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九十救命糧

心地打開那盒,裡面放着一張絲絹繪成的地圖,蜀那上面詳細地標明的四川的一切道路山川河流,甚至詳細到每一條小路也畫得清清楚楚,一目瞭然。這張地圖對於目前的朱斌來說,簡直就是一份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瑰寶!

那個秩明和尚也不待朱斌問話,便詳細在地圖上指明瞭哪裡能到達成都,哪裡道路險峻,飛鳥也難以通過,哪裡瘴氣橫虐,沼澤遍佈,需要注意。種種小節都說得分明,只聽朱斌和麾下衆將士心中狂喜不已。

等他仔細地說完了這些,江南軍衆將領臉上都露出狂喜。有了這份地圖,取四川易如反掌,只在早晚之間。朱斌卻忽然問道:

“請問大師究竟是誰?”

秩明和尚微微一笑:“老衲只是個皇澤寺的老僧而已。”

朱斌讓鄭天瑞收好地圖先行和衆將退下,卻對着秩明說道:“大師,你手繪蜀中地形圖,分明是早有準備,大師必非凡人,還請賜教,也好容朱斌平賊後報答。”

“我又哪裡是爲的報答。”秩明和尚請朱斌坐了下來:“昔日老衲還是一個行腳僧人的時候,遊歷蜀地,見蜀地地形險峻,想到三國時張鬆獻圖的故事,心裡有所觸動,便有由此手繪一圖,不想今日終爲武英王派上用處。武英王若非要追根究底,老衲只依稀記得,俗家姓名好像也是姓朱……”

朱斌心中忽有所動。就聽秩明和尚開口吟道:

“曾憶當年山河碎,變起幽州鼓急。燕王鐵騎盡南征,金陵城破何堪惜……”

朱斌面色大變,愣愣地看着這個老僧,過了很久很久,慢慢地說道:“我知道你是誰了,你是惠皇帝的後人……”

“惠皇帝是誰?難道王爺說地是建文帝嗎?”秩明微笑着說道:“王爺錯了,秩明只是秩明。是這皇澤寺中修行的一個和尚。王爺是建文皇上的後人……”

見朱斌要說話。秩明向他招招手,引他到了外面,指着寺外說道:

“王爺,你來看,你的大軍正在收復大明的江山,你的將士,正在爲大明浴血苦戰。難道這一切還不夠嗎?誰真誰假並不重要,甚至連誰當這個皇帝也並不重要,姓朱也好,姓王也罷。當年我朝太祖皇上趕走了韃,可也沒有把江山還給趙氏……這皇上只要一心想着百姓,一心想着我漢人的江山,那便是個英明之帝……

王爺,我時常在想着。建文皇上是個好皇帝。但卻不是一個英明的君主。與燕王相比,欠缺武勇膽略,做事稍嫌優柔寡斷。那句‘我要活着地叔叔’害苦了他地一生。王爺,老僧有一句大逆不道地話相贈,當今天可立則立,若稍有成爲昏君庸主的苗頭,王爺可自取之。這不關乎於王爺的清譽,而是關乎我大漢的江山!”

“朱斌懂了。”朱斌微微嘆息一聲:“多謝大師指點,朱斌這就下山去了,等我平定蜀地回來,再來向大師請教。”

……

朱斌下得山來,卻見部下前來稟報。原來廣元的那場大火,把個好好城池燒得乾乾淨淨。那些個投降的士兵和百姓,居無所,食無糧。可物資從各地調運過來,沒有二十天時間斷難到達,這數十萬軍民的吃飯成了頭等地難題!

朱斌微一沉吟,說道:“先命陝西巡撫立即運糧過來,派人告訴他,三日之內若不能到達,他這巡撫也不用做了。至於眼前,命令我軍將士只帶本日口糧,其餘的,全部留給廣元難民……”

那部下大急:“督帥,若是這樣,三日後我們吃什麼?總不成,總不成叫兄弟們餓着肚打仗?”

