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決戰時刻

龍天羽猝然出劍,連斃三名秦將,不論敵友都驚愕萬分,就在兩軍不敢相信之下,他翻身躍上馬背,當即斷喝吹動號角,向北門南門的義軍發送信號。

章邯目瞪口呆,喃喃自語道:“這……這怎麼可能?難道他當真是不死戰將不成?”

別說是他,即便守將曹參、陳嬰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秦軍義軍加起來三四十萬人親眼目睹龍天羽中箭倒地,轉眼間便生龍活虎,確實匪夷所思。

李月瑤暗叫謝天謝地,激動得眼眶溼潤,喜極而泣。

淳于婉兒神色雀躍,大喜道:“這纔是夫君英雄本色,視死如歸,智謀百出!”

城頭義軍頓時歡呼,士氣高物漲,均想:“主帥連中十幾支箭都無礙,真乃神將也,有他帶領,還有什麼可怕的呢?”

三名秦將被斬殺,敵兵勢氣頗受影響,十萬軍雖繼續推進,但明顯不如適才高昂。

章邯擔心將士銳氣受挫,當下發令又派董翳帶數名將領道陣前指揮,十萬大軍衝鋒陷陣,場面宏大,後防的秦兵從老遠放箭做掩護。

第一波秦兵殺至城下五十步遠處,後方秦卒不再向城下放箭,而向前推進直射城頭,兩軍對發箭羽如蝗,城下的步兵騎兵交鋒如火如荼。

當秦軍如潮水般襲來之極,義軍盾牌手同時散開,後面三排的弓箭手輪流補射,當場射死敵軍衝鋒上前的幾排士卒,但緊跟在後的士兵踐踏着死屍,馬不停蹄向前猛衝。

義軍弓箭手退開,龍天羽、夏侯嬰、周勃三將聯手,率軍五千騎兵迎戰十萬大軍,此刻南北兩門各衝出一萬義軍,左右包抄過來,與秦兵激戰起來。

龍天羽本來已被箭羽射中,鐵矢穿透了他的鎧甲,卻穿不破他貼身的防彈內衫,所以他纔敢放膽只擋開頸部以上的箭矢,而胸腹上任由箭射,以假死迷惑敵將。

他伸手拔掉箭桿,帶領將士奮勇殺敵,所向披靡,交手的秦將都不是他三人的對手,許多副將、中郎將都不敢直纓其鋒,而是指揮士兵靠人海戰術推向義軍。

十萬大軍人數衆多,但不能一起作戰,只有等前面的士兵倒下,後面的將士纔有殺敵的機會,所以剛一交鋒,義軍在人數上的劣勢並未表現出來。

城外金鼓齊鳴、戰馬奔踐嘶叫,刀槍劍戟交擊在一起,血染徵甲、馬革裹屍,純是肉搏戰,白刃進去紅刃出來,互有死傷。

呂澤、袁英、郭典率北面義軍,紀信、樅公、周苛率南面義軍,同時包抄過來,斜插秦陣兩翼,配合着正面的主支作戰。

城頭將士觀望城外十萬秦軍與兩萬五千義軍鬥得旗鼓相當,暫時哪方也佔不了上風,一方靠人海戰術、車輪戰向前推,一方靠決心意志、不畏死地硬衝,激戰場面令觀望在旁的雙方都看的心涌澎湃。

章邯令旗又發,傳令官執令旗奔馳穿梭陣中,喊道:“將軍有令,攻城門!”

“破風!破風!破風!”第二波十萬軍聽令後,呼聲震天,長矛手、刀斧手、弩箭手、雲梯手、駑車手蜂擁衝出,向城門的方向襲去。

曹參遠望秦軍增兵,立即下令調集東北南門各一萬人馬,要投入西門保衛戰,聚集在西街空地處,準備突擊攻城的敵兵。

龍天羽率兩萬五千人對抗十萬秦兵,廝殺慘烈,初始交鋒不分軒輊,但到後來,反手以少勝多,龍天羽帶軍逼得秦兵向後敗退。

第二波十萬秦兵由司馬欣統領,攻向城池,鋪板填沙,要搶渡護城河,直搗城下,城頭弓箭齊發,頓時射倒了幾排先鋒營卒,但秦軍人數衆多,死了幾千擋箭者,後面士兵便藉機衝到了城牆下,原本清除乾淨的護城河又被死屍、滾木、沙土堵塞了,血水染紅了泥沙,陽光映射下,色彩格外鮮紅。

李月瑤佇立城樓,忽然道:“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曹將軍,請下令由我率那三萬將士,從側門殺出,衝破秦兵左陣一個豁口,從而把敵軍截斷,那時城上放箭投石,上下夾攻必能使秦兵大亂。”

曹參也有此想法,又怕才女有失,難向主公交待,一時躊躇未決,最後在李月瑤不斷央求之下,決定派副將陳嬰、紀成步、薛歐、蘄強等猛將,作爲李月瑤的助手後,才准許擂鼓出戰。

