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窮寇莫追

龍天羽與項羽鬥出五十回合,彼此盔甲戰袍傷痕累累,被身旁士卒飛濺的鮮血沾染了不少污跡,二人全力專攻上路面門,誰也不敢掉以輕心,對方實在太過厲害,自己稍有鬆懈疏忽,勢必被對手有機可趁。

旁戰的夏侯嬰持劍與鍾離昧的長斧相對,樊噲鬥滕剛,張雲戰荊楚,諸人功力相若,拼了幾十回合,或多或少被刀劍傷及。

龍軍五百精銳衝殺項軍三百勇士,在人數和氣勢上佔了先機,雙方士兵均是一批驍勇善戰的死士,力拼之下互有損傷,卻不懼生死,過了半晌,栽倒馬下的士卒不過三百人,也有二百六七十多人。

陳嬰引一千蒼頭軍與郭典一支人馬聯合衝下,適才本懼敵軍太過威猛,但見龍天羽與樊噲、夏侯嬰精兵久戰下去搶佔上風,大振軍心,懼意頓時消去,衝殺下來。

項羽見身旁的親兵越來越少,雖然愈發心狠,卻不免爲己方兄弟着想,心道:“好漢不吃眼前虧,再不撤走非全軍覆滅不可。”當下叫道:“兒郎們,跟我衝出去。”說着虛晃畫戟逼開龍天羽,接着手腕一振,搠死兩名黑甲精銳的士卒,帶頭衝出一條血路。

剛圍上蒼頭軍不敢直攖其鋒,登時被衝破一道豁口,項羽帶領着不足百名精兵團鐵騎,絕塵而去。

樊噲引兵欲追,被龍天羽喝住,叫道:“窮寇莫追!”

陳嬰這時對沛公龍天羽的果斷和手下精兵的威勢心悅誠服,心道:“當今天下,能堪擋住龍天羽者,少之又少,真爲天兵神將也。”

數千蒼頭軍這才攏聚過來圍住主帥,欽佩不已,今日也算開了眼界,龍天羽見親衛死傷百人,不由頗感惋惜,但戰爭向來都是你死我活的地方,沒被敵兵吞掉屠戮已算饒性,傷亡在所難免,想到日後與秦軍抗衡,不知會有多少男兒橫屍遍野,白骨成堆,若是隻懂婦人之仁,趁早捲鋪蓋回老家的好了。

龍天羽愴然悲憫之情,一閃而過,吩咐命令下去,由陳嬰帶蒼頭軍清理戰場,包紮己方傷員,又將受傷一時還沒嚥氣的敵兵一一搠死,收拾死者的兵器和中身的箭羽,清洗乾淨另放車內,填埋陷馬坑,清除路上障礙。

郭昊、郭典帶人上轅車,運載兵器向隘口另端行去。隨行的五百精銳戰死六七十人,傷了百餘人,其餘三百多人有的或多或少掛了些彩,包紮好後,騎馬跟着主帥繼續上路,而犧牲的士卒則當地火化葬掉。

柳詩詩,張倩,郭鈺瑩見愛郎大勝歸來,欣喜萬分,雖然早有所料,但情之所鍾,難免有所擔心。

諸人聽得前線回來的士兵興高采烈地講着敵軍如何中伏、主帥如何帶兵衝鋒,中間不免添油加醋,說的神乎其神,彷彿龍天羽無敵天將一般,其實在他們每人心中,龍天羽已如天神一樣的地位。

龍天羽與強敵鏖戰百十回合,雙臂痠麻,衣甲盡破,身心疲憊,瞧見帳前三女的芳容,心中一片安寧,勉強堆起了笑容,下馬伸臂攬住三位嬌妻,笑道:“你們有沒有擔心爲夫啊?”

三女在張良、夏侯嬰及護衛衆目睽睽之下,被他驀地一問,不禁俏臉暈紅,各自點了點頭。

郭鈺瑩嬌憨道:“我們三姐妹都很擔心你,不過料知夫君大人智勇雙全,屢戰屢勝,倒也不真的掛懷咱們會輸的。”

張倩問道:“夫君身上的鎧甲被割破數道口子,沒傷到皮肉深骨吧?”

