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

兩天之後的下午。

常浩南專程來到科工委,跟丁高恆等人一起圍坐在一臺電視前面,準備觀看NSK集團關於軸承造假事件的新聞發佈會。

在90年代末這幾年裡,國內的電視轉播技術有了翻天覆地的進步。

96年的時候,遇到一些臨時內容(比如殲8C的那次試飛)還得等個兩天才能製作成新聞。

而到了98年這會,已經能夠對一些重大的事件進行當天播報,甚至是現場直播了。

事實證明,日本人的發揮還是非常穩定的。

90年代日本企業的道歉流程,和二十多年後也並沒有什麼不同。

開場之後,NSK集團的幾個主要領導二話不說,就直接來了個集體鞠躬。

這架勢直接把電視前面的另外幾個人給驚到了:

“日本人開個發佈會……也蠻豁得出去的啊……”

“早知道這樣,不就沒有後面那些事了麼……”

“感覺……態度好像還行?”

“……”

常浩南沒有出聲,只是心說你們先別急,等會就知道這個發佈會裡面鞠躬環節的含金量了。

應該說,這個年代,日本人的道歉環節還是沒那麼常見的。

一開始都新鮮得很。

因此,這波突然襲擊算是賺足了各路媒體的膠捲。

只不過,當這幾個人坐下之後,發言的內容就逐漸有些不對味了。

“發生了這麼嚴重的問題,一定是因爲公司內部出現了不合理的情況……”

“經過我們的內部調查,發現在樣品檢測和出庫過程中存在一些違規和疏漏,對此我們深感遺憾和不安……”

“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爲對公司的名譽也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害,我們一定會給出一個滿意的交代,並進行深刻反省……”

“……”

坐在電視前面的各位,除了早就猜到劇情會如何發展的常浩南以外,全都已經是職場老油條了。

級別最低蘭新志的也是個司局級幹部。

發言打太極的功夫絕對爐火純青。

然而,就這麼一羣人,仍然被一番廢話文學給驚得目瞪口呆。

好一會之後,丁高恆才率先開口道:

“這個藤本社長車軲轆話說了一大堆,怎麼一點實際內容都沒有啊?”

“別的不說,公司出這麼大丑聞,哪怕做做樣子,也得找個人出來對此事負責吧?”

旁邊的懷國莫也是一臉難以置信:

“而且,光是說要深刻反省,也完全沒提以後要如何改進工作,避免同樣的事情發生啊?”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把現場變成了吐槽大會。

如果這個年頭有彈幕軟件的話,想必一定會非常精彩。

也就在大概這個功夫,電視裡面的一排五個人,又騰地站起來,朝着鏡頭鞠了一次躬。

然後,現場主持人就宣佈,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這……就結束了?”

其它幾個人本來還抱着看熱鬧的心思,準備看看NSK集團準備如何公關這次看似無解的企業形象危機。

結果人家倒好。

無解?那就不解了!

我直接就是一個破罐子破摔。

“我算是看明白了,這全場唯一的亮點就是鞠躬是吧?”

另外一名副主任張東旭剛纔差點把水撒出來,於是一邊把保溫杯的杯蓋擰緊一邊說道:

“這是完全沒有認錯的意思啊……”

“那倒也不能這麼說。”

已經憋笑很久的常浩南總算找到了合適的時機開口:

“他們這個意思應該是,我知道錯了,但我下次還敢……”

一句話引得大家紛紛發笑,會議室裡當即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陸續平靜下來之後,丁高恆看着直播裡面被記者猛懟但仍然熟練自如地以長難句應對的藤本社長,有些疑惑地問道:

“但是這樣一搞的話,以後怎麼可能還有客戶敢去購買他們的產品,這家公司豈不是就要徹底完了?”

“這個麼……倒也未必。”

常浩南搖了搖頭,接着繼續解釋道:

“我估計,日本國內的其它企業應該是給NSK做出了一些保證,比如仍然會進行一定數量的採購之類,畢竟,也很少有終端客戶購買產品的時候,會去深究這個產品的供應商都有誰。”

“如果NSK後面再改個名字,或者進行一下股權變更的話,恐怕很容易就能矇混過關。”

“還能這樣?”

會議室裡的幾個人今天算是大開了眼界。

“正因爲如此,我們纔不能滿足於此。”

常浩南順勢進一步說明了自己下一步的計劃:

“必須要趁他病,要他命,向全世界,尤其是歐美市場的用戶證明,這次事件並不是NSK集團這一家公司的孤例,而是整個日本企業的通病。”

“雖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徹底按死日本製造業,但至少,要把假冒僞劣這個概念跟他們聯繫起來,讓購買者在看到日本品牌的時候,就能想到這一輪造假事件!”

電視裡面仍然在播報着藤本社長毫無營養的回答,但已經沒有人關心裡面的內容了。

“所以,這就是你選擇歐洲市場作爲切入點,再從國內進行配合的原因?”

