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漢王出巡

禁衛軍浩浩蕩蕩經過了大巴山與米倉山交界的蜀道,由於漢軍反覆修築道路,這一次行走蜀道比前兩次都要順暢不少,懸崖棧道也經過了返修,這些工程浩大,光靠軍隊修築是修不過來的。

龍天羽針對此點倡議徵集當地民工,由朝廷根據工時來發工錢,這樣不但將軍隊脫離出來,專門訓練,而當地百姓參與工程項目也能有獲得利潤,手中有了餘錢,提高生活質量,最後消費出去,促進貨幣流通和稅收,形成經濟的良性循環,這一點建議連蕭何都佩服之極。

自春秋戰國以來,朝廷修建大型土木工程,不是動用刑徒,就是徵繳流民和奴隸,根本不會發放工錢,而且一次大型工程,由於工地條件艱苦,環境惡劣,朝廷又不會體恤這些勞力,動輒死傷無數,尤以秦始皇修長城最爲霸道,勞力征用了上百萬人,活着回來的寥寥無幾,死去的人直接埋入了長城下面,纔有後來孟姜女哭倒長城的千古傳說。

往事已矣,漢朝初立,自然不會那樣勞民傷財,使百姓反目,而是要發動百姓,自願出工,獲取工錢,這樣一來各有所得。

很快來到了大劍山脈,巍峨劍門,扼入蜀的咽喉。

這支禁衛軍穿行劍門關,直接來到此地練兵的軍事,巡察二十萬新軍訓練的效果如何,順便見一見韓信。

一入深處,就聽到兵甲鏘鏘,將士訓練的吼聲,兵器交擊的脆響聲,控弦之士拉弓射箭的破空聲,戰馬嘶叫之聲,雖然聲音各異,但整齊有序,節奏鮮明,按方陣演練,士氣如虹,不懂帶軍之人光看表面,也知道這支軍隊的訓練有素。

龍天羽遠遠望去,心生感慨:想不到這支招募的新軍,才短短半個月,就訓練得有模有樣,紀律嚴明,方陣和小隊都有嚴格的組織,完全達到了常備軍的基本要求,看來這韓信練兵果然獨到之處。

中軍帳內,甲冑鏗然,衆將衣甲鮮明,單膝跪地向剛剛升帳的漢王龍天羽行以軍禮。

“衆將軍平身!”

上將軍韓信、灌嬰,大將軍紀信、袁英、周苛,將軍楊瞳、呂澤、王吸等大小三十多位副將以上級別將領聚集在中軍帳內,起身後各自落座。

“韓將軍,如今二十萬大軍訓練情況如何,可有幾路支軍,都有何人統帥?所練兵種側重點是什麼,可還需要其它輔助,一年之內,或許半年,能否將這支新軍訓練成百戰之師?”龍天羽開口詢問道。

韓信拱手回道:“稟漢王,如今臣將二十萬軍分成騎兵與步兵兩種,十軍百營,大小武官,上到大將軍下到卒長共有千人,層層統領,組織嚴密,即使到了戰場了,大將軍陣亡,由將軍補上,將軍陣亡,由副將補上,不會因爲一人的陣亡而亂了陣腳,只以軍令爲準,首重法,次重術,號令明,法制審,獎罰分明,而且朝廷還破格以戰功封爵位,這些士卒大多貧苦出身,有了封爵的希望,是以練兵都很刻苦,晝演陣法,夜練伏擊,各有側重,三個月可有小成,一年便可成爲一支精銳之師,再往後便需要到戰場磨鍊,沒有面對過死亡的將士,無法錘鍊成真正的將士!”

龍天羽聽了甚爲滿意,做主帥不但要勇武過人,有大將之風,更主要有謀略,懂兵法,運籌帷幄,調兵遣將,往往一個將令不慎,很可能要葬送數萬甚至十萬大軍得性命,而兵法運用得當,數千精兵或許能擊敗數萬敵軍,以少勝多,這都是爲軍之帥的重中之重,顯然韓信就是將帥中的佼佼者!