龍天羽微微一笑,在兩嬌娃的臉蛋上各捏了一下,說道:“放心吧,我比別人更珍惜自己的生命,因爲我不去了,誰又來愛護你們,只是這場仗打得太過猛烈,若非敵軍接連中伏,先怯了幾分,士氣不強才讓我軍有機可趁,沖垮了對手,否則以硬碰硬,恐怕此刻這裡的人都被屠戮,再沒有站着說話的機會了。”

衆人心有餘悸,不禁恍神深思,亦覺得適才血拼的險惡,五百精銳唯剩三百多人騎馬而行,數十名傷員坐到車中繼續趕路。

郭府家將在發箭中也有一二百人中敵箭身亡,但不影響大局,隊伍浩浩蕩蕩向廣陵郡的東陽縣進發。

張良、夏侯嬰與龍天羽並騎而行,前者爲龍天羽講解着廣陵郡各處的地理形勢和民俗盛產等,忽地問道:“天羽,適才聽夏侯嬰將軍講,本來誘敵深入,可用滾石弩弓對付追兵,這樣減少傷害,爲何你忽爾帶兵冒進,與敵人硬拼了起來?”

龍天羽向後者瞧去,夏侯嬰尷尬一笑,無置可否,別說是他,就連運籌帷幄的張良,此刻也不明他何以性子偏激了些,中途棄智鬥力,傷了許多精兵。

樊噲、張雲騎馬在後,側耳細聽,也想知道其中原因。

龍天羽聳肩一笑,嘆道:“事先備好的精兵只欲阻截追兵越防而已,未必想過大功干戈硬擋敵軍,只是當時形勢有變,別說蒼頭軍與郭府家將,便是連我也爲敵軍威勢所震懾,若是避其鋒芒固然是好,卻非長宜之策,試想項羽敗走後焉能心折,倘若下次再戰勢必激起對方力拼的信心和狠勁,交兵時沒了怯意反而利敵不利己。

“再者敵軍太過勇猛,若不消滅那股囂張氣焰,旁人豈能甘心城服,只道龍軍徒有虛名,以多凌少,假如不以身犯險,日後蒼頭軍與郭府的人還怎麼敢擋敵,不望風而逃纔怪,將士們的血不但沒有白灑,而且意義深遠。”

張良與夏侯盈各自點頭,方知其中關鍵之處,在領軍打仗方面,幾人所知自然遠不及龍天羽了,不由更加敬佩他的膽略與智謀。

陳嬰派先鋒早一步回縣城通報,城中義軍與百姓聞訊迎出城外,情緒高漲的夾道歡迎沛縣義軍的到來。

陳嬰之母先前擔心陳家從無貴人,不讓其子稱王,而是依附強權,進可封侯,退可安己,今時見龍天羽來東陽收編蒼頭軍,大爲稱意,不住叮囑陳嬰要盡力效忠沛公龍天羽。

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八章 棧道重逢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四章 尖峰時刻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八章 終於突破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九章 宴會爭寵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二章 半路截殺
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第一章 以退爲進第十一章 中原混戰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八章 棧道重逢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十一章 四渡黃河第十章 南蘭終現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七章 叛徒下場第一章 月兒春色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八章 蹬口之戰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七章 破城血戰第七章 漢王出巡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四章 尖峰時刻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八章 城中兵變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二章 大破章邯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五章 情意綿綿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十章 血染古街第七章 二女矯情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十一章 征服才女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二章 婉兒獻計第二章 潛伏危機第十章 生死宿敵第四章 蒲府激戰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十一章 騎兵激戰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四章 宿敵交手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五章 如虎增翼第二章 羣妃審問第八章 終於突破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十二章 挑燈看劍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四章 蛛絲馬跡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五章 大漠無情第十二章 相濡以沫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十章 天羽屏障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一章 落雁死峽第一章 奇兵突現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三章 登陸夜襲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二章 戰後雲雨第九章 宴會爭寵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十二章 劍拔弩張第四章 才女鬥智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二章 半路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