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

最後還是常浩南自己覺得有點過於中二,提議把前面兩個字取消,定名爲“息壤”模塊化防洪加固套件。

這樣就顯得正常多了。

並且還保留了原有的華夏特色。

丁高恆和懷國莫倆人加起來都快120歲,自然也不可能在這種細枝末節上非要和常浩南爭個高下。

因此這種未來在全世界防洪救災領域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設備,就這樣被三個人花費短短一分鐘時間確定了名字。

儘管前面連續兩天幾乎不眠不休的工作讓常浩南感到有些疲憊,但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順利落地並應用於搶險救災之中終究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接下來,就是投入生產,然後再運輸到需要的地方了。”

後者長舒一口氣,內心中的擔憂和緊張也總算減輕了些許。

“放心吧,我們是按照就近原則分配的生產任務,在位置安全的前提下,儘可能保障距離幾個高風險江段較近的工廠優先生產,唯一的問題是那種高吸水性樹脂,由於工藝流程特殊,目前能大批量供貨的廠商都在浙省和魯省,不過軍隊那邊已經派出了專門的運輸部隊保障原材料供應的暢通無阻。”

在救災組織能力這方面,華夏說自己是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你已經做了所有你能做的,剩下的任務,就交給我們了。”

丁高恆伸出手,拍了拍常浩南的肩側,略帶感慨地說道:

“而且啊,看來我們的小常同志,除了在研究軍用裝備這方面是一把好手之外,搞起民用技術來也是絲毫不差。”

後者輕輕搖頭:

“無論是研究武器裝備,還是別的什麼東西,我們的最終目標都是守護國家和人民的安全,殊途同歸罷了。”

作爲一個軍工出身的研究人員,開發新的武器裝備固然很爽,但救人所帶來的成就感也絕對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既然有這樣的能力,那爲什麼不做呢?

聽到這句話的丁高恆一愣。

記憶角落中的些許碎片重新涌入腦海。

那是一位故人,一位前輩,在臨終前也說過類似的話——“我不愛武器,我愛和平,但爲了和平,我們需要武器。”

“說的好啊,說得好……”

他的聲音不大,幾乎是在喃喃自語。

恍惚之間,丁高恆彷彿又回到十幾年前的戈壁灘上。

大地震顫、天空轟鳴,眼前浮現起核武器爆炸時的煙塵和閃光……

一直過了幾分鐘,他纔回過神來,並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現在時間緊急,不是追憶過去的時候。

於是,迅速調整好情緒之後,丁高恆重新擡起頭;

“對了,看你的樣子,應該也有幾天沒好好休息過了,我讓人給伱準備了早飯和招待所的一個房間,你直接去那邊休息一下吧。”

這確實是物理意義上的瞌睡來了遞枕頭。

之前一直處在神經緊繃的狀態還不覺得,現在驟然放鬆下來,才感覺到一陣陣睏意上涌。

“也好。”

他知道丁高恆說的沒錯,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就只有這些了,之後的任務,屬於其他人。

……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雨,一直在下。

一週之後的一個傍晚,江陵長江大堤附近的防汛抗旱指揮中心。

一個穿着雨披的身影正在裡面焦急地來回踱着步子。

說是指揮中心,其實就是用幾個帳篷臨時在地勢稍高處搭建的一個地方,在旁邊架起一組專門的天線,用於跟前方各個監測點,以及後方的江城和京城進行聯繫。

“報告副總指揮!”

話務組長放下無線電,三步並作兩步來到那個身影面前:

“沙市監測站報告,水位已經達到44.68米!”

得益於全新的平流層通訊中繼技術,即便在地面通信站遭到干擾或者破壞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維持信息的正常上傳下達。

這可能是眼前唯一的好消息。

然而這個“好消息”給他帶來的,卻是如同晴天霹靂般的壞消息。

按照國家此前就出臺的《防禦特大洪水方案》,當沙市水位超過44.67米時,就應該立即着手準備分洪工作。

但分洪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真到了要做出決定的時候,卻又是難比登天。

之前幾天,已經有專家組進行過測算,分洪會導致921.34平方公里土地被淹,保守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將近200億元。

但如果不分洪,那麼上游的洪峰將會與中下游同樣已經形成的洪水遭遇,把所有壓力都轉移到下面,尤其是鄱陽湖水系附近的潯陽。

而且,一旦江陵長江大堤決堤,那麼包括江城三鎮和大半個贛省在內整個下游地區就將成爲一片澤國,損失就更是難以估量。

抉擇,擺在了防總副總指揮鈕懋升的面前。

“分洪……”

他猶豫了一瞬間:

“最終是否分洪,我需要上報請求最終的指示。但事不宜遲,現在馬上動員起所有能夠動員的力量,先通知到分洪區的羣衆,務必在明天中午12時之前全部轉移到安全地帶,決不能漏掉任何一個人!”

