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戰提前 (下)

這一消息象炸雷一樣在衆人耳邊轟然響起。纔剛剛在福建安頓下來,正想着過幾天不用整天提心吊膽的舒心日子,卻萬萬沒有想到蒙古韃子這麼快就殺向福建而來。

王競堯也同樣對這個消息猝不及防,按照正常的歷史,蒙古人要在三四年後纔會進攻福建,而後會在廣東新會的崖山爆發最後一戰,但在這個時空,爲什麼這麼快蒙古人就打過來了?難道自己在改變歷史的同時,歷史也在悄悄地改變發展軌道?

雖然現在自己手中握有近三萬精銳,但戰鬥力和身經百戰的蒙古人比起來,還有不小的差距。是不是漢人被奴役的歷史將註定無法改變?是不是縱然自己能改變歷史,但歷史總的發展軌道無法逆轉?

朝堂裡早亂成了一團,七嘴八舌說什麼的都有。陳宜中主張立刻逃跑,再次顯示了他“逃跑丞相”的本色。陸秀夫、張世傑等人卻主張作戰到底,寧死不屈。

“福建節度使王大人,你的意思如何?”簾子後面的楊太后似乎非常重視王競堯的意見,輕啓朱脣問道。

王競堯已經冷靜了下來,不管歷史如何發展,總之自己盡到漢人的本分,已經無怨無悔。他平靜地說道:“咱們和蒙古韃子的這場戰鬥,將永遠也無法避免,既然無法避免,那就戰吧!福建千千萬軍民,幾十萬軍隊,只有上下一心,我們未必便會輸了。”

“那就戰吧。”楊太后微微點了點頭:“王節度使的話大家也都聽到了,既然遲早要戰,想躲也沒有地方躲,咱們有二十多萬軍隊,難道還打不過八萬韃子嗎?”

陸秀夫、張世傑這些主戰派臉上都露出了興奮的表情,陳宜中雖然不甚樂意,但作戰大勢已成,自己獨木難支,再想反對也無從下手。

商議下來,在陳宜中等人的竭力保舉下,由張世傑任兵馬都元帥,陸秀夫爲兵馬副元帥。節制福建各路人馬。在福建、浙江交界處與韃子精兵決一死戰。這些朝廷的重臣,似乎壓根就沒有想到王競堯的存在,在他們看來,王競堯這人一無太大的戰功,二無顯赫的身世,手中只有區區三萬人馬,能起什麼作用?

王競堯也沒有任何異議,只是面無表情的肅手站在一邊,一聲不吭,任由他們爭論個不休。

但等一下了朝會,回到自己的官邸,王競堯馬上就象變了一個人一樣,將自己的部下全部召集到了一起,先把韃子進犯福建的消息詳細說了一遍,接着目光從他們臉上掃過,等待着部下的意見。

“那有什麼好說的,既然來了,那就打吧。”典霸天不在乎地說道:“只是讓我去聽那個什麼兵馬元帥的指揮,想也別想,咱天衛軍除了大哥的話,誰也不服!”

“老大,你以爲朝廷的軍隊,能不能擋住韃子大軍?”陶亮心思深沉,忽然問道。

王競堯搖了搖頭:“如果能擋住,早就擋住了,又怎麼會一路敗退到福建?二十萬,嘿嘿,在我看來只是一羣烏合之衆,要指望他們,還不如靠我們自己。”

“不錯,我也這麼認爲。”陶亮接口說道:“既然這樣,咱們就可以尋個藉口,不用聽從張世傑調度,而後另選戰場,與韃子決戰!”

王競堯想了一下說道:“我軍人少,韃子勢衆,以弱勝強不是不可以,但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有很大難度,這仗咱們得好好謀劃謀劃。咱們手裡本錢不厚,要是在這一把輸光了,那可就很難再翻身了。”

在地圖上看了半天,商量了足足一個多時辰,最後王競堯把決戰地點選擇在了福州。

福州地勢險要,山地、丘陵佔了七成以上,這將極大限制韃子精銳騎兵的發揮,最大程度上削減蒙古人的優勢。而且這樣的地形,利於設伏,打擊蒙古軍隊,爲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創造出了很好的條件。

這一戰王競堯計劃將天衛軍精銳全出,若是福州無法擋住蒙古軍隊,那麼泉州也早晚不保,必然成爲下一個常州。

“弟兄們,此戰不光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存亡,也關係到整個大漢族的命運。”王競堯的頭從地圖上擡起,說道:“若是敗了,後果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咱們不是爲了朝廷而戰,而是爲了整個漢人而戰。蒙古人自從發起滅宋戰役以來,戰必勝,攻必取,朝廷的軍隊一敗再敗,丟光了咱們漢人的臉。福州一戰,就是挽回漢人尊嚴的最佳時刻。天衛軍從各營統制到下面的每一名士兵,沒有我的命令,有後退一步者,殺!有臨陣不前者,殺!有見死不救者,殺!”