在兵家之中,春秋戰國時代最有影響力的四位大家,分別是孫武、孫臏、白起、韓信,前兩者合稱“孫子”,後兩者合稱“韓起”,可見韓信在古代兵家之中,地位極高,備受後世推崇,聲威還在龐涓、李牧、廉頗、王翦、蒙恬之上。

龍天羽目光如電,在韓信身上掃了一遍,發現此人的氣質與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以前的輕傲、氣盛的性子找不見了,多出幾分沉穩,連身上散發的氣勢也不是普通一流劍手氣息,而是大劍師初期,竅穴初開,隱隱突破了先前身體的壁壘,再一次攀升不少體能,這時候的韓信變得有些讓人難以捉摸了,這纔是兵神的氣質。

經過一系列的兵敗和境遇,韓信終於成熟了!正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歷經磨難之後,扛得住,才能成器,古往今來多少俊傑天才,大多沒有流傳後世,皆因在磨難之中,扛不住,隕落了。

天才易出,功業難成!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如果要橫掃中原諸侯,你認爲還需要帶多少兵馬?”

“若要平定天下,臣帶兵,自然多多益善!”

“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龍天羽微笑道:“二十萬精銳兵馬雖不足以橫掃中原,但卻能一戰震懾諸侯了,畢竟漢軍如果儲備太多的常備軍,每日消耗的軍餉和兵器數以萬計,一年下來,能耗掉很多一部分國庫,目前朝廷還沒有這個經濟實力!”

“臣乃將,漢王乃君,考慮自然不同,具體儲備多少兵馬,還需要漢王英明決策,臣的使命是如何利用好手中的人馬,獲取最大的成功,把傷亡減到最低!”韓信自然知道儲兵需要耗費巨大,而且大漢初定,人口有限,還需要不少勞動力來開墾荒地,農耕水利等等,哪有那麼多壯丁入伍。

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各國沒有多少常備兵,一旦打仗,都是按照兵書名冊從各家各戶召人,自備兵器盔甲和食糧,不打仗時各自回家務農,從戰國末期直到秦國統一天下,纔有正規常備軍戍守邊疆,從此開創了國家軍隊的正編化。

接下來韓信又向漢王稟告了目前兵種機制、各軍將領及所需甲冑戰馬情況,龍天羽從中指出些不足,隨後吩咐隨行軍機大臣做好筆錄,讓兵部予以解決。

當晚漢王就宿在軍營之中,喚來韓信、灌嬰幾位大將,與張子房、卓凝君一起商量明日換裝該路的細節,打算易容之後換馬直奔‘自貢’水軍之地。

就在這時,有侍衛在外稟告:“啓稟漢王,營外有遊俠自稱青衣門的人,要面見漢王!”

“青衣門?不就是杜冰月兄妹習武的師門!”龍天羽心中一動,這麼晚了覲見,肯定有要事,當下說道:“請他們進來。”

“諾!”侍衛退去,不一會腳步聲響起,十幾道青衣門的劍客走在門口,只聽外面的鐵衛阻攔住,要求劍客卸劍方可入內。

入鄉隨俗,朝廷又朝廷的規矩,青衣遊俠卸下隨身寶劍走入帳內。

龍天羽仔細打量入賬的十幾人,先頭兩人眉須半白,神清目秀、劍眉長垂,正是林瀾、林滄兩位前輩,都是大劍師巔峰的劍術高手,達到劍氣出體、隨心所欲的地步。

二人後面的十餘位劍手,有男有女,大多都是三十以下的青年弟子。

“在下林瀾(林滄)見過漢王!”兩位老者拱手一揖,遊俠劍手禮儀。

身後十餘位青年弟子也都隨着兩位師尊拱手作揖禮,異口同聲道:“參見漢王!”

龍天羽見是這兩位老前輩,曾在雲竹山莊煮酒論劍,有過交情,不可傲慢輕禮,當下起身道:“此處並非王宮,兩位前輩無須多禮,來人,給兩位青衣門前輩賜座!”

外面四個鐵衛入賬,爲林瀾、林滄二人賜座,其餘弟子輩分較低,均立在了各自師尊之後。

“前輩深夜造訪,可是爲本王而來?”

林瀾見漢王對衆人如此禮遇,心中更生敬服,回道:“正是,不知漢王有沒有聽說中原諸子百家聚集爭論天下大勢的論證會?”