做最好的準備,和最壞的打算。

“是!”

話務組長迅速轉身回到設備前面,開始部署具體的轉移工作。

很快,淒厲的防空警報聲響起,電視、廣播、大喇叭,以及挨家挨戶敲門的工作人員都開始通知同樣的內容——

《分洪準備及轉移安置指揮部轉移令》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只要有人在,家毀了可以重建……”

重重口號穿過大街小巷,迴盪在江陵上空。

鈕懋升雙拳緊握,神情緊繃。

農田水利專業出身的他自從畢業就一直在水利系統第一線工作,曾經多次參加和指揮過京津冀和黃河沿岸地區的防汛搶險工作,也稱得上是身經百戰。

但眼下情況的嚴峻程度遠遠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

恐怕只有他並未直接經歷過的1954年特大洪災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而一想到自己看過的檔案中有關那次洪災的描述,鈕懋升就只覺得遍體生寒——

僅直接由於洪水而喪生的人數就超過3萬人,如果再計算各類次生災害,那麼最終的數字可能還要提高一個數量級。

儘管理智告訴他,如今長江全流域的水利設施絕非40年前可比,災害預防和次生災害控制能力也遠超當年,但感性上,不擔心是不可能的。

“走,去大堤上看看。” 心神不寧的鈕懋升最終還是回過頭,對跟在身後的幾名隨行人員說道。

“但是副總指揮,這裡……”

“這裡還有其它工作人員負責,再說了,現在通訊不是還保持暢通麼,如果真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就直接聯繫我好了。”

他說着指了指旁邊一個人身後揹着的便攜式無線電設備。

……

幾小時後,鈕懋升先是乘客車,然後換乘卡車,最後又改爲徒步,總算來到了江陵大堤上。

幾個人小跑着上前來,啪地立正,向鈕懋升敬了個禮。

由於救生衣的遮擋,他看不清這幾個人的軍銜。

好在爲首一人很快開口道:

“廣州軍區41集團軍步兵121師361團團長,黃林羣向副總指揮同志報到!”

這個番號讓鈕懋升有些熟悉。

隨後,藉助着現場一掃而過的探照燈燈光,他看到不遠處地方插着一面獵獵飄揚的紅旗。

上面寫着一排金色的大字。

“塔山守備英雄團”

塔山無塔也無山,四縱是塔亦是山。

而這支部隊,正是過去的東野四縱28團。

看到堤岸兩側正在隨時待命的解放軍戰士,鈕懋升總算稍稍安心下來。

“簡單說說堤防的總體情況吧。”

“是!”

黃林羣點點頭,然後帶着鈕懋升一行人走上大堤:

“設計的分洪區包括大約半個公安縣的面積,主要由北閘(進洪閘)、南閘(節制閘)和208公里圍堤組成,我們現在就是在圍堤上面……”

“北閘位於公安北部虎渡河與長江交匯的太平口附近,由一座長約1公里的54孔鋼製弧形閘組成,外面還有一層攔淤堤,是固定的,如果要泄洪,那麼需要通過爆破炸開攔淤堤,將長江的洪水放進來,再打開北閘讓洪水進入分洪區。”

“按照設計,北閘最大進洪流量爲8000立方米每秒,如果開啓北閘仍不能降低沙市水位,就需爆破在我們更東邊大概4公里的臘林洲江堤,配合北閘一起分洪入荊江分洪區……”

“……”

“黃團長!”

就在兩個人藉助着探照燈看向分洪閘口時,從身後突然飛奔過來了另外一名同樣穿着迷彩服的戰士。

因爲夜色的緣故看不清臉,但是聽聲音要年輕很多。

“黃團長,咱們明天真要炸堤麼?”