“餓着肚也得打!”朱斌斬釘截鐵地說道:“你告訴兄弟們,咱們再難,也難不過這些遭受大難的百姓。你讓兄弟們去看看,這些人大多數的家人遇難,難道再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餓死?咱們就算吃樹皮草根,糧食也得先盡着這些百姓!”

他之所以這麼做,一是考慮廣元遭大難,難民之心需要盡撫平。二來這對於自己來說,也是一個絕好的機會,正可藉此而收川人之心。

賊軍燒城,官兵救民,這事傳來開去,蜀地之民哪裡還有不歸心於朝廷的?

果然,江南軍將自己軍糧留下救濟難民,甚至救濟那些投降過來的,當初敵人的舉動被廣元軍民知道後,整個城外跪者如雲,哭聲一片。雖然每個人分不到多少軍糧,但武英王高義之名已經傳開。

ωwш_ттkan_C〇

那朱斌卻對降兵說道:“我當初應允過,只要你們反正,便不爲難你們。你們現在可各自歸鄉,到當地官府領土養家銀和田地,若是哪個當官地不給,可直接來我這告狀,我當着你們地面罷了他的官!

忽然有一降兵叫道:“武英王,你是個好王爺,江南軍是仁義之師。可那張獻忠和孫可望實在不是東西,拿我們當豬狗一般。王爺,我們也是當兵的,您要不嫌棄地話,我們都跟着你打張獻忠去!”

“王爺,收下我們吧,打張獻忠去!”

他這話一出頓時應者如雲,十數萬降兵全都站了起來,大叫大嚷着道。

朱斌讓他們安靜下來,說道:“張獻忠一定要打,可我不怕告訴你們,現在我江南軍中已只得一日軍糧,你們那麼多人,我實在是養不活。你們還是在這等援救的糧食到達之後,回到各自的家鄉去吧……”

又是那先說話的降兵說道:“王爺,江南軍的兄弟吃什麼,咱們就吃什麼。我們沒別的,就想着報仇。餓壞餓死了。咱們不怨王爺

“對,餓死也要報仇!”

正在降兵叫嚷着地時候,忽然看到那失去了兩個兒的白老人,拉着孫女巍顫顫的走來過來,把分到的軍糧劃拉出一大半,放到了武英王的面前:

“王爺,您是個大好人,可兄弟們不能因爲我這半拉入土的人餓着肚。我給自己的孫留口吃的就行了。剩下地。讓兄弟拿着去打天殺地張獻忠吧……”

他這舉動就像是無聲地命令。那些剛遭受大難的百姓,都學着他的樣,把糧食放大了武英王的面前,有的拿出大半,有的甚至連袋都一放了下來……

民心可用!朱斌看着這些百姓們,他知道,這次平定蜀地的行動一定能夠成功了。因爲。這一把喪心病狂地大火,讓張獻忠徹底失掉了民心,而讓自己使得蜀地軍民歸心……

當時,朱斌也不再客氣,從十數萬降兵中挑選出了六萬人以爲前鋒。剩下的卻全部留在了廣元,等待救濟物資到達,與當地百姓一起重建家園。

按照秩明和尚獻上的蜀中地形圖,與衆部下商議之後。決定由鄭天瑞帶一萬人。輕裝沿小道突襲成都,自己則親自指揮大軍,按大道正面慢行。以亂張獻忠之心。

四川古來即爲富庶之地,素有“天府”之稱。當初因棧道之險與中原隔離,又有三峽之險於長江流域隔離,,且能自給自足,一旦危急便可自立,因此古來便爲兵家必爭之地。這次若沒有秩明和尚的蜀中地形圖,不知會給江南軍帶來多少困難。

行了幾天路程,居然一個敵人也沒有遇到。但由於多了六萬降兵,而且不多的糧食大部給了鄭天瑞部,軍糧到了這天便已斷絕。沿途卻因張獻忠禍亂蜀地,早已十室九空。籌辦糧草前所未有的困難。軍中開始以野菜充飢。

自江南軍初立以來,十多年從來沒有遭遇過糧食困難。這次面對如此大的困難,衆兵將都知道是因爲是造成,因此並無一人怨言,反而一個個苦中作樂,嘻嘻哈哈。

那朱斌亦在軍中吃飯,親兵給他端上一碗野菜湯,他喝了一口,當時就指着讚不絕口:“好,鮮美,這誰做的?回去後我要好好地賞他!”