那邊龍天羽指揮二萬多人反將十餘萬兵擊得節節倒退,章邯按耐不住,留下五萬人在後方觀戰助陣,他則親自統領三千精銳,上前與義軍交鋒對決,死戰到底。

龍天羽這當兒正與董翳馬戰,劍去戟來,鬥了已近二十回合,饒是董翳長期駐守苦塞之地與胡人作戰,精擅馬背上交手,只見他雙臂揮動,挺戟直取龍天羽的要害,招式雖然簡單卻十分狠辣刁鑽。

龍天羽揮劍撥開戟身,趁機反挑三劍,攻董翳個措手不及,嗤的一響,董翳左臂甲冑被劍鋒劃破,鮮血淋漓。

董翳心叫不妙,各地叛軍都傳言龍天羽劍術可稱得上大秦之冠,始終沒機會領教,熟知今日交手,不出三十回合便已負傷,以自己的本領在秦將中亦算上等人物,豈知仍較對方差出甚遠。

他一手持戟虛晃一招,掉馬便逃,身旁的先鋒小將登時補上,有三人合鬥龍天羽,卻仍佔不到上風,士卒見董將軍受傷後退,士氣更受影響,無人指揮隊伍,軍心大亂猶如一盤散沙。

龍天羽再鬥片刻,又斬兩名敵將,其餘人皆不敢上前近戰,正在這時,章邯帶兵趕來,但見他手提大環刀,一襲黑袍鎧甲,威勢雄厚,與龍天羽正面相逢,喝道:“龍天羽,拿命來!”話未落揮刀便砍。

龍天羽哼道:“章邯,你個卑鄙小人,還有臉來見我,非教你還清陳郡百姓的血債不可,看劍!”說着挽起一團劍花,避實就虛,劍起如霜,劃開長刀的弧度。

章邯雙手握刀,一刀落空,緊跟着貫力橫劈,破空呼響,盡力十足,口中卻道:“兵不厭詐,自古有訓,原以爲你不懂,好賊子,原來故意詐死戲弄章爺來着,今朝不是爾死就是我忘!”

龍天羽挺劍磕在刀刃上,使巧勁暗帶旋力,將章邯的攻勢輕鬆化解,手腕一抖,拖住了長刀磨出火花,反刺對方左肋,快如閃電,長嘯道:“大家各位其主,生死之戰沒什麼可怨的,只是你助紂爲虐,爲害一方,委實天理難容,就讓你瞧瞧龍某人劍術的厲害!”

陽光明朗,白刃耀眼,兩軍捨生忘死的惡戰,渾不在意周圍環境,忽然東北方蹄聲震響,聲勢極威,一彪人馬疾奔如風,裝備精良,人勇馬駿,瞬息間便由遠衝近,撲入秦軍後方營陣。剛一交鋒便將敵兵擊得潰散,首當其衝的一名將領,濃眉大眼,不怒而威,手中一支丈八蛇矛,大喊道:“他奶奶的秦狗,你樊噲爺爺在此,不畏死的便上來較量。”

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九章 宴會爭寵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十章 滋潤伊人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九章 百家入局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五章 爲君一舞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
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五章 暴秦滅亡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十章 鹿死誰手第九章 宴會爭寵第三章 鉅鹿之戰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一章 主宰歷史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二章 沿途荊棘第九章 巔峰對決第三章 初步方針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十二章 反恐精英第四章 反擒姬女第四章 蜀兵作亂第七章 血濺戰局第二章 北伐戰略第十一章 雙女沐浴第六章 大破衛軍第十章 輪番挑釁第三章 韓信私心第八章 劍煮英雄第五章 苦思良計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六章 英雄救美第十一章 現代兵種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四章 偷樑換柱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二章 螳臂當車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三章 呂公提親第八章 車廂春光第十章 龍牙部隊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二章 江山美人第三章 誰與爭鋒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九章 七種武器第六章 發兵漢中第九章 圍趙引龍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十一章 男女共浴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十一章 天險之爭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三章 夜下激鬥第十二章 破釜沉舟第七章 營地遭襲第十一章 計中有計第一章 鶯歌燕舞第七章 掛帥之爭第八章 神兵出爐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四章 逆境轉折第八章 炸破關門第五章 新添美婢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八章 郡主春心第十二章 呂家要反第十章 滋潤伊人第二章 軍命在身第九章 三道題目第二章 守城攻略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一章 血染金殿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七章 兩虎相爭第四章 漢軍內奸第十一章 鳳凰情動第五章 歷史弄人第十章 鳳凰落紅第三章 楚龍交鋒第三章 蜀鳳終現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十章 婚前雲雨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九章 百家入局第二章 楚國備戰第八章 神秘道修第八章 意外變故第十章 出浴嬌嬈第九章 巔峰武道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五章 屠戮戰場第三章 洞悉陰謀第五章 歃血爲盟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五章 爲君一舞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十章 復楚伐秦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