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匈騎來襲

經過一番激烈的衝殺戰,五萬匈奴精銳,只剩下數千人丟盔卸甲逃回了曠野的盡頭,餘下了遍地骸骨屍具,大多都死無全屍,殘肢和腦漿到處都是,分不清是哪一方的血肉,鮮血成渠,戰馬悲鳴,在賀蘭山上空,一羣羣烏鴉盤旋鳴叫,似乎聞到了這沖天的血腥之氣,被吸引過來。

漢軍將士清理戰場,負責把戰死沙場的烈士遺體搬運出來,就地火化,以免屍體被旋鴉食腹,二來怕屍體異變引發瘟疫,三來烈士骨灰送往西川,好讓將士死者的家屬安葬悼念,魂歸故里。

龍天羽望着遍地屍骸,輕嘆一口氣道:“主簿官,傳令下去,清點戰死的將士,全部追封烈士封號,升一爵位,烈士名單快馬傳到漢中,撫卹烈士家屬。”

這招收買民心,卻是從未來時代革命中學到的,體恤下屬和烈士,才能讓將士上下一心,更加效死命,軍心士氣,至關重要。

“遵命!”負責執筆的主簿官恭敬聽命。

大戰結束,各路統帥身披鎧甲,鐵骨錚錚,走過來向漢王稟告戰績。

左路軍統帥曹參、先鋒軍統帥樊噲、騎兵軍統帥杜青雲、神機營統帥陳平以及本部麾下將領數十人聚集過來,渾身甲冑沾滿了血跡,也分不清是敵人的血,還是自己身上滲透出來的,滿臉洋溢着興奮的表情。

一戰擊敗了匈奴先鋒軍,殺敵一萬多人,炸死近兩萬人人,傷損一萬多人,其餘數千人逃散了,而漢軍死傷不過五千,名副其實的一場大捷。

龍天羽望着上千的漢軍屍體,不勝唏噓,這就是戰爭,充滿血腥的殘酷,沒有任何仁慈可言,只要上了疆場,傷亡在所難免,忍不住嘆道:“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裘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漢軍將士誓死橫掃匈奴,殺敵奮不顧身,五千精兵轉眼戰死胡塵,成堆的白骨,不知有多少還是閨婦夢中相伴相依的戀人。

所有將領聽到漢王的詩詞,都在這一刻默然了。

墨蘭眸光亮晶晶地看着龍天羽,仔細咀嚼話中的深意,既附和此時的場景,又有更深遠的意境,戰爭的殘酷,這一次也深深觸動了她,原來男兒殺敵,建功立業,竟如此慘烈。

“世間也只有他的詩文,才能如此觸動人心!”墨蘭心中脈脈地想着。

這墨蘭容顏絕麗,鍾天地靈氣,本身便是一幅美煥絕倫的畫,靜時嫺雅幽潔,動時翩若驚鶴,風吹起她的斗篷,長長的秀髮隨風輕舞,仗劍而立,清麗脫俗。

龍天羽目光一轉時,正與她的眼神接觸交匯,彼此之間,什麼也沒有說,卻有一種難以用筆墨描述的感覺在二人心中產生,彷彿觸電一般,靈犀一動,心意相通,這一剎那,墨蘭有些芳心暗動。

就在這時,幾匹飛騎忽然從曠野中疾馳而來,正是前去刺探軍情的斥候,那幾個斥候飛奔而來,馳到中軍陣前,翻身下馬,快馬上前稟告道:“報——,啓稟漢王,前方五十里發現匈奴大軍,其中還有十萬西域聯軍人馬,陣列連綿數裡,朝賀蘭關這邊趕來。”

衆將聽到匈奴大軍到來,都暗忖好快的速度,眼下己方聚集十萬大軍,雖殲滅了五萬精銳匈奴騎兵,但那是依靠戰略和火藥才得以實現的,如果一上來就正面硬拼,那雙方傷亡勝敗還真不好說,而此時數十萬敵軍兵臨,誰都心知肚明不能硬戰,目光一時匯聚在漢王身上。

龍天羽當機立斷道:“收走完好兵甲、戰馬,帶走烈士的骨灰,匈奴人的屍骨就留給後面的匈奴大軍來處理吧,傳令三軍,全部撤回到賀蘭關,準備與匈奴大戰!”