此時的福建各地,風聞韃子入侵,都亂成了一團。韃子的兇殘,天下盡知,在這樣的氛圍下,福建各地反倒和朝廷空前的團結到了一起,各路軍隊紛紛向朝廷指定的作戰地點雲集,一時間,張世傑手上可用之兵達到了二十八之衆。

我強敵弱,張世傑意氣風發,只要此戰得勝,自己必將成爲天下漢人心目中的大英雄,成爲朝廷的股肱之臣。到時再和陸秀夫一起,以得勝之威革除朝廷奸逆,整頓朝綱,大宋中興將從自己手上開始也未嘗可知。

唯一讓張世傑感到不滿的是,福建節度使王競堯不知道用了什麼辦法,居然讓楊太后下旨,將天衛軍留在了泉州、興化,自己無權調用。而且全福建都動了起來,只有泉州、興化二地對自己的軍令置若罔聞。這兩個地方只知有王節度使,不知有他張大元帥。最可恨的就是泉州知府李天正和興化知州許桐,對自己的命令愛理不理,有恃無恐,一點也不把他這個兵馬大元帥看在眼裡。

而現在泉州和興化還是王競堯的地盤,張世傑暫時把這口氣忍在了肚子裡,他在耐心地等待,等打敗了韃子,自己聲望一時無雙的時候,就可以趁勢解決掉王競堯的問題。

第四百三十章 請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路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四百三十章 請降第二百十五章 壯哉中華第六十八章 快刀斬奸第四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恥辱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一百四十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十九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合圍巍野軍第三十九章 大宋子民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陽照耀到的地方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二十四章 殺了我們第四百八十四章 戰敗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鉤心鬥角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十章 名節第二百九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決後患第四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恥辱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設計第九十五章 大戰提前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雲南之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占城之叛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後一顆軍糧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二百十八章 出兵決議第五十七章 陳墅血戰 (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路求生第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六章 赴任地方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襲第十五章 箭手間的較量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二百六十七章 親身殺敵第二十四章 殺了我們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 (下)第四十二章 遇伏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三百四十九章 醉春樓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五十二章 退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決後患第四百六十章 勝利者書寫的歷史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二百八十八章 秀才手中筆第二百十七章 張世傑第三章 俗套的英雄救美第四百零二章 女軍第四章 都頭大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江山萬里第一百二十四章 彈劾第一章 神秘寶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黑幕中的殺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血洗倭島 (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泉州叛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鐵殘陽的士兵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漢忠魂第七十七章 對拳第四百四十九章 對倭九條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鬧敵營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斬帥第一百零一章 援軍第四十六章 初見文天祥第二百六十章 殲滅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內城外城第三百十三章 對高麗的安排第二十七章 激勵士氣第四十八章 武裝割據的想法
第四百三十章 請降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路出兵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戰第一百七十九章 震驚天下的大事 (上)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四百三十章 請降第二百十五章 壯哉中華第六十八章 快刀斬奸第四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恥辱第四百二十六章 英雄第一百四十章 兩軍對峙第三百十九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合圍巍野軍第三十九章 大宋子民第四百八十三章 威尼斯協定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陽照耀到的地方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克博多彎第二十四章 殺了我們第四百八十四章 戰敗者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四百四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鉤心鬥角第四百四十三章 北條時宗之敗第二十三章 殺得你蒙古草原乾乾淨淨第二百二十五章 大軍出征第四百三十五章 皇帝陛下的安排第十章 名節第二百九十二章 善後第二百五十四章 登基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決後患第四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恥辱第二百九十章 步步設計第九十五章 大戰提前 (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雲南之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占城之叛第四百二十八章 最後一顆軍糧第三百二十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鬥 已第三百二十一章 殖民地的誕生 (下)第二百十八章 出兵決議第五十七章 陳墅血戰 (六)第二百六十九章 絕路求生第三十四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六章 赴任地方第一百七十二章 奔襲第十五章 箭手間的較量第一百五十七章 太后第二百七十四章 風暴來臨第二百六十七章 親身殺敵第二十四章 殺了我們第三百九十三章 丁銘的巨大作用第二百八十七章 暗流 (下)第四十二章 遇伏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九十四章 瓜分權利第三百四十九章 醉春樓三 段祺瑞的壞主意第四百十二章 兵圍平妖山第三百四十七章 亂棒 (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分封第三百七十九章 剖腹第三百五十二章 退兵第四百三十六章 解決後患第四百六十章 勝利者書寫的歷史第二百章 我是漢家好兒郎第二百八十八章 秀才手中筆第二百十七章 張世傑第三章 俗套的英雄救美第四百零二章 女軍第四章 都頭大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重回泉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江山萬里第一百二十四章 彈劾第一章 神秘寶刀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軍歸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平壤城下的血案第三百四十六章 黑幕中的殺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血洗倭島 (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泉州叛亂第四百七十一章 鐵殘陽的士兵第九十章 議立新皇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漢忠魂第七十七章 對拳第四百四十九章 對倭九條第一百三十八章 城門官第二百六十六章 軍規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鬧敵營第一百七十七章 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 新婚第三百九十六章 斬帥第一百零一章 援軍第四十六章 初見文天祥第二百六十章 殲滅 (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內城外城第三百十三章 對高麗的安排第二十七章 激勵士氣第四十八章 武裝割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