這個問題,顯然不是黃林羣能回答的,他只好擡起頭看向鈕懋升。

“小同志,我是防總副總指揮鈕懋升,請問你是……”

後者走到對方近處,雖然還是看不清軍銜,但至少能看出是一名尉官。

對方稱呼黃林羣爲黃團長而不直接是團長,似乎說明他並不是361團的人。

“報告副總指揮,我是41集團軍工兵團地爆連連長劉自備,目前暫時劃歸361團指揮!”

果然如此,看來如果決定泄洪,那麼相關的爆破工作將會由他負責完成。

“目前泄洪的準備工作進行的怎麼樣?”

鈕懋升沒有直接回答對方的問題,而是先詢問道。

“北閘攔淤堤和臘林洲江堤已經埋設好了總共50噸炸藥,只要接到命令,隨時可以執行爆破。”

劉連長的第一句回答完全是專業問題,因此非常乾脆。

但緊接着就語氣一變:

“但是副總指揮,我……我學了十幾年的爆破,總不能第一次真正執行任務就……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家給淹了啊……”

“我老家就在湘省,太知道被洪水淹過之後是什麼樣子了……”

劉自備的一句句話如同重錘一般砸在鈕懋升的心口。

但他同樣也知道,是否泄洪,最重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風險。

漆黑的夜裡下着大雨,一派臨戰前的緊張壓得人們喘不過氣來。

鈕懋升沒有回去,而是一直跟黃林羣呆在一起,中間還跟後者見到121師的師長並聽取了對方的彙報,但最後還是回到了計劃泄洪的位置附近。

當天深夜。

又有另外一羣人來到了江陵的大堤上。

鈕懋升第一個認出了爲首一人的身份。

“總指揮!”

對方點了點頭,然後用特有的、緩慢但富有節奏的語氣說道:

“我已經得到了下達分洪令的授權,但在最終決定是否分洪之前,我還是希望能聽一下水利專家和一線解放軍指戰員的意見。”

旁邊幾名水電科學研究院的工程師和氣象專家對視了幾眼。

最後還是有一個人作爲代表站出來彙報道:

“報告總指揮,第六波洪峰明天就會到達江陵,但這一波洪峰屬於尖瘦型,雖然高度很大,但總水量有限,如果配合隔河巖水庫超高程蓄洪,葛洲壩電廠削流,川渝兩地水庫全部鎖死的話,那麼極限水位應該會在45.25米附近,尚處在大堤的理論極限以下,所以要想安然渡過難關,必須得動用足夠的人力嚴防死守才行!”

這個判斷,無疑給分洪區帶來了一絲希望。

不過總指揮也是工科出身,清楚理論極限其實已經遠遠超過了設計時的目標極限,中間這部分只是由於工程計算過程中無法保證100%精確而留出的安全餘量。

既然是餘量,必定不是完全可靠。

如果真要選擇硬抗,那壓力就給到了負責守堤的幹部羣衆和軍隊指戰員的身上。

他的目光掃過面前站着的黃林羣。

“黃團長,現在不是逞強的時候,你覺得能有多大把握?”

黃林羣沒有直接回答,而是上前了一步。

他只是一個團長,無論說出什麼答案都沒有決策層面的意義。

“總指揮,我們361團最擅長防守,既然當年能守住塔山,今天也能守住江陵。”

“人在大堤在!”

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90章 改進渦噴14!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97章 柳暗花明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532章 一人三獎!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73章 特別優待第761章 閱兵前夕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696章 擊落B2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716章 挖牆腳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299.第299章 獲獎了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
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427章 打開歐洲市場的鑰匙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90章 改進渦噴14!371.第371章 小試牛刀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60章 語出驚人(二合一)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773章 又遇故人第171章 圖波列夫,也是一種選擇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67章 怎麼也得薅點羊毛下來第97章 柳暗花明第724章 南亞的天空亂成了一鍋粥299.第299章 獲獎了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532章 一人三獎!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73章 特別優待第761章 閱兵前夕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696章 擊落B2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545章 身法靈活的意大利人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260.第260章 殲轟7MLU?第716章 挖牆腳第445章 竟然真有用?第58章 項目進展第165章 霹靂11的未來發展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351.第351章 調研江城!(4K)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時候也是一種苦惱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280.第280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272.第272章 制電磁權第204章 挑戰米格25!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637章 霹靂13,準備立項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308.第308章 前沿技術,但不夠前沿第495章 有朝一日刀在手,殺遍天下斷章狗!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401.第401章 首飛前的最後準備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422章 電子戰,不只是干擾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299.第299章 獲獎了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