“遵王命——”

各軍將領紛紛轉身回去各自陣營傳令,清點人馬,按照軍令執行,頃刻之間,漢軍幾路人馬排成長陣進入了賀蘭山腳下的賀蘭雄關。

這道雄關是建在賀蘭山脈的南端梯度斷層的大峽谷,也是整個山脈唯一從西面進入長城、河西地的要塞口,整個山體縱向寬約數十里,山巒起伏,巍峨雄壯,峰巒重疊,崖谷險峻,由西向東逐漸險峻,而長城正是建在了山脈東側的險峻山嶺上,生生攔住了北狄、胡人、西域等異族的入侵。

十萬漢軍入關,與守關的五萬精銳匯合,共十五萬,堅守山體要塞和城牆城樓,備好了充足的箭簇、檑木、滾石等守城器械,連環強弩也都架在城牆上,城牆內還有數十架投石機,做好堅守的準備,誓與雄關共存亡。

大半個時辰後,忽然在極遠方響起震天的聲響,轟隆隆地如雷霆滾滾捲來,塵土飛揚直衝雲霄,漢軍將士站在城牆上,全神注目,望着遠方烏雲、沙塵、戰馬與人混雜成天地一色,蒼涼中帶着無比的震撼。

根本看不清有多少敵人,只覺得漫山遍野都是匈奴騎兵,像是層層推進的烏雲,覆蓋了整個草原,離着賀蘭關至少還有數裡,但馬蹄擊打着大地,賀蘭山體和雄關城牆都在微微戰慄着,看氣勢至少也有數十萬的騎兵。

騎兵是冷兵器時期戰爭史的最大革命,但是卻是個逐漸發展的時期,在馬鐙沒有出現的前騎兵時代,騎兵的發展和應用是緩慢的,中原地區早在春秋之際已經有騎兵,但是此時騎兵是小規模的,主要用於載人,並沒有史料證明有騎兵作戰的記錄。

而華夏中原地區真正大規模把騎兵用於軍事是戰國時期的趙武靈王,從此騎兵作爲輔助性兵種走向戰場,戰國時期由於秦趙臨近北方胡人,所以多有騎兵,但是此時不論是秦還是趙,騎兵都是作爲輔助兵種,騎兵放在兩翼後方,配備弓弩,用於偵察,騷擾,偷襲,斷後,追擊等,其射術和戰馬優劣遠遠不如匈奴這些遊牧民族的勇士。

這一刻,數十萬的匈奴騎兵和西域聯軍到來,三十多萬清一色的騎兵,何等的壯闊,這在中原幾乎是罕見的規模,即使強大如秦國,當年也沒有一下出動三十萬鐵騎進攻啊!

地動山搖中,無數突厥大馬同時奔踏,掀起的塵煙,剎那籠罩草原,匈奴大軍彷彿滾滾泥沙,洶涌呼嘯而來。

面對這等場面,城頭上漢軍將領以及士卒,都高昂着頭顱,緊握手中的兵刃,渾身熱血沸騰,面對着數倍於己方的匈奴,沒有一個人懼怕,眼中滿是興奮殺敵的神采,精忠報國,死而後已。

當匈奴大軍接近剛纔的戰場時候,忽然減緩了速度,停滯下來,戰場上匈奴人的屍體橫七豎八,早已停止了呼吸,火光、血跡、殘肢斷臂,血肉模糊,適才大戰的痕跡歷歷在目。

忽然前面停頓的匈奴大軍的隊形慢慢朝兩邊移開,一行彪騎從匈奴軍列後趕了上來,黑色的大旗、墨綠色地圖騰迎風招展,整隻馬隊都是精銳輕騎,隊列雄渾威嚴,刀鋒閃爍着鋒寒的光芒,人數雖不多,但殺氣彌天,顯示出這支隊伍地不同尋常和彪悍善戰,正是冒頓單于的數千親衛軍。

野心勃勃的冒頓單于親自到來指揮作戰了,隨行的有右賢王須卜轂拔,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左右大當戶,左右骨都侯,以及千長、百長、什長、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二十四長,左賢王呼衍圖沒有親來,只派了其麾下的一位谷蠡王前來參戰。

冒頓單于下馬看着眼下悲慘的一幕,如煉獄一般的場面,望着倒在面前、那一張張薛年輕的匈奴勇士的面龐,不少雙眼圓睜、死不瞑目,還帶着恐懼和不甘,五萬精銳啊,就這樣頃刻之間被殲滅了,讓冒頓單于心疼不已,黑臉上閃爍着騰騰殺氣,吼了一聲:“殺光西漢人,爲族人報仇!搶糧、搶錢、搶女人——”

