字到現在,對方已經多次展現出了奇蹟般的能力,這也是影響楊奉畑判斷的一塊重要籌碼。

當然,如此嚴肅且影響重大的決策,該問清楚的東西還是得先問清楚。

“那麼你準備用何種技術途徑完成這個縫翼-襟翼的一體化設計?”

(本章完)

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56章 前往盛京!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43章 新改型第73章 特別優待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417章 正式開工!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716章 挖牆腳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34章 關鍵抉擇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93章 塞翁失馬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819章 兩種證法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439章 安70的命運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
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56章 前往盛京!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43章 新改型第73章 特別優待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825章 測試,目標特徵提取第505章 模鍛壓機,項目重啓!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814章 提前入世!(算昨天的)第417章 正式開工!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716章 挖牆腳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34章 關鍵抉擇第866章 國產大涵道比渦扇的裝機對象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90章 改進渦噴14!第93章 塞翁失馬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782章 被後人踩在肩膀上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847章 碳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332.第332章 拯救華夏的機械製造業第418章 全國首個壓氣機研究中心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819章 兩種證法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748章 LNG船的前置任務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513章 兩個時代的交錯第800章 震撼法雞一整年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701章 你們信我啊,真是巧合!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439章 安70的命運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