“王爺,從來沒有吃過吧?有這吃就不錯了。”邊上有士兵笑道:“當初在俺們家鄉,鬧饑荒地時候,俺家地人還吃過觀音土。遠在崇禎三年的時候,好多人就是被觀音土活活撐死了!”

“恩,倒還是從來沒有吃過。”朱斌大口喝完,抹了抹嘴說道:“我小時候的日倒還過得不錯。我家鄉吧,還有種奇地玩意,那是盒,一觸機關,盒裡就會出現人來,有唱戲的,有唱歌的,可惜現在看不到了……”

那些士兵們哪裡會想到王爺說的是電視機,聽着心中好奇,紛紛湊攏過來,一名士兵小心地道:“王爺,你不是在吹牛吧……”

邊上士兵鬨堂大笑,那朱斌也笑着賞了那士兵一腳:“我堂堂的王爺,豈會來騙你們。我家鄉的東西可多了去了,還有種很大的……很大的鐵鳥,翅膀一震就能帶着幾百人飛上天去。從江南到京師,一眨眼的功夫就能到……

朱斌嘴裡說出來的這些奇的東西讓士兵們一個個張大了嘴,像在聽神話故事一般,有個士兵忽然說道:“我知道了,想來王爺家鄉的人都會法術。我進江南軍的時候,就聽說那年江南大旱,王爺設壇求雨,破口大罵老天,結果卻真的下了一場大雨,向來就是王爺從家鄉學來的法術了……”

“這東西啊,我現在也沒辦法和你們說清楚。”朱斌笑着說道:“可這些東西早晚都會出現的,你們只怕是看不到了,你們的兒孫,嘿嘿,我看也難得很了……”

這番吹牛說笑,倒讓衆人忘了飢餓。那些被吸引來的降兵只覺吃驚,這些當兵的居然敢說堂堂的王爺吹牛,要放在大西軍裡,早被砍了不知幾次頭了。這位王爺倒好,不但不以爲意,反而看起來好像還開心得很

正說笑間,忽見部下帶來兩名百姓裝扮的人,一聽說對面就是武英王,這兩人急忙跪倒道:“罪民參見王爺,我二人是張獻忠委派的西充都督顧鬆派來尋找武英王的。一路兇險,幾次險些被抓到,天見可憐,終於見到了王爺”

朱斌讓這二人起來說話,原來那賊軍的西充“都督”顧鬆聞知廣元大火,心中不忍百姓傷害。他本是大明官兵,被俘後迫於無奈這投降了張獻忠,一心只想着何時能重回朝廷。這時聽說武英王親率大軍前來平定蜀地,大喜,急忙派出兩名親信尋找江南軍,以圖重回官兵之路。

這二個使者卻又爲朱斌帶來了個天大的好消息,原來西充城內存有大量從民間收繳上來的糧食,本來是準備送到成都充當軍糧的,那顧鬆一心向官兵反正,便故意拖着遲遲不送,以準備做爲進獻之禮。

“王爺請往西充,張獻忠替換顧大人的官員已在路上。”左邊的使者急切地道:“張獻忠素來殘忍無情,這番顧大人拖着不送軍糧,已經惹怒了張獻忠,若是王爺去得晚了,非得西充城無法獻上,只怕連我家顧大人也有性命之憂……”