“搶糧、搶錢、搶女人——”數十萬匈奴勇士的吼聲傳開,恍如滾滾的春雷,在整個峽谷迴盪,聲勢驚人。

賀蘭關雖然只建了半月,但就山取石,十分便捷,砌牆而起連接兩側的山谷懸崖,城牆的正牆高五丈,磚垛間的垛口是守禦將士的瞭望孔和射擊口,城牆上還建有一座的城樓,樓頂是重檐九脊歇山式,外面層層設了防禦,厚重了鋼鐵板,以免漢王督戰時被冷箭襲到。

龍天羽站在城樓上用望遠鏡眺望匈奴大軍,人頭莽莽,數之不盡,至少投入了二十萬兵力,後面源源不斷在增兵,敵軍說有三十萬騎兵,一點都虛假,而漢軍一方,騎兵不足五萬,敵我雙方實力相差懸殊啊!

但他轉念一想,打仗不只是打拳腳兵器、輜重錢糧、兵將多寡,還是打心理、打人性,統兵主帥一言一行都被部下看在眼中,所以越臨大戰,越要沉着冷靜。做主帥的人,就要有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心理素質,激發起將士視死如歸的精神,任敵軍再多也嚇不倒。

龍天羽轉首左右相顧一週,淡然說道:“匈奴人縱然天生勇武,貪婪嗜殺,兇狠殘暴,能打狠仗,但是打不了硬仗,狠和硬是兩回事,心狠手辣的遊牧民族,不代表他們不惜命,當他們感到絕望時,一樣會逃,我們漢軍能打硬仗,惜命而不畏死、永不輕言失敗、軍紀嚴整如鐵,野蠻粗魯,有勇無謀的匈奴胡虜,他們能戰勝咱們漢人嗎?”

“不能!不能——”諸將及周邊將士異口同聲地喝道。

龍天羽微微點頭,接着道:“傳令下去,全軍備戰,伺機迎敵,堅持就是勝利!”

“諾!”諸將按照事先制定各軍任務方案,前去清點人馬,親自指揮本部兵力準備死守賀蘭關,一場充滿血雨腥風的大戰即將來臨。

正是:“血雨方飄落,天邊現長虹;

錦旗三十萬,陣前隨風動。

戰鼓震天響,揮劍破長空;

一曲戰歌起,四方將雲動!”

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八章 終於突破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二章 身份抉擇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十章 滋潤伊人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十一章 劍道突破第八章 終於突破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一章 雨天龍現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八章 連環用計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八章 蓋聶出關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
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七章 月空風情第九章 一夫當關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六章 乘勝追擊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三章 虞兮香魂第五章 小翎飛刀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八章 少女情懷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七章 血光沖天第三章 此女歸我第一章 虎口離別第一章 玄女論將第一章 殺機重重第八章 行蹤暴露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四章 搭救月兒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二章 平定漢亂第四章 破圍救趙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八章 終於突破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九章 夜巷伏擊第六章 伐衛部署第二章 身份抉擇第一章 酒入愁腸第十一章 發兵入蜀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二章 潼關會師第三章 決戰秦宮第五章 匈騎來襲第六章 火燒騎兵第十章 月下美人第五章 洞房韻事第八章 奸雄末路第十章 滋潤伊人第六章 雄關對峙第六章 爭女風波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十一章 彭城嬌嬈第三章 三大劍宗第十一章 政策雛形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五章 衝擊劍聖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二章 月夜情話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一章 風雲將起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十二章 劍聖出手第五章 侮辱才女第七章 幻術難破第五章 梓潼之戰第六章 韓信登場第四章 一國兩制第十一章 劍道突破第八章 終於突破第一章 劍爭雌雄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四章 東楚喋血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章 奮勇殺敵第八章 大江東去第十一章 良宵苦短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七章 有女墨蘭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一章 咸陽風雲第十章 真假弒龍第八章 火藥問世第一章 雨天龍現第五章 韓信練兵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一章 穩定軍心第九章 仙子迎夫第三章 定都之論第十章 虎將爭雄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三章 朝廷政局第九章 瞞天過海第六章 北伐陳倉第八章 連環用計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三章 雙修之約第八章 蓋聶出關第十二章 俘獲仙子第一章 名譽之戰第五章 飛天白虎第十一章 強秦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