龍天羽心中一動,暗想難道青衣門也要參加此會?點頭道:“有所耳聞,不瞞先生,本王也有心思親自前往去看個究竟,林先生此問,難道對這論證會也有興趣?”

林瀾啞然失笑道:“不是感興趣,鬼谷宗蓋聶先生已經向本門下了邀請函,我青衣門屬於戰國時期古老劍門之一,這鬼谷宗文武多修,不但要以文辯百家,還要傳授劍術心得,許多古老劍門派都有長老下山,親自去聽當今天下第一高手蓋聶大師說劍!”

龍天羽心想原來如此,青衣門屬於戰國時期大劍派之一,蟄伏百年,專修劍道,門內高手如雲,這一次有天下第一的劍手蓋聶招集百家論辯天下大勢,並講說劍道心得,各劍門自然趨之若鶩。

“那正好,我蜀漢朝廷也派了使者前去,有青衣門照應,你們在明,我等在暗,到時爲我大漢爭得氣運和聲勢,得到諸子百家的認可,網盡人才,將來討伐中原,征服諸侯,便容易很多了!”龍天羽微笑道。

林瀾驚訝道:“漢王也要親身前往?”

龍天羽點頭道:“正有此意!”

林瀾搖頭道:“不可,中原之地,諸侯混戰,楚國虎視眈眈,漢王前去,太危險了!”

龍天羽從容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一場聚集大會,足以影響天下大勢的方向,若不親眼所見,一是錯過這學術百年盛世,二來想了解這諸子百家後裔隱跡百年,究竟有何成就,培養出那些俊傑出來?當然,本王此次不會親自露面,只是喬裝打扮,在背後觀察而已,不會有什麼危險出現!”

衆人這才放下心來,都不禁暗自佩服這漢王的做事風格,智勇雙全,膽識過人,難怪能縱橫強敵之間巍峨不倒。

林瀾沉思一下,又道:“老夫臨行前,想向漢王推薦幾個人,以供漢王差遣。”

龍天羽微笑道:“先生有請,但講無妨!”

林瀾轉側半身道:“淺雪、曉溪,林摯、林秋出列!”話音落下,站在他身後的四位弟子邁步走出,黃暈的炙光之下,兩位嬌豔若滴的女子和兩位俊傑青年,站在了軍帳正中間處。

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二章 二擒韓信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八章 咫尺佳人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十一章 匈奴單于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二章 軍命在身
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六章 雄關鏖戰第二章 二擒韓信第十一章 多情刺客第二章 篡位弒君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七章 項籍何在第八章 咫尺佳人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一章 登基大典第七章 簽訂條約第八章 連弩試威第六章 玄女定策第四章 背水一戰第十章 夜襲漢營第八章 養精之法第三章 雙雄夜探第九章 必殺絕技第十章 幽谷佳人第五章 窮則思變第十一章 匈奴單于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十章 吻蒂絲娜第三章 罷黜百家第一章 首戰告捷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七章 伏擊雍軍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七章 霸王刀決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四章 虎視漢川第九章 起草文案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十二章 冰釋前嫌第十二章 革鼎機構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六章 夜奪德陽第十章 墨家劍典第十章 巧計奪城第七章 呂雉心思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一章 抱美人歸第六章 壯士惜哉第八章 突來戰事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十二章 以身相誘第十一章 屠關夜戰第十二章 冊封皇后第八章 婉兒吐血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十章 反攻時機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五章 陰陽五行第九章 生死與共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一章 深霧夜襲第八章 英雄匹敵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四章 婉兒懷胎第十二章 沙場對決第六章 水淹楚軍第七章 井陘之戰第七章 亡秦必楚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一章 虞姬現身第十二章 虎口救妻第十二章 鬼谷宗主第十一章 破解棋局第二章 引虎入甕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三章 草原女神第三章 引敵入甕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一章 鳳舞來人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十二章 伐旦嬌妻第十章 放縱慾火第十二章 魔門大戰第九章 以身相許第八章 王者歸來第十章 雷霆萬鈞第四章 強收仙子第十一章 鳳凰之心第五章 失敗總結第五章 渡河伐衛第四章 雄關決戰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四章 情挑依依第二章 易水離別第九章 虎視衛地第三章 血債討還第七章 臥龍之地第八章 幻想雙飛第十一章 亢龍昇天第二章 軍命在身