丁高恆的這個問題,有點捧哏那意思,非常適合引出常浩南後面的內容。

因此後者當即點了點頭:

“沒錯,對於歐美市場來說,日本產品,在十幾年前,也就是80年代初期,還是劣質低價產品的代名詞,是一直到最近五六年,才逐漸開始往中端和中高端靠攏。”

“也就是說,在歐美那邊,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於當年日本產品的情況有深刻印象,會更容易接受我剛剛說的那套思維定式,甚至對於一部分人來說,他們本來可能也還是這麼想的,這次只是進一步強化了過去的刻板印象罷了……” “而反觀國內市場,一來國際影響力還是不能跟歐美比,二來麼……”

說到這裡,常浩南稍微停頓了一下,又繼續道:

“日本企業當年進入國內,就是以相對高端的形象起步的,再加上這麼多年的形象塑造,還有通過收買媒體對消費者的灌輸,已經形成了很強的思想鋼印,要想從內部破局,難度非常之大。”

“但是另一方面,歐洲在國內的認同程度更高、形象塑造更好、思想鋼印也更強,所以等到他們都對日本企業失去信心之後,我們再在國內發力,效果就會事半功倍……”

這一輪解釋,可以說是條理清晰,邏輯嚴密。

只不過,從丁高恆到蘭新志的所有人,都感到了幾分唏噓。

他們知道,常浩南的話,雖然有些地方說的不太好聽。

但全都是真的。

“這些年,咱們總體上確實是變得富裕了一些,但是有些人吶,這腰包越鼓,膝蓋骨反而越軟下去了……”

丁高恆畢竟是搞兩彈一星出身的,在這塊的感觸比其他人還要更深一些。

“所以,我們這一輪組合拳,不只是要讓咱們華夏企業能在物理上佔領日本人留下來的市場空缺,也要在精神上打一場反擊戰!”

原本大家也只是隨便emo一下,誰也沒想到常浩南竟然在這方面也有準備。

雖然沒人問出口,但幾道帶着疑惑的目光都已經投了過來。

“咱們國內的有些媒體,還有文化界的一部分人,不是喜歡編造小作文,來吹捧國外麼?”

“像什麼《夏令營裡的故事》,還有《華盛頓砍倒櫻桃樹》這種,甚至都進了咱們的小學生教材,簡直不像話。”

緊接着,常浩南說出了自己早就想幹的事情:

“既然如此,我們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找人來寫一些這種文章,發表在一些娛樂性的報刊雜誌上面,至少跟他們來個對衝。”

他的思路,在眼下這個年代,多少還是有點超前的。

尤其對於在場這些技術出身的領導們來說。

不過道理卻並不複雜。

因此,很快有人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小常這個辦法不錯,我們如果光靠官方的新聞去報道,那麼對於不怎麼關注新聞,或者不願意相信新聞的人來說,效果肯定不好。”

“但寫成小故事,穿插在娛樂性的內容中間,就能在潛移默化中產生影響。”

“就是這個道理。”

見到終於有人get到自己的想法,常浩南露出一個滿意的微笑:

“而且,我們不搞編故事那一套,就寫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情。”

“就比如這次NSK集團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我覺得就可以寫出一篇故事來,就叫《一個軸承引發的悲劇》,用來告訴大家,做事一定要講究誠信,否則,哪怕是一家規模巨大的跨國公司,也可能因爲一個小小的軸承而砸了自己的盤子!”

常浩南作爲一個沒什麼文學背景的人,故事思路自然也不是原創,而是來自於前世看過的小作文。

就是講日本餐館刷盤子都必須刷7次,結果有個華夏留學生過去只刷了5次,結果被辭退了的那個。

故事內容雖然是純純瞎編,但方式方法還是可以借鑑的。

於是,就被常浩南拿來稍微改了改,反過來回去噁心對方。

不過,對於沒太見過這種套路的其他人來說,這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負責宣傳工作的人事教育司司長當即眼前一亮:

“我突然覺得,這種小故事,好像……還是挺有趣的……至少表面上不顯得非常刻板。”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還略微有點不好意思。

不過從其他人的表情和眼神來看,似乎都跟他的想法差不多……

然後,他又試探着問道:

“那不如……我們自己搞一份刊物,專門刊載一些這種沒什麼營養,就是看個樂子的內容,然後……在每一期裡面穿插幾個有針對性的故事?”

“宣傳陣地嘛,我們不去佔領,別人就要佔領,倒不如主動一些,還可以篩選掉一些別有用心的投稿內容。”

國防科工委這個級別,自然有出版權限。

實際上,他們甚至有自己的雜誌社。

只是過去從來沒人想起來要幹這個而已。

這個略顯奔放的想法讓常浩南都是一愣。

旋即意識到完全可行。

如果沒記錯的話,後世大(臭)名鼎(昭)鼎(著)、誕生了無數小作文的《逸林》雜誌,眼下這功夫就還沒創刊。

“我覺得,完全值得一試。”

常浩南也試探着表達了肯定的意見。

當然,他雖然號稱編外副主任,畢竟不是真的副主任,決策權和投票權是沒有的。

但卻起了個好頭。

然後,從丁高恆開始,衆人紛紛點頭。

於是,這件本來有點節外生枝的事情,從第一次被提出開始,只花了不到五分鐘時間就被確定了下來。

“那麼……雜誌的名字應該叫什麼?”

這個問題本來是問丁高恆和幾位副主任的。

但是,他們幾乎是不約而同地看向了常浩南。

這個意思很明確——

既然話題是你引導這來的,那想來應該已經有了腹稿吧?

其實後者還真沒有。

不過氣氛都到這了,他也總不好不開口。

“不如,就叫“逸林”,如何?”

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53章 直道超車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719章 上閱兵!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550章 回擊挑釁!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872章 未雨綢繆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202章 回家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
第138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上)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553章 戰略忽悠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520章 新加坡航展,主要展團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859章 沙漠能變良田?261.第261章 雷達干擾,電磁學之盾!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第53章 直道超車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729章 給歐洲人開開眼界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09章 還有後手第677章 相控陣雷達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719章 上閱兵!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550章 回擊挑釁!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627章 令人糾結的垂直起降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872章 未雨綢繆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428章 逐漸成型的航空產業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198章 女王的艦隊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855章 專利技術合作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39章 我,大三,給全學院講課!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730章 左右互搏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37章 殲7E總設計師的震驚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202章 回家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431章 國際軍火市場的攪局者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396.第396章 統一思想,集中力量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上)(二合一)第713章 讓美國人幫忙排除錯誤答案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817章 資源二號,高光譜遙感衛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