朱斌點頭應了,當時撥出五千士兵,隨那兩名使者星夜趕往西充,穩定那的局勢,城裡的軍糧,對於現在的朱斌來說簡直就是什麼也換不來的瑰寶。

二百九十七定亂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四百二十三仇恨三十三密議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三百九十七一等屬國四百三十七田鼠四百五十三黎風的秘密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八十四官員的貪婪一百九十七情定眉樓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一百零五十萬火急一百零四用人二百十九劫糧四百七十德里的大富豪一百五十一反攻四十二初進京城四百九十一三十年十四四大公子三百十萬將士五百二十一妖女十四四大公子一百二十四熟人四百十七殺三百八十四談笑定亂兵三百零八班師三百零六屏山三戰四百二十五鉤心鬥角四百八十五倭島之亡七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五百零七諾利斯二百零七一門忠烈三百八十親王還是大將軍一百四十八大淩河之戰二百一十鬥智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十四四大公子一百五十六視察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四百零七大演習三百七十三孔聖人和讀書人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五百三十五大海戰上一百九十五立傳六十八朱斌的壞心思一百四十三西洋教士馬葛利五百四十海盜艦隊一百十九處置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一百四十九吳橋兵變二百八十九廣元大火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五十四安排三十凱旋一百六十五條件和交換四百二十四議和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二百零九斬殺嶽託七朱斌的過去三十二抄家滅族的事情二百八十五敗逃南京五百四十八博克塞特五十八送上門的銀子四百零二收復琉球二二百六十六大勝一百零四用人二百六十四反擊的號角四百七十七計取鶴丸城上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五百四十四亡國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一百五十六視察七十初戰一百六十九妖女十六鬧營三百九十二日月昭昭天佑吾皇三百四十九盛京二百八十五敗逃南京四十七初見崇禎一百十八彈劾奏章五百二十六讓人震驚的卡斯文頓的小狼號事件四百八十五倭島之亡七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七十九弔喪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三百七十四學子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二百零六江南軍四百七十二卡克勃爾大決戰下三百四十三遊俠五百十九大明之天子上一百七十七閹狗二百八十七保國公的部下
二百九十七定亂五百四十九布哈拉城四百二十三仇恨三十三密議一百十二太平城保衛戰三百九十七一等屬國四百三十七田鼠四百五十三黎風的秘密三百九十一大明皇家法庭四百九十爲了大明戰鬥八十四官員的貪婪一百九十七情定眉樓三百五十一忠奸之間一百零五十萬火急一百零四用人二百十九劫糧四百七十德里的大富豪一百五十一反攻四十二初進京城四百九十一三十年十四四大公子三百十萬將士五百二十一妖女十四四大公子一百二十四熟人四百十七殺三百八十四談笑定亂兵三百零八班師三百零六屏山三戰四百二十五鉤心鬥角四百八十五倭島之亡七五百三十三形勢突變五百零七諾利斯二百零七一門忠烈三百八十親王還是大將軍一百四十八大淩河之戰二百一十鬥智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十四四大公子一百五十六視察三百四十四治統和道統的區別四百零七大演習三百七十三孔聖人和讀書人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二百六十一寧走家賊不放外寇五百三十五大海戰上一百九十五立傳六十八朱斌的壞心思一百四十三西洋教士馬葛利五百四十海盜艦隊一百十九處置一百十四老子名叫李天齊一百四十九吳橋兵變二百八十九廣元大火三百七十一是敵是友五十四安排三十凱旋一百六十五條件和交換四百二十四議和四百五十朵兒只唱二百零九斬殺嶽託七朱斌的過去三十二抄家滅族的事情二百八十五敗逃南京五百四十八博克塞特五十八送上門的銀子四百零二收復琉球二二百六十六大勝一百零四用人二百六十四反擊的號角四百七十七計取鶴丸城上四百七十八計取鶴丸城下三百七十六盛京城的皇宮五百四十四亡國四百七十三王子之亂一百五十六視察七十初戰一百六十九妖女十六鬧營三百九十二日月昭昭天佑吾皇三百四十九盛京二百八十五敗逃南京四十七初見崇禎一百十八彈劾奏章五百二十六讓人震驚的卡斯文頓的小狼號事件四百八十五倭島之亡七五百十四皇帝和朝廷四百五十九堅壁清野七十九弔喪三百四十八兩朝對峙一百九十七道聖旨三百七十四學子二百六十浴血山海關二百零六江南軍四百七十二卡克勃爾大決戰下三百四十三遊俠五百十九大明之天子上一百七十七閹狗二百八十